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杂条件下的回剥反演方法——最大深度法
被引量:
13
1
作者
毛小平
李绍虎
+1 位作者
刘刚
吴冲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常规回剥反演方法仅能面对简单情况,对于地层多次隆升剥蚀和多时代连续剥蚀的复杂情况,计算起来十分麻烦,既难以按统一的方式进行处理,也难以实现回剥反演的自动化.提出了一种更适用的回剥反演法———最大深度法,其主要思路是始...
常规回剥反演方法仅能面对简单情况,对于地层多次隆升剥蚀和多时代连续剥蚀的复杂情况,计算起来十分麻烦,既难以按统一的方式进行处理,也难以实现回剥反演的自动化.提出了一种更适用的回剥反演法———最大深度法,其主要思路是始终寻找从古至今各时间柱中埋深最大的一柱进行回剥反演.该算法逻辑简单明了,回剥反演过程简单,能自动实现,并可方便地推广到三维空间,实现三维构造史模拟.通过某地区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
剥
反演
法
最大深度
法
复杂条件下
油矿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盆地分析中的回剥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树根
《国外地质(成都)》
1993年第1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盆地
沉降
油气藏
勘探
回剥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降史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李向东
陈刚
+2 位作者
李玖勇
何幼斌
张铭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9-203,共5页
对沉积盆地沉降史分析的一般方法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归纳了沉降史回剥反演与模型正演的原理、方法、流程及发展历程,明确了标准回剥技术的概念、拉伸盆地正演模型的建模步骤和挠曲盆地正演的研究思路,指出沉降史分析有待...
对沉积盆地沉降史分析的一般方法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归纳了沉降史回剥反演与模型正演的原理、方法、流程及发展历程,明确了标准回剥技术的概念、拉伸盆地正演模型的建模步骤和挠曲盆地正演的研究思路,指出沉降史分析有待进一步精确化的研究趋势。认为沉降史分析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去压实校正、均衡模型和正演模型,而在这三者之中,去压实校正有望成为提高沉降史分析精度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史分析
回剥法
沉积盆地
去压实校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地貌恢复方法综述
被引量:
21
4
作者
左丽群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3期12-16,21,共6页
古地貌形态控制着沉积相类型和展布,从而控制油气藏的生储盖组合,因此,古地貌的准确恢复对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法、双界面法、回剥和填平补齐法、构造沉积模拟法和沉积期微幅度古...
古地貌形态控制着沉积相类型和展布,从而控制油气藏的生储盖组合,因此,古地貌的准确恢复对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法、双界面法、回剥和填平补齐法、构造沉积模拟法和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推算法对古地貌恢复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小区域内可利用双界面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对于构造运动强烈地区,应采用构造沉积模拟法,而针对一些微幅构造地区,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推算法能较为准确地恢复古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恢复
回
剥
和填平补齐
法
构造沉积模拟
法
微幅度推算
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
被引量:
33
5
作者
操应长
葸克来
+6 位作者
王艳忠
周磊
赵贤正
金凤鸣
崔周旗
杨春宇
董雄英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3-604,共12页
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埋藏演化史与有机质热演化史分析、膏岩层脱水及黏土矿物转化分析等研究表明:河西务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储集层经历了碱性→酸性→碱性→弱酸性→弱碱性的成岩环境演化过程;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压实作...
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埋藏演化史与有机质热演化史分析、膏岩层脱水及黏土矿物转化分析等研究表明:河西务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储集层经历了碱性→酸性→碱性→弱酸性→弱碱性的成岩环境演化过程;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长石溶蚀和(或)石英加大→碳酸盐胶结和(或)硬石膏胶结→少量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少量黄铁矿胶结。利用"反演回剥"的原理,以铸体薄片资料为基础,计算了各关键成岩作用对储集层面孔率的贡献量,并利用面孔率—孔隙度的函数关系,结合机械压实校正,定量地恢复了不同成岩特征储集层的实际孔隙度演化史。根据孔隙度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匹配关系,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第1期油气成藏时期储集物性较好,孔隙度高达20%左右。第2期油气成藏时期,北部区块储集层碳酸盐胶结强烈,孔隙度急剧降低至7%左右,不利于油气充注补充;而南部区块储集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弱,孔隙度仍以大于10%为主,有利于油气充注补充和成藏,成为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反演
回剥法
孔隙度演化
沙四段
廊固凹陷
冀中坳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
50
6
作者
王信国
曹代勇
+1 位作者
占文锋
刘天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2-596,共5页
运用沉降史和平衡剖面技术分别对柴北缘中、新生代盆地垂向上的升降史和水平方向上的伸缩史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中生代以来,柴北缘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J—K)演化阶段和新生代(E1+2以来...
