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析刑事回避事由的两个层次
1
作者 肖铃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7-80,共4页
我国刑事回避事由的规定存在混乱、缺乏体系性、难以涵盖实践中多种多样应回避情形等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借鉴国外做法,将回避事由明确划分为两个层次:具体回避事由和概括回避事由。前者由法律明确规定,主要规制审判人员和案件具有人际上... 我国刑事回避事由的规定存在混乱、缺乏体系性、难以涵盖实践中多种多样应回避情形等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借鉴国外做法,将回避事由明确划分为两个层次:具体回避事由和概括回避事由。前者由法律明确规定,主要规制审判人员和案件具有人际上密切联系以及就该案件承担过一定工作的情形。而实践中可能发生的多种形式的危及审判人员中立性和公众对司法公正信心的其他情形,因其难以穷尽,应由更具灵活性和包容性的概括回避事由予以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因回避 具体回避事由 概括回避事由
下载PDF
回避事由扩张的合理性分析——以民诉中与律师存在特殊关系的法官应否回避为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曹丽丽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78-83,共6页
回避事由是整个诉讼回避制度的核心,是构建整个诉讼回避制度的基石。目前我国立法及司法解释有关回避事由的规定还很不完善。正确的做法是,当与案件代理律师之间存在"近亲属"或"同学、师生、战友、曾经同事"关系时... 回避事由是整个诉讼回避制度的核心,是构建整个诉讼回避制度的基石。目前我国立法及司法解释有关回避事由的规定还很不完善。正确的做法是,当与案件代理律师之间存在"近亲属"或"同学、师生、战友、曾经同事"关系时,法官应回避;而若存在"朋友或好友"关系,则法官不应回避。此外,为了使回避事由的扩张现实化,还对回避事由扩张做了具体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事由 扩张 特殊关系 合理性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中回避制度规定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彩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回避制度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概括性和模糊性,实务中也出现异化现象。从立法层面来分析,可通过变更管辖权等方法拓宽回避适用对象的范围,通过明确法律条款的内涵来明确并增加法定回避事由;扩大回避申请权的主体范...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回避制度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概括性和模糊性,实务中也出现异化现象。从立法层面来分析,可通过变更管辖权等方法拓宽回避适用对象的范围,通过明确法律条款的内涵来明确并增加法定回避事由;扩大回避申请权的主体范围,将该权利赋予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并将回避"要求"改为"申请";同时增加回避制度的告知程序和保障条款;构建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以此将回避制度落实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回避制度 回避对象 回避事由 申请主体 回避程序
下载PDF
中国医疗事故鉴定回避制度的法律审视 被引量:1
4
作者 石书伟 石超明 《中国卫生法制》 2006年第6期39-41,共3页
回避是现代法律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司法程序制度;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作为一种准司法活动,建立与完善回避制度对于提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平公正的程序理念为视角,从回避主体、方式、事由、程序、效力与法律责... 回避是现代法律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司法程序制度;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作为一种准司法活动,建立与完善回避制度对于提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平公正的程序理念为视角,从回避主体、方式、事由、程序、效力与法律责任五个方面审视与检讨了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回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变革的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事故 鉴定回避制度 审视 中国 法律审视 回避主体 回避事由
下载PDF
海峡两岸刑事回避制度比较研究
5
作者 丁彩彩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9-52,共4页
海峡两岸在各自的刑事诉讼法中以专章规定了刑事回避制度。但是,在回避适用对象上,大陆刑事回避制度适用得更为广泛;在回避事由上,台湾刑事回避制度更为全面、具体;在回避程序上,台湾刑事回避制度体现了诉讼性的特征;在回避裁定的效力方... 海峡两岸在各自的刑事诉讼法中以专章规定了刑事回避制度。但是,在回避适用对象上,大陆刑事回避制度适用得更为广泛;在回避事由上,台湾刑事回避制度更为全面、具体;在回避程序上,台湾刑事回避制度体现了诉讼性的特征;在回避裁定的效力方面,台湾刑事回避制度更是作了明确的规定。对其中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对象 回避事由 申请主体 回避程序
下载PDF
析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几个误区
6
作者 袁文进 刘敏 《山东法学》 1996年第1期42-44,共3页
