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应气候的高铁站房界面开敞策略与模拟验证
1
作者 王楠 王劲柳 刘丛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1-1079,共9页
针对当前高铁站房能耗高、形式趋同的问题,提出回应不同气候的通过式空间界面适度开敞的设计策略.运用基于建筑信息建模(BIM)的性能模拟工具,构建高铁站房典型模型;通过风环境和热环境模拟分析,确定不同气候区界面开敞的时间段.实验结... 针对当前高铁站房能耗高、形式趋同的问题,提出回应不同气候的通过式空间界面适度开敞的设计策略.运用基于建筑信息建模(BIM)的性能模拟工具,构建高铁站房典型模型;通过风环境和热环境模拟分析,确定不同气候区界面开敞的时间段.实验结果表明,除夏热冬暖地区(以广州为例)以外,在其他气候区的夏季典型计算日里,通过式空间界面开敞可行,满足室内热舒适性要求.在全年特定时间段,界面开敞有利于站房节能减排,尤其在夏热冬冷地区(以上海为例)和寒冷地区(以北京为例)的节能率分别达到44.8%和32.2%,减碳率分别为36.1%和21.3%.界面开敞策略在高铁站房绿色设计方案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能够为高铁站房空间形式的地域性表达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房 回应气候 界面开敞 绿色策略 性能模拟
下载PDF
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与建筑设计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晨 《江西建材》 2014年第17期34-34,共1页
本文首先对回应气候以及山地城镇的建筑设计进行有关的介绍,接着主要是对山地城镇在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回应山地气候进行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回应气候 山地城镇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与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3
作者 胡海鸥 《城市地理》 2016年第11X期166-166,共1页
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对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一项重要要求。对于山地环境而言,该要求可以通过回应气候设计方式的应用来实现。本文从回应气候设计方式的应用原则入手,对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与建筑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回应气候 山地城镇 建筑设计问题
下载PDF
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与建筑设计探微
4
作者 吴皓 刘茁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8期38-38,共1页
回应气候对城镇与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是提高建筑设计质量、提高建筑与自然的契合度的重要方式.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做到建筑设计与气候回应.本文对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山地城镇建筑设计回... 回应气候对城镇与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是提高建筑设计质量、提高建筑与自然的契合度的重要方式.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做到建筑设计与气候回应.本文对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山地城镇建筑设计回应气候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应气候 山地城镇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回应气候的立面演绎——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研究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一品 傅筱 +1 位作者 赵惠惠 张钤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7,共9页
从热工性能和耐候性能两方面入手,分4个历史时期和3个气候分区,调查研究了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在回应气候层面的营建状况,并着重分析气候与立面的关联性,主要包括回应气候与立面语言丰富度及差异度的关联,并试图揭示... 从热工性能和耐候性能两方面入手,分4个历史时期和3个气候分区,调查研究了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在回应气候层面的营建状况,并着重分析气候与立面的关联性,主要包括回应气候与立面语言丰富度及差异度的关联,并试图揭示该关联性的内在机制,以期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应气候 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 耐候性能 居住建筑 立面语言
原文传递
东南沿海地区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斌 成凯 史晓军 《当代建筑》 2022年第6期132-135,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建筑设计要求,引入相关理论构建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体系,并通过多案例对比、软件量化模拟等方法,结合工程实践,从规划布局、形体选型、功能组织三方面提炼体育馆的气候应对策略,以期为绿色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建筑设计要求,引入相关理论构建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体系,并通过多案例对比、软件量化模拟等方法,结合工程实践,从规划布局、形体选型、功能组织三方面提炼体育馆的气候应对策略,以期为绿色发展背景下的特殊气候区体育馆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地区 气候回应 体育馆 适应性 设计策略
下载PDF
气候+舒适——昆士兰地区分离式单坡屋顶50年 被引量:2
7
作者 伊丽莎白.马斯格雷夫 鲁安东 雷冬雪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共7页
通过对分离式单坡屋顶形式的起源与发展的回溯,以及对约翰·道尔顿及其他人的设计作品的分析,证明这种屋顶形式反映了现代主义建筑对昆士兰亚热带气候及全球学科话语转向的回应,而后者包含了一种对既有传统的兴趣、地域主义思想以... 通过对分离式单坡屋顶形式的起源与发展的回溯,以及对约翰·道尔顿及其他人的设计作品的分析,证明这种屋顶形式反映了现代主义建筑对昆士兰亚热带气候及全球学科话语转向的回应,而后者包含了一种对既有传统的兴趣、地域主义思想以及一种日渐显露的环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分离式单坡屋顶 约翰·道尔顿 气候回应 澳大利亚建筑 粗野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