运用沉降史和平衡剖面技术分别对柴北缘中、新生代盆地垂向上的升降史和水平方向上的伸缩史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中生代以来,柴北缘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J—K)演化阶段和新生代(E1+2以来)演化阶段。中生代演化阶段(J1—J2),沉降史曲线具有伸展盆地特征,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也以伸展为主,最大伸展率和伸展速率分别达1.9%和19.48 m/(M a.km)。这是受柴北缘周缘地块和柴达木地块运移差异引起的拉张应力场控制,因而具有伸展盆地性质。此外,由于柴达木地块的自身旋转,3个坳陷的沉降速率、伸缩率和伸缩速率也存在差异。新生代演化阶段(E1+2以来),沉降史曲线具有前陆盆地特征,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也以压缩型为主,最大压缩率和压缩速率分别为4.96%和14.09 m/(M a.km),这是受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所引起的挤压应力场控制,因而具有前陆盆地性质。此外,受喜山运动各期的影响,各坳陷沉降速率和伸缩率均具有“幕式”渐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沉降史
平衡剖面
盆地分析
回剥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上扬子地区地史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7
作者
邱登峰
李双建
+3 位作者
袁玉松
毛小平
周雁
孙冬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共8页
利用三维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了中上扬子地区地史演化过程,在地史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并阐明了其发育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扬子板块泥盆纪沉积前表现为"隆凹相间"的格局,印支期在扬子地台...
利用三维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了中上扬子地区地史演化过程,在地史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并阐明了其发育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扬子板块泥盆纪沉积前表现为"隆凹相间"的格局,印支期在扬子地台上形成北东向的"一隆两坳"格局。对比加里东期与印支期的构造格局发现,印支期的川西坳陷基本上位于加里东期乐山—龙女寺隆起之上,印支期的泸州古隆起亦覆叠在加里东期的川南坳陷之上,南充—梁平一带位于构造转换的枢纽带,印支期的石首—宜昌隆起发育在加里东期的江汉盆地北部坳陷上,反映出印支期对加里东期的构造反转现象十分显著。从贯穿四川盆地东西向和南北向的2条构造演化剖面也可以看出,印支期对加里东期构造的叠加和反转,并反映出古构造的形成与迁移过程。泸州古隆起是一个典型的印支期古隆起叠加在加里东期古坳陷上的构造,形成了下生上储的油气资源配置关系,对以志留系为源的油气勘探应该具有良好的前景。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和黔中古隆起是印支期以前奥陶系以下地层油气运移的持续指向区,但它们仅能控制寒武系烃源岩的油气,与寒武系生烃坳陷相邻的古斜坡部位油气勘探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史模拟
回剥法
加里东期
印支期
构造反转
中上扬子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北山前带中新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睿
陈刚
+3 位作者
白国娟
王志维
丁超
江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05X期200-203,共4页
应用PRA公司的BasinMod1-D软件,利用回剥分析技术,绘制准北地区的5口井的沉降曲线,并进行沉降史分析。结果表明: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准北山前带主要经历了3个沉降期和2个抬升期;早白垩世沉降厚度大而稳定,沉积速率最大可达67m/Ma;晚...
应用PRA公司的BasinMod1-D软件,利用回剥分析技术,绘制准北地区的5口井的沉降曲线,并进行沉降史分析。结果表明: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准北山前带主要经历了3个沉降期和2个抬升期;早白垩世沉降厚度大而稳定,沉积速率最大可达67m/Ma;晚白垩世抬升幅度最大,地层剥蚀厚度最大达975m。区域构造内不同井的沉降曲线差别一方面反映了印支期-燕山中期在南北向挤压作用作用下准北地区的差异沉降,另一方面反映了印支期-燕山期构造应力由南北挤压转变为垂直负载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北部
回剥法
沉降史
沉积速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水动力场特征及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朋岩
汪晓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9-417,共9页
在系统收集研究区及周边现今地形起伏、白垩系露头分布、地层分布、地层压力测试数据以及地层水化学分析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回剥压实恢复方法研究了滨北地区离心流水动力特征。根据隐露头分布的时代和位置判断了不同时期大气淋滤水下渗...
