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脾统四脏”辨治功能性便秘
1
作者 黄雅滢 刘启鸿 +5 位作者 柯晓 杨欣怡 杨正宁 林湖灿 胡露楠 林梦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5-6,共2页
功能性便秘作为常见功能性肠病之一,可归为中医“便秘”范畴,其病位虽在大肠,但脾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功能紊乱,其余四脏皆受累而病,即会发为便秘。现基于“脾统四脏”理论,探讨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并以调节中土脾胃为核... 功能性便秘作为常见功能性肠病之一,可归为中医“便秘”范畴,其病位虽在大肠,但脾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功能紊乱,其余四脏皆受累而病,即会发为便秘。现基于“脾统四脏”理论,探讨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并以调节中土脾胃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加以补益气血、温补肾阳、升清降浊、疏肝理气而达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以期为临床上从脾论治功能性便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脾统四脏 脾失健运
下载PDF
孙玉信应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科疾病经验浅析
2
作者 路丹 杨春生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8期34-37,共4页
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纷繁复杂,常寒热易混,虚实夹杂。孙玉信教授以“脾统四脏”理论为主导,临床治疗内科疾病,凡见脾胃病证,即从调理脾胃入手,处以“异病同治”,往往取效较好。该文介绍孙玉信教授应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科疾病经验。
关键词 孙玉信 脾统四脏 内科疾病 治疗经验
下载PDF
蔡淦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心系疾病经验 被引量:6
3
作者 申定珠 张正利 蔡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351-2353,共3页
蔡淦教授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伤杂病,疗效颇佳。本文介绍蔡淦教授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心系疾病经验,并附病案三则详述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 脾统四脏 心系疾病 名医经验 @ 蔡淦
下载PDF
论“脾统四脏” 被引量:5
4
作者 夏永良 王卉 李德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脾统四脏 中医理论
下载PDF
脾为四脏使考辨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军 刘景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29-132,共4页
自从《内经》提出"脾为之使"的理论观点后,历代医家对其多有注述,但都仅论及脾运化水谷以资诸脏,而对脾如何为"使",语焉不详,作者从文字发生学和脾对诸脏气机调控的辅助作用入手,对"脾为之使"进行理论阐述,以期为"脾为之使"理... 自从《内经》提出"脾为之使"的理论观点后,历代医家对其多有注述,但都仅论及脾运化水谷以资诸脏,而对脾如何为"使",语焉不详,作者从文字发生学和脾对诸脏气机调控的辅助作用入手,对"脾为之使"进行理论阐述,以期为"脾为之使"理论的理解拓展些许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脏使 文字学 四脏 气机
下载PDF
浅谈“脾胃转枢”与“脾统四脏” 被引量:19
6
作者 钟海平 郑红斌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270-271,共2页
"脾胃转枢"与"脾统四脏"强调了脾胃对新陈代谢的重要性。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同居中洲,润燥相济,通连上下,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
关键词 脾统四脏 脾胃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气机升降出入 新陈代谢
下载PDF
浅谈“脾统四脏”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陈筱云 张军锋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5-46,共2页
在师从学习过程中,受陈家礼老师脾胃学术思想影响,对"脾统四脏"学说的理论渊源、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脾统四脏"理论含义有三:脾胃为气血精微生化之源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气源于脾胃;脾胃是人体精气、气... 在师从学习过程中,受陈家礼老师脾胃学术思想影响,对"脾统四脏"学说的理论渊源、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脾统四脏"理论含义有三:脾胃为气血精微生化之源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气源于脾胃;脾胃是人体精气、气机升降出入枢组,脾胃通过调节气机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任何疾病的成因均因脾胃而起。因此在临证中强调脾胃作用,治病崇脾,处处顾护脾胃中气,燮理中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统四脏 理论渊源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试论“脾统四脏”的学术渊源——兼与韩天雄等先生商榷 被引量:3
8
作者 章增加 《中医药通报》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对脾统四脏学术理论源于清代医家沈金鳌的观点提出商榷,认为《周易》奠定了这一学术理论的哲学基础,《内经》是其学术渊源,而金元医家李杲创建了脾统四脏的学术理论,经后世医家的补充和发展,完善于明清。
关键词 脾统四脏 学术渊源 周易
下载PDF
