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回阳救逆法探讨破格救心汤治疗心源性休克 被引量:2
1
作者 胡紫薇 郑爱华 刘红梅 《新疆中医药》 2022年第5期91-93,共3页
心源性休克是心输出量大幅降低后造成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灌注严重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在中医学可归于厥证和脱证的范畴。本文将基于回阳救逆法探讨运用破格救心汤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理论,以期为心源性休... 心源性休克是心输出量大幅降低后造成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灌注严重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在中医学可归于厥证和脱证的范畴。本文将基于回阳救逆法探讨运用破格救心汤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理论,以期为心源性休克的中医治疗提供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阳救逆法 破格心汤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回阳救逆法治疗儿科急症2则
2
作者 洪天赦 苏齐 《福建中医药》 1997年第3期31-31,共1页
回阳救逆法治疗儿科急症2则泉州市第一医院(362000)洪天赦苏齐回阳救逆法是中医治疗急重病的一个重要法则,特别是在儿科危重病的抢救方面,更有其独特的治疗意义。兹略举案例介绍如下:[例1]戴某,男,4岁,南安人。19... 回阳救逆法治疗儿科急症2则泉州市第一医院(362000)洪天赦苏齐回阳救逆法是中医治疗急重病的一个重要法则,特别是在儿科危重病的抢救方面,更有其独特的治疗意义。兹略举案例介绍如下:[例1]戴某,男,4岁,南安人。1986年7月14日因反复腹泻2a,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急症 中医药疗 回阳救逆法
下载PDF
回阳救逆法治疗肺性脑病1例
3
作者 张勋忠 张志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5期335-335,共1页
张某,女,54岁。2008年冬因突然发热咳嗽而住某医院。白细胞计数18.9×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08,体温38.9℃,心率104/min,呼吸28/min,X线检查两肺有大片均匀致密阴影、肺门区更甚。
关键词 肺性脑病 回阳救逆法 治疗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X线检查 肺门区
下载PDF
回阳救逆法为主治愈肺性脑病1例
4
作者 张勋中 张志刚 《中医药通报》 2011年第1期56-56,共1页
1 病案 张某,女,54岁,2008年冬因突然发热咳嗽而住某医院。白细胞计数:18900/mm3,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8%,体温38.9℃,心率104次/分,呼吸28次/分,X线检查:两肺有大片均匀致密阴影,肺门区更著。诊断为急性肺部感染,经用红霉素、氨... 1 病案 张某,女,54岁,2008年冬因突然发热咳嗽而住某医院。白细胞计数:18900/mm3,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8%,体温38.9℃,心率104次/分,呼吸28次/分,X线检查:两肺有大片均匀致密阴影,肺门区更著。诊断为急性肺部感染,经用红霉素、氨苄青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阳救逆法 肺性脑病 医案
下载PDF
回阳救逆综合疗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智恩 卢萍 +1 位作者 姚娟 杨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探讨回阳救逆综合疗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6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2组均予以脓毒症休克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同... 目的探讨回阳救逆综合疗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6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2组均予以脓毒症休克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静滴及足三里、关元穴电针治疗7 d。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 h、12 h、24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血乳酸水平和尿量;比较2组治疗6 h、12 h、24 h后的乳酸清除率及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SOFA)评分、受损器官数目;记录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早期目标指导性复苏治疗(EGDT)达标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6 h、12 h、24 h后,2组患者MAP、CVP、Scv(O_(2))和尿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6 h后MAP、CVP、Scv(O_(2))、尿量及治疗24 h后MAP、CVP、尿量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6 h、12 h、24 h后,2组患者血清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2 h、24 h后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治疗6 h后(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12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EGDT达标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受损器官数目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阳救逆综合疗法可有效提高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改善组织灌注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回阳救逆法 液体复苏 预后
下载PDF