在系统收集研究区及周边现今地形起伏、白垩系露头分布、地层分布、地层压力测试数据以及地层水化学分析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回剥压实恢复方法研究了滨北地区离心流水动力特征。根据隐露头分布的时代和位置判断了不同时期大气淋滤水下渗的位置。采用盆地水动力模拟软件Basin 2再现了滨北地区水动力场的历史演化过程,研究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淋滤水进入地层的强度和范围。采用流体势理论分析了滨北地区油气运聚规律,认为主体坳陷区水动力以压实水为主,油气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盆地边缘地区受淋滤水影响,局部改变油气运移方向或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场
回剥法
压实恢复
流体势
油气运聚
滨北地区
松辽盆地北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城地区构造发育史及有利成藏条件
被引量:
1
10
作者
谢晓军
盛湘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回剥法”恢复地层古构造,从构造演化方面总结了古城地区的有利成藏条件。
关键词
古城地区
回剥法
构造活动
有利成藏条件
盖层
砂体
沉积构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中地区M构造香溪群古构造恢复及气水分布关系探讨
被引量:
3
11
作者
尹晓贺
蒋裕强
陈义才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10期162-163,166,共3页
针对川中地区具有硬性基底、沉积盖层受到的区域构造应力较弱等特点,应用压实校正的回剥法技术对川中地区M气田香溪群构造进行了沉积埋藏史恢复,模拟了M气田的古构造演化过程,并根据模拟的古构造特征对M香溪群气田的气水分布关系进行了...
针对川中地区具有硬性基底、沉积盖层受到的区域构造应力较弱等特点,应用压实校正的回剥法技术对川中地区M气田香溪群构造进行了沉积埋藏史恢复,模拟了M气田的古构造演化过程,并根据模拟的古构造特征对M香溪群气田的气水分布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M香溪群气田的气水分布受构造及物性控制,继承性发育的古构造高部位产气,低部位产水,但是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分异不彻底,导致纵向上气水分布复杂,缺乏统一的气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校正
回剥法
古构造演化
气水关系
川中地区
香溪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低渗透储层成因机制
被引量:
12
12
作者
葸克来
操应长
+3 位作者
蔡来星
周磊
杨春宇
王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8-216,共9页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物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区储层物性较差,整体具有"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的特征。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及压汞测试等多种技术方法,...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物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区储层物性较差,整体具有"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的特征。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及压汞测试等多种技术方法,对梨树断陷营城组低渗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为原生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及少量混合孔隙,发育压实作用、溶解作用、胶结作用及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长石、岩屑溶解/石英加大→碳酸盐胶结→碳酸盐溶解;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决定了储层物性的好坏。在此基础上,采用反演回剥的方法进行成岩演化序列与孔隙结构约束下的储层地质历史时期物性演化史恢复。二者结合研究表明,研究区低渗储层成因机制主要为沉积作用主控、压实作用主导、胶结作用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营城组
低渗透储层
成因机制
反演
回剥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南边界断裂发育方式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
11
13
作者
陈桂华
《海洋石油》
CAS
2002年第3期33-38,共6页
利用断距展开图 ,借用构造研究中的回剥法 ,即断距展开回剥 ,判断各期半地堑的连接方式及发育级次 ,从而得到物源输入的位置 ,结合构造脊分析及地球化学分析判断油气运聚通道 ,指导油气勘探。分析认为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南边界断裂发育...
利用断距展开图 ,借用构造研究中的回剥法 ,即断距展开回剥 ,判断各期半地堑的连接方式及发育级次 ,从而得到物源输入的位置 ,结合构造脊分析及地球化学分析判断油气运聚通道 ,指导油气勘探。分析认为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南边界断裂发育方式可分为四种 :即基本单元式、串连式、传递式、雁列式。根据各沉积物源输入处与神狐隆起上构造脊相配合研究及珠三坳陷文昌A、B生油凹陷的烃源岩演化特征 ,认为神狐隆起上存在三种相态烃运移通道 ,即文昌B凹陷—QH36 - 2通道 ,文昌A、B凹陷—WC15 - 1、CC2 - 1通道 ,文昌A凹陷—KP1- 1通道。同时 ,综合分析盖层条件 ,提出QH36 - 2、WC15 - 1、CC2 - 1及WC2 0 - 1是神狐隆起上的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珠三坳陷
断距展开
回剥法
边界断裂发育方式
物源输入
构造脊
盖层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堡凹陷沉降史分析
被引量:
3
14
作者
孙风涛
郭铁恩
田晓平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3期29-32,共4页
南堡凹陷是渤海湾内小型断陷盆地,近年来油气勘探取得不断突破。相对而言,对于其整个盆地构造和沉降演化规律的认识仍十分薄弱,而研究构造活动控制下的沉降史对于研究油气特征及有利区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回剥法对南堡凹陷的...
