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痨汤联合抗结核治疗对四肢骨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丘继觉 彭亚勇 +1 位作者 汤毅 戴致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5期923-927,共5页
目的观察骨痨汤联合抗结核治疗对四肢骨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直中医医院2017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四肢骨结核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药物异... 目的观察骨痨汤联合抗结核治疗对四肢骨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直中医医院2017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四肢骨结核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药物异烟肼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骨痨汤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及疼痛评分、腋下体温、血沉、骨密度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血浆IL-2、IL-10、IL-6、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IL-2、IL-10含量较本组治疗前上升(P<0.05),IL-6、TNF-α含量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IL-2、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6、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2周、4周后腋下体温、疼痛评分、血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骨密度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腋下体温、疼痛评分、血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痨汤联合抗结核治疗四肢骨结核疗效显著,且能降低炎性因子,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痨汤 结核 四肢骨结核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