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西一次回流倒槽降雪过程的飞机观测研究
1
作者
封秋娟
牛生杰
+2 位作者
侯团结
岳治国
申东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4-1054,共11页
2019年11月29日山西出现一次回流倒槽系统影响的降雪过程。利用机载云物理探测数据,研究了此次降雪过程云微物理结构和冰粒子增长的演变特征。雷达观测显示在强度5~15 dBZ的不均匀片状回波中镶嵌有15~25 dBZ的块状回波。第一次探测云内...
2019年11月29日山西出现一次回流倒槽系统影响的降雪过程。利用机载云物理探测数据,研究了此次降雪过程云微物理结构和冰粒子增长的演变特征。雷达观测显示在强度5~15 dBZ的不均匀片状回波中镶嵌有15~25 dBZ的块状回波。第一次探测云内液态水分布在云的上部,云顶温度-10℃冰雪晶呈板状,云内冰雪晶形态以板状、针状为主;通过凝华增长主要生成小于200μm的小冰晶且数浓度最大值为297 L^(-1),雪花最大直径为1700μm位于2000 m,2000 m以下由于相对湿度减小导致大部分雪花未到达地面。第二次探测云内基本无液态水,云顶温度-12.5℃冰雪晶呈辐枝状,云内冰雪晶形态为板状、针状、大量辐枝状及聚合体;通过凝华和攀附增长N200(粒子直径大于200μm的冰雪晶数浓度)和冰雪晶最大直径分别在-11℃和-2℃出现极大值,冰雪晶谱出现第二峰值,近地面形成雪花最大直径为2800μm。通过平飞观测发现云内粒子水平分布不均匀,冰水含量和冰雪晶数浓度大的区域以辐枝状和聚合体冰雪晶为主,聚合增长是雪花重要增长方式。将FY-4A卫星反演云内粒子相态与飞机观测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云
回流倒槽
微物理特征
飞机观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次回流倒槽作用下山西大(暴)雪天气比较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赵桂香
杜莉
+2 位作者
郝孝智
张磊
赵颖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2期337-349,共13页
为进一步做好山西省降雪天气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精细的气象服务,满足农业防灾减灾和政府决策需求。选取2011年2月9—10日、2月25—28日和2010年3月13—14日的3次回流与倒槽作用下产生的大雪或暴雪天气过程,利用多种探测资料,全面...
为进一步做好山西省降雪天气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精细的气象服务,满足农业防灾减灾和政府决策需求。选取2011年2月9—10日、2月25—28日和2010年3月13—14日的3次回流与倒槽作用下产生的大雪或暴雪天气过程,利用多种探测资料,全面比较分析了3次过程的降雪特征、环流形势演变及流型配置、各种物理量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由于高低空流型配置、水汽输送特征和动热力结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造成3次过程的降雪强度、强降雪落区和持续时间不同。(2)强降雪过程中,地面存在中尺度切变、中尺度涡旋和中尺度辐合3种结构,3种结构的降雪特征差异较大。(3)卫星云图上分别表现为高空槽云系过境型、槽后云团发展型和锋面云系影响型,TBB的变化和对流层中上层水汽含量的增加对预报强降雪有指示意义。因此,充分掌握这些特征及其差异,并提炼关键的预报技术指标,才是做好此类天气精细化预报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倒槽
流型配置
新型探测资料
结构差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盆地回流倒槽的流场结构及其与重庆市冬半年天气现象的关系
3
作者
周毅
《贵州气象》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在分析冬半年盆地低层回流倒槽的流场特征的基础上 ,讨论了该流场特征下涡度、散度的配置及与重庆市天气现象的关系。从所选资料分析的流场图上 ,发现有一共同的特征 :东风回流到四川盆地时 ,常形成一气旋性涡旋。在有这种形势出现时 ,...
在分析冬半年盆地低层回流倒槽的流场特征的基础上 ,讨论了该流场特征下涡度、散度的配置及与重庆市天气现象的关系。从所选资料分析的流场图上 ,发现有一共同的特征 :东风回流到四川盆地时 ,常形成一气旋性涡旋。在有这种形势出现时 ,重庆市大部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本文着重从动力角度着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倒槽
流场结构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省北中部初冬一次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海英
赵桂香
+2 位作者
李新生
赵海荣
申李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6期78-87,共10页
为了探讨暴雪天气的成因和机理,为暴雪预报提炼技术指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ICAPS资料,对2015年11月5—7日出现在山西北中部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雪产生在高低纬冷暖气流相互作用的有利背景下,地面倒槽与...