张仲景调肝以治四脏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温桂荣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8期1434-1435,共2页
调肝以治四脏是仲景治疗杂病的方法之一,其主治病种繁多,证候复杂多变,疗效满意可靠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其机理与《内经》的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一脉相承。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来说,则青出蓝胜于蓝,示医者以规矩,以触类旁通也。
关键词 调肝 四脏浅析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中医四脏分型的贫血脉象解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英嵩 滕晶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9期875-878,共4页
血液的生成、转化等生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循环体系。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具有生成血液的作用;脾主生血统血,具有生化、统摄血液的作用;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肾藏精,为气血津液最根本的来源,且具有固摄血... 血液的生成、转化等生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循环体系。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具有生成血液的作用;脾主生血统血,具有生化、统摄血液的作用;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肾藏精,为气血津液最根本的来源,且具有固摄血液的作用。任一脏器功能紊乱均有可能导致血液成分生成减少、丢失等病理环节的出现,导致外周血红细胞容量的减少,故贫血的产生与心、脾、肝、肾关系密切。"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在古今脉学成果研究和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的脉学体系。根据"系统辨证脉学"分析可知,贫血多具有稀、滑、细、弱、沉的脉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四脏分型 系统辨证脉学 脉象 稀脉 滑脉 细脉 弱脉
下载PDF
从“脾统四脏”谈“治未病”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阳红 皮鹰 伍庆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20-22,共3页
脾胃是五脏六腑之本,为四脏提供"动能"、"养料",运送部分"废料",脾胃运化正常,则气血化生有源,脏腑功能强健,邪无所伤,脾胃衰则四脏俱衰,百病丛生,脏腑功能紊乱亦多影响脾胃运化,致使疾病缠绵难愈。因此... 脾胃是五脏六腑之本,为四脏提供"动能"、"养料",运送部分"废料",脾胃运化正常,则气血化生有源,脏腑功能强健,邪无所伤,脾胃衰则四脏俱衰,百病丛生,脏腑功能紊乱亦多影响脾胃运化,致使疾病缠绵难愈。因此,中医"治未病"当注重脾胃,未病先防在于不伤脾胃,已病防变在于复脾健运,瘥后防复在于补益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统四脏 治未病 中医
下载PDF
张琪教授运用孟河医派“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心系疾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玲 张琪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9期1649-1650,1654,共3页
张琪教授十分崇尚孟河医派中的"脾统四脏"观点,即脾胃是人体康健之根本,其优劣将直接影响人们身体的状态。脾脏功能正常,四脏则都能正常工作,机体也十分活跃;反之就会导致人体极易生病。张教授十分擅长使用"脾统四脏&qu... 张琪教授十分崇尚孟河医派中的"脾统四脏"观点,即脾胃是人体康健之根本,其优劣将直接影响人们身体的状态。脾脏功能正常,四脏则都能正常工作,机体也十分活跃;反之就会导致人体极易生病。张教授十分擅长使用"脾统四脏"理论去医治内伤疾病,更加突出以脾胃为基础去调节五脏,确保机体健康。本文主要阐述张教授通过"脾统四脏"理论医治心系病患的经验,提倡采用治脾胃的方式去化解心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统四脏 心系疾病 临床经验 张琪
下载PDF
基于“脾统四脏”辨治艾滋病 被引量:3
13
作者 黎柳 喻剑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12-15,共4页
临床上,艾滋病患者常首先表现为脾胃受损,继而累及他脏气血阴阳。本文从脾胃升清降浊和主思藏意,以及脾胃与肠道菌群的共同作用等方面阐述“脾统四脏”与艾滋病肠道菌群调节的密切关系,认为“脾统四脏”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而... 临床上,艾滋病患者常首先表现为脾胃受损,继而累及他脏气血阴阳。本文从脾胃升清降浊和主思藏意,以及脾胃与肠道菌群的共同作用等方面阐述“脾统四脏”与艾滋病肠道菌群调节的密切关系,认为“脾统四脏”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而调节肠道菌群可作为其突破点,为此提出益气健脾等法、脾与他脏同治思路,可为临床治疗艾滋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统四脏 艾滋病 肠道菌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蔡淦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被引量:14
14
作者 申定珠 张正利 蔡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08-1010,共3页
蔡淦教授崇尚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推崇"脾统四脏"之说,认为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擅长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伤杂病,强调以脾胃为核心调摄五脏、治... 蔡淦教授崇尚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推崇"脾统四脏"之说,认为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擅长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伤杂病,强调以脾胃为核心调摄五脏、治脾胃以安五脏。介绍蔡淦教授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主张治脾胃以安肺疾,临证多采用健脾益肺、健脾化痰、健脾利水、养胃益肺、补益脾肾诸法治之,并附验案二则详述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统四脏 肺系疾病 名医经验 蔡淦
