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同一种群白头鹎不同鸣唱型比较分析及其回放实验
- 1
-
-
作者
林峤涵
刘源
杨晓菁
张坤
赵世东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28-842,共1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000964)。
-
文摘
鸟类的鸣唱具有保卫领域和吸引配偶的功能。很多鸣禽的成年雄性个体可具有多种不同的鸣唱型。不同鸣唱型是否具有不同的行为意义?鸟类在不同鸣唱型的选择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为探究上述问题,本研究于2022年春、秋两季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内的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鸣声进行记录。发现校园区域白头鹎鸣唱存在两种鸣唱型,分别命名为A和B鸣唱型。两者在峰频率(P<0.001)、鸣唱持续时间(P=0.008)、峰频率相对时间(P=0.022)、鸣唱音节数(P=0.020)、鸣唱音节类型数(P<0.001)等声学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B鸣唱型的持续时间更长、音节数和音节类型数更多;在能量参数上,B鸣唱型的能量(P=0.042)和振幅有效值(P=0.054)均大于A鸣唱型,白头鹎产生B鸣唱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A、B鸣唱型各自在不同季节的鸣唱参数和出现占比也会发生变化,推测占比的变化可能是由白头鹎个体在繁殖季与非繁殖季不同的鸣唱能量分配策略所导致。2023年4~6月(春季)和9及10月(秋季)对校园区域的白头鹎分别进行A、B鸣唱型的回放实验,春季和秋季的回放实验结果表明,白头鹎面对A、B两种鸣唱型时,在首次靠近声源延迟时长、首次鸣唱延迟时长、飞行次数、鸣唱次数、距离声源最近距离、停留时长等行为反应参数上均无显著差异;春、秋季的白头鹎面对同样鸣唱型回放时的各行为反应参数也没有显著差异,但受试个体在春季回放中对唱的个体数更多,且存在鸣唱型匹配现象。该实验未能证明白头鹎同一种群曲目库中的两种鸣唱型存在功能上的差异,但印证了春季白头鹎的领域性较秋季更强。本研究量化了同一种群白头鹎不同鸣唱型之间的声学特征差异以及各鸣唱型的季节差异,探讨了白头鹎对不同鸣唱型的行为反应,为理解鸟类鸣声通讯行为及鸣唱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参考。
-
关键词
白头鹎
鸣唱型
声学特征
季节差异
回放实验
-
Keywords
Pycnonotus sinensis
Song type
Song parameter
Seasonal variation
Playback experiment
-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
-
-
题名回放技术在鸟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魏敏
张雁云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9-503,共5页
-
文摘
鸟类鸣声复杂,在鸟类的生活史中具有重要意义。自19世纪50年代末期基于声音回放技术开展鸟类鸣声、行为及生理等研究以来,鸟类学家取得了许多单靠鸣声声谱分析所无法取得的成果。但在中国,回放技术在鸟类学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总结了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回放技术在鸟类学研究中应用更为广泛的原因;对回放技术在种间关系、种内识别、种群数量调查、行为及生理等领域的应用及其意义进行了综述;对回放实验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假重复问题以及回放反应评估体系进行了讨论;并对回放技术在鸟类分类学及濒危鸟类监测中新的应用以及互动回放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回放实验
鸟类
实验设计
-
Keywords
playback
birds
experiment design
-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伟东
阳高金
吴琛帆
杨斌
张鹏
-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
不详
-
出处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1-732,共12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31020302)
长隆动植物保护基金会
+4 种基金
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30104)
科技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16YFC0503200)
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2017K-09)
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攻关项目(2016NY-126)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项目(XAB2020YW02)
-
文摘
声音通讯是非人灵长类研究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助于了解非人灵长类的社会行为、个体关系、行为进化和社会演化等,甚至对探究人类语言起源和进化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梳理,探讨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研究的前景和展望,旨在进一步推动国内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研究的深入,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
声音通讯
影响因素
回放实验
-
Keywords
Non-human primates
Voice communic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Playback experiment
-
分类号
Q62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
-
题名大足鼠耳蝠交流声波非线性现象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亢亢
林洪军
刘颖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0-83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370411)
-
文摘
非线性发声现象在动物的发声中普遍存在,因其具有进化上的意义而广受关注。非线性现象一般在动物激进状态下发出,可能具有一定的功能,然而国内外对蝙蝠非线性现象的研究集中于描述性的报道,缺乏进化功能上的探究。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激进叫声包含2种音节类型,拱形调频音节(AFM)和噪音-短下调调频音节(NB-s DFM),能够组成3种叫声组合,只包含AFM的叫声组合(A)、只包含NB-s DFM的叫声组合(B)、既包含AFM又包含NB-s DFM的叫声组合(C),分别对应着没有非线性现象、具有非线性现象及一种过渡类型。通过回放3种叫声组合,记录7种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反应(抬头、前臂移动、耳动、发出回声定位脉冲、震颤、张嘴、爬行)次数,其中,前臂移动和发出回声定位脉冲两种行为反应的结果显示,大足鼠耳蝠对上述3种叫声组合的反应程度有显著差异,即具有非线性现象的叫声组合(B)能够提高同种蝙蝠的反应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蝙蝠发声中的非线性现象能够增强叫声的不可预测性,说明非线性现象在蝙蝠发声中可能具有功能上的适应性。
-
关键词
交流声波
非线性现象
回放实验
行为反应
-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alls
Nonlinear phenomena
Playback experiment
Behavior response
-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非线性鸣声对雄性凹耳蛙应答的影响
- 5
-
-
作者
王生
刘姝文
汪金梅
包家辉
张方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640073,31872230)
。
-
文摘
为了解非线性鸣声对凹耳蛙(Odorrana tormota)应答音的影响以及非线性鸣声是否能够增强鸣声的不可预测性,本研究通过回放非线性鸣声和线性鸣声来刺激陌生雄性凹耳蛙,并记录应答次数及统计分析应答音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回放非线性鸣声时会引起陌生蛙(n=22)更多次数的应答,但两种刺激引起的首次应答时间没有显著差异。对应答音相关参数分析表明,线性鸣声引起的应答音在总时长上比非线性鸣声引起的应答音更长且具有显著差异,而其他声音参数(包括平均基频、最大基频、最小基频、主频)均没有显著差异。推测当陌生雄蛙听到同类鸣叫时,出于保护领地和资源的本能反应,陌生蛙都会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因此在两类声音的应答反应时间上并没有区别。而在应答次数上,非线性鸣声引起了凹耳蛙更多次数的应答,可能是由于鸣声中的非线性现象使得声音更加复杂,包含更多信息,容易提高声音接收者对这类声音的关注度。本研究结果表明,凹耳蛙鸣声中包含的非线性现象能够增强其声音的不可预测性,引起陌生蛙产生更多的应答次数。
-
关键词
凹耳蛙
非线性现象
回放实验
-
Keywords
Odorrana tormota
Nonlinear phenomena
Playback experiment
-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