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肠双腔造口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转流性结肠炎的发生及疾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陶俊 束宽山 +1 位作者 郑明 左伯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655-4658,共4页
目的 探究回肠双腔造口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转流性结肠炎的发生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2011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预防性回肠造口和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造口... 目的 探究回肠双腔造口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转流性结肠炎的发生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2011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预防性回肠造口和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造口方式分为单腔造口组(101例)和双腔造口组(122例),收集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造口后3~4个月和造口还纳术后6个月结肠镜结果及临床症状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转流性结肠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腔造口组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双腔造口组(P<0.05);造口术后3~4个月,单腔造口组转流性结肠炎中、重度及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双腔造口组(P<0.05);造口还纳术6个月后,单腔造口组转流性结肠炎严重程度、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双腔造口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口方式的不同是影响回肠造口术后发生转流性结肠炎及转归的危险因素。结论 回肠双腔造口能够降低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转流性结肠炎的发生率,并促进转流性结肠炎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双腔造口 转流性结
下载PDF
末端回肠双腔造口与横结肠双腔造口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崔伟 陈纲 +2 位作者 左富义 孙亮 于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比较末端回肠双腔造口与横结肠双腔造口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临时性粪便转流的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86例患者分为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组(54例)与横结肠双腔造口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与造口及造口还纳相... 目的比较末端回肠双腔造口与横结肠双腔造口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临时性粪便转流的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86例患者分为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组(54例)与横结肠双腔造口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与造口及造口还纳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组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0.9%)明显低于横结肠双腔造口组(37.5%)(P<0.05);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组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横结肠双腔造口组(32.0%)(P<0.05)。结论对于高危的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推荐使用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术来转流粪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外科学 末端回肠双腔造口 横结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圆形吻合器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崔伟 孙亮 +2 位作者 陈纲 杨梅 李世拥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圆形吻合器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需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45例为实验组(圆形吻合器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45例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使用圆形吻合器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需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45例为实验组(圆形吻合器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45例患者为对照组(传统方法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围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独立t检验;患者满意度、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结直肠吻合口漏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口袋首次渗漏时间(3.54 d)显著长于对照组(2.04 d),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3.3%)较对照组(31.1%)明显降低(P<0.05)。两组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8.9%vs.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圆形吻合器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吻合器 末端回肠双腔造口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1例回肠双腔造口周围皮肤溃疡伴发深度脓肿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唐艳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33期4097-4098,共2页
患者女,39岁,职业护士,中专文化程度,因“下腹痛半年,全腹CT示小肠肿瘤,子宫右侧缘多发圆形阴影,盆腔少量积液”,于2012年6月17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少量积水,乙状结肠巨大肿块约30cm×20cm×20cm,与子... 患者女,39岁,职业护士,中专文化程度,因“下腹痛半年,全腹CT示小肠肿瘤,子宫右侧缘多发圆形阴影,盆腔少量积液”,于2012年6月17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少量积水,乙状结肠巨大肿块约30cm×20cm×20cm,与子宫、膀胱、回盲部、网膜及后腹壁广泛粘连,无法切除,即行末端回肠造瘘术。病理示“乙状结肠恶性淋巴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转入肿瘤内科给予R-CHOP方案化疗,颈内静脉置管。化疗后腹腔包块明显缩小,出现Ⅳ度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溃疡 脓肿 护理 回肠双腔造口
原文传递
使用下腹部陈旧手术切口做直肠癌标本取出和预防性造口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伟 张玉瑾 +2 位作者 孙亮 魏小军 李世拥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下腹部陈旧手术切口做直肠癌标本取出和预防性造口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普通外科2017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后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下腹部陈旧手术切口做直肠癌标本取出和预防性造口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普通外科2017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后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应用了既往下腹部及盆腔脏器手术切口取出标本和预防性造口(观察组);选取同期情况相近的经左侧腹直肌切口取标本,经右下腹行预防性造口的直肠癌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造口及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出院时采用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评价患者功能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造口袋首次渗漏时间、结直肠吻合口漏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39、0.879、0.866、0.774,χ^2=6.508;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疼痛情况评分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695,7.614,6.677;P<0.05),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人次显著下降(χ^2=5.213,P<0.05)。两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为(83.7±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4±5.2)分(t=2.906,P<0.05)。结论对于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患者,使用下腹部陈旧手术切口做标本取出和预防性造口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陈旧切 末端回肠双腔造口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