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云山汉王陵四铢半两铸地考析
1
作者 倪泳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2023年1月12日,盱眙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正式开馆,馆中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在大云山汉王陵发掘过程中,陵墓主人是谁一直充满悬念,也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
关键词 四铢 大云山 汉王 珍贵文物 博物馆 发掘 参观者
下载PDF
南京隐龙山南朝墓出土四铢钱
2
作者 袁林 和广汉 《西安金融》 2002年第12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南京市 隐龙山 四铢 南朝墓 古钱币
下载PDF
几枚异书四铢半两钱
3
作者 董鹏冈 《西部金融》 2009年第7期85-86,共2页
  四铢半两钱铸行于西汉文帝前元五年(前175年).因朝廷法定钱重四铢,文曰"半两",故通称"四铢半两".其钱文"半两"二字虽为小篆,然笔画方折,已显汉隶风韵.笔者近日在自己的数百枚四铢半两钱中发现8枚面...   四铢半两钱铸行于西汉文帝前元五年(前175年).因朝廷法定钱重四铢,文曰"半两",故通称"四铢半两".其钱文"半两"二字虽为小篆,然笔画方折,已显汉隶风韵.笔者近日在自己的数百枚四铢半两钱中发现8枚面文书法异于常品,现介绍给同好共同鉴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两钱 四铢 钱文 异书
下载PDF
合范铸造的四铢半两钱
4
作者 张凤坤 《西部金融》 2009年第3期86-86,共1页
20世纪80年代,在古郯、郙国遗址马陵古道附近的山脚下,出土了近30公斤的汉半两钱,笔者有幸从中发现一枚"背阴纹内外郭"的四铢半两钱(见拓片)。是钱径23毫米,穿边长8毫米,重2.4克。
关键词 半两钱 合范 外郭 四铢 阴纹
下载PDF
介绍一批近年发现的特重四铢半两钱
5
作者 马聪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3年第S1期29-31,78,共4页
西汉伊始,政府实行货币放铸政策,撤销盗铸钱令,允许官民同铸。鉴于高祖、高后五分半两特小轻薄的混乱现象,文帝企图改革币制,决定铸行新币四铢半两,不料适得其反,由于私铸者不顾官定质量标准,致使官私混淆,优劣并行。2008年金秋。
关键词 四铢 半两钱 盗铸钱令 张家川县 铸钱 民同 石范 榆荚半两 狭穿 花穿
下载PDF
谈大明四铢钱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涛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6-58,共3页
谈大明四铢钱袁涛1988年春节期间,我与一位泉友去常州郊县踏青,从一小贩手中购得古钱1公斤左右,据讲他是在1987年秋后挖深渔塘时得到的。这批钱数量虽不多,品种却十分丰富,内有半两、五铢、莽钱、刘备五铢、定平一百以及... 谈大明四铢钱袁涛1988年春节期间,我与一位泉友去常州郊县踏青,从一小贩手中购得古钱1公斤左右,据讲他是在1987年秋后挖深渔塘时得到的。这批钱数量虽不多,品种却十分丰富,内有半两、五铢、莽钱、刘备五铢、定平一百以及孝建四铢等多种南朝刘来时期的货币。从这批古钱中还挑选出四枚“大明四铢”钱,其中有两枚是传形的。南朝萧梁时期的钱币学家顾所著的《钱谱》也未提到“大明四铢”。本文拟就大明四铢作些分析和探讨。一、“大明四铢”钱浅析四枚钱币有关数据和特征记录如下。(1)大明四铢(图1):重2,06克,外径2.15,穿孔0.9,外郭厚0.15厘米,钱币上边缘破损,背下方错位。(2)大明四铢(传形)(图2):重1.11克,外径2.1,穿孔0,83,外郭厚0.11厘米。背文“四”在上,“铢”在下。钱面上方错位严重,穿孔有几处因热造成的裂纹,内、外郭处多飞边,清理加工差。(3)大明四铢(图3):重2.02克,外径2.24,穿孔0.89,外郭平均厚0.1厘米。钱面右上飞边,左上角有浇铸不足形成的空洞;钱背左下错位严重。(4)大明四铢(传形)(图4):钱的面、背文字形式同图2。重1.25克,外径2.05,穿孔0.89,外郭厚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铢 钱币学 钱面 五铢 定平一百 大明 传形 钱背 钱谱 泉友
原文传递
南京隐龙山刘宋墓出土四铢钱
7
作者 邵磊 《中国钱币》 2003年第2期48-48,共1页
