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山西区铜金矿床浅孔留矿法回采实践
1
作者 薛华山 《江西铜业工程》 CAS 1995年第2期23-26,共4页
银山西区铜金矿带,根据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在试验推广浅孔留矿法和中涤孔分段空场法中,经过实践,认定浅孔留矿法回采是可行的,便推广应用。本文就浅孔留矿在该矿西区金铜带的应用实践作一介绍。
关键词 铜金矿床 浅孔留矿法 强化管理 回采周期
下载PDF
长壁式连续采矿法在早子沟金矿缓倾斜薄矿体的应用
2
作者 郭俊利 郝宗林 +1 位作者 张鹏国 赖伟 《黄金》 CAS 2023年第12期23-25,共3页
缓倾斜薄矿体作为一种难采矿体,一直是国内外各矿山的研究重点。基于早子沟金矿缓倾斜薄矿体,开展了长壁式连续采矿法试验研究。该方法具有连续采矿、采矿回采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普遍应用于水平、近水平及缓倾斜矿体。通过与早子沟... 缓倾斜薄矿体作为一种难采矿体,一直是国内外各矿山的研究重点。基于早子沟金矿缓倾斜薄矿体,开展了长壁式连续采矿法试验研究。该方法具有连续采矿、采矿回采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普遍应用于水平、近水平及缓倾斜矿体。通过与早子沟金矿原有房柱采矿法采矿工艺对比,长壁式连续采矿法在万吨采掘比、回采周期及采矿回采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作为一种高效的采矿工艺在非煤矿山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壁式连续采矿法 缓倾斜矿体 薄矿体 采切比 回采周期 采矿回采
下载PDF
有效控制综采面下顺槽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的措施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朝辉 王树全 《安徽科技》 2006年第5期33-35,共3页
通过对8槽工作面围岩变形进行观测和分析,基本掌握了8槽工作面超前矿压显现规律,为本煤层的其它工作面安全经济开采提供了经验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矿压观测 沿空巷道 显现规律 回采周期
下载PDF
多单元多步骤阶段矿房采矿法防硫化矿尘爆炸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平红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4-6,共3页
硫化矿床开采过程中,矿石与空气接触,氧化产生高温,易引发自燃、火灾、爆炸等事故,尤其是在使用阶段矿房采矿法过程中,矿石损失率较高,损失矿石滞留采空区相对时间较长、易氧化,如何防范和控制硫化矿石氧化是个难题.江铜集团东同矿业有... 硫化矿床开采过程中,矿石与空气接触,氧化产生高温,易引发自燃、火灾、爆炸等事故,尤其是在使用阶段矿房采矿法过程中,矿石损失率较高,损失矿石滞留采空区相对时间较长、易氧化,如何防范和控制硫化矿石氧化是个难题.江铜集团东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有近50年井下开采铜硫矿体的矿山,在推广使用阶段矿房采矿法过程中,通过优化采区单元结构参数、实施采区现场的温度监测、缩短采区回采周期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单元多步骤阶段矿房采矿法 硫化矿尘爆炸 参数优化 温度监测 回采周期
下载PDF
伪斜工作面推进方式在浅孔留矿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祥 陈和国 《甘肃冶金》 2004年第3期14-15,共2页
洛坝铅锌矿应用留矿采矿法 ,采用伪斜工作面推进方式 ,水平梯段式落矿 ,优化浅孔留矿法的落矿方式和结构参数 ,回采率达到 95 %以上 ,采场生产能力达到 45t/d ,缩短了回采周期 。
关键词 伪斜工作面 落矿方式 回采 生产能力 回采周期 浅孔留矿法 铅锌矿 采矿方法
下载PDF
上向倾斜孔落矿工艺的优化与应用
6
作者 王国明 张秋香 孙建波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1,10,共2页
在上下盘稳固的薄金矿脉的回采时,通过改进上向倾斜孔落矿工艺,提高采矿效果,缩短回采周期,保护顶板,增加作业的安全性。
关键词 落矿工艺 上向倾斜孔 分段爆破 控制顶板 回采周期 采矿效果 金矿床
下载PDF
复杂矿体采矿方法的改进
7
作者 陈玉山 葛福英 +1 位作者 刘多文 尹剑飞 《黄金》 CAS 2002年第4期28-29,共2页
2 0世纪 80年代 ,新城金矿复杂矿体采用沿倾斜分条嗣后一次充填采矿法回采 ;随着无轨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此种采矿方法暴露出诸多缺点。改进后的采矿方法为平底漏斗式沿倾斜分条嗣后一次充填采矿法。采矿方法改进后降低了采场的损失率 ,... 2 0世纪 80年代 ,新城金矿复杂矿体采用沿倾斜分条嗣后一次充填采矿法回采 ;随着无轨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此种采矿方法暴露出诸多缺点。改进后的采矿方法为平底漏斗式沿倾斜分条嗣后一次充填采矿法。采矿方法改进后降低了采场的损失率 ,缩短了采场的回采周期 ,提高了采场的生产能力 ,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分条 平底漏斗 损失率 回采周期 生产能力
下载PDF
浅谈大块段易发火厚煤层π放工作面管理
8
作者 范喜堂 王振波 《山东煤炭科技》 2011年第1期182-182,184,共2页
实现走向长、块段大、易发火煤层π放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延长回采周期,减少分区布置工作面开拓岩巷及煤巷的施工,降低掘进率,缓解接续紧张局面,提高资源利用,节约支护材料,达到安全高产、高效。
