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手术中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继泉 崔李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在部分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吻合口瘘风险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Ⅰ...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在部分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吻合口瘘风险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术,观察组术中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6例,发生率为14.63%;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为2.43%。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其中4例吻合口瘘行二次手术永久性造瘘,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合并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直肠癌患者,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袢式造瘘 吻合口
下载PDF
预防性回肠袢式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平 彭翔 +5 位作者 邓建中 程龙庆 李志澄 朱佳成 郭校锡 曹金鹏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68-70,7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适应证。方法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9月至2009年6月间对482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其中69例患者同时行预防性回肠袢式造口(A组),未行预防性造口者413... 目的探讨应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适应证。方法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9月至2009年6月间对482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其中69例患者同时行预防性回肠袢式造口(A组),未行预防性造口者413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吻合口瘘总发生率为1.87%(9/482);A组与B组在年龄、TNM分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性别、高中低位直肠癌比、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血运偏差、肠道准备欠佳、双吻合器钉合欠佳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男性比例、低位直肠癌比例、行新辅助放化疗比例、吻合口血运偏差患者比例、肠道准备欠佳患者比例、双吻合器钉合欠佳患者比例较B组高。结论应用末段回肠袢式造口预防高危患者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袢式造瘘 腹腔镜 切除术 吻合口
下载PDF
两种造瘘术预防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并发症的价值及对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栓铎 姚毅明 金海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术和回肠袢式造瘘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回肠袢式预防性造瘘(回肠组,n=43)、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阑尾组,n=43)及无预防性干预措施(对照组,n=20)的低位直肠癌... 目的探讨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术和回肠袢式造瘘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回肠袢式预防性造瘘(回肠组,n=43)、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阑尾组,n=43)及无预防性干预措施(对照组,n=20)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时营养状态[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和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时,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血清ALB、T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血清ALB、T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内,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各造瘘口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术与回肠袢式造瘘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预防效果相当,且患者营养状态均良好,对患者预后康复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残端预防性 回肠袢式造瘘 低位直癌保肛手术 吻合口漏 血清白蛋白 血清总蛋白
下载PDF
择期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预防性袢式回肠与结肠造瘘相关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耿宏智 迪力旦·纳斯尔 +2 位作者 刘兵 高华 徐艺可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 比较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前切除术预防性袢式回肠造瘘术(LI)与袢式结肠造瘘术(LC)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造瘘方式的选择.方法 检索1966-2013年间Medline、PubMed、Ovid、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 目的 比较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前切除术预防性袢式回肠造瘘术(LI)与袢式结肠造瘘术(LC)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造瘘方式的选择.方法 检索1966-2013年间Medline、PubMed、Ovid、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库中比较择期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做LI与LC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造瘘阶段相关的并发症和造瘘还纳并发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5篇文献的102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LI组652例,LC组373例.分析显示,造瘘阶段相关并发症中LI组的盆腔脓肿发生率(OR=0.15,95% CI:0.03~0.92;P=0.04)、造瘘口脱出发生率(OR=0.28,95% CI:0.09~0.85;P=0.03)及造口旁疝发生率(OR=0.28,95% CI:0.09~0.84;P=0.02)均明显低于LC组.造瘘还纳阶段相关并发症中,LI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OR =0.25,95% CI:0.09~0.68;P=0.006)及切口疝发生率(OR=0.24,95% CI:0.09~0.68;P=0.007)亦明显低于LC组.结论 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前切除术预防性LI与LC相比,具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势.但仍需大规模的RCT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癌前切除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权峰涛 张涛 +1 位作者 蔡贵东 杨维桢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0例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加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分为观察组,未加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分为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 目的探讨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0例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加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分为观察组,未加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分为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术后3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禁食时间(2.54±0.86)d、肛门排气时间(2.98±1.06)d、引流管拔出时间(5.63±1.56)d、住院时间(16.07±2.65)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可促左半结肠癌患者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可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末端 左半结癌根治术 生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