南堡凹陷是渤海湾内小型断陷盆地,近年来油气勘探取得不断突破。相对而言,对于其整个盆地构造和沉降演化规律的认识仍十分薄弱,而研究构造活动控制下的沉降史对于研究油气特征及有利区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回剥法对南堡凹陷的构造沉降速率进行恢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期次的划分。研究认为受到区域构造运动的控制,南堡凹陷总体上可以划分为裂陷期、凹陷期和裂后加速沉降期三个阶段,其中古近系整体表现为幕式沉降的特征,即Es_3^(4+5)为裂陷Ⅰ幕、Es_3~3-Es_2为裂陷Ⅱ幕、Es_1为裂陷Ⅲ幕、Ed_3-Ed_1为裂陷IV幕。回剥法是进行地史恢复的有效方法,为研究构造活动控制下的沉降史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幕式沉降
沉降速率
回剥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柴旦镇绿草山矿区南部断陷带沉降史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范文科
黄银宝
+2 位作者
党洪量
谈艳
祁发龙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11期57-60,共4页
为了认识绿草山矿区南部断陷带沉降演化史,立足该区以往钻井资料,应用地层回剥法,对研究区中侏罗世以来地层进行了沉降史、埋藏史以及沉降速率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绿草山矿区南部断陷带自中侏罗世以来共经历了4个沉降演化阶段:第...
为了认识绿草山矿区南部断陷带沉降演化史,立足该区以往钻井资料,应用地层回剥法,对研究区中侏罗世以来地层进行了沉降史、埋藏史以及沉降速率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绿草山矿区南部断陷带自中侏罗世以来共经历了4个沉降演化阶段:第1阶段为中侏罗世时期,沉降以负载沉降为主,构造沉降为辅,构造沉降速率约6 m/Ma,基底沉降速率约18 m/Ma;第2阶段为晚侏罗世时期,沉降以负载沉降为主,构造沉降为辅,构造沉降速率约15 m/Ma,基底沉降速率约41 m/Ma;第3阶段为白垩纪为抬升剥蚀阶段;第4阶段为古近—新近纪时期,沉降以负载沉降为主,构造沉降为辅,构造沉降速率约6 m/Ma,基底沉降速率约16 m/Ma。第1阶段以负载沉降为主,说明在侏罗纪成煤期沉积环境较为稳定,可形成层位稳定厚度较大的煤层,第3阶段为抬升剥蚀阶段,找煤时应重点考虑白垩纪时期抬升剥蚀对煤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埋藏史模拟
回剥法
煤盆地
断陷带
绿草山矿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沉积盆地沉降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
2
16
作者
周总瑛
蒋泰然
等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年第1期38-45,共8页
作为两类典型的沉积盆地,伸展盆地和前陆盆地的沉降定量分析模型及模拟技术,近年来不但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已被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下几方面问题:(1)回剥法求取盆地沉降;(2)双层剪切模型求取伸展盆地沉降;(3)弹...
作为两类典型的沉积盆地,伸展盆地和前陆盆地的沉降定量分析模型及模拟技术,近年来不但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已被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下几方面问题:(1)回剥法求取盆地沉降;(2)双层剪切模型求取伸展盆地沉降;(3)弹性板挠曲模型求取前陆盆地沉降;(4)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应用正演理论模型与反演回剥法结合技术,进行盆地沉降模拟的基本方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揭示这两类典型沉积盆地的成因和沉降机制,进而为盆地地球动力学分析提供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定量分析模型
伸展盆地
前陆盆地
回剥法
沉降分析
模拟计算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复杂条件下的回剥反演方法——最大深度法
被引量:
13
1
作者
毛小平
李绍虎
刘刚
吴冲龙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基金
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勘查评价开放研究实验室97项目
文摘
常规回剥反演方法仅能面对简单情况,对于地层多次隆升剥蚀和多时代连续剥蚀的复杂情况,计算起来十分麻烦,既难以按统一的方式进行处理,也难以实现回剥反演的自动化.提出了一种更适用的回剥反演法———最大深度法,其主要思路是始终寻找从古至今各时间柱中埋深最大的一柱进行回剥反演.该算法逻辑简单明了,回剥反演过程简单,能自动实现,并可方便地推广到三维空间,实现三维构造史模拟.通过某地区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正确可靠.
