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部分类法之起源辨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唐明元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79,共3页
在列举并分析四部分类法起源的不同观点之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史料,认为四部分类法源于荀勖之《中经新簿》。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中经新簿》 《中经》 起源
下载PDF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新证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固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1,共5页
梁代《魏中经》已佚,阮孝绪述郑默编撰《中经》,所依据的史传没有明言其分类法。郑默校书时主其事者为虞松,处于魏末各项制度"不得妄有改革"之时,不可能改变旧的分类法。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四人各掌一部... 梁代《魏中经》已佚,阮孝绪述郑默编撰《中经》,所依据的史传没有明言其分类法。郑默校书时主其事者为虞松,处于魏末各项制度"不得妄有改革"之时,不可能改变旧的分类法。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四人各掌一部,这可以作为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勖 中经新簿 四部分类法
下载PDF
乾隆与四部分类法——四部分类法本质特征简论 被引量:5
3
作者 门庭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8,共3页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特有的书目分类体系,它植根于儒家伦理教化土壤,萌芽于"独尊儒术"的西汉《七略》;发轫于图书日增、目录事业繁荣的西晋《中经新簿》;初立于玄理日盛的东晋《晋元帝四部书目》;确立于学术繁荣、版本著录发达...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特有的书目分类体系,它植根于儒家伦理教化土壤,萌芽于"独尊儒术"的西汉《七略》;发轫于图书日增、目录事业繁荣的西晋《中经新簿》;初立于玄理日盛的东晋《晋元帝四部书目》;确立于学术繁荣、版本著录发达的唐代《隋书.经籍志》。清乾隆皇帝视四部分类法为"古今不易之法",在他督导下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集处理古籍的四部图书分类法之大成,使这一独具民族特色的分类体系臻于鼎盛,而《四库全书总目》也成为我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四部分类法 库全书总目
下载PDF
试论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发甦 蒿凤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四部分类法的最终确立以《隋书.经籍志》为标志。其对荀勖、李充之分类学成果,主要从大类目上加以总结、继承与发展,对刘歆、阮孝绪之分类学成果,则主要从小类目上加以继承与发展。《隋志》四部分类的最终形成,是大量目录实践的必然结果... 四部分类法的最终确立以《隋书.经籍志》为标志。其对荀勖、李充之分类学成果,主要从大类目上加以总结、继承与发展,对刘歆、阮孝绪之分类学成果,则主要从小类目上加以继承与发展。《隋志》四部分类的最终形成,是大量目录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对以往目录实践的总结,代表了当时的学术水平;唐代文化高度繁荣,目录分类学之成就应是其文化园中奇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 四部分类法 隋书·经籍志
下载PDF
四部分类法源头辨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友铎 《四川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73,共5页
四部分类法源头辨析黄友铎(四川省图书馆)四部分类法起于何时?始于何人?宋代欧阳修说:唐之魏征撰《隋书·经籍志》“始分为四类”。①但此说遭后来学者异议,认为这部目录著作虽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可是在此之前,四部分类... 四部分类法源头辨析黄友铎(四川省图书馆)四部分类法起于何时?始于何人?宋代欧阳修说:唐之魏征撰《隋书·经籍志》“始分为四类”。①但此说遭后来学者异议,认为这部目录著作虽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可是在此之前,四部分类法已经流行三百八十多年。明代学者胡应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 研究
下载PDF
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图书的价值体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凌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94-96,104,共4页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特有的书目分类体系 ,它植根于传统的礼文化。在这个体系中 ,价值评断是第一位的 ,类别区分居第二位 ,但它合乎自身的逻辑 ,体系严密 ,代表了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 ,它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礼教 四部分类法 价值体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的指导思想解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小慰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X期54-55,共2页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发达,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给图书的保存、阅读和流通造成了困难,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因此而产生。分析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的发展及其指导思想,便于正确认识古代图书。
关键词 图书四部分类法 发展 指导思想 中国古代
下载PDF
四部分类法之起源再辨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明元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21-125,共5页
从《隋书·经籍志》相关史料的断句、荀勖新簿与郑默《中经》之关系、《北堂书钞》所引两处史料的正确解读、荀勖开创四部分类法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古今书目不录《中经》之原因等六个方面,就四部分类法的起源问题与董恩林先生《郑... 从《隋书·经籍志》相关史料的断句、荀勖新簿与郑默《中经》之关系、《北堂书钞》所引两处史料的正确解读、荀勖开创四部分类法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古今书目不录《中经》之原因等六个方面,就四部分类法的起源问题与董恩林先生《郑默〈中经〉首创四部分类法考辨》一文进行深入的讨论,进而认为荀勖新簿是一部承袭《中经》所著录图书、又变更了《中经》分类体制的一部全新的目录著作,因此,四部分类法只能是起源于荀勖《晋中经簿》、而非郑默之《中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起源 《中经》 《晋中经簿》
下载PDF
采用《四部分类法》类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几点建议——以《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满族卷》书籍分类实践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卢秀丽 《图书馆学刊》 2008年第3期123-125,共3页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的编纂急需一部适应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分类法。根据少数民族古籍实际情况"因书设类",将《四部分类法》类目体系予以调整和扩充,使之成为统一规范少数民族古籍的分类法无疑是一条捷径。结合《中...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的编纂急需一部适应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分类法。根据少数民族古籍实际情况"因书设类",将《四部分类法》类目体系予以调整和扩充,使之成为统一规范少数民族古籍的分类法无疑是一条捷径。结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满族卷》书籍分类的实践,提出采用《四部分类法》类分少数民族古籍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因书设类 满族 满文
下载PDF
四部分类法源于郑默《中经》说详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红兵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76-80,共5页
