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的去人性化和回归——马克思主义美学视野下的“艺术终结论”
1
作者 周海玲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7-52,95,共6页
"艺术终结论 "的焦虑表明了当代西方艺术陷入了困境,其实质是现代艺术出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危机:情感的危机和表达的危机。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和美学的观点看来,"艺术终结论"表达内涵是:由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艺术终结论 "的焦虑表明了当代西方艺术陷入了困境,其实质是现代艺术出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危机:情感的危机和表达的危机。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和美学的观点看来,"艺术终结论"表达内涵是:由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去人性化"走向极端,艺术终结的不仅是人性化的内涵,终结的还有艺术的形式。"艺术去人性化"违背了艺术使生活更美好的人类学意义,也隔断了艺术与人性的脐带关联。所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以人类学概念"人工制品"重置艺术的人性化内涵,解驱尘嚣弥漫的"艺术终结"魔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艺术终结 人工制品 人性化 回归艺术
下载PDF
茶艺服饰定制:传统服饰的艺术回归
2
作者 杨琨 王丽霞 张静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1,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中国元素受到国际瞩目,其中,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服饰逐渐回归主流。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禅衣、茶服成为近年来传统服饰的代表元素,随着中式生活方式的流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关键词 茶艺服饰 传统服饰 定制 艺术回归
下载PDF
器物艺术研究的艺术性回归--评学术专著《盛世风尚--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渟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的器物艺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画史为核心的艺术品研究有诸多不同,尤其是跨学科研究的介入,使其在艺术史领域研究的学科独专性常常受到挑战。王丽梅著《盛世风尚--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研究》一书在一定程度上使器... 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的器物艺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画史为核心的艺术品研究有诸多不同,尤其是跨学科研究的介入,使其在艺术史领域研究的学科独专性常常受到挑战。王丽梅著《盛世风尚--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研究》一书在一定程度上使器物艺术史研究在装饰艺术阐释方面为艺术史的学科独专性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其著作对装饰艺术的解读超越了艺术考古、物质文化史和传统工艺美术史的概念阐释,把"装饰艺术"从普通的装饰性图案认知扩展到装饰纹样的绘画性和器形的装饰工艺等既属于艺术史本体的概念范畴,又不同于传统工艺美术史的阐释空间。在装饰艺术研究的艺术性与视觉性辨析上找到了突破口,同时对与经典绘画史相对应的"无名艺术史"当代研究提供了"艺术性回归"的具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艺术 无名艺术 器物艺术 艺术回归
下载PDF
音乐广播主持大时段节目中经典流行音乐艺术的回归
4
作者 蔡婧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第9期156-156,共1页
音乐广播节目在现在的广播节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流行音乐节目,在我国现有的音乐台、文艺台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60%以上。在音乐发展史的历程中,每个阶段都会有自己时期的流行音乐,在音乐广播节目中,这些经典流行音乐尤其占据... 音乐广播节目在现在的广播节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流行音乐节目,在我国现有的音乐台、文艺台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60%以上。在音乐发展史的历程中,每个阶段都会有自己时期的流行音乐,在音乐广播节目中,这些经典流行音乐尤其占据优势。本文就音乐广播主持大时段节目中经典流行音乐艺术的回归,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广播节目 经典流行音乐 音乐艺术回归
下载PDF
光州双年展策展人语——艺术回归
5
作者 李圆一 匡渝光(翻译) 《当代美术家》 2004年第4期22-23,共2页
2004光州双年展对购买艺术产品及获取文化活动成果的观众,与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之间这种传统关系,再次做出了界定.正是这些艺术家和策展人制造并开动了这部展览机器.并且操纵着这部证明在艺术与观众之间的的确确存在着一种最基本... 2004光州双年展对购买艺术产品及获取文化活动成果的观众,与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之间这种传统关系,再次做出了界定.正是这些艺术家和策展人制造并开动了这部展览机器.并且操纵着这部证明在艺术与观众之间的的确确存在着一种最基本的交流障碍的机器.借此,光州双年展阐释出一种崭新的"观察者--参加者"模式作为它的驱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展人 交流障碍 双年展 艺术 艺术回归 观察者 参加者 展览