关键词
回
剥
反演
法
最大深度
法
复杂条件下
油矿床
Keywords
backstripping inversion, structure history recovery, maximum depth method, continuous erosion, consolidated correction of depth.
分类号
P628.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盆地分析中的回剥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树根
出处
《国外地质(成都)》
1993年第1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盆地
沉降
油气藏
勘探
回剥法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降史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李向东
陈刚
李玖勇
何幼斌
张铭记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
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东部勘探事业部长庆经理部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9-203,共5页
文摘
对沉积盆地沉降史分析的一般方法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归纳了沉降史回剥反演与模型正演的原理、方法、流程及发展历程,明确了标准回剥技术的概念、拉伸盆地正演模型的建模步骤和挠曲盆地正演的研究思路,指出沉降史分析有待进一步精确化的研究趋势。认为沉降史分析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去压实校正、均衡模型和正演模型,而在这三者之中,去压实校正有望成为提高沉降史分析精度的突破口。
关键词
沉降史分析
回剥法
沉积盆地
去压实校正
分类号
P542.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地貌恢复方法综述
被引量:
21
4
作者
左丽群
机构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3期12-16,21,共6页
文摘
古地貌形态控制着沉积相类型和展布,从而控制油气藏的生储盖组合,因此,古地貌的准确恢复对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法、双界面法、回剥和填平补齐法、构造沉积模拟法和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推算法对古地貌恢复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小区域内可利用双界面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对于构造运动强烈地区,应采用构造沉积模拟法,而针对一些微幅构造地区,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推算法能较为准确地恢复古地貌.
关键词
古地貌恢复
回
剥
和填平补齐
法
构造沉积模拟
法
微幅度推算
法
Keywords
paleo-geomorphic restoration
stripping and filling method
tectonic sedimentation simulation
micro——amplitude calculation method
分类号
P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
被引量:
33
5
作者
操应长
葸克来
王艳忠
周磊
赵贤正
金凤鸣
崔周旗
杨春宇
董雄英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公司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3-60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编号:U1262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2058)联合资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9-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4CX06013A,12CX06012A)
文摘
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埋藏演化史与有机质热演化史分析、膏岩层脱水及黏土矿物转化分析等研究表明:河西务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储集层经历了碱性→酸性→碱性→弱酸性→弱碱性的成岩环境演化过程;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长石溶蚀和(或)石英加大→碳酸盐胶结和(或)硬石膏胶结→少量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少量黄铁矿胶结。利用"反演回剥"的原理,以铸体薄片资料为基础,计算了各关键成岩作用对储集层面孔率的贡献量,并利用面孔率—孔隙度的函数关系,结合机械压实校正,定量地恢复了不同成岩特征储集层的实际孔隙度演化史。根据孔隙度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匹配关系,河西务构造带沙四段储集层第1期油气成藏时期储集物性较好,孔隙度高达20%左右。第2期油气成藏时期,北部区块储集层碳酸盐胶结强烈,孔隙度急剧降低至7%左右,不利于油气充注补充;而南部区块储集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弱,孔隙度仍以大于10%为主,有利于油气充注补充和成藏,成为有利勘探目标。
关键词
成岩演化
反演
回剥法
孔隙度演化
沙四段
廊固凹陷
冀中坳陷
Keywords
diagenetic evolution, inversion and back-stripping method, porosity evolution, the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Langgu sag, Jizhong Depression
分类号
P618.130.2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
50
6
作者
王信国
曹代勇
占文锋
刘天绩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煤炭地质局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2-596,共5页
基金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发展专项(20050002)
