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报效应的估算 被引量:110
1
作者 周勇 林源源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52,共8页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在国内尚缺乏实证检验。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回报效应”在30—80%波动,而且20世纪90年代的平...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在国内尚缺乏实证检验。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回报效应”在30—80%波动,而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回报率要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对此进一步分析后本文认为“回报效应”将呈现三种趋势:“回报效应”越来越低;更多地体现为“硬”技术进步方面;更多地体现在生活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消费 回报效应 岭回归
下载PDF
技术进步对湖北能源消费回报效应的估算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庆宾 刘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124,共5页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是在湖北尚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以2000~2012年湖北省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技术进步与湖北省能源消费之间是否存在回报效应这一命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湖北省在2000~2012年...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是在湖北尚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以2000~2012年湖北省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技术进步与湖北省能源消费之间是否存在回报效应这一命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湖北省在2000~2012年这段时间确实存在“回报效应”,但是各年的能源消费回报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有四个年度属于逆反回报效应,一个年度属于部分回报效应,八个年度属于过度存储回报效应。在对相关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提高湖北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建议:加快科技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深入宣传,提高人们节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消费 回报效应
下载PDF
技术创新、回报效应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 被引量:25
3
作者 宣烨 周绍东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121,共6页
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复杂影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的相关性具有差异性,由于回报效应的存在,企业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策略提高能源效率的力度和路径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斯塔克伯格模型,分... 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复杂影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的相关性具有差异性,由于回报效应的存在,企业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策略提高能源效率的力度和路径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斯塔克伯格模型,分析了贯序性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对能耗水平的影响,并利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两类技术创新策略与能源效率的相关系数差异性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1)中国工业行业的企业原始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具有微弱的正向关系;(2)中国工业行业的企业二次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具有较强的正向关系;(3)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效率的回报效应主要体现在原始创新活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创新 二次创新 回报效应 能源强度
原文传递
中国股市股票回报同步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真 王倩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第8X期96-99,共4页
文章首先提出了"股票回报同步效应"的定义,介绍了目前国外研究股票回报同步效应的三个模型:基本面模型、类别模型、聚集模型。接下来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调整数据对股票回报同步效应在中国的存在性及变化趋势进行实证研究,研... 文章首先提出了"股票回报同步效应"的定义,介绍了目前国外研究股票回报同步效应的三个模型:基本面模型、类别模型、聚集模型。接下来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调整数据对股票回报同步效应在中国的存在性及变化趋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说明,股票回报同步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显著存在,并随时间有加强的趋势。最后,提出了股票回报同步效应在中国股市的三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回报同步效应 沪深300指数 基本面模型 类别模型 聚集模型
下载PDF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进步的一项估算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景卿 俞海山 《科技与管理》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技术进步能实现单位能源消费降低,但其带来的经济增长又引致能源消费的提高,此现象称为"回报效应"。以我国1978—2010年间资本存量、就业人数和能源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为样本,以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报效应"为主线... 技术进步能实现单位能源消费降低,但其带来的经济增长又引致能源消费的提高,此现象称为"回报效应"。以我国1978—2010年间资本存量、就业人数和能源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为样本,以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报效应"为主线,通过协整检验和状态空间模型估算等方法,实证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研究表明,在样本期内,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回报效应"值大多位于0-1内,即"替代效应"一般大于"收入效应",并呈周期性递减趋势,即在我国技术进步对节约能源消费存在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回报效应
下载PDF
技术进步与我国能源问题的研究
6
作者 宋健 张艳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第8期124-124,130,共2页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对我国能源供应需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技术进步对能源系统的影响,认为技术进步是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系统 回报效应 节能
下载PDF
Factors Influencing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and Earnings——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张国庆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年第3期123-145,共23页
In the urban labor market, the rural labor force can choose whether to become self- employed or work for wages depending on their stock of human capital and local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A simple Mincer earnings regr... In the urban labor market, the rural labor force can choose whether to become self- employed or work for wages depending on their stock of human capital and local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A simple Mincer earnings regression shows that the rate of return to schooling for wage earners is two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at for the self-employed. After correcting for bias in sample selection, the expanded Mincer earnings equation estimated the rate of return to schooling for wage earners at between 5.3 and 6.8 percen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raining, we found that the simplest form of training, short-term training and formal train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igrant workers’ repeat mobility. However, the simplest form of training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arnings,whereas short-term and formal training played an important determining role in this respect. Moreover, rights protection issues such as wage arrears also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migrant workers’ repeat mobility. In handling heterogeneity and endogenous educational variables among migrant workers,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years of schooling of the parents of migrant workers were not an ideal instrumental var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choices repeat mobility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reatment effects model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