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双堂屋到四角楼:粤赣山区林寨古村屋式的转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黄丽丹
冯江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2期98-113,共16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重大培育项目资助(ZDPY202204)。
-
文摘
将以四角楼著称的广东和平县林寨古村置于粤赣山区的视域之中,从区域开发史、家族史和建造史相结合的角度,梳理林寨古村的屋式,分析清代中叶林寨陈氏家族在空间策略上从经营围村转为兴建围楼的社会原因和技术原因,阐释了林寨屋式从双堂屋到堂横屋再到四角楼的变化过程,认为林寨四角楼始于陈宗杰所建永贞楼,晚清时进入兴盛期,在空间组织和建造体系上逐渐与堂横屋融合。林寨屋式的多次转变,既受到粤赣山区农业开发、治盗和贩盐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陈氏家族的内部分化,以及在防御性与生活性之间的权衡。
-
关键词
林寨古村
客家民居
屋式
围
双堂屋
堂横屋
四角楼
-
Keywords
Linzhai historic village
hakka folk house
house form
Wei(enclosed unit)
double-hall house(shuang-tang-wu)
hall-row house(tang-heng-wu)
tetrad turret building(si-jiao-lou)
-
分类号
TU-092.8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河源客家传统民居四角楼与围龙屋的形态演变
- 2
-
-
作者
李伟荣
-
机构
广州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
出处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0期30-33,共4页
-
文摘
河源为古龙川县境,其客家民居形制除了堂横屋之外,有早至秦始皇时期就从赣南地区传入的四角楼,以及南宋时期从兴宁、梅州地区沿着东江流域传入的围龙屋。随着迁入人数的不断增多,客家人逐渐从河源北部向南部迁徙,在此过程中,四角楼及围龙屋的形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对比河源不同地区四角楼和围龙屋的来源、传入时期及传入地的区位和地理条件等因素,论证二者在河源境内由北到南呈现出从对比鲜明到趋于相似的演变过程。
-
关键词
河源客家民居
四角楼
围龙屋
形态演变
-
Keywords
Hakka residence in Heyuan
quadrangular
Wei Long Hous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
分类号
TU24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多元建筑元素文化聚焦——林寨古村四角楼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林超慧
唐壮丽
李凤玲
-
机构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
-
出处
《南方建筑》
2015年第2期80-8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岭南古建筑技术及其源流
项目编号:51278196
-
文摘
文章采取实地调研与文献检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观察、深入访谈的形式,意欲以点带面,以林寨河源四角楼为研究重点,力图揭示闽南、赣南与粤东交界处的多元建筑文化聚焦。该四角楼群是以宗族为单元发展的粤东民居建筑文化的典范代表,在平面布局、建筑立面、内部空间、建筑装饰、工艺、节能等方面都糅合了客家、潮汕、闽南、赣南、广府等多地建筑文化要素,印证在以民系划分的研究区域边缘,存在文化交集现象,也为多元发展的现代建筑设计带来启示。
-
关键词
林寨
四角楼
多元
建筑元素
-
Keywords
Linzhai
four turrets
multivariate
architectural elements
-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浅析客家文化与客家四角楼的关系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高英强
徐涛文
-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出处
《美术大观》
2012年第9期100-101,共2页
-
文摘
客家文化对客家四角楼的产生有直接关系,同时,四角楼对客家文化维持和传承有着促进作用。
-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四角楼
-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TU-0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四角楼:别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 5
-
-
作者
朱千华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建设》
2018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
文摘
提到客家民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福建土楼,许多人称赞它为“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的奇葩”。但你是否知道,在广东和平县林寨镇,还有着另一种和土楼一脉相承而又别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四角楼。
-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四角楼
福建土楼
客家围屋
-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浅谈客家四角楼与客家文化传承的关系
- 6
-
-
作者
黄元甫
-
机构
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
-
出处
《神州》
2019年第32期23-23,共1页
-
基金
《新时代中职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研究》《以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为例》被批准为2018年度广东省中职德育“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重点研究项目,课题批准号为18ZZDYZXZ07。
-
文摘
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民系,主要聚居在赣、闽、粤交界之处的山区,与中原文化同源,却有别于中原文化,其四角楼等围屋建筑文化底蕴深厚,在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客家族南迁后,受地域、文化、经济差异的影响,逐渐与汉族文化的发展产生脱离现象,在原有的汉族文化上有了新的文化发展,就形成了新的民族支系,新产生的文化有了新的载体,客家文化与客家传统也就传承下来。本文用过客家文化与客家传统四角楼起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客家四角楼建设具有精心选址、利用自然环境的特征并结合尚文习武、自给自足的耕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关键词
客家四角楼
客家文化
传承
-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
-
题名河源市传统客家民居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苏青云
-
机构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出处
《低碳世界》
2017年第22期160-162,共3页
-
文摘
河源传统民居建筑产生于河源地区特定的环境之中,南迁的客家人扎根当地给它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建筑文化的某些基因。建筑和文化受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状况、传统礼制、风水思想等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围龙屋及具岭南特色,是客家人迁到南方定居当地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民居形式。四角楼则是在实地建筑考察中所见的最多,最具代表性和典型的河源民居形式。实地走访不同县区,目睹了各个时期的地域传统建筑,虽不乏客家民居的共性,但其中各自鲜明的个性也是存在的。这些个性丰富的建筑成为一道动人的文化风景线。
-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围龙屋
四角楼
-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安全防御视角下林寨古村聚落形态演变研究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颜婷婷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34-40,共7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20ZD010,SK202029)。
-
文摘
以林寨古村为例,结合实地调研与文献梳理,讨论在聚落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安全防御如何决定与引导聚落形态的演变﹒分析得出,在聚落选址与营建之初,为满足整体性防御作用,出现了封闭的聚集性“围寨”;在聚落的发展阶段,建筑单体的纵向发展不仅衍生出新建筑类型,同时丰富了聚落的防御层次,完善了聚落的防御体系,即从整体性防御向建筑单体防御演变,从被动防御向兼具反击能力演变,从平面设防向空间设防演变.
-
关键词
聚落形态
防御
围寨
四角楼
-
Keywords
settlement pattern
defense
fortress
four turrets
-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万科:打造美丽乡村广东样本
- 9
-
-
作者
崔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民生周刊》
2019年第18期62-63,共2页
-
文摘
下埔村、仙坑村形象焕然一新,为广东省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树立样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作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万科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汕尾的工作安排.
-
关键词
红色革命
乡村振兴
四角楼
客家文化
周恩来
-
分类号
F299.233.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