文摘
运用沉降史和平衡剖面技术分别对柴北缘中、新生代盆地垂向上的升降史和水平方向上的伸缩史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中生代以来,柴北缘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J—K)演化阶段和新生代(E1+2以来)演化阶段。中生代演化阶段(J1—J2),沉降史曲线具有伸展盆地特征,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也以伸展为主,最大伸展率和伸展速率分别达1.9%和19.48 m/(M a.km)。这是受柴北缘周缘地块和柴达木地块运移差异引起的拉张应力场控制,因而具有伸展盆地性质。此外,由于柴达木地块的自身旋转,3个坳陷的沉降速率、伸缩率和伸缩速率也存在差异。新生代演化阶段(E1+2以来),沉降史曲线具有前陆盆地特征,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也以压缩型为主,最大压缩率和压缩速率分别为4.96%和14.09 m/(M a.km),这是受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所引起的挤压应力场控制,因而具有前陆盆地性质。此外,受喜山运动各期的影响,各坳陷沉降速率和伸缩率均具有“幕式”渐进特点。
关键词
柴北缘
沉降史
平衡剖面
盆地分析
回剥法
Keywords
the northern margin region of the Qaidam Basin
subsidence history
balanced cross section
basin analysis
back-stripping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上扬子地区地史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7
作者
邱登峰
李双建
袁玉松
毛小平
周雁
孙冬胜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潜力
富集规律与战略选区"(2008ZX05005-001-001)
中国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南方海相油气成藏动态分析及保存条件研究"(YPH-08082)
文摘
利用三维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了中上扬子地区地史演化过程,在地史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并阐明了其发育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扬子板块泥盆纪沉积前表现为"隆凹相间"的格局,印支期在扬子地台上形成北东向的"一隆两坳"格局。对比加里东期与印支期的构造格局发现,印支期的川西坳陷基本上位于加里东期乐山—龙女寺隆起之上,印支期的泸州古隆起亦覆叠在加里东期的川南坳陷之上,南充—梁平一带位于构造转换的枢纽带,印支期的石首—宜昌隆起发育在加里东期的江汉盆地北部坳陷上,反映出印支期对加里东期的构造反转现象十分显著。从贯穿四川盆地东西向和南北向的2条构造演化剖面也可以看出,印支期对加里东期构造的叠加和反转,并反映出古构造的形成与迁移过程。泸州古隆起是一个典型的印支期古隆起叠加在加里东期古坳陷上的构造,形成了下生上储的油气资源配置关系,对以志留系为源的油气勘探应该具有良好的前景。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和黔中古隆起是印支期以前奥陶系以下地层油气运移的持续指向区,但它们仅能控制寒武系烃源岩的油气,与寒武系生烃坳陷相邻的古斜坡部位油气勘探比较有利。
关键词
地史模拟
回剥法
加里东期
印支期
构造反转
中上扬子地区
Keywords
geohistory modeling
backstripping method
Caledonian period
Indo-Chinese epoch
tectonic inversion
Middle-Upper Yangtze area
分类号
TE1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北山前带中新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睿
陈刚
白国娟
王志维
丁超
江涛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05X期200-203,共4页
文摘
应用PRA公司的BasinMod1-D软件,利用回剥分析技术,绘制准北地区的5口井的沉降曲线,并进行沉降史分析。结果表明: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准北山前带主要经历了3个沉降期和2个抬升期;早白垩世沉降厚度大而稳定,沉积速率最大可达67m/Ma;晚白垩世抬升幅度最大,地层剥蚀厚度最大达975m。区域构造内不同井的沉降曲线差别一方面反映了印支期-燕山中期在南北向挤压作用作用下准北地区的差异沉降,另一方面反映了印支期-燕山期构造应力由南北挤压转变为垂直负载的动力学过程。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北部
回剥法
沉降史
沉积速率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水动力场特征及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朋岩
汪晓敏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9-41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9CB219308)资助
文摘
在系统收集研究区及周边现今地形起伏、白垩系露头分布、地层分布、地层压力测试数据以及地层水化学分析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回剥压实恢复方法研究了滨北地区离心流水动力特征。根据隐露头分布的时代和位置判断了不同时期大气淋滤水下渗的位置。采用盆地水动力模拟软件Basin 2再现了滨北地区水动力场的历史演化过程,研究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淋滤水进入地层的强度和范围。采用流体势理论分析了滨北地区油气运聚规律,认为主体坳陷区水动力以压实水为主,油气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盆地边缘地区受淋滤水影响,局部改变油气运移方向或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降解。
关键词
水动力场
回剥法
压实恢复
流体势
油气运聚
滨北地区
松辽盆地北部
Keywords
Hydrodynamic field,Compaction restoration by backstripping method,Fluid potential, Oil-gas accumulation, Binbei area,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城地区构造发育史及有利成藏条件
