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将在2006年成为可回收卫星的国家
1
《航天工业管理》 2005年第9期43-44,共2页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目前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工程,来证明印度具有回收轨道太空舱的能力。印度将在2006年实现其继美、俄、欧、中之后第五个拥有可回收卫星国家的目标。
关键词 回收卫星 印度 空间研究组织 太空舱
下载PDF
对回收卫星的研究即将进行
2
作者 丁凡 《国外科技动态》 1990年第6期3-4,共2页
关键词 卫星 回收卫星 研究 LDEF
下载PDF
印度将成为继美、俄、欧、中后第五个拥有可回收卫星的国家
3
作者 元清(编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5年第18期22-22,共1页
据deccanherald网站8月10日报道,印度要成为继美、俄、欧、中后第五个拥有可回收卫星的国家,目前这一目标定在2006年实现。
关键词 回收卫星 印度
下载PDF
应用弹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技术研究放流中华鲟幼鱼在海洋中的迁移与分布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锦辉 庄平 +7 位作者 吴建辉 黄硕琳 刘健 杨吉平 徐嘉楠 郑跃平 赵峰 张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7-442,共6页
于2006年和2008年,向长江口放流了14尾携带弹出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Pop-up ArchivalTag,PAT)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其中3龄和9龄中华鲟各6尾和8尾。放流后有9枚标志数据成功上传至ARGOS卫星,标志信息回收率达到64%。... 于2006年和2008年,向长江口放流了14尾携带弹出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Pop-up ArchivalTag,PAT)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其中3龄和9龄中华鲟各6尾和8尾。放流后有9枚标志数据成功上传至ARGOS卫星,标志信息回收率达到64%。初步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放流后1个月内即进入海洋生活。进入海洋的中华鲟幼鱼在最长监测期的6个月内正常存活,分布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中国福建沿海的经度跨度为4°、纬度跨度为9°的沿海大陆架海域,最大洄游距离达到697km。放流的中华鲟幼鱼呈现随意、迂曲的洄游特征。本实验结果初步证明了中华鲟PAT标志放流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弹出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 长江口 放流 洄游
下载PDF
空间机械臂稳定绳系卫星回收的研究
5
作者 顾晓勤 谭朝阳 何改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61-63,共3页
要讨论“载体 -机械臂 -变长绳索 -子星”链结构多体系统 ,首先采用 R/W方法导出载体、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方程 ,针对绳系卫星回收过程中出现的动力学不稳定现象 ,运用空间机械臂的辅助动作对绳系卫星进行镇定 .提出的方案可确保动力系统... 要讨论“载体 -机械臂 -变长绳索 -子星”链结构多体系统 ,首先采用 R/W方法导出载体、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方程 ,针对绳系卫星回收过程中出现的动力学不稳定现象 ,运用空间机械臂的辅助动作对绳系卫星进行镇定 .提出的方案可确保动力系统具有渐近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系卫星回收 空间机械臂 动力学稳定性
下载PDF
卫星回收地理信息系统
6
作者 李华东 延清 《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71-76,共6页
完成了卫星回收科学试验的方案制定、任务组织和措施实施等内容,实现了在卫星回收地理信息领域的数据可视化、方案程序化、信息计算机化,并在坐标投影系统的确立、地理信息的建立方法、卫星影象的配准、三维地图的显示和路径优化等方... 完成了卫星回收科学试验的方案制定、任务组织和措施实施等内容,实现了在卫星回收地理信息领域的数据可视化、方案程序化、信息计算机化,并在坐标投影系统的确立、地理信息的建立方法、卫星影象的配准、三维地图的显示和路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回收 地理信息系统 回收 SPOT
下载PDF
浅析卫星发射和回收中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姚红岩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4年第2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卫星发射问题 卫星回收问题 发射速度 高考 物理 专题复习 解题指导
下载PDF
卫星回收控制系统的PID仿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宇清 朱楠 刘正生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11期112-112,114,共2页
在文献[1]的卫星回收系统中加入PID控制器,通过调整其机构、参数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用Matlab软件的程序法和Simulink模块法仿真设计出了相应的控制器,改善了该系统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 卫星回收控制系统 MATLAB/SIMULINK仿真 PID控制器
下载PDF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和回收过程的几个问题探究
9
作者 黄春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6年第6期54-55,共2页
人造卫星发射和回收的变轨过程中涉及的不同位置或不同轨道上的速度,加速度,动能,引力势能,机械能等的变化关系学生普遍感到困难,本文对其剖析以便教与学.