2000年10月,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江宁区东善桥隐龙山东麓清理三座刘宋皇室墓葬,在1号墓(M1)和2号墓(M2)中出土两汉至六朝刘宋铜钱七类469枚,其中四铢钱最为瞩目.M1铜钱均分布于两石棺座之间前部以及西石棺座与侧壁之间,多已锈结,除锈后共... 2000年10月,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江宁区东善桥隐龙山东麓清理三座刘宋皇室墓葬,在1号墓(M1)和2号墓(M2)中出土两汉至六朝刘宋铜钱七类469枚,其中四铢钱最为瞩目.M1铜钱均分布于两石棺座之间前部以及西石棺座与侧壁之间,多已锈结,除锈后共得441枚,包括半两、五铢、大泉五十、直百五铢、太平百钱等.M2铜钱分布于东石棺座上以及西石棺座与侧壁之间,多已锈结,除锈后共得28枚,包括半两、五铢、货泉、直百五铢、四铢等.四铢钱共2枚,钱体精整,钱文方正."四"字略显宽扁,上下低于面穿,转折处几成直角;"铢"字略短于穿宽,"金"旁稍低于"朱"部,"朱"部上笔方折,下笔呈圆折.钱径22、穿9.5毫米(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区 隐龙山刘宋墓 四铢 古钱币 铜钱 考古研究 货币史
原文传递
刘义恭与四铢钱——刘宋王朝大臣们关于钱币制度的争论
8
作者 石俊志 《金融博览》 2012年第11期34-35,共2页
东晋是五胡之乱之后,汉人南渡建立的王朝。因此,北伐中原、收复故土的理想就贯穿于整个东晋时代。东晋末年,北府兵将领刘裕脱颖而出,他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率军北伐,消灭了北方诸多政权,但留下北方强国北魏不打。公元420年,刘裕逼迫... 东晋是五胡之乱之后,汉人南渡建立的王朝。因此,北伐中原、收复故土的理想就贯穿于整个东晋时代。东晋末年,北府兵将领刘裕脱颖而出,他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率军北伐,消灭了北方诸多政权,但留下北方强国北魏不打。公元420年,刘裕逼迫晋恭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建国号为宋,与北魏对峙,从此开启了南北朝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王朝 四铢 争论 制度 钱币 大臣 东晋 北府兵
原文传递
四铢杂谈
9
作者 刘建平 《江苏钱币》 2008年第1期32-32,共1页
四铢钱是南朝刘宋政权的钱币。据史记记载:宋文帝元嘉七年十月,设立钱署,铸行四铢钱。四铢钱重如其文,轮廓形制与五铢相同。到孝建元年改铸孝建四铢,面文为孝建,背文为四铢,后来就干脆去掉四铢二字,面背文皆为孝建。四铢钱在初铸时因为... 四铢钱是南朝刘宋政权的钱币。据史记记载:宋文帝元嘉七年十月,设立钱署,铸行四铢钱。四铢钱重如其文,轮廓形制与五铢相同。到孝建元年改铸孝建四铢,面文为孝建,背文为四铢,后来就干脆去掉四铢二字,面背文皆为孝建。四铢钱在初铸时因为盗铸无利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铢 孝建 背文 五铢 钱署 南朝刘宋 版别 二字 传形 晋恭帝
原文传递
河南省襄城县麦岭乡出土四铢半两之研究
10
作者 王军 喻战勇 张玉山 《江苏钱币》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1993年春,河南省襄城县麦岭乡出土汉半两600余公斤,经清理分拣未发现体型较大的高后八铢半两钱,仅见三铢钱2枚,其余均为四铢半两。这些数量巨大的半两钱版别多样,内涵极为丰富。见有简笔省文、传形、凸块、蛇目、外郭、内外郭等不同型制... 1993年春,河南省襄城县麦岭乡出土汉半两600余公斤,经清理分拣未发现体型较大的高后八铢半两钱,仅见三铢钱2枚,其余均为四铢半两。这些数量巨大的半两钱版别多样,内涵极为丰富。见有简笔省文、传形、凸块、蛇目、外郭、内外郭等不同型制,其中简笔省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铢 河南省襄城县 版别 三铢 传形 蛇目 钱文 内郭 铸钱 钱面
原文传递
汉四铢半两镏金钱
11
作者 孟庆东 《中国收藏》 2007年第3期156-156,共1页
据《汉书·食货志》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孝文五年,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故汉半两钱存世甚多。