被引量:
1
10
作者
谢晓军
盛湘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3-76,共4页
文摘
采用“回剥法”恢复地层古构造,从构造演化方面总结了古城地区的有利成藏条件。
关键词
古城地区
回剥法
构造活动
有利成藏条件
盖层
砂体
沉积构造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中地区M构造香溪群古构造恢复及气水分布关系探讨
被引量:
3
11
作者
尹晓贺
蒋裕强
陈义才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10期162-163,166,共3页
文摘
针对川中地区具有硬性基底、沉积盖层受到的区域构造应力较弱等特点,应用压实校正的回剥法技术对川中地区M气田香溪群构造进行了沉积埋藏史恢复,模拟了M气田的古构造演化过程,并根据模拟的古构造特征对M香溪群气田的气水分布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M香溪群气田的气水分布受构造及物性控制,继承性发育的古构造高部位产气,低部位产水,但是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分异不彻底,导致纵向上气水分布复杂,缺乏统一的气水界面。
关键词
压实校正
回剥法
古构造演化
气水关系
川中地区
香溪群
分类号
P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低渗透储层成因机制
被引量:
12
12
作者
葸克来
操应长
蔡来星
周磊
杨春宇
王健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8-216,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09-0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12CX06012A)
文摘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物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区储层物性较差,整体具有"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的特征。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及压汞测试等多种技术方法,对梨树断陷营城组低渗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为原生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及少量混合孔隙,发育压实作用、溶解作用、胶结作用及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长石、岩屑溶解/石英加大→碳酸盐胶结→碳酸盐溶解;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决定了储层物性的好坏。在此基础上,采用反演回剥的方法进行成岩演化序列与孔隙结构约束下的储层地质历史时期物性演化史恢复。二者结合研究表明,研究区低渗储层成因机制主要为沉积作用主控、压实作用主导、胶结作用强化。
关键词
梨树断陷
营城组
低渗透储层
成因机制
反演
回剥法
Keywords
Lishu Fault Depression
Yingcheng Formatio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genetic mechanism
inversion method of back stripping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南边界断裂发育方式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
11
13
作者
陈桂华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出处
《海洋石油》
CAS
2002年第3期33-38,共6页
文摘
利用断距展开图 ,借用构造研究中的回剥法 ,即断距展开回剥 ,判断各期半地堑的连接方式及发育级次 ,从而得到物源输入的位置 ,结合构造脊分析及地球化学分析判断油气运聚通道 ,指导油气勘探。分析认为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南边界断裂发育方式可分为四种 :即基本单元式、串连式、传递式、雁列式。根据各沉积物源输入处与神狐隆起上构造脊相配合研究及珠三坳陷文昌A、B生油凹陷的烃源岩演化特征 ,认为神狐隆起上存在三种相态烃运移通道 ,即文昌B凹陷—QH36 - 2通道 ,文昌A、B凹陷—WC15 - 1、CC2 - 1通道 ,文昌A凹陷—KP1- 1通道。同时 ,综合分析盖层条件 ,提出QH36 - 2、WC15 - 1、CC2 - 1及WC2 0 - 1是神狐隆起上的有利勘探目标。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珠三坳陷
断距展开
回剥法
边界断裂发育方式
物源输入
构造脊
盖层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Keywords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BUFT(the Back strip of the Unfold of the Fault Throw along fault strike)
boundary fault developing patterns
terrigenous supply
structural ridge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堡凹陷沉降史分析
被引量:
3
14
作者
孙风涛
郭铁恩
田晓平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3期29-32,共4页
文摘
南堡凹陷是渤海湾内小型断陷盆地,近年来油气勘探取得不断突破。相对而言,对于其整个盆地构造和沉降演化规律的认识仍十分薄弱,而研究构造活动控制下的沉降史对于研究油气特征及有利区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回剥法对南堡凹陷的构造沉降速率进行恢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期次的划分。研究认为受到区域构造运动的控制,南堡凹陷总体上可以划分为裂陷期、凹陷期和裂后加速沉降期三个阶段,其中古近系整体表现为幕式沉降的特征,即Es_3^(4+5)为裂陷Ⅰ幕、Es_3~3-Es_2为裂陷Ⅱ幕、Es_1为裂陷Ⅲ幕、Ed_3-Ed_1为裂陷IV幕。回剥法是进行地史恢复的有效方法,为研究构造活动控制下的沉降史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南堡凹陷
