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群体检测水稻抗褐飞虱数量性状基因座 被引量:15
1
作者 苏昌潮 程遐年 +1 位作者 翟虎渠 万建民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8,共7页
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lines ,BILs)作图群体 (BC1F9) ,进行水稻抗褐飞虱数量性状基因座 (QuantativeTraitLocus ,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采用苗期集团鉴定方法 ,... 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lines ,BILs)作图群体 (BC1F9) ,进行水稻抗褐飞虱数量性状基因座 (QuantativeTraitLocus ,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采用苗期集团鉴定方法 ,并以死苗率作为抗褐飞虱表型值 ,分析亲本和 98个BILs的抗褐飞虱表现。共检测到 3个苗期抗褐飞虱QTL ,分别位于 2、10和 12染色体上。各QTL的LOD值为 2 0 1~ 2 33,贡献率为 10 4 %~ 16 6 % ,可解释群体总表型变异的 39 0 %。这 3个数量性状基因座对褐飞虱的抗性均来自抗虫亲本Kasalath。与这些数量性状基因座连锁的分子标记可望应用于聚合多个抗性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交重组自交群体 检测 水稻 抗褐飞虱 数量性状基因座 抗性
下载PDF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苗期耐冷性基因座 被引量:18
2
作者 寻梅梅 江玲 +4 位作者 刘世家 陈平 王茂青 翟虎渠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以98个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家系(BILs)组成的群体为材料,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25℃正常条件下培养水稻幼苗至二叶一心期,6-10℃低温处理7d,之后缓慢升温至25℃,缓苗4... 以98个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家系(BILs)组成的群体为材料,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25℃正常条件下培养水稻幼苗至二叶一心期,6-10℃低温处理7d,之后缓慢升温至25℃,缓苗4d,调查死苗率,并以死苗率作为苗期耐冷性强弱的表型值,分析亲本和98个BILs的苗期耐冷性表现。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1.13a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2个苗期耐冷性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3染色体上,命名为qSCT-2和qSCT-3。2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81和2.86,可解释群体表型变异的13.69%和9.31%。对苗期冷害具有抗性的2个数量性状基因座均来自苗期耐冷亲本Nipponb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耐冷性 回交重组自交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水稻品种倒伏指数QTL分析 被引量:75
3
作者 肖应辉 罗丽华 +6 位作者 闫晓燕 高艳红 王春明 江玲 矢野昌裕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54,共7页
利用由98个株系组成的Nipponbare(粳) /Kasalath(籼)∥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倒伏指数与株高、茎粗及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水稻倒伏相关性状QTL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 利用由98个株系组成的Nipponbare(粳) /Kasalath(籼)∥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倒伏指数与株高、茎粗及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水稻倒伏相关性状QTL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单株生物量3性状与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达1%显著水平。利用基于性状标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检测到与水稻倒伏指数、茎粗、株高和单株生物量有关的QTL共12个,其中与株高有关的3个分别位于第1、5和6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11%~2 4 % ;与单株生物量有关的2个分布于第1和8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9%~14 % ;与茎粗有关的3个分布在第1、3和6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11%~2 5 % ;控制倒伏指数的4个,分别位于第1、3、8和12染色体上,对表型性状变异的解释率为10 %~18%。在第1染色体R2 4 14 C86标记区间同时检测到控制倒伏指数、株高和单株生物量的QTL ,表明该染色体区域在控制水稻倒伏性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株高、单株生物量和倒伏指数的显著相关。在第3染色体上检测到的qLI 3表现为增强水稻的抗倒能力,抗倒加性效应来自于高秆籼稻品种Kasalath的等位基因,且与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QTL不存在遗传连锁关系,有望用于中、高秆抗倒育种中分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伏 回交重组自交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