原文传递
从“两面、四脏、一主线”探讨IgA肾病的中医发病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云松 白羽 王敏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456-1458,共3页
IgA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有内因、外因之分,涉及脏腑除常见的肾、心外,尚可涉及肺、肝二脏,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热邪,分为实热、虚热,且这一病理因素贯穿发病的始终。因此,可将IgA肾病的发病机制概括为"两面、四脏、一主线"。通过... IgA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有内因、外因之分,涉及脏腑除常见的肾、心外,尚可涉及肺、肝二脏,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热邪,分为实热、虚热,且这一病理因素贯穿发病的始终。因此,可将IgA肾病的发病机制概括为"两面、四脏、一主线"。通过对这一理论框架的研究,可更加全面地认识该病,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两面、四脏、一主线” 发病机制 中医理论
下载PDF
阐述以肾为本、四脏同调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原理
16
作者 张文静 李洁 齐香梅 《健康之路》 2018年第1期187-187,共1页
更年期综合征其病本在肾,易波及肝、心、脾等多个脏腑,病机特点为因果相干,多脏同病,气血受累,病势反复。治疗宜树立以肾为本,和合阴阳,多脏同调,标本兼治的准则,重视情志作用,配合心理疗法。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以肾为本 四脏同调 心理疗法
原文传递
杨雁鸿主任医师“三脏四期法”治疗卵巢早衰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敏 杨雁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14期16-16,18,共2页
本文通过探讨中西医结合"三脏四期法"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此法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三期法” 卵巢早衰
下载PDF
老年人食养法则
18
作者 黄梦哲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4年第6期53-55,共3页
《黄帝内经》认为,女子“五七”35岁左右,男子“五八”40岁左右,是人体机能由盛转衰的时期。目前,通常认为65岁以上为老年期,老年人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灵枢·天年》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衰老进程是这样描述... 《黄帝内经》认为,女子“五七”35岁左右,男子“五八”40岁左右,是人体机能由盛转衰的时期。目前,通常认为65岁以上为老年期,老年人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灵枢·天年》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衰老进程是这样描述的:“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衰老也会影响着老年病、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气衰 四脏 肾气 人体机能 《黄帝内经》 衰老进程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脾“中央土以灌四傍”理论研究《名医类案》情志致病的治疗规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余萍 王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450-2454,共5页
脾胃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历代医家均重视脾胃,当代医家临床也以脾胃为先。基于脾“中央土以灌四傍”理论,通过对《名医类案》中情志致病医案的脏腑调理和方剂使用进行数据频次分析,总结其治疗规律为以调理脾脏、益气养血... 脾胃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历代医家均重视脾胃,当代医家临床也以脾胃为先。基于脾“中央土以灌四傍”理论,通过对《名医类案》中情志致病医案的脏腑调理和方剂使用进行数据频次分析,总结其治疗规律为以调理脾脏、益气养血为基础,脾脏和本脏同调或数脏同调,恢复脾与本脏的气机,为治疗与情志因素相关的疾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类案》 情志致病 脾胃学说 脾主思 脾统四脏 从脾论治 治疗规律
下载PDF
谈“四季脾旺不受邪”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博威 刘启鸿 +1 位作者 黄文彬 蔡华珠 《福建中医药》 2019年第3期45-46,共2页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中州,灌四旁,脾的功能健运,是保证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四季脾旺不受邪"为切入点,分别从脾居中州、脾统四脏以及分析脾胃与发病的相关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得出治病崇脾的治疗原则,从而...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中州,灌四旁,脾的功能健运,是保证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四季脾旺不受邪"为切入点,分别从脾居中州、脾统四脏以及分析脾胃与发病的相关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得出治病崇脾的治疗原则,从而揭示"四季脾旺不受邪"在人体生命的地位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旺 中州 四脏 治病崇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