幕式沉降
沉降速率
回剥法
Keywords
Nanpu Sag
episodic subsidence
subsidence rate
back stripping method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柴旦镇绿草山矿区南部断陷带沉降史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范文科
黄银宝
党洪量
谈艳
祁发龙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出处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11期57-60,共4页
文摘
为了认识绿草山矿区南部断陷带沉降演化史,立足该区以往钻井资料,应用地层回剥法,对研究区中侏罗世以来地层进行了沉降史、埋藏史以及沉降速率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绿草山矿区南部断陷带自中侏罗世以来共经历了4个沉降演化阶段:第1阶段为中侏罗世时期,沉降以负载沉降为主,构造沉降为辅,构造沉降速率约6 m/Ma,基底沉降速率约18 m/Ma;第2阶段为晚侏罗世时期,沉降以负载沉降为主,构造沉降为辅,构造沉降速率约15 m/Ma,基底沉降速率约41 m/Ma;第3阶段为白垩纪为抬升剥蚀阶段;第4阶段为古近—新近纪时期,沉降以负载沉降为主,构造沉降为辅,构造沉降速率约6 m/Ma,基底沉降速率约16 m/Ma。第1阶段以负载沉降为主,说明在侏罗纪成煤期沉积环境较为稳定,可形成层位稳定厚度较大的煤层,第3阶段为抬升剥蚀阶段,找煤时应重点考虑白垩纪时期抬升剥蚀对煤系的影响。
关键词
沉降埋藏史模拟
回剥法
煤盆地
断陷带
绿草山矿区
Keywords
sedimentation buried history simulation
backstripping technique
coal basin
fault-subsiding belt
Lücaoshan mining area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沉积盆地沉降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
2
16
作者
周总瑛
蒋泰然
等
机构
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年第1期38-45,共8页
文摘
作为两类典型的沉积盆地,伸展盆地和前陆盆地的沉降定量分析模型及模拟技术,近年来不但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已被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下几方面问题:(1)回剥法求取盆地沉降;(2)双层剪切模型求取伸展盆地沉降;(3)弹性板挠曲模型求取前陆盆地沉降;(4)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应用正演理论模型与反演回剥法结合技术,进行盆地沉降模拟的基本方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揭示这两类典型沉积盆地的成因和沉降机制,进而为盆地地球动力学分析提供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定量分析模型
伸展盆地
前陆盆地
回剥法
沉降分析
模拟计算
Keywords
extensional basin
foreland basin
backstripping method
subsidence analysis
simulating computation
分类号
P941.75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杂条件下的回剥反演方法——最大深度法
毛小平
李绍虎
刘刚
吴冲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盆地分析中的回剥方法
刘树根
《国外地质(成都)》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沉降史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李向东
陈刚
李玖勇
何幼斌
张铭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古地貌恢复方法综述
左丽群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
操应长
葸克来
王艳忠
周磊
赵贤正
金凤鸣
崔周旗
杨春宇
董雄英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王信国
曹代勇
占文锋
刘天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上扬子地区地史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邱登峰
李双建
袁玉松
毛小平
周雁
孙冬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准北山前带中新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
李睿
陈刚
白国娟
王志维
丁超
江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水动力场特征及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王朋岩
汪晓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古城地区构造发育史及有利成藏条件
谢晓军
盛湘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川中地区M构造香溪群古构造恢复及气水分布关系探讨
尹晓贺
蒋裕强
陈义才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低渗透储层成因机制
葸克来
操应长
蔡来星
周磊
杨春宇
王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南边界断裂发育方式分析及其意义
陈桂华
《海洋石油》
CAS
2002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南堡凹陷沉降史分析
孙风涛
郭铁恩
田晓平
《海洋石油》
CAS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大柴旦镇绿草山矿区南部断陷带沉降史研究
范文科
黄银宝
党洪量
谈艳
祁发龙
《能源与环保》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典型沉积盆地沉降定量分析模型
周总瑛
蒋泰然
等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
2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