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不同缝合方法的回肠双腔造口术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付振保
曹万龙
刘富红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皮内连续缝合和改良一针法在回肠双腔造口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双腔造口术。根据造...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皮内连续缝合和改良一针法在回肠双腔造口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双腔造口术。根据造口缝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式完成回肠造口,对照组41例采用改良一针法完成回肠造口。应用软件SPSS 22.0处理研究数据。围手术期指标和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造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2.6% vs.14.6%),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造口术后1个月、3个月L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造口术后3个月LAR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结论皮内连续缝合和改良一针法回肠双腔造口术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均是安全有效的,其中皮内连续缝合在不增加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和造口时间,且术后无需拆线,更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
肠
肿瘤
腹
腔
镜
回肠双腔造口术
皮内连续缝合
改良一针法
原文传递
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粪水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
38
2
作者
云红
张怡
+1 位作者
郑薇
于洪霞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粪水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采取查阅病历、延续性护理记录、造口门诊就诊记录的方式,回顾性分析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粪水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采取查阅病历、延续性护理记录、造口门诊就诊记录的方式,回顾性分析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的患者的资料共161例,分析粪水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61例研究对象中,粪水性皮炎发生43例,占26.7%。肠造口存在位置不当、周围皮肤不平整、排便出口肠黏膜低或平于皮肤的患者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率高于肠造口不存在这些问题的患者(P <0.01);BMI偏高患者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率高于BMI正常的患者(χ^2=3.938,P <0.01);接受专科护士个性化指导的患者发生粪水性皮炎的比例明显低于未接受个性化指导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25,P <0.01)。结论术前由患者和家属、肠造口专科护士及医生三方共同帮助患者选择理想的造口位置;术中医生缝合造口时,保证肠造口周围皮肤平坦,注意近端造口黏膜高于皮肤且排便开口不能偏向一侧;术后住院期间专科护士根据患者的造口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指导,帮助患者选择适合的造口用品、提高护理技能;出院后加强延续性护理,预防粪水性皮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
肠
造口术
护理工作
预防性
回肠双腔造口术
粪水性皮炎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题名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不同缝合方法的回肠双腔造口术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付振保
曹万龙
刘富红
机构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出处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684-687,共4页
基金
2021年自贡市卫生健康科研课题(21yb004,21yb009)。
文摘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皮内连续缝合和改良一针法在回肠双腔造口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双腔造口术。根据造口缝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式完成回肠造口,对照组41例采用改良一针法完成回肠造口。应用软件SPSS 22.0处理研究数据。围手术期指标和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造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2.6% vs.14.6%),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造口术后1个月、3个月L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造口术后3个月LAR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结论皮内连续缝合和改良一针法回肠双腔造口术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均是安全有效的,其中皮内连续缝合在不增加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和造口时间,且术后无需拆线,更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直
肠
肿瘤
腹
腔
镜
回肠双腔造口术
皮内连续缝合
改良一针法
Keywords
Rectal Neoplasms
Rectal Neoplasms
Double Lumen Ileal Stomy
Continuous Intradermal Suture
Modified One-Step Method
分类号
R735.37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粪水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
38
2
作者
云红
张怡
郑薇
于洪霞
机构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
出处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413-416,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粪水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采取查阅病历、延续性护理记录、造口门诊就诊记录的方式,回顾性分析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的患者的资料共161例,分析粪水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61例研究对象中,粪水性皮炎发生43例,占26.7%。肠造口存在位置不当、周围皮肤不平整、排便出口肠黏膜低或平于皮肤的患者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率高于肠造口不存在这些问题的患者(P <0.01);BMI偏高患者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率高于BMI正常的患者(χ^2=3.938,P <0.01);接受专科护士个性化指导的患者发生粪水性皮炎的比例明显低于未接受个性化指导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25,P <0.01)。结论术前由患者和家属、肠造口专科护士及医生三方共同帮助患者选择理想的造口位置;术中医生缝合造口时,保证肠造口周围皮肤平坦,注意近端造口黏膜高于皮肤且排便开口不能偏向一侧;术后住院期间专科护士根据患者的造口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指导,帮助患者选择适合的造口用品、提高护理技能;出院后加强延续性护理,预防粪水性皮炎发生。
关键词
结
肠
造口术
护理工作
预防性
回肠双腔造口术
粪水性皮炎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Keywords
Colostomy
Nursing services
Preventive ileal double lumen ostomy
Fecal dermatitis
Risk factor
Nursing measures
分类号
R473.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不同缝合方法的回肠双腔造口术临床效果研究
付振保
曹万龙
刘富红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
0
原文传递
2
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粪水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云红
张怡
郑薇
于洪霞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
3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