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路景教与汪古渊流——从呼和浩特白塔回鹘文题记Text Q谈起 被引量:6
1
作者 白玉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53,共13页
呼和浩特白塔回鹘文题记Text Q反映了蒙元时期曾有突厥语族景教徒在丰州地区活动。上述Text Q题记,出自当地的景教徒汪古人之手的可能性最大。汪古人属于回鹘文字文化圈,汪古部五大代表性集团渊流均与西域有关。10至11世纪,包括景教徒... 呼和浩特白塔回鹘文题记Text Q反映了蒙元时期曾有突厥语族景教徒在丰州地区活动。上述Text Q题记,出自当地的景教徒汪古人之手的可能性最大。汪古人属于回鹘文字文化圈,汪古部五大代表性集团渊流均与西域有关。10至11世纪,包括景教徒在内的西州回鹘辖下粟特系回鹘商人,足迹遍及河西、陇西、漠北、契丹、宋朝内地等。景教在汪古部中的流传,与西州回鹘辖下景教徒商人的活动和景教教团势力的向东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汪古部中虽包括部分沙陀突厥人与回鹘人之后裔,但将其统治阶层视作出自西域的景教贵族,不悖于理。汪古名称可能源自回鹘语ng"东方、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古部 景教 回鹘文题记 叙利亚
下载PDF
裕固族先民的文殊信仰及其心目中的文殊道场——以莫高窟、榆林窟回鹘文题记为中心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富学 张艳 《河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
宋元时期,回鹘佛教流行,文殊菩萨信仰和五台山崇拜在敦煌莫高窟和瓜州榆林窟的回鹘文文献和题壁中多有体现。13世纪后期,蒙古豳王家族入居河西走廊,成为河西回鹘的统治者。沙州、瓜州等地的回鹘人与蒙古人经过数十年的碰撞与磨合,至明... 宋元时期,回鹘佛教流行,文殊菩萨信仰和五台山崇拜在敦煌莫高窟和瓜州榆林窟的回鹘文文献和题壁中多有体现。13世纪后期,蒙古豳王家族入居河西走廊,成为河西回鹘的统治者。沙州、瓜州等地的回鹘人与蒙古人经过数十年的碰撞与磨合,至明代初期,在文化上逐步趋同,互相融合而成为裕固族这一新的民族共同体。明朝中叶,由于受到外来势力的侵扰,裕固族不得不由沙州、瓜州东迁至肃州一带。肃州原本是蒙古豳王家族的大本营,文殊山也成为蒙古豳王家族的皇家寺院,后来逐步演变成为裕固族佛教徒心目中的文殊道场。从文殊山发现的回鹘文碑铭、题记可以看出,元明清时代当地文殊信仰流行,裕固族先民所称颂、拜谒的文殊道场不是山西五台山而是今天酒泉的文殊山。此外,莫高窟第61窟和榆林窟第3窟也被裕固族先民视作殊道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题记 裕固族先民 蒙古豳王家族 殊信仰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第9窟回鹘文题记释读
3
作者 吐送江·依明 阿不都日衣木·肉斯台木江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敦煌莫高窟第9窟为晚唐时期代表窟,窟内保留有多则榜题和题记,其中包括十一则回鹘文题记。九则位于甬道南壁和北壁,另两则在主室南壁劳度叉斗圣变西侧下部榜书栏和主室南壁劳度叉斗圣变东端地神榜书栏中,为回鹘文发愿文。本文将重点对第... 敦煌莫高窟第9窟为晚唐时期代表窟,窟内保留有多则榜题和题记,其中包括十一则回鹘文题记。九则位于甬道南壁和北壁,另两则在主室南壁劳度叉斗圣变西侧下部榜书栏和主室南壁劳度叉斗圣变东端地神榜书栏中,为回鹘文发愿文。本文将重点对第9窟主室南壁劳度叉斗圣变榜书栏的八行回鹘文发愿文进行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第9窟 回鹘文题记 释读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北区B77窟出土木骨上的回鹘文题记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铁山 彭金章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3,共7页
敦煌莫高窟北区B77窟出土一木骨,其上记有回鹘文题记。本文将首先释读木骨上的回鹘文题记,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梵语和回鹘语的对音关系。
关键词 莫高窟北区 B77 木骨 回鹘文题记 梵语
下载PDF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诸石窟遗存回鹘文题记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刚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47,共16页
柏孜克里克石窟开凿于麴氏高昌时期(499-640),唐西州时期称之为“宁戎寺”,高昌回鹘时期将宁戎寺称为柏孜克里克,并成为王家寺院,它是吐鲁番现存壁画规模最大,保存较好、壁画题材较丰富的石窟。根据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柏孜克里克石窟共... 柏孜克里克石窟开凿于麴氏高昌时期(499-640),唐西州时期称之为“宁戎寺”,高昌回鹘时期将宁戎寺称为柏孜克里克,并成为王家寺院,它是吐鲁番现存壁画规模最大,保存较好、壁画题材较丰富的石窟。根据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柏孜克里克石窟共有编号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懂窟40余个。经我们调查统计,现有14个洞窟遗存回鹘文题记,从释读结果来看,内容多为香客游人来此膜拜后所留题记,偶有小部分榜题。为便于相关学科或领域学者深入研究,现从语言学角度暂对9、15、18、20、23号窟遗存的回鹘文题记进行语言学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柏孜克里克石窟 回鹘文题记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北区第465窟回鹘文题记释读
