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能动司法:构建“一体两翼”的回应型刑事司法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鹏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刑事法治发展的根本遵循,最高人民法院重提“能动司法”,为刑事法治发展提供了具体着力点,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新时代能动司法”在“能动司法”的立论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科学精神和价值追求,成为司法领域...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刑事法治发展的根本遵循,最高人民法院重提“能动司法”,为刑事法治发展提供了具体着力点,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新时代能动司法”在“能动司法”的立论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科学精神和价值追求,成为司法领域的意识形态。为推动“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落实落地,应构建以案件审理为主体,以司法建议、司法宣传为配套的“一体两翼”回应型司法模式,着眼于服务保障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刑事法治发展达到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刑事法治 新时代能动司法 一体两翼 回应刑事司法模式
下载PDF
基层信访治理模式之转换:从“压制型”向“回应型”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巍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7,共9页
信访是彰显权力主体与权利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理性,是公众对政府能力信赖与期待的策略选择,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冲突的指数。随着服务行政理念的兴起和行政法治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压制型信访治理模式呈现维稳与维权的两难困境,公众的权利... 信访是彰显权力主体与权利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理性,是公众对政府能力信赖与期待的策略选择,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冲突的指数。随着服务行政理念的兴起和行政法治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压制型信访治理模式呈现维稳与维权的两难困境,公众的权利保障与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难以得到平等的维护与回应,已不适应现代国家的民主法治理念。要实现基层信访工作的实效性,就要革新治理模式,寻求维权与维稳的平衡点,建构以平等协商、参与回应为核心的回应型治理模式。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并引入第三方协同参与治理,为基层民众提供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机制,实现治理模式由压制型向回应型转变,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治理 压制治理模式 回应治理模式
下载PDF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回应型处理模式建构
3
作者 张珂 田畅 《高校辅导员》 2016年第1期43-46,共4页
近年来,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给高校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带来冲击。处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要在合法的前提下兼顾合理合情的因素。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生为本、及时回应、依法处置为特征的回应型处理模式。要保证知情权,采取得当措... 近年来,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给高校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带来冲击。处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要在合法的前提下兼顾合理合情的因素。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生为本、及时回应、依法处置为特征的回应型处理模式。要保证知情权,采取得当措施,建立协商机制,发挥学生组织作用,推动学生伤害事故得到妥善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伤害事故 回应处理模式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从压制到回应: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彭小霞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6-131,共6页
压制型治理是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之实然模式,其存在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现实需求,但难以从根本上遏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而回应型治理能有效预防和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维护公众的合法权利。从制度的构建对回应型模式... 压制型治理是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之实然模式,其存在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现实需求,但难以从根本上遏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而回应型治理能有效预防和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维护公众的合法权利。从制度的构建对回应型模式进行研究,推动回应型治理模式的法律化,是实现环境群体性事件回应型模式构建之关键,主要有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革新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完善政府生态责任问责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制治理模式 回应治理模式 环境群体性事件 政府治理模式
下载PDF
回应型低碳经济法律构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榆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抑制环境恶化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举措。通过法律的构建来引导和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首要选择。我国针对低碳经济在相关方面制定了很多单行法,主要采用压制型和自治型的立法模式,用国家... 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抑制环境恶化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举措。通过法律的构建来引导和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首要选择。我国针对低碳经济在相关方面制定了很多单行法,主要采用压制型和自治型的立法模式,用国家强力或者行业自治来推进经济社会关系的变化。低碳经济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有着自身的运行体制和规律,而且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所以,在低碳经济法的构建中,采用回应型的立法模式将更有利于当前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的快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法律构建 回应立法模式
下载PDF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私法关系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许翠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76-80,共5页