为了探讨暴雪天气的成因和机理,为暴雪预报提炼技术指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ICAPS资料,对2015年11月5—7日出现在山西北中部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雪产生在高低纬冷暖气流相互作用的有利背景下,地面倒槽与回流共同作用的形势中,冷空气从高压中分裂南下在东北平原堆积是回流形成的机制;(2)低空、超低空急流的维持和叠置,为暴雪的出现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水汽通量大值区与低空急流的位置很吻合,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区与暴雪区很吻合,对暴雪落区预报有明显指示意义;(3)回流降雪的开始与辐合上升关系密切,当回流干冷东北风到达山西北部,与低空偏南暖湿急流汇合形成切变线和干线时,降雪开始,此后随着切变线和干线的南下,降雪也逐渐向南扩展。切变线和干线是此次暴雪的抬升触发系统,切变线和干线北侧的东北气流起着冷垫作用,使暖湿气流沿冷垫爬升,促使上升运动加强,促使暴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倒
槽
加
回流
低空急流
切变线
干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同市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5
作者
何正梅
贾利芳
《山西气象》
2011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针对2009年11月10日出现在大同地区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及雷达产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得出:此次降雪是在稳定的500hPa西风槽背景下,地面回流形势影响下造成的;高低层散度的垂直配置及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
本文针对2009年11月10日出现在大同地区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及雷达产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得出:此次降雪是在稳定的500hPa西风槽背景下,地面回流形势影响下造成的;高低层散度的垂直配置及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是此次过程的动力原因,充足的水汽条件和不稳定能量的积累是此次大到暴雪产生的根本因素。雷达产品分析表明:低空持续的偏东气流以及风向垂直切变的风场结构是这次暴雪产生的主要环境特征,暖平流和中层强西南急流有利于产生持续的降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到暴雪
倒
槽
回流
急流
风场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一次回流倒槽降雪过程的飞机观测研究
1
作者
封秋娟
牛生杰
侯团结
岳治国
申东东
机构
山西省人工增雨防雷技术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中国气象局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4-1054,共11页
基金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1030212335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10301)
+1 种基金
山西省气象局重点项目(SXKZDDW20217104)
山西省重点研究计划项目(202202130501020)。
文摘
2019年11月29日山西出现一次回流倒槽系统影响的降雪过程。利用机载云物理探测数据,研究了此次降雪过程云微物理结构和冰粒子增长的演变特征。雷达观测显示在强度5~15 dBZ的不均匀片状回波中镶嵌有15~25 dBZ的块状回波。第一次探测云内液态水分布在云的上部,云顶温度-10℃冰雪晶呈板状,云内冰雪晶形态以板状、针状为主;通过凝华增长主要生成小于200μm的小冰晶且数浓度最大值为297 L^(-1),雪花最大直径为1700μm位于2000 m,2000 m以下由于相对湿度减小导致大部分雪花未到达地面。第二次探测云内基本无液态水,云顶温度-12.5℃冰雪晶呈辐枝状,云内冰雪晶形态为板状、针状、大量辐枝状及聚合体;通过凝华和攀附增长N200(粒子直径大于200μm的冰雪晶数浓度)和冰雪晶最大直径分别在-11℃和-2℃出现极大值,冰雪晶谱出现第二峰值,近地面形成雪花最大直径为2800μm。通过平飞观测发现云内粒子水平分布不均匀,冰水含量和冰雪晶数浓度大的区域以辐枝状和聚合体冰雪晶为主,聚合增长是雪花重要增长方式。将FY-4A卫星反演云内粒子相态与飞机观测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降雪云
回流倒槽
微物理特征
飞机观测
Keywords
snowfall cloud
reflux inverted tank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ircraft observation
分类号
P48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次回流倒槽作用下山西大(暴)雪天气比较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赵桂香
杜莉
郝孝智
张磊
赵颖
机构
山西省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
山西省雷电防护监测中心
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2期337-34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北锢囚锋大(暴)雪天气结构特征及其预报技术研究"(41075030)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三次回流倒槽作用下山西大(暴)雪天气比较分析"(CMAYBY2011-005)
文摘
