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锻模具型腔表层温度场分布及回火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汪学阳 王华君 +2 位作者 王华昌 李亚敏 汪小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46-50,共5页
温度对热锻模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温度的变化导致锻模失效。通过对轿车轮毂热锻成形过程的模拟分析,得到了锻模型腔表面和表层的温度分布规律,证明了在热锻模内部温度场呈梯度分布。同时对热锻模具的回火效应进行定性分析,揭示了等效... 温度对热锻模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温度的变化导致锻模失效。通过对轿车轮毂热锻成形过程的模拟分析,得到了锻模型腔表面和表层的温度分布规律,证明了在热锻模内部温度场呈梯度分布。同时对热锻模具的回火效应进行定性分析,揭示了等效回火温度和等效回火时间对模具的寿命影响。提高热锻模具的使用寿命,关键是尽可能的减少坯料和模具的接触时间来降低模具的温度幅值,为实际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锻模 型腔表层 温度分布 回火效应
下载PDF
烧结SmCo_5合金750℃回火效应与内禀矫顽力
2
作者 潘树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3-66,共4页
用 TEM、XRD 及 XPS 技术研究了烧结 SmCO_5合金750℃回火效应与内禀矫顽力的关系。发现烧结 SmCo_5 750℃回火后其内禀矫顽力严重降低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由于烧结 SmCo_5合金的共析分解和氧的增加,而是其共析分解的 SmCo_(17)相中存在... 用 TEM、XRD 及 XPS 技术研究了烧结 SmCO_5合金750℃回火效应与内禀矫顽力的关系。发现烧结 SmCo_5 750℃回火后其内禀矫顽力严重降低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由于烧结 SmCo_5合金的共析分解和氧的增加,而是其共析分解的 SmCo_(17)相中存在某些多缺陷的区域,并在反磁化过程中成为反磁化形核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回火效应 矫顽力 SmCo5合金
下载PDF
电梯安全钳楔块磨损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志凯 刘灿森 揭晓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3年第11期53-55,58,共4页
某型号电梯安全钳楔块发生磨损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楔块磨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全钳制动过程中,楔块与导轨之间发生剧烈摩擦,并产生了大量的热,使楔块工作面... 某型号电梯安全钳楔块发生磨损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楔块磨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全钳制动过程中,楔块与导轨之间发生剧烈摩擦,并产生了大量的热,使楔块工作面中部的温度升高,从而产生过回火效应,楔块表层组织由回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楔块工作面中部的硬度和耐磨性下降,最终导致楔块发生严重的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钳楔块 回火效应 黏着磨损 磨粒磨损
下载PDF
高速磨削加工的残余硬度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斌久 盖全芳 张玉峰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1-43,共3页
研究了淬硬钢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关系的回火效应模型。磨削热导致回火引起淬硬钢磨削后表面硬度变化。通过合并磨削热模型和回火效应,可以预测工件磨削后的表面硬度变化。进行了45#钢的高速磨削试验,研... 研究了淬硬钢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关系的回火效应模型。磨削热导致回火引起淬硬钢磨削后表面硬度变化。通过合并磨削热模型和回火效应,可以预测工件磨削后的表面硬度变化。进行了45#钢的高速磨削试验,研究了工件速度和磨削深度对磨削后表面硬度的影响。试验值与预测值能够较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效应 磨削 表面完整性 表面硬度
下载PDF
淬硬轴承钢磨削后的表面硬度
5
作者 冯宝富 马春荣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42-45,共4页
 基于Jeager的移动热源理论建立热模型,预测磨削表面温度。研究了淬硬轴承钢及一些低合金钢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关系的回火效应模型。磨削热导致回火引起淬硬钢磨削后表面硬度变化。通过合并磨削热模...  基于Jeager的移动热源理论建立热模型,预测磨削表面温度。研究了淬硬轴承钢及一些低合金钢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关系的回火效应模型。磨削热导致回火引起淬硬钢磨削后表面硬度变化。通过合并磨削热模型和回火效应可以预测工件磨削后的表面硬度变化。进行了淬硬GCr15轴承钢的高速磨削试验,研究了工件速度和磨削深度对磨削后表面硬度的影响。试验值与预测值能够较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效应 磨削 表面完整性 表面硬度
下载PDF
Geometric effects of fuel regression rate in hybrid rocket motors
6
作者 CAI GuoBiao ZHANG YuanJun +3 位作者 WANG PengFei HUI Tian ZHAO Sheng YU NanJi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807-813,共7页
The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of the solid fuel is a key parameter affecting the fuel regression rate in hybrid rocket motors. In this paper, a semi-empirical regression rate model i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geomet... The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of the solid fuel is a key parameter affecting the fuel regression rate in hybrid rocket motors. In this paper, a semi-empirical regression rate model i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geometric effect on the fuel regression rate by incorporating the hydraulic diameter into the classical model. The semi-empirical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fuel regression rat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hydraulic diameter and is proportional to dh?0.2 when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s dominant. Then a numerical model considering turbulence, combustion, solid fuel pyrolysis, and a solid–gas coupl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geometric effect. Eight motors with different solid fuel grains are simulated, and four methods of scaling the regression rate between different solid fuel grains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lid fuel regression rates are approximate the same when the hydraulic diameters are equal. The numerical results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semi-empirical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etric effect regression rate hydraulic diameter hybrid rocket mot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