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对法律工具性的认识,形成了公法一元化的法律观,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初步奠定了公私法二元化格局。但社会转型仍然带着旧有体制的印记,现阶段我国公私法关系突出表现为活跃的市场因素所引发的私权保护诉求与计划体... 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对法律工具性的认识,形成了公法一元化的法律观,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初步奠定了公私法二元化格局。但社会转型仍然带着旧有体制的印记,现阶段我国公私法关系突出表现为活跃的市场因素所引发的私权保护诉求与计划体制下的政府管制思维之间的冲突。为了更好地建立公私法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文章建议通过确立法的回应型模式,即借助于司法部门的能动主义,来增强刚性的法律规范对社会生活的回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 公法与私法关系 法的回应型模式
下载PDF
论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治理模式——从压制型到回应型的转变 被引量:36
7
作者 戚建刚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共9页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政府执政能力面临严峻考验,但相关部门仍然习惯运用"压制型"模式予以应付。"压制型"治理模式以行政法"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追求社会的"刚性稳定"为目标,以行政单方&...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政府执政能力面临严峻考验,但相关部门仍然习惯运用"压制型"模式予以应付。"压制型"治理模式以行政法"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追求社会的"刚性稳定"为目标,以行政单方"强制措施"为手段,在实践操作中已呈现诸多合法性危机。根据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状况,并反思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一种新的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回应型"治理模式势在必行。"回应型"治理模式以相对人有序参与为手段,以"平衡论"作为理论基础,将维护社会"韧性稳定"作为终极目标。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从根源上实施风险防范、危机处理和权益保障。为将"回应型"治理模式合法化,行政法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严谨缜密的制度设计,而关键是建构相对人有序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的程序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压制模式 回应型模式 相对人参与
原文传递
从压制型行政模式到回应型行政模式 被引量:104
8
作者 崔卓兰 蔡立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73,共10页
行政必须转换模式 ,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压制型行政模式立足强制 ,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否认相对方利益的正统性 ,只适用于维护“机械团结”的社会秩序。以“有机团结”为典型特征的现代社会 ,需要确立回应型行政模式 ,通过非... 行政必须转换模式 ,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压制型行政模式立足强制 ,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否认相对方利益的正统性 ,只适用于维护“机械团结”的社会秩序。以“有机团结”为典型特征的现代社会 ,需要确立回应型行政模式 ,通过非强制行政行为 ,统合多元利益 ,培育社会自治 ,汲取社会智识资源 ,催生行政民主。以人文主义为精神核心的现代行政法 ,弘扬人的主体性 ,从不同层面推动现代社会迈向回应型行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制行政模式 回应行政模式 公共利益 社会秩序 人文主义
原文传递
回应型公共行政模式对行政正义的契合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董亚男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1-176,共6页
回应型公共行政模式与行政正义之间,存在着内在价值意蕴契合与理论逻辑契合。该模式既符合了程序正义对行政过程的价值规范,也满足了实质正义对行政结果的价值要求,是具有正义伦理品质的可操作性范式,堪当行政正义实践的规范性样本。既... 回应型公共行政模式与行政正义之间,存在着内在价值意蕴契合与理论逻辑契合。该模式既符合了程序正义对行政过程的价值规范,也满足了实质正义对行政结果的价值要求,是具有正义伦理品质的可操作性范式,堪当行政正义实践的规范性样本。既然行政正义是回应型公共行政模式的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那么就需要以正义作为基点,以角色正义、本体正义、实质正义、程序正义、规则正义贯穿于回应型行政模式构建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正义 回应公共行政模式 程序正义 实质正义
原文传递
新时代地方政府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困境与重构——以群体性事件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继红 刘琼莲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要适应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构建注重协商的公众参与机制增进政府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持续互动,是提高政府群体性事件“回应性”治理水平的优先选择。政府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意识淡漠,公众参与程序存... 要适应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构建注重协商的公众参与机制增进政府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持续互动,是提高政府群体性事件“回应性”治理水平的优先选择。政府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意识淡漠,公众参与程序存在诸多缺陷,公众参与渠道的制度供给不足,共同构成了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主要困境。公众参与机制重构要充分发挥社会中层组织的团体诉求表达功能,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确立公共决策的事前公众调查程序、事中公众协商、公众辩论程序;完善行政信息公开、听证制度、行政问责制等,为公众有序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实现群体性事件的回应型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回应型模式 群体性事件 政府治理 新时代
下载PDF
合同法的智识转型与我国新世纪民法典的应对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良国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60,共9页
基于合同法的回应型模式,合同法已经从古典合同法转向现代合同法,从合同自由转向合同公平,但是后者不是对前者的取代而是补充。国际合同示范法已经对此做出文本上的回应,作者以商谈能力的不平等以及结果不公平为基础进行了批判性的理论... 基于合同法的回应型模式,合同法已经从古典合同法转向现代合同法,从合同自由转向合同公平,但是后者不是对前者的取代而是补充。国际合同示范法已经对此做出文本上的回应,作者以商谈能力的不平等以及结果不公平为基础进行了批判性的理论分析。以错误制度为例分析现行《合同法》的一些缺陷。我国新世纪民法典立法中合同法制定应当具有实践、公平以及操作三个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回应型模式 合同公平 中国 《合同法》 合同效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