析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几个误区袁文进,刘敏回避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保证民事、经济案件公正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有效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消除当事人对审理过程公正性的疑虑,增强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有... 析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几个误区袁文进,刘敏回避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保证民事、经济案件公正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有效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消除当事人对审理过程公正性的疑虑,增强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在现阶段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制度 民事诉讼活动 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 回避事由 审判人员 书记员 回避对象 承办人 指定管辖
下载PDF
刑事回避制度之浅谈
7
作者 梅卢玲 《法制与经济》 2012年第14期63-63,共1页
刑事回避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和当事人权益、提高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但现行制度存在回避事由狭窄、举证责任不明确、单位回避缺失等问题,建议从扩大回避事由,明确举证责任,增设单位回避和建立公安司法人员公示制度等方面进行... 刑事回避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和当事人权益、提高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但现行制度存在回避事由狭窄、举证责任不明确、单位回避缺失等问题,建议从扩大回避事由,明确举证责任,增设单位回避和建立公安司法人员公示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制度 回避主体 回避事由 申请回避
下载PDF
论回避制度的根基:信息披露 被引量:21
8
作者 韩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8,共8页
缺乏相应的信息,当事人意识不到需回避人员回避的必要性,当事人就没有申请回避的理由和依据。没有完善、充实的信息披露制度,回避制度只能处在被"形骸化"的窘境中。在我国诉讼中,回避事由信息的发现模式属于偶然发现模式。这... 缺乏相应的信息,当事人意识不到需回避人员回避的必要性,当事人就没有申请回避的理由和依据。没有完善、充实的信息披露制度,回避制度只能处在被"形骸化"的窘境中。在我国诉讼中,回避事由信息的发现模式属于偶然发现模式。这使得我国诉讼程序正义处在低水准状态。回避事由信息披露与需回避人员的隐私权保护、司法权威的实现不存在冲突。回避事由信息披露是保障当事人诉讼知情权的应然之举。可以考虑组合使用网络披露、院内披露、文书披露的回避事由信息披露方式,使我国回避制度实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事由 信息披露 偶然发现模式
原文传递
法院整体回避问题研究——程序公正视野下从个体回避到整体回避的扩张 被引量:1
9
作者 兰世民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70-77,共8页
法院整体回避,是指有管辖权的审判机关,因本院或者本院的工作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致使本院的法官均不宜行使审判职权,进而由上级法院指定辖区外的其他法院管辖该案的制度。从立法规范来说,整体回避的本源是我国公务员法中的地域回避,... 法院整体回避,是指有管辖权的审判机关,因本院或者本院的工作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致使本院的法官均不宜行使审判职权,进而由上级法院指定辖区外的其他法院管辖该案的制度。从立法规范来说,整体回避的本源是我国公务员法中的地域回避,其性质是审判机关的地域回避,即有管辖权的法院因不宜行使管辖权而应当避嫌。立法或者司法解释应当对回避制度进行创新,规范法院整体回避制度,积极回应当事人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个体回避 法院整体回避 回避事由法定 程序公正
原文传递
析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几个误区
10
作者 袁文进 刘敏 《福建法学》 1996年第3期33-36,共4页
回避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制度,对有效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诉讼权益,消除当事人对审理过程公正性的疑虑,增强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在近阶段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过程中,民事流转、经济交往的总量渐愈增加,复杂... 回避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制度,对有效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诉讼权益,消除当事人对审理过程公正性的疑虑,增强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在近阶段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过程中,民事流转、经济交往的总量渐愈增加,复杂性日益突出,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制度 民事诉讼法 当事人 回避 民诉法 审判人员 人民法院 回避对象 民事诉讼活动 回避事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