6
作者 吐送江·依明 《宏德学刊》 2024年第1期144-154,共11页
敦煌莫高窟北区第465窟现存多条不同种类文字的题记,这些题记对洞窟断代和佛教徒礼佛活动的研究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已有学者对第465窟现存的部分汉文、回鹘文和藏文题记进行过释读研究。洞窟主室甬道南、北壁留存多个回鹘文题记,其中部... 敦煌莫高窟北区第465窟现存多条不同种类文字的题记,这些题记对洞窟断代和佛教徒礼佛活动的研究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已有学者对第465窟现存的部分汉文、回鹘文和藏文题记进行过释读研究。洞窟主室甬道南、北壁留存多个回鹘文题记,其中部分题记只能通过紫外光灯才能清晰识别。本文将对主室甬道南、北壁现存的六条回鹘文题记进行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北区 第465窟 回鹘文题记 释读
原文传递
吐鲁番吐峪沟10号窟新发现之回鹘文题记考释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刚 张海龙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164,172,共14页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位于西区中部高台的10号窟(K10)A、B室中发现了若干回鹘文题记。释读和刊布这部分回鹘文题记不仅对研究吐峪沟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佛教石窟寺艺术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 吐峪沟 10号窟 回鹘文题记 释读
原文传递
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乳必多吉活佛巡礼沙州并布施文殊窟斟议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富学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42-49,共8页
1362至1365年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必多吉巡礼西北,其间曾对敦煌的两座文殊窟进行布施。这两座文殊窟,其一应为敦煌莫高窟第61窟,其二应为瓜州榆林窟第2窟。当时蒙古豳王家族统治敦煌,推崇藏传佛教,在莫高窟、榆林窟... 1362至1365年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必多吉巡礼西北,其间曾对敦煌的两座文殊窟进行布施。这两座文殊窟,其一应为敦煌莫高窟第61窟,其二应为瓜州榆林窟第2窟。当时蒙古豳王家族统治敦煌,推崇藏传佛教,在莫高窟、榆林窟大兴佛事,将敦煌藏传佛教的发展和石窟营建推向高潮。蒙古豳王家族成员及其境内的河西回鹘人都敬奉文殊菩萨,崇拜五台山,从回鹘文题记可以看出,他们把莫高窟第61窟和榆林窟第2窟都视作文殊菩萨的道场。藏传佛教的盛行与蒙古豳王家族对文殊菩萨的崇奉,应系乳必多吉巡礼沙州并对文殊窟进行布施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回鹘文题记 藏传佛教 蒙古豳王家族 裕固族 乳必多吉
下载PDF
2021年新疆奇台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考古发掘主要收获
9
作者 任冠 魏坚 《新疆社会科学(哈文)》 2023年第4期79-90,I0002,I0003,共14页
2021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在城址北部中央位置发现并清理出1处景教寺院遗址,主体坐东朝西,形制结构特点鲜明,包括南北两组建筑,由中殿、祭台、若干房间、后廊等部分构成,主体年代为高昌回时期,历经复杂的建造、修、毁弃和重建过程... 2021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在城址北部中央位置发现并清理出1处景教寺院遗址,主体坐东朝西,形制结构特点鲜明,包括南北两组建筑,由中殿、祭台、若干房间、后廊等部分构成,主体年代为高昌回时期,历经复杂的建造、修、毁弃和重建过程。寺院遗址内出土了大量题材珍贵的壁画,包括头带十字架的圣像、权杖、棕枝、回文题记、“也里可温”榜题等内容,体现出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墩古城 景教寺院 壁画 高昌 也里可温 回鹘文题记
下载PDF
2021年新疆奇台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考古发掘主要收获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任冠 魏坚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3,172,共9页
2021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在城址北部中央位置发现并清理出1处景教寺院遗址,主体坐东朝西,形制结构特点鲜明,包括南北两组建筑,由中殿、祭台、若干房间、后廊等部分构成,主体年代为高昌回鹘时期,历经复杂的建造、修缮、毁弃和重建... 2021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在城址北部中央位置发现并清理出1处景教寺院遗址,主体坐东朝西,形制结构特点鲜明,包括南北两组建筑,由中殿、祭台、若干房间、后廊等部分构成,主体年代为高昌回鹘时期,历经复杂的建造、修缮、毁弃和重建过程。寺院遗址内出土了大量题材珍贵的壁画,包括头带十字架的圣像、权杖、棕枝、回鹘文题记、“也里可温”榜题等内容,体现出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墩古城 景教寺院 壁画 高昌 也里可温 回鹘文题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