本文在详细分析《中经》《中经新簿》编撰的历史缘由和四部分类法源于郑默说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已掌握的历史史料,认为四部分类法源于郑默《中经》更为可信。
关键词 郑默 中经 中经新簿 四部分类法
下载PDF
四部分类法之解体探因
11
作者 何发甦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8-50,47,共4页
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文化思想的主导地位,在目录学中的表现即是经部的独尊地位。对经部书籍的科学认识,意味着对四部分类法的真正破坏。四部分类法的解体,是近现代学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中西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解体 六经皆史
下载PDF
近三十年有关四部分类法起源的论争述评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小梅 周国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232-236,共5页
四分法究竟由何人所创,至今未有定论。近三十年来,史学界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各家对关键性史料的解读上;后一阶段,各家在论证问题时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史料,在... 四分法究竟由何人所创,至今未有定论。近三十年来,史学界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各家对关键性史料的解读上;后一阶段,各家在论证问题时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史料,在论证方式和文献运用等方面有突破,并对以往研究进行了反思,学术争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梳理这场学术争论,总结其学术贡献,反思其不足之处,有助于正确划分我国古代目录学史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中经新簿》 目录学史 国学
下载PDF
四部分类法与传统文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涛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14,共3页
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图书文献分类编目的主导模式。文章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其特色、内涵、历史价值与局限做了简要辨析。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传统文化 编目 图书分类法
下载PDF
论《中经》及《中经新簿》对四部分类法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闪闪 严正道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1-64,共4页
四部分类法作为目录学家编制目录、类分群书的依据,居于图书分类领域中的正统地位,四部分类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中经》和《中经新簿》作为较早的目录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两本书经历... 四部分类法作为目录学家编制目录、类分群书的依据,居于图书分类领域中的正统地位,四部分类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中经》和《中经新簿》作为较早的目录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两本书经历过传承之后,建立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通过史料进行分析,四部分类法起源于后来的《中经新簿》,而《中经》作为《中经新簿》分类的参考和主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中经》 《中经新簿》 荀勖
下载PDF
浅析《中经》及《中经新簿》对四部分类法的意义
15
作者 杨闪闪 严正道 《昆明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中经》一书最早采用颜色对古籍进行分类,是图书分类的重大突破。这种体制被后世采用,视为四部分类法的最原始形态。《中经新簿》在颜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甲乙丙丁的分类方法,形成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直到李充确立四部顺序在当时产生... 《中经》一书最早采用颜色对古籍进行分类,是图书分类的重大突破。这种体制被后世采用,视为四部分类法的最原始形态。《中经新簿》在颜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甲乙丙丁的分类方法,形成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直到李充确立四部顺序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来的目录学著作才逐渐以四部分类作为依据进行古籍记载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经 中经新簿 李充 四部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
下载PDF
论“四部分类法”在宋代的发展与特点
16
作者 杨俊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宋代雕版、活字印刷的盛行及政府在藏书上的建设促成了私人刻书、藏书蔚然成风,目录学著作大为增加,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继续发展,特色鲜明。
关键词 宋代 四部分类法 发展
下载PDF
论四部分类法
17
作者 高月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目录学著作 分类方法 发展演变 经籍志 图书
下载PDF
隋唐时期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18
作者 曾贻芬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6-52,共7页
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隋唐进入了真正发展时期。《隋书经籍志》的编撰,不仅从形式上,而且还从理论上最终明确了著录文献典籍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其总序、大序、小序的阐述,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文献发展的历史,在文献学史上具... 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隋唐进入了真正发展时期。《隋书经籍志》的编撰,不仅从形式上,而且还从理论上最终明确了著录文献典籍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其总序、大序、小序的阐述,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文献发展的历史,在文献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隋志》以后又有《群书四部录》和《古今书录》的编撰。《隋书经籍志》的撰述《隋书经籍志》是现存的、仅次于《汉书艺文志》的古代目录。据《旧唐书魏征传》记载,贞观二年,魏征迁秘书监,致力于典籍整理,“征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四部分类法 文献典籍 著录 文献学 旧唐书 汉书艺文志 秘书监 书录 目录学
下载PDF
略论隋代的四部分类法
19
作者 赵云旗 张秀芝 《晋图学刊》 1994年第3期43-46,共4页
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一种主要的分类方法,自隋代确立之后,经唐、宋、元、明、清,实行了一千余年,直到清代编撰《四库全书》时仍然运用这种分类方法.所以,它在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四部分类法的产生、确立和发... 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一种主要的分类方法,自隋代确立之后,经唐、宋、元、明、清,实行了一千余年,直到清代编撰《四库全书》时仍然运用这种分类方法.所以,它在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四部分类法的产生、确立和发展等问题,学术界意见分歧.以笔者之管见,四部分类法产生于西晋,确立于隋代,至清代达到完善.随着图书事业的发展,至三国西晋时,《七略》的分类法不再适应新的情况了,因此出现了四部分类法.四部分类法据《隋书·经籍志》所云开始于曹魏时秘书郎郑默的《中经》,之后西晋的秘书监荀勖因《中经》更著《新簿》.但从《初学记》卷12引王隐《晋书》所言:“郑默字思元,为秘书郎,删省旧文,除其浮秽,著《魏中经簿》”.据此可知,郑默著《中经簿》,主要任务是删省旧文和除其浮秽的图书整理工作,并没有开创图书分类的新方法.旬勖因其书著《新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分法 《七录》 库全书总目》 《隋书·经籍志》 《七略》 《七志》 图书分类 分类方法 阮孝绪
下载PDF
论四部分类法的起源
20
作者 黄强祺 《津图学刊》 1989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起源 分类法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