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离红细胞回输自体血浆治疗老年肺心病高粘血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泽荣 陈志强 +1 位作者 李凤英 刘淑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 分离出多余的红细胞 ,降低老年肺心病高粘血症的血液粘度 ,以改善心肺功能。方法 每例病人每天采血 2 0 0ml,共采 3次 ,血液进行离心、热合、分浆 ,分离出的红细胞废弃 ,血浆立即通过保留的静脉通道 ,全部回输给病人。结果 细... 目的 分离出多余的红细胞 ,降低老年肺心病高粘血症的血液粘度 ,以改善心肺功能。方法 每例病人每天采血 2 0 0ml,共采 3次 ,血液进行离心、热合、分浆 ,分离出的红细胞废弃 ,血浆立即通过保留的静脉通道 ,全部回输给病人。结果 细胞压积下降 1 71% ,全血粘度低切变平均下降 0 72 ,血浆比粘度平均下降 0 0 5 ,血红蛋白平均下降 1.2 8g L ,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该疗法降低了高粘血症的血液粘度 ,改善了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红细胞 回输血浆 老年人 肺心病 高粘血症
下载PDF
静脉放血加自体血浆回输与肝素联合治疗肺心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家新 李代挑 钟志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静脉放血 血浆 低分子肝素钠 肺心病
下载PDF
自体血浆回输疗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菊英 白鹰 +7 位作者 宋晶 刘文祥 华宗祥 吕恒宝 韩毅 祝玉岩 席惠君 韩姝坤 《大连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自体血浆回输治疗脑梗塞的方法是在国内外血液稀释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此法采静脉血200ml,分离后去掉血球,血浆当即回输。本文用此法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并与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简称右酐组)和蝮蛇抗栓酶组(简称血浆回输组)症状... 自体血浆回输治疗脑梗塞的方法是在国内外血液稀释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此法采静脉血200ml,分离后去掉血球,血浆当即回输。本文用此法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并与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简称右酐组)和蝮蛇抗栓酶组(简称血浆回输组)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其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浆 血液流变学 脑梗塞
下载PDF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6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黎海舰 《内科》 200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腹水浓缩回输方法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顽固性腹水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其中经静脉回输10例,皮下回输20例,腹腔回输15例;对照组16例,采用传统的内科利尿疗法和补充人血白蛋白。观察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尿量、腹... 目的探讨腹水浓缩回输方法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顽固性腹水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其中经静脉回输10例,皮下回输20例,腹腔回输15例;对照组16例,采用传统的内科利尿疗法和补充人血白蛋白。观察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尿量、腹围和血浆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总有效率37.5%,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中腹水静脉回输和皮下回输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提高,P<0.01,腹腔回输者则无明显改善(P>0.05)。经静脉回输者显效10例,经皮下回输者显效12例,有效8例;经腹腔回输者有效8例,无1例显效,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静脉和皮下注射回输浓缩腹水,可减轻腹水量,增加尿量和提高血浆白蛋白,利于病人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浓缩 治疗 顽固性腹水 临床观察 treatment 血浆白蛋白 静脉 腹腔 治疗组 总有效率 皮下注射 对照组 人血白蛋白 尿量 临床疗效 两组比较 回输血浆 方法 蛋白水平 病人
下载PDF
血浆回输方式对献血者机采前后血常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雅波 李薇 +1 位作者 胡军路 邓刚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5期53-53,共1页
Trima Accel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有正常回输和血浆回输两种方式。正常回输指采集血小板完成后直接回输其他血液成分,运行结束后部分血细胞仍残余在一次性耗材中,且残留部分血细胞浓度较高。血浆回输指先收集60ml血浆于血浆袋后采集血小板... Trima Accel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有正常回输和血浆回输两种方式。正常回输指采集血小板完成后直接回输其他血液成分,运行结束后部分血细胞仍残余在一次性耗材中,且残留部分血细胞浓度较高。血浆回输指先收集60ml血浆于血浆袋后采集血小板,采集足量血小板后用血浆袋中的60ml血浆冲洗耗材,耗材中的血细胞浓度降低且血细胞尽可能回输给献血者,运行结束时耗材中残留的大部分是血浆和浓度较低的少部分血细胞。笔者观察血浆回输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血常规指标变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 血常规变化 血浆 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 机采前 一次性耗材 细胞浓度 血常规指标
下载PDF
血浆回输血液稀释法临床观察及护理
6
作者 焦丽云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7期793-794,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液稀释法治疗高压积型高黏血症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 32例患高压积型高黏血症的患者 ,经过血液稀释法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比较 ,结果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治疗结果... 目的 :探讨血液稀释法治疗高压积型高黏血症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 32例患高压积型高黏血症的患者 ,经过血液稀释法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比较 ,结果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治疗结果显示大多数患高压积型高黏血症的病人经过血液稀释治疗后 ,自觉不适症状均有显著改善 ,加强治疗前后的整体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血液稀释法 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 高压积型高黏血症 整体护理 合理饮食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不同回输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雅波 李薇 +1 位作者 胡军路 邓刚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比较机采血小板不同回输方式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血常规指标变化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 Trima分离机采集单份血小板(10 U),血浆回输的41名献血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回输的41名机采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对献血者采集前(15~60)min采... 目的比较机采血小板不同回输方式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血常规指标变化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 Trima分离机采集单份血小板(10 U),血浆回输的41名献血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回输的41名机采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对献血者采集前(15~60)min采集后(10 min)的血常规WBC、RBC、Hb、Hct、Plt、MCV、MCH、MCHC指标变化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不同回输方式对献血者采集前后的WBC、RBC、Hb、Hct、Plt变化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回输方式能减少献血者血细胞的损失,可推荐血站日常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正常 血浆 血常规指标
下载PDF
两种回输方式机采后管路中残留液的比较
8
作者 王雅波 胡军路 +2 位作者 杨亮 邓刚 钟发德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2期37-37,76,共2页
目的收集机采血小板管路中残留液体量,比较正常回输与血浆回输方式管路中残留液的血常规水平差异。方法2019年1—2月宁波市中心血站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合格献血者60人,随机分为正常回输组与血浆回输组各30例。利用Trima分离机采集单份血小... 目的收集机采血小板管路中残留液体量,比较正常回输与血浆回输方式管路中残留液的血常规水平差异。方法2019年1—2月宁波市中心血站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合格献血者60人,随机分为正常回输组与血浆回输组各30例。利用Trima分离机采集单份血小板(10U),比较两种回输方式机采血小板采集结束后管路中液体残留量及血常规中WBC、RBC、Hb、红细胞压积(HCT)、PLT水平变化。结果献血前两组血常规各项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路中残留液血常规各项水平正常回输组均高于血浆回输组,WBC、PLT水平差值大于血浆回输组,RBC、Hb、HCT水平差值小于血浆回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捐献机采血小板采用血浆回输方式的献血者不能减少管路中血液的残留,但损失血细胞更少,较正常回输方式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正常 血浆
下载PDF
简易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症
9
作者 吴云华 杨志国 +2 位作者 张伟峰 李桂芹 杜虹 《海军医学杂志》 1992年第1期18-19,共2页
血浆置换多采用进口或国产HF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置换,我们采用单采血浆回输器,少量多次进行血浆置换,以新鲜冰冻血浆作置换液,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取得较理想疗效。
关键词 单采血浆 血浆置换 新鲜冰冻血浆 重症肌无力危象
下载PDF
单采红细胞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5例
10
作者 刘维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6-426,共1页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单采红细胞术 治疗性 红细胞单采术 临床症状 红细胞压积 高黏滞血症 血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