关键词 金钱 汉半两钱 四铢 食货 铸钱
原文传递
太湖出土的孝建四铢
12
作者 王建明 《江苏钱币》 2009年第2期34-34,共1页
2008年10月,有一外地泉商来甬,带来了四五十枚孝建四铢,我挑选了其中的4枚。第—枚是合背,径16.9,穿8.5,厚0.6毫米,重0.4克(图1)。第二枚是合面,花穿背两决,
关键词 孝建四铢 花穿 泉商 版别
原文传递
浅说西汉磨边四铢半两钱——兼谈与剪凿五铢钱之不同
13
作者 董良义 王小梅 《江苏钱币》 2017年第1期57-58,67,共3页
《汉书·食货志》曰:'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鋊,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鋊'就是铜屑。看来当... 《汉书·食货志》曰:'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鋊,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鋊'就是铜屑。看来当时社会上存有奸盗不法之人,挫磨半两钱盗取铜屑牟利的现象;因为半两钱系平背且多数无内外廓,銼磨后不容易看出痕迹,给不法之徒提供了作弊的条件和机会。汉武帝更铸有周廓的五铢钱,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奸盗磨钱取铜。认为钱铸上面廓,钱背铸上内外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两钱 五铢钱 古代货币 四铢 磨边
原文传递
陕北出土一批古钱币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泊 胡城 《文博》 1985年第5期92-93,共2页
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在绥德县教学楼基建施工中,于地表3.8米处发现一批窖藏古铜钱,重约30.5公斤,计有四千余枚。这批铜钱全部放在一个灰陶罐内,分层贮放,大小排列有序,尚可看到串穿铜钱的细绳痕迹。因窖藏地势较高,土质干燥,故铜钱... 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在绥德县教学楼基建施工中,于地表3.8米处发现一批窖藏古铜钱,重约30.5公斤,计有四千余枚。这批铜钱全部放在一个灰陶罐内,分层贮放,大小排列有序,尚可看到串穿铜钱的细绳痕迹。因窖藏地势较高,土质干燥,故铜钱出土后虽然锈迹斑斑,但字迹仍清晰可辨。经过拣选,共清理出了各类古钱八十五种。从年代顺序看,有西汉的“四铢半两”和“五铢”;有隋文帝时的“开皇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开铸的“开元通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钱币 开元通宝 五铢 折二钱 武德四年 四铢 崇宁重宝 会昌开元 细绳 乾元重宝
下载PDF
河北临城县发现古钱窖藏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振奇 《文物春秋》 1991年第4期90-91,共2页
1989年10月,临城县临城镇北街一村民在临城金代瓷窑遗址作坊范围内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处古钱窖藏,重2.01公斤,共338枚位于地表下0.5咪,置于用八块青砖垒成的方室内。砖长30、宽15、厚5厘米。铜钱出土时附粘朽麻绳。 经整理,古钱币共为五... 1989年10月,临城县临城镇北街一村民在临城金代瓷窑遗址作坊范围内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处古钱窖藏,重2.01公斤,共338枚位于地表下0.5咪,置于用八块青砖垒成的方室内。砖长30、宽15、厚5厘米。铜钱出土时附粘朽麻绳。 经整理,古钱币共为五个朝代,四十个品种,其中大部分为北宋时期的钱币。铜钱分小平钱、折二钱、当十钱等,钱文有楷、草、行、隶、篆书体及御笔瘦金书。 半两 1枚。直径2.3、穿宽0.9厘米(图一,1)。为西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所铸四铢半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钱币 折二钱 小平钱 瓷窑遗址 四铢 临城县 钱文 瘦金书 开元通宝 乾元重宝
下载PDF
