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可能的“回到事物本身”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一兵 《哲学分析》 2013年第3期44-53,197,共10页
"回到",并不简单是新康德主义式重新标榜的"回到康德去",而是在胡塞尔现象学意义上的"回到",即"回到事物本身"。传统研究中的"看不见"的东西,并不是存在于文本的物(Ding)之中,而是... "回到",并不简单是新康德主义式重新标榜的"回到康德去",而是在胡塞尔现象学意义上的"回到",即"回到事物本身"。传统研究中的"看不见"的东西,并不是存在于文本的物(Ding)之中,而是存在于文本背后的事物(Sache)。对于"看不见"的东西的揭示,需要研究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进入或者说打开思想家进行理论创作时所置身其中的特定场境。这一场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式",还包括作为研究者的"我"的主体建构。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面对列宁,面对海德格尔,无不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到事物本身 西方马克思主义 回到列宁》 回到海德格尔》 构境论
下载PDF
回到事物与存在的现场──于坚的诗与诗学 被引量:17
2
作者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8-66,共9页
关键词 于坚 当代诗歌 档案 公共空间 说话方式 乌托邦 公共话语 日常生活 回到事物本身 神话原型
下载PDF
作为艺术作品的社会有机体——对博伊斯社会雕塑思想的解读
3
作者 黄月婷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约瑟夫·博伊斯从对物质的研究发展到社会雕塑的艺术思想,宣称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蒂埃利·德·迪弗在杜尚的现成品之后重构康德美学,以此在理论上论证博伊斯所谓“人人都是艺术家”。格拉汉姆·哈曼以对象为导向的本体... 约瑟夫·博伊斯从对物质的研究发展到社会雕塑的艺术思想,宣称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蒂埃利·德·迪弗在杜尚的现成品之后重构康德美学,以此在理论上论证博伊斯所谓“人人都是艺术家”。格拉汉姆·哈曼以对象为导向的本体论力图打破康德的物自体理论,从而为博伊斯的物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首先通过德·迪弗的理论视角以及康德的先验想象力来论证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可能性,其次探讨博伊斯的物质研究思想与哈曼以对象为导向的本体论的契合之处,最后分析博伊斯的社会雕塑观念如何扩展到每个人的思想、语言和行动,从而引向“作为艺术作品的社会有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夫·博伊斯 人人都是艺术家 回到事物本身 社会雕塑
下载PDF
神理范畴的审美现象学观照(创作论)——随物赋形、返朴归真与“回归事物本身”
4
作者 王新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3-98,共6页
神理范畴在理论界目前尚未系统论及,本文在前此本体论基础上,引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对应研究,探讨其创作论的内蕴及其呈现的品格,同时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与西方现象学美学对神理范畴统筹观照,揭示出随物赋形、返朴归真与回到事物... 神理范畴在理论界目前尚未系统论及,本文在前此本体论基础上,引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对应研究,探讨其创作论的内蕴及其呈现的品格,同时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与西方现象学美学对神理范畴统筹观照,揭示出随物赋形、返朴归真与回到事物本身具有同构对应关系,确立了神理范畴的当下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理范畴 随物赋形 返朴归真 回到事物本身
下载PDF
写作要回到最富深刻的内部——刘亮程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钟文华 《衡水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8-50,共3页
刘亮程的作品在最平常、最平凡的农村生活细节中,舒展自己深沉的生命体验,表达最个人的真心与激情,在回到自己、回到所呈现事物本身的过程中,叙述了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简单的生存,这种从细节和人性中生长出来的文学是最有力量的。
关键词 刘亮程创作 回到自我 回到事物本身
下载PDF
“实践”的把握与审美活动奠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当前艺术实践的多元化更需要美学基本理论的奠基,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很好的探索。马克思以"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是一个回到事物本身的路标,实践美学应在解释学的维度中,把理论基础奠基在对事物本身的探索和思想传统上。... 当前艺术实践的多元化更需要美学基本理论的奠基,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很好的探索。马克思以"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是一个回到事物本身的路标,实践美学应在解释学的维度中,把理论基础奠基在对事物本身的探索和思想传统上。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主体不是静态的理性主体,但也不是反理性的,而是"非"理性的丰富性。审美活动是实践的核心形态,它建立起自然和自由的桥梁,有自己必然性和独立的空间。实践美学应在存在论上为审美活动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回到事物本身 “非”理性 审美活动
下载PDF
地域性中的现代审美精神──解读四个文学文本
7
作者 胡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8,共8页
关键词 摩梭人 地域性 现代审美 中国文学 于坚 现代性 乌托邦 回到事物本身 高原 汤世杰
下载PDF
具象表现绘画教学理论——访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焦小健副教授
8
作者 朱德华 《艺术探索》 1999年第3期42-47,共6页
关键词 具象表现 绘画教学 美术学院 教学与创作 基础训练 理解方式 现象学 回到事物本身 过程性 油画
下载PDF
我心中的土地
9
作者 徐刚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1,共1页
我心中的土地徐刚我并不满意我已经写成的那些关于土地的文字,总是难得从容,匆忙地活着,勿忙地写作。我曾经希望追溯地球的历史、土地的本源、时间运行的第一秒,这种希望至今仍不时撞击我的心灵,只是因为某种紧迫感的追赶,世纪之... 我心中的土地徐刚我并不满意我已经写成的那些关于土地的文字,总是难得从容,匆忙地活着,勿忙地写作。我曾经希望追溯地球的历史、土地的本源、时间运行的第一秒,这种希望至今仍不时撞击我的心灵,只是因为某种紧迫感的追赶,世纪之交日益临近时,我听见了来自上苍的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中的绿洲 回到事物本身 新世纪 海德格尔 建设用地 地球 世纪之交 太空行走 闲置土地 中国土地
下载PDF
文学现场四十年——李庆西访谈录
10
作者 李庆西 齐晓鸽 《上海文化》 CSSCI 2024年第4期20-29,共10页
齐晓鸽: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位文学评论家、作家、编辑,这样多元的身份在中国当代文坛是不多见的。您也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者,我们先从您的评论家身份谈起。我最近重读您80年代初的几篇文学评论《文学的当代性及其审美思... 齐晓鸽: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位文学评论家、作家、编辑,这样多元的身份在中国当代文坛是不多见的。您也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者,我们先从您的评论家身份谈起。我最近重读您80年代初的几篇文学评论《文学的当代性及其审美思辨的特点》《寻根:回到事物本身》等,觉得您的理论观点,放在当下依然颇具引领作用;更重要的是,从您的评论当中感受一种文学与现实生活交融的浪漫情怀。您当时的理论生成心境是什么样的?这种文学情怀在80年代是不是一个特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文学评论 李庆西 文学现场 特有现象 浪漫情怀 引领作用 回到事物本身
原文传递
德里达谈现象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J.德里达 张宁 《世界哲学》 2001年第3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现象学 胡塞尔 德里达 海德格尔 亚伯拉罕 形而上学 克尔凯郭尔 辩证法 绝对义务 回到事物本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