关键词 卫星发射 卫星回收 卫星变轨 万有引力
下载PDF
卫星导航回收技术
10
作者 徐英 《北京电子》 2000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GPS 全球定位系统 卫星回收 航天器 空中回收
下载PDF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搭载任务──空间生命科学试验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希季 林华宝 苏连凤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36,59,共9页
自1987年以来,为充分利用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剩余载荷能力,有计划地以搭载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文章简要介绍了在空间生命科学试验方面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回收卫星 搭载 微重力试验 空间生命科学
下载PDF
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回收
12
《地球》 2016年第5期6-6,共1页
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在顺利完成12天太空飞行后,其回收舱于4月18日16时30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回收舱着陆状态正常、外观良好。这是我国首颗在内蒙古草原返回着陆的卫星。卫星回收任务圆满成功。
关键词 科学实验卫星 回收 微重力 内蒙古草原 太空飞行 四子王旗 卫星回收 着陆
下载PDF
内蒙古乌兰察布无管处完成卫星回收演练保障任务
13
作者 赵海强 《中国无线电》 2016年第4期74-74,共1页
2016年4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无线电管理处应自治区无委办的要求,协助自治区无线电监测站进行了“实践十号”卫星回收演练保障。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察布市 保障任务 卫星回收 演练 无线电监测站 无线电管理
下载PDF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搭载任务──空间材料科学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希季 林华宝 苏连凤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34,共7页
1987年以来,为充分利用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剩余载荷能力,有计划地以搭载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文章简要地介绍在空间材料科学试验方面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回收卫星 搭载 微重力试验 空间材料科学
下载PDF
国土卫星图象的校正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志勤 孟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6-60,55,共6页
自国土普查卫星发射成功以来,针对国土星成象的几何特性,先后研制了一系列针对不同成象条件和地表状况的几何校正方法。文章的目的,就是对这些方法,从客观的角度,进行评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回收卫星 图象处理 几何畸变
下载PDF
返回式卫星烧蚀防热结构的工程计算 被引量:8
16
作者 邢连群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6-34,共9页
叙述了一种返回式卫星的烧蚀防热结构形式,对FL复合材料、硅橡胶的烧蚀机理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并与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给出了结论性的意见。
关键词 回收卫星 防垫结构 燃蚀材料
下载PDF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希季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3-30,61,共9页
从1975年至1994年中国研制成功了FSW-O、FSW-1和FSW-2三种型号的返回式卫星。FSW-0卫星9颗发射和返回均获成功;FSW-1卫星5颗除FSW-1-5卫星返回失败外其余均获成功;FSW-2卫星2颗发射... 从1975年至1994年中国研制成功了FSW-O、FSW-1和FSW-2三种型号的返回式卫星。FSW-0卫星9颗发射和返回均获成功;FSW-1卫星5颗除FSW-1-5卫星返回失败外其余均获成功;FSW-2卫星2颗发射和返回均获成功。卫星的起飞质量从FSW-0-1的1790kg增加到FSW-2-2的2760kg,轨道运行时间从FSW-0-1的3天增加到FSW-2-1的6天。卫星的服务业务不断扩大,FSW-2已发展成为一种兼有应用、空间科学试验和技术试验功能的多用途卫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回收卫星 试验 科学卫星
下载PDF
返回式卫星EXPRESS的再入技术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宏林 《航天返回与遥感》 1996年第3期24-27,共4页
该文简略介绍日本返回式卫星EXPRESS的再入试验计划。
关键词 回收卫星 再入实验 航天工程 返回式
下载PDF
返回式卫星底部受热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连群 《航天器工程》 1997年第1期93-97,共5页
通过对我国发射并回收的14颗返回型卫星底部的分析和地面试验结果的验证,对返回舱底部的加热率和总加热量作出了判断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回收卫星 科学试验卫星 返回舱 热分析 加热率
下载PDF
1990年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微重力水平监测
20
作者 薛大同 曹慎诚 +3 位作者 魏向荣 陈学康 程玉峰 张韶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1-48,共8页
叙述了1990年中国返回式卫星采用的微重力测量系统概况、微重力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微重力测量结果与分折。指出:这是国内首次空间微重力水平监测;研制的JS05-1A 微重力测量仪动态精度优于4μg,响应时间6ms,达到了国际同类仪器的先进水... 叙述了1990年中国返回式卫星采用的微重力测量系统概况、微重力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微重力测量结果与分折。指出:这是国内首次空间微重力水平监测;研制的JS05-1A 微重力测量仪动态精度优于4μg,响应时间6ms,达到了国际同类仪器的先进水平;该仪器为指导优化空间晶体生长的微重力环境及了解卫星工作状况提供了有力手段。通过对该卫星微重力水平监测所获得的73505对数据进行分折,发现有效载荷动作是影响卫星微重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为10^(-4)g 量级;有效载荷不动作时,除1.23%的时间存在10^(-4)g量级不明干扰外,有97.6%的时间微重力的绝对值小于4×10^(-5)g,仅O.3%的时间在10^(-4)g 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卫星 微重力 测量 数据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