下载PDF
当艺术回归生活
6
作者 鞠高雅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15,共10页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华夏大地肆虐。疫情面前,天津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200余幅聚焦“抗疫”主题的作品,涵盖中国画、书法、油画、素描和平面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挖掘疫情期间平凡而伟大的人与事,展现了天美人对...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华夏大地肆虐。疫情面前,天津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200余幅聚焦“抗疫”主题的作品,涵盖中国画、书法、油画、素描和平面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挖掘疫情期间平凡而伟大的人与事,展现了天美人对这场抗“疫”之战的观察与思考。我刊特约鞠高雅博士撰写了《当艺术回归生活》一文,并选择了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美术学院 平面设计 华夏大地 中国画 观察与思考 多种艺术形式 艺术回归 素描
下载PDF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回归与红色文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春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9X期45-46,共2页
山水田园诗词是诗词作者触景于山水,寄情于田园的大雅之作,我国现代诗歌往往蕴含着英雄主义的内涵,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产物,超越了山水寄情的本质。如今,更多的诗家注重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更注意诗歌的诗情画意,他们倾心于山水田... 山水田园诗词是诗词作者触景于山水,寄情于田园的大雅之作,我国现代诗歌往往蕴含着英雄主义的内涵,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产物,超越了山水寄情的本质。如今,更多的诗家注重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更注意诗歌的诗情画意,他们倾心于山水田园,创作的主题逐渐回归与自然,还山水诗歌本来的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寄情山水 艺术 主题回归 红色文化
下载PDF
中国近代写实主义艺术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功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所期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3期88-95,共8页
艺术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中国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西方绘画纷纷抛弃了写实主义的时候,中国艺术却逆向而行,反而走上了写实主义的道路。究其原因,有失之偏颇的艺术等同于科学的理论影响,也有顺应社会改良思潮、推行新型艺术教育... 艺术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中国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西方绘画纷纷抛弃了写实主义的时候,中国艺术却逆向而行,反而走上了写实主义的道路。究其原因,有失之偏颇的艺术等同于科学的理论影响,也有顺应社会改良思潮、推行新型艺术教育、为大众服务和为抗日救亡出力的需要,它是艺术传统、时代需求和西方概念等三者结合的产物,有在那个时代存在的历史依据和历史价值。中国近代艺术为了强国救民和抗击外敌做出了极大牺牲,呈现出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从未有过的艺术大众化的历史断面。我们不应该为后来对写实主义的渲染过度而否定它曾经建立的历史功勋。动乱的时代已经过去,近代粗糙简易的写实艺术和单一的写实主义艺术观也应该主动退出艺术舞台,中国艺术将会逐渐回归文化复兴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艺术写实主义 艺术大众化 艺术回归
下载PDF
从“大众”到“小众”——“文化工业”视角下粤语流行歌曲衰落之谜
9
作者 余蔓 况达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港乐已死”是当代华语乐坛最令人唏嘘的文化命题。也正是在此文化语境下,“港乐复兴”也成为当代中国流行艺术界最紧迫的时代课题。借助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本文回顾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兴衰史,认为“商业与艺术的融合... “港乐已死”是当代华语乐坛最令人唏嘘的文化命题。也正是在此文化语境下,“港乐复兴”也成为当代中国流行艺术界最紧迫的时代课题。借助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本文回顾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兴衰史,认为“商业与艺术的融合”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粤语流行歌曲取得辉煌成就的密码;“过度商业化”是导致2000年后粤语流行歌曲滑向衰落的根源;只有回归艺术本身,坚持创作更高层次、更高水准的音乐作品,推出更有才华和艺术使命感的音乐家,粤语流行歌曲才能在21世纪重获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工业 “过度商业化” “港乐已死” 回归艺术
