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回归曲式在维瓦尔第《四季》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白瑜 《艺术教育》 2017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一生创作了500多首协奏曲,对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维瓦尔第并非回归曲式的创造者,但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回归曲式进行了完善和拓展。文章对维瓦尔第的作品《四季》中回归曲式的运用进行分析,...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一生创作了500多首协奏曲,对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维瓦尔第并非回归曲式的创造者,但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回归曲式进行了完善和拓展。文章对维瓦尔第的作品《四季》中回归曲式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维瓦尔第的音乐风格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回归曲式 《四季》
原文传递
茅原《曲式与作品分析》读解(上) 被引量:1
2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8年第4期20-32,共13页
本文介绍了《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绪论及第1-8章的主要内容,并主要对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决定形式"、"对比性复乐段"、"带再现的单二与单三之间的中间曲式"、"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以有几个中部"... 本文介绍了《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绪论及第1-8章的主要内容,并主要对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决定形式"、"对比性复乐段"、"带再现的单二与单三之间的中间曲式"、"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以有几个中部"、"回旋曲式的各种特殊形式"、"假再现"等方面,进行读解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性复乐段 三重复乐段式的单三部曲式 单二重曲式 回归曲式 假再现 古组曲
下载PDF
茅原《曲式与作品分析》读解(下)
3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1期23-36,共14页
本文介绍了《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绪论及第1-8章的主要内容,并在"内容决定形式"、"对比性复乐段"、"带再现的单二与单三之间的中间曲式"、"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以有几个中部"、"回旋曲... 本文介绍了《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绪论及第1-8章的主要内容,并在"内容决定形式"、"对比性复乐段"、"带再现的单二与单三之间的中间曲式"、"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以有几个中部"、"回旋曲式的各种特殊形式"、"假再现"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性复乐段 三重复乐段式的单三部曲式 单二重曲式 回归曲式 假再现 古组曲
下载PDF
意大利音乐风格在《意大利协奏曲》中的体现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雅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意大利协奏曲》三个乐章中的旋律都具有自己突出的个性。这与巴赫大多数作品中那种浑厚复杂的特点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是由于主、复调音乐的不同创作手法造成的,复调创作技法将各声部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得巴赫的多数... 《意大利协奏曲》三个乐章中的旋律都具有自己突出的个性。这与巴赫大多数作品中那种浑厚复杂的特点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是由于主、复调音乐的不同创作手法造成的,复调创作技法将各声部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得巴赫的多数作品厚重有余,灵巧不足,而主调音乐将大部分注意力置于旋律之中,所以灵活自如。巴赫在创作《意大利协奏曲》时尝试插入复调形式,不是为了与主调形式形成对比,而是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复调因素编织在主调音乐的背景中,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调性,统一作品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 意大利协奏曲 风格 主调 回归曲式
下载PDF
维瓦尔第《G大调双曼陀林协奏曲》分析
5
作者 邱慧子 《北方音乐》 2016年第11期54-55,共2页
维瓦尔第的《G大调双曼陀林协奏曲》(作品RV532)是作曲家众多作品中的沧海遗珠,它的出现为曼陀林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十分鲜明地体现出了作曲家的作曲理想与特征。本文试图对这部作品进行一次简单的音乐学分析,让更多的人... 维瓦尔第的《G大调双曼陀林协奏曲》(作品RV532)是作曲家众多作品中的沧海遗珠,它的出现为曼陀林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十分鲜明地体现出了作曲家的作曲理想与特征。本文试图对这部作品进行一次简单的音乐学分析,让更多的人认识这部稀有珍贵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瓦尔第 《G大调双曼陀林协奏曲》 曼陀林 回归曲式
下载PDF
“循环原则”在现代音乐作品结构中的体现
6
作者 富铁成 《大舞台》 2003年第5期46-47,共2页
在传统的曲式理论中,曲式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可概括为六种原则:并列、再现、奏鸣、循环、分章组合以及变奏原则,每种原则都有与其它原则相区别的结构特征.
关键词 曲式结构 循环原则 八小节 现代音乐 音乐作品 回归曲式
下载PD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razing Management Styles of Settled Herders: a Case Study of Nagqu County, Tibetan Plateau, China 被引量:5
7
作者 HUA Xiao-bo YAN Jian-zhong +3 位作者 LIU Xiang WU Ying-ying LIU Lin-shan ZHANG Yi-l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6期1074-1084,共11页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sture contracting polici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been of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relat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sture contracting polici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been of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relat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sture contracting policies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herders' attitudes toward those policies and to amend existing policies effectively.This paper analyzes 135 herder families' grazing management behavior using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n three townships of Nagqu County in remote area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rders have become settled and are no longer nomadic, so the settlement project has basically been completed and the policy of contracting for grazing rights is being gradually implemented in Nagqu County. Since the grazing rights and pastures were under contract, group-based management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in this area, which helps the herders deal with constraints, such as limited pasture area, a small grazing radius, controlled family animal husbandry and a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ter. The herders that have more family members available for labor, higher proportion of family members with good health, and higher income from animal husbandry tend to choose household-based management.Herders tend to choose group-based management when higher quality winter pastures are avail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ure contract Nagqu County Settledherders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