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某矿务局回顾性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
作者 王振全 肖卫 陈红 《职业与健康》 CAS 2001年第3期15-16,共2页
煤炭工人长期吸入生产性煤尘引起尘肺对工人的健康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损害与损失.我省在1987年煤炭系统内进行了防尘及尘肺调查,对该矿做出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尘肺 煤尘 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甘肃
下载PDF
关于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的定义及其误用
2
作者 唐建荣 吴广红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流行病回顾性调查 定义及误用
下载PDF
济宁市2001~200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文国 卜庆联 刘伟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11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济宁市2001~2003年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疫情动态,控制流腮传播蔓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济宁市3年流腮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3年全市共登记流腮病例1431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12.... 目的探讨济宁市2001~2003年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疫情动态,控制流腮传播蔓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济宁市3年流腮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3年全市共登记流腮病例1431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12.70%。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为主,农村发病明显高于城市,城乡之比为0.41:1,在托儿园所、小学、中学时有多发、暴发疫情。1431例流腮病例中有发热病例1127例,腮腺肿大者1163例,颌下腺肿大者389例,并发症共665例,其中前3位为脑炎372例(55.94%),脑膜炎132例(19.85%),胰腺炎95例(14.29%);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59:1,以1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占该病的96.09%,78.34%的病例集中在6~10岁年龄组,62.47%的患者是小学生。结论6~10岁学龄儿童及农村人口是实施免疫控制策略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分析 流行病回顾性调查
下载PDF
南华县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4
作者 马德海 李培昌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250-251,共2页
目的分析南华县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动态,遏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回顾性调查法,对南华县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南华县共登记流行性腮腺炎143例,占法定传染病的12%。全年均... 目的分析南华县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动态,遏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回顾性调查法,对南华县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南华县共登记流行性腮腺炎143例,占法定传染病的12%。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为主,农村发病明显高于城市,城乡之比0.43:1,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时有多发、爆发的倾向。在143余例病例中有发热113余例,腮腺肿大116余例,颌下腺肿大39例,并发症有67例,其中前3位为脑炎37例(55.22%),脑膜炎13例(19.40%),胰腺炎炎10例(14.9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率为2:1,以16岁以下人群发病为主,占该病的96.09%,78.34%的病例集中在6~12岁的年龄组,62.47%的患者是小学生。结论 6~12岁的儿童,尤其是农村此年龄段的儿童是实施腮腺炎疫苗或联合疫苗免疫接种控制该病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分析 流行病回顾性调查
下载PDF
钦州市1961~1985年霍乱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平 李华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9年第6期660-661,共2页
世界第七次霍乱(埃尔托型)大流行,实际是1961年从埃尔托(EL-Tor)霍乱地方性疫源地-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Sulawesi)岛传播开来的[1]。开始,我国于当年6、7月份即在广东西部沿海地区及当时属广东(今属广西)的合浦、北海、钦州、防城、东兴... 世界第七次霍乱(埃尔托型)大流行,实际是1961年从埃尔托(EL-Tor)霍乱地方性疫源地-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Sulawesi)岛传播开来的[1]。开始,我国于当年6、7月份即在广东西部沿海地区及当时属广东(今属广西)的合浦、北海、钦州、防城、东兴等县市和今海南省(当时为广东的一个行政区)等多个县市迅猛流行埃尔托霍乱(也称"副霍乱")[2]。自1961年钦州市(旧称钦州县)首次发生霍乱以来,至1985年共发生过四次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 带菌率 流行 钦州市 流行病回顾性调查
原文传递
天津市SARS疫情传播动力学及控制效果评价
6
作者 陈静 高璐 +4 位作者 解晓华 单爱兰 吕杰 许婕 张之伦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63-1263,共1页
关键词 SARS疫情 控制效果评价 天津市 传播动力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性疾病 模型分析
下载PDF
上海骨关节疾病患者口服吲哚美辛不良反应危险因子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施文 王永铭 +4 位作者 李绍丽 颜敏 程能能 陈斌艳 李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16-1420,共5页
目的 在上海骨关节疾病患者中筛选吲哚美辛引起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服用吲哚美辛的骨关节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疾病、疾病家族史、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前生活质量评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 目的 在上海骨关节疾病患者中筛选吲哚美辛引起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服用吲哚美辛的骨关节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疾病、疾病家族史、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前生活质量评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非甾体抗炎药服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从中筛选吲哚美辛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上海骨关节疾病患者中口服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8 1%。因子“合并药物治疗”(比值比 0 166,95%可信区间 0 0 3 7~ 0 74)、“饮酒史”(比值比 0 795,95%可信区间 0 675~ 0 93 7)、“来自于健康问题的何种程度的紧张或压力会影响你的生活” (比值比0 917,95%可信区间 0 848~ 0 992 )评分的降低分别使口服吲哚美辛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增高。而因子“与 6mon前比较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前的健康状况如何” (比值比1 2 3 6,95%可信区间 1 0 2 2~ 1 496)评分的升高将使口服吲哚美辛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增高。结论 “合并药物治疗”、“饮酒史”、“与 6mon前比较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前的健康状况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不良反应 危险因子 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清丰县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8
作者 张志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4年第1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清丰县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疫情动态,为预防控制“流腮”传播流行、消除“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清丰县2010。2012年“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清... 目的分析清丰县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疫情动态,为预防控制“流腮”传播流行、消除“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清丰县2010。2012年“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清丰县疫情专报系统共报告“流腮”病例305例,平均发病率15.44/10万,其中各年份发病率分别为16.87/10万、13.13/10万、15.52/10万,分别占全县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10.06%、13.54%、11.14%。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幼儿园(托儿所)、小学、中学多发。以15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占92.46%。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及学生患者占90.81%。305例病例中有发热病例281例,腮腺肿大者298例,颌下腺肿大者3例。结论学龄儿童是实施免疫预防接种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分析
原文传递
产后出血的临床新特征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0
9
作者 鲍铮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21期4872-4874,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和降低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住院分娩的产妇5388例,设计专用调查表格采集产妇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组比较。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后出...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和降低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住院分娩的产妇5388例,设计专用调查表格采集产妇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组比较。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52%(136/5388)。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患者总数的67.65%(92/136);胎盘因素占30.15%(41/136);软产道裂伤占2.94%(4/136);凝血功能障碍占1.47%(2/136)。不同出血原因导致的出血量不同,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量高于其他3种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分娩年龄≥35岁、孕次≥3次、经产妇、孕周28~40周、新生儿体质量≥4000 g、多胎、妊娠并发和合并症、未进行系统围生期保健以及经过辅助生殖技术怀孕并生产与产后出血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导致,其中最主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产后出血出现了一些临床新特征,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应针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做好三级预防,着重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