下载PDF
审美泛化的走向分析
10
作者 赵伯飞 郭丹丹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0-52,63,共4页
在当代随着审美范围的日益扩大,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活动已经融入到了现实生活,审美泛化即是伴随着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而产生的。审美泛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建设全面现代生活的可能,帮助我们在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中破除形形色色的乌... 在当代随着审美范围的日益扩大,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活动已经融入到了现实生活,审美泛化即是伴随着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而产生的。审美泛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建设全面现代生活的可能,帮助我们在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中破除形形色色的乌托邦构想而走向现实的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泛化 艺术回归 艺术终结
下载PDF
论陶艺“扭曲”之美
11
作者 蒲粤梅 《陶瓷》 CAS 2022年第10期73-75,共3页
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已经普遍转变成一个向高层次发展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对物质的造型表现,也跳出了纯粹的陶瓷材料自身的局限和狭隘的欣赏空间的范围,文中所提到的一批突破传统模式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 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已经普遍转变成一个向高层次发展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对物质的造型表现,也跳出了纯粹的陶瓷材料自身的局限和狭隘的欣赏空间的范围,文中所提到的一批突破传统模式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传统意义上陶瓷容器外形的既定模式被打破,产生了“扭曲”外形下的现代陶艺作品,这种新的创作方式促使现代人们对审美有更广阔的认识和理解。它的存在不是颠覆传统,而是与传统并存,更加丰富了中国现代陶瓷艺术。中国现代陶艺家大都秉承了古老而深刻的人类陶瓷精神,并灌注以新的文化内涵和特质效用。他们在陶艺上贯注自由的主体精神,将现代人思想意识、感觉趣味体现在陶瓷上。建立起符合现代审美要求和趋势的新规范、新形态。这种观念正在指引中国现代陶艺家去赋予陶艺一种未曾有过的意义,去重新认识和发现陶瓷的价值。这样的现代陶艺释放出了艺术家们回归的艺术风尚,同时也从某个方面迎合了人们的这种要求,所以这样自然味极强的现代陶艺作品能够成为现代陶瓷艺术一个富有影响力的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陶艺 “扭曲”之美 艺术回归
下载PDF
“我观首届北京双年展”笔谈(1) 一个重建民族自主与自信的展览——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有感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木 《美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5-57,共3页
在国内也看过一些“双年展”.对国外的“双年展”也有一些了解知道是专门展出当代艺术的由于近些年来多次出访欧美对欧美的一些“当代艺术”.“前卫艺术”作过一些考察故并不陌生。前几年.在美国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当代部分、华盛顿... 在国内也看过一些“双年展”.对国外的“双年展”也有一些了解知道是专门展出当代艺术的由于近些年来多次出访欧美对欧美的一些“当代艺术”.“前卫艺术”作过一些考察故并不陌生。前几年.在美国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当代部分、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纽约专门陈列“当代艺术”的古根汉姆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民族自主 民族自信心 艺术精神 艺术回归 艺术观念
原文传递
让-吕克·南希论基督教绘画的本质
13
作者 王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3期217-217,共1页
让-吕克·南希把艺术的本质理解为对意义—世界的“触”,它包括触摸、接触、触动、触及、触感、感触等含义,艺术因此被理解为以图像的可见性触及意义—世界的不可见性的根本方式。对于南希而言,基督教绘画能把艺术从神学中回撤和外... 让-吕克·南希把艺术的本质理解为对意义—世界的“触”,它包括触摸、接触、触动、触及、触感、感触等含义,艺术因此被理解为以图像的可见性触及意义—世界的不可见性的根本方式。对于南希而言,基督教绘画能把艺术从神学中回撤和外展出来,使艺术回归作为“触”的本质中去。蓬托尔莫的《圣母往见》对凝视的表现和召唤,传达出基督教绘画中可见性与不可见性之间的辩证运动。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则通过对凝视的拒绝和排斥,传递了基督教神学自我解构的特征。两幅画作都揭示了艺术作为外展、敞开、到来等“向外”的特征,体现了南希的艺术本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可见性 卡拉瓦乔 辩证运动 本体观 凝视 自我解构 艺术回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