汉代铢两铜币化学成分概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蕴英 《西安金融》 2004年第9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汉代 汉高祖 荚钱 化学成分 铜币 四铢半两
下载PDF
万安县发现汉代铜钱窖藏
17
作者 陈凯华 《江西文物》 1990年第1期116-116,共1页
1988年3月万安县枧头村湖洲一移民户在盖房取土时,发掘出20多公斤古铜钱。这批铜钱出在离地表l米多深的土坑里,见有用绳索贯穿及织物包裹的痕迹。大部分已锈结成串状,中间夹有泥土,字迹模糊不清,多呈兰、绿二色。古钱上的文字均为篆体,... 1988年3月万安县枧头村湖洲一移民户在盖房取土时,发掘出20多公斤古铜钱。这批铜钱出在离地表l米多深的土坑里,见有用绳索贯穿及织物包裹的痕迹。大部分已锈结成串状,中间夹有泥土,字迹模糊不清,多呈兰、绿二色。古钱上的文字均为篆体,以两汉“五铢”居多,新莽“货泉”次之,有极少数两汉前期的四铢“半两”,还有东汉晚期的磨廓“五铢”和剪轮“五铢”,古钱出土后大部份已散失,文物部门仅回收了3公斤。现就其中1.5公斤,595枚钱币,进行整理的情况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铢 四铢 货泉 东汉晚期 新莽 民户 万安县 情况简介 成串 二色
下载PDF
中国货币琐谈
18
作者 芶治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53-57,共5页
货币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早期人们用什么东西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呢?贝、玉、刀、皮等物在不同民族和地区通行,都起... 货币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早期人们用什么东西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呢?贝、玉、刀、皮等物在不同民族和地区通行,都起过上述职能。经过长期实践,玉刀等先后被淘汰,只有贝留了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铢 开元通宝 方孔钱 四铢 铁钱 宝钞 农民起义军 徐寿辉 咸丰重宝 琐谈
下载PDF
海兴县发现西汉早期船载钱币
19
作者 刘立鑫 《文物春秋》 1990年第3期88-88,共1页
1988年10月,海兴县民工在大口河盐场开发工程中发现一艘西汉早期的载钱沉船。据发现的民工介绍:1987年秋天,沉船发现在大口河西岸漳卫新河北岸3公里处,用绳穿着的古钱,用麻袋盛装,排列整齐地放在船舱里,船木已腐朽,船上还发现有陶瓷罐等... 1988年10月,海兴县民工在大口河盐场开发工程中发现一艘西汉早期的载钱沉船。据发现的民工介绍:1987年秋天,沉船发现在大口河西岸漳卫新河北岸3公里处,用绳穿着的古钱,用麻袋盛装,排列整齐地放在船舱里,船木已腐朽,船上还发现有陶瓷罐等。 1988年春天调查时,古钱大部散失,发现者还存有20多公斤,从存有这部分看,都是“半两”钱。钱径在2-2.5厘米之间;穿大小不一,厚薄不均,有的薄如纸。尤其钱文“半两”两字的写法多种多样,很难找出铸字形状完全相同的。由上可见,这些钱币出自许多不同的钱范和铸场。 从整理的300多枚来辨析:这些钱币大部分是文景时的四铢半两钱。没有吕后时铸行的八铢半两和武帝时铸行的五铢钱,说明铸币时间是在文景期间。此船载钱币的发现,对研究渤海西岸的历史变迁与西汉前期的货币制度和贸易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早期 五铢钱 钱范 海兴县 四铢 钱文 文景 西汉前期 瓷罐 渤海西岸
下载PDF
南丰县发现“永昌通宝”铜钱
20
作者 花兴如 《南方文物》 1981年第2期48-,共1页
1980年10月南丰县土产公司收购站仓库在80市斤古铜钱币中,清理出“五铢”、“四铢”、“半两”等等,其中有些钱币有流通使用的磨损痕迹,钱币的铸造时代从汉朝至清朝光绪,相距二千多年。现分述如下: 汉代:“五铢”、“剪轮五铢”、“货... 1980年10月南丰县土产公司收购站仓库在80市斤古铜钱币中,清理出“五铢”、“四铢”、“半两”等等,其中有些钱币有流通使用的磨损痕迹,钱币的铸造时代从汉朝至清朝光绪,相距二千多年。现分述如下: 汉代:“五铢”、“剪轮五铢”、“货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昌通宝 五铢 货泉 四铢 光绪通宝 乾元重宝 洪武通宝 开元通宝 磨损痕迹 钱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