关键词 大块段 易发火煤层 防灭火 回采周期 安全回采
下载PDF
浅谈大块段易发火煤层滑放工作面防灭火管理
9
作者 杨秀全 《陕西煤炭》 2011年第4期81-82,共2页
介绍了兴安矿在滑放工作面大块段布置工作面防灭火措施,进行工作面安全回采,降低掘进率,延长回采周期,缓解了接续紧张的局面,保证安全生产的经验。
关键词 大块段 易发火煤层 回采周期 安全回采
下载PDF
大孔拉槽方式在冬瓜山铜矿的应用
10
作者 黄浩辉 惠林 《中国矿山工程》 2011年第2期9-11,共3页
冬瓜山铜矿是深井复杂难采矿床,为强化矿山安全生产,保证生产能力,采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不同的拉槽方法对采场生产能力影响较大,为提高产能,通过对不同厚度矿体拉槽方式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冬瓜山矿床开采的大孔高效... 冬瓜山铜矿是深井复杂难采矿床,为强化矿山安全生产,保证生产能力,采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不同的拉槽方法对采场生产能力影响较大,为提高产能,通过对不同厚度矿体拉槽方式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冬瓜山矿床开采的大孔高效拉槽的几种方法,为实现矿山安全、高效和低成本开采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槽方式 大直径深孔 爆高 回采周期 爆破顺序
下载PDF
Life-cycle Assessment of Carbon Dioxide Capture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被引量:4
11
作者 Edgar G. Hertwich Martin Aaberg +1 位作者 Bhawna Singh Anders H. StrФmm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43-353,共11页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technology is a cornerstone of the Norwegian government's climate strategy. A number of projects are currently evaluated/planned along the ...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technology is a cornerstone of the Norwegian government's climate strategy. A number of projects are currently evaluated/planned along the Norwegian West Coast, one at Tjeldbergodden. COe from this project will be utilized in part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the Halten oil field, in the Norwegian Sea. We study a potential design of such a system. A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with a gross power output of 832 MW is combined with CO2 capture plant based on a post-combustion capture using amines as a solvent. The captured CO2 is used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We employ a hybrid life-cycle assessment (LCA) method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system.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modifications and operations of the platform during EOR. We allocate the impacts connected to the capture of CO2 to electricity production, and the impacts connected to the 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CO2 to the oil produced. Our study shows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of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power production by 80% to 75 g·(kW·h)^-1. It also indicates a reduction of the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oil production per unit oil produced, mostly due to the increased oil production. Reductions are especially significant if the additional power demand due to EOR leads to power supply from the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enhanced oil recovery offshore power supply life-cycle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