为进一步做好山西省降雪天气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精细的气象服务,满足农业防灾减灾和政府决策需求。选取2011年2月9—10日、2月25—28日和2010年3月13—14日的3次回流与倒槽作用下产生的大雪或暴雪天气过程,利用多种探测资料,全面比较分析了3次过程的降雪特征、环流形势演变及流型配置、各种物理量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由于高低空流型配置、水汽输送特征和动热力结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造成3次过程的降雪强度、强降雪落区和持续时间不同。(2)强降雪过程中,地面存在中尺度切变、中尺度涡旋和中尺度辐合3种结构,3种结构的降雪特征差异较大。(3)卫星云图上分别表现为高空槽云系过境型、槽后云团发展型和锋面云系影响型,TBB的变化和对流层中上层水汽含量的增加对预报强降雪有指示意义。因此,充分掌握这些特征及其差异,并提炼关键的预报技术指标,才是做好此类天气精细化预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回流倒槽
流型配置
新型探测资料
结构差异
Keywords
reflow and inverted rough
circulation configuration
new sounding data
structure difference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盆地回流倒槽的流场结构及其与重庆市冬半年天气现象的关系
3
作者
周毅
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出处
《贵州气象》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摘
在分析冬半年盆地低层回流倒槽的流场特征的基础上 ,讨论了该流场特征下涡度、散度的配置及与重庆市天气现象的关系。从所选资料分析的流场图上 ,发现有一共同的特征 :东风回流到四川盆地时 ,常形成一气旋性涡旋。在有这种形势出现时 ,重庆市大部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本文着重从动力角度着手 。
关键词
回流倒槽
流场结构
形成机制
分类号
P44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省北中部初冬一次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海英
赵桂香
李新生
赵海荣
申李文
机构
山西省气象台
神池县气象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6期78-87,共10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多元资料在山西暴雪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CMAYBY2016-008)
山西省气象局重点项目"基于多模式产品检验与释用的精细化气象要素客观预报研究"(SXKZDYB20120901)
文摘
为了探讨暴雪天气的成因和机理,为暴雪预报提炼技术指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ICAPS资料,对2015年11月5—7日出现在山西北中部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雪产生在高低纬冷暖气流相互作用的有利背景下,地面倒槽与回流共同作用的形势中,冷空气从高压中分裂南下在东北平原堆积是回流形成的机制;(2)低空、超低空急流的维持和叠置,为暴雪的出现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水汽通量大值区与低空急流的位置很吻合,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区与暴雪区很吻合,对暴雪落区预报有明显指示意义;(3)回流降雪的开始与辐合上升关系密切,当回流干冷东北风到达山西北部,与低空偏南暖湿急流汇合形成切变线和干线时,降雪开始,此后随着切变线和干线的南下,降雪也逐渐向南扩展。切变线和干线是此次暴雪的抬升触发系统,切变线和干线北侧的东北气流起着冷垫作用,使暖湿气流沿冷垫爬升,促使上升运动加强,促使暴雪产生。
关键词
暴雪
倒
槽
加
回流
低空急流
切变线
干线
Keywords
snow storm
surface inverted trough and backflow
low-level jet
shear line
dry line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同市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5
作者
何正梅
贾利芳
机构
山西省大同市气象局
出处
《山西气象》
2011年第1期12-17,共6页
文摘
本文针对2009年11月10日出现在大同地区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及雷达产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得出:此次降雪是在稳定的500hPa西风槽背景下,地面回流形势影响下造成的;高低层散度的垂直配置及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是此次过程的动力原因,充足的水汽条件和不稳定能量的积累是此次大到暴雪产生的根本因素。雷达产品分析表明:低空持续的偏东气流以及风向垂直切变的风场结构是这次暴雪产生的主要环境特征,暖平流和中层强西南急流有利于产生持续的降雪。
关键词
大到暴雪
倒
槽
回流
急流
风场特征
Keywords
Snowstorm , Trough back , Jet,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分类号
P458.12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西一次回流倒槽降雪过程的飞机观测研究
封秋娟
牛生杰
侯团结
岳治国
申东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次回流倒槽作用下山西大(暴)雪天气比较分析
赵桂香
杜莉
郝孝智
张磊
赵颖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盆地回流倒槽的流场结构及其与重庆市冬半年天气现象的关系
周毅
《贵州气象》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山西省北中部初冬一次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赵海英
赵桂香
李新生
赵海荣
申李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同市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何正梅
贾利芳
《山西气象》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