回阳救逆活血化瘀法治疗心梗合并休克气阴两脱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瑞明 冯为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563-564,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休克的发生率为10%~15%,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死亡率高达80%以上,约50%在休克开始10 h内死亡,80%在1周内死亡,是AMI病人的重要致死原因[1]。现代医学对心肌梗死合并休克的治疗在近几年一直没有大的进展,造成其死亡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休克的发生率为10%~15%,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死亡率高达80%以上,约50%在休克开始10 h内死亡,80%在1周内死亡,是AMI病人的重要致死原因[1]。现代医学对心肌梗死合并休克的治疗在近几年一直没有大的进展,造成其死亡率居高不下(50%~80%)。选用回阳救逆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肌梗死合并休克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比较,探索中医中药在治疗急性心梗合并休克气阴两脱证的效果及其机理。结论:回阳救逆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气阴两脱证,既能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又能稳定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尿量,改善肢冷、发绀、出汗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阳活血化瘀 心梗合并休克 气阴两脱证 疗效
下载PDF
“回阳救逆”法应用体会
7
作者 宋宗福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77-78,共2页
回阳救逆,运用于肾阳衰微所致的全身阴寒证。然寒有内外之分,虚实之别。里寒证的成因,有因素体阳虚,寒从内生者;有因外寒入里,直中脏腑,经络者;有因误治,损伤阳气者;但总不外乎寒邪直中与寒从内生两个方面。特别是危重急证,阳气的存亡,... 回阳救逆,运用于肾阳衰微所致的全身阴寒证。然寒有内外之分,虚实之别。里寒证的成因,有因素体阳虚,寒从内生者;有因外寒入里,直中脏腑,经络者;有因误治,损伤阳气者;但总不外乎寒邪直中与寒从内生两个方面。特别是危重急证,阳气的存亡,系生死于反掌之间。如不急固阳气,则延误时机致成亡阳危候。《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介宾在《大宝论》中说:“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由此可见,阳气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当阳气极度衰疲,寒邪深入于里之时,则疾病发展到真阳衰微,阴寒独盛,阳气欲脱的危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阴寒论 中医药治疗 回阳救逆法
下载PDF
回阳救逆综合疗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及预后的作用
8
作者 陆树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53-156,共4页
探索分析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予以回阳救逆综合疗法干预对其液体复苏及预后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方式治疗,研究组联合予以回阳救逆... 探索分析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予以回阳救逆综合疗法干预对其液体复苏及预后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方式治疗,研究组联合予以回阳救逆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组织灌注指标均较低且接近(P>0.05),治疗24h后均得以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显著性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心静脉压(CVP)及血乳酸(BLA)氧代谢指标均较差且接近(P>0.05),治疗24h后,CVP值均实现明显上升(P<0.05)且BLA值明显下降(P<0.05),较之于对照组研究组相关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的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值均偏高,受损器官均偏多(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均得以明显降低(P<0.05),受损器官同时得以明显减少(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EGDT达标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性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治疗28d后病死率接近(P>0.05)。结论 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予以回阳救逆综合疗法治疗干预,能够显著性发挥液体复苏作用,有助于改善组织灌注,对于保障患者健康安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回阳救逆法 液体复苏 预后
下载PDF
《伤寒论》中头痛的机理与辨治 被引量:4
9
作者 渠玉梅 《河南中医》 2003年第7期1-2,共2页
《伤寒论》论述头痛 ,以六经作为分证纲领 ,将头痛分为太阳经头痛、阳明经头痛、少阳经头痛、太阴经头痛、少阴经头痛、厥阴经头痛六种 ,治疗上太阳经头痛多以解表法为主 ,代表方剂为麻黄汤、桂枝汤 ;阳明经头痛多以通腑泄热法为主 ,代... 《伤寒论》论述头痛 ,以六经作为分证纲领 ,将头痛分为太阳经头痛、阳明经头痛、少阳经头痛、太阴经头痛、少阴经头痛、厥阴经头痛六种 ,治疗上太阳经头痛多以解表法为主 ,代表方剂为麻黄汤、桂枝汤 ;阳明经头痛多以通腑泄热法为主 ,代表方剂为承气汤 ;少阳经头痛多以和解法为主 ,代表方剂为小柴胡汤 ;太阴经头痛多以温中散寒为主 ,代表方剂为理中丸 ;少阴经头痛多以回阳救逆法为主 ,代表方剂为四逆汤 ;厥阴经头痛多以温散寒邪为主 ,代表方剂为吴茱萸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头痛 解表 清热 和解 温中散寒 回阳救逆法 温散寒邪
下载PDF
略论血证治则
10
作者 黄志杰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S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血证论》 辨证论治 临床表现 证治 出血量 代表方 补益扶正 阳气暴脱 回阳救逆法 仙鹤草
下载PDF
第七回 热因寒用 寒因热用 寒者热之 劳者温之
11
作者 袁景贤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19期663-664,共2页
前年冬天,大雪连绵,隔不了十天,下一场,一下就是六七天。大雪堵塞了交通,压断了电线,造成了近世纪罕见的灾难。那一段王老专家门诊患者也是络绎不绝,王老的徒弟——小刘已成了治疗冻伤的能手。
关键词 伤寒 回阳救逆法 临床 门诊患者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疗法
12
作者 颜德馨 《现代中医药(北京)》 2004年第14期26-29,共4页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病、心肺病等。本系统疾病的病理特黠是:本虚标实,即阴阳、气血虚损是其本,血瘀、痰溺、气滞是其标。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中医药疗 活血化瘀 回阳救逆法 扶正补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