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可能的“回到事物本身” |
张一兵
|
《哲学分析》
|
2013 |
2
|
|
2
|
回到事物与存在的现场──于坚的诗与诗学 |
谢有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7
|
|
3
|
作为艺术作品的社会有机体——对博伊斯社会雕塑思想的解读 |
黄月婷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神理范畴的审美现象学观照(创作论)——随物赋形、返朴归真与“回归事物本身” |
王新勇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5
|
写作要回到最富深刻的内部——刘亮程创作的启示 |
钟文华
|
《衡水学院学报》
|
2008 |
3
|
|
6
|
“实践”的把握与审美活动奠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几个问题 |
李钧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7
|
地域性中的现代审美精神──解读四个文学文本 |
胡彦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8
|
具象表现绘画教学理论——访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焦小健副教授 |
朱德华
|
《艺术探索》
|
1999 |
0 |
|
9
|
我心中的土地 |
徐刚
|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0
|
文学现场四十年——李庆西访谈录 |
李庆西
齐晓鸽
|
《上海文化》
CSSCI
|
2024 |
0 |
|
11
|
德里达谈现象学 |
J.德里达
张宁
|
《世界哲学》
|
200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