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乔木林生物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9
1
作者 李海奎 赵鹏祥 +1 位作者 雷渊才 曾伟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52,共9页
利用广东、江西、贵州、陕西、吉林和北京6省市第六、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资料,应用IPCC法、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从计算原理过程、方法特点、模型的可验证和可重复性以及2期生物量增长的稳定性等方面对3种... 利用广东、江西、贵州、陕西、吉林和北京6省市第六、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资料,应用IPCC法、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从计算原理过程、方法特点、模型的可验证和可重复性以及2期生物量增长的稳定性等方面对3种估算乔木林生物量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总生物量,可变BEF2的IPCC法估算结果偏大,固定BEF2的IPCC法估算结果偏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的估算结果较为适宜;对于转换因子,同一树种在不同的区域间,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最为稳定;各个树种7次清查的转换因子,IPCC法和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比较稳定,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波动较大;对于2期生物量增长率,可变BEF2的IPCC法和固定BEF2的IPCC法结果接近,比较稳定,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波动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 乔木林生物量 估算
下载PDF
福建省森林碳储量估算与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郑德祥 廖晓丽 +2 位作者 李成伟 叶倩玲 陈平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以福建省1998、2003、2008年连续3期森林资源固定样地清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对福建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并进行期间的动态变化分析,其结果表明:随着福建省林业的发展,自1998年其... 以福建省1998、2003、2008年连续3期森林资源固定样地清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对福建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并进行期间的动态变化分析,其结果表明:随着福建省林业的发展,自1998年其森林碳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人均碳密度由38.55 t/hm2上升至65.65 t/hm2,已超过全国41.1 t/hm2的平均碳密度,但从其年龄结构上分析,近熟林以上的森林碳储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其碳密度呈下降趋势,则表明近熟林以上森林质量有所下降,森林结构仍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碳储量 碳密度 动态变化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生物量及其动态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昆 管东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5-712,共8页
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通过69组不同龄级的森林样地实测数据,拟合了珠江三角洲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结合3个时段森林清查资料,估算了区域森林生物量及其动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的中幼林面积占森林... 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通过69组不同龄级的森林样地实测数据,拟合了珠江三角洲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结合3个时段森林清查资料,估算了区域森林生物量及其动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的中幼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0%以上,其林下植被生物量约占森林总生物量的33%,充分考虑林下植被生物量能提高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的精度.在1989—1993年、1994—1998年、1999—2003年3个研究时段,珠江三角洲森林生物量共增加了14.67×106t.其中,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生物量约占区域总生物量的80%,是区域森林生物量的主体;而中、幼林的生物量所占比例达90%,但呈逐年下降趋势.珠江三角洲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对区域森林生物量的积累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区域森林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区域森林生物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增长率为1.2%.随着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幼林不断发育成熟,区域森林的生物量将不断增加,其环境效应也将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森林生物量 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林下植被生物量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福建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吴文斌 黄朝法 +4 位作者 郑德祥 陈信旺 郑淑娟 康海军 缪三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估算福建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特征分析,为今后福建省森林的综合经营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为数据源,运用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以2012年发布的全国各树种(组)含碳率为基准,... 【目的】估算福建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特征分析,为今后福建省森林的综合经营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为数据源,运用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以2012年发布的全国各树种(组)含碳率为基准,进行碳储量和碳密度估算。【结果】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约为2.96×10^8t,平均碳密度48.87t/hm2。各森林类型碳储量在36.85×10^4-15664.58×10^4t,其中以阔叶混交林的碳储量最高,占森林碳储量的52.83%。各森林类型碳密度在25.58—99.93t/hm2。【结论】福建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通过提高成熟林和过熟林的比例来提升福建省森林的碳密度和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碳储量 碳密度
下载PDF
山西太岳山森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伊锋 韩有志 +1 位作者 贺自书 杨秀清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599-602,617,共5页
基于2010,2015年2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山西太岳山森林植被进行群系分类,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variable BEFF)对太岳山森林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太岳山共分为9个群系,... 基于2010,2015年2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山西太岳山森林植被进行群系分类,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variable BEFF)对太岳山森林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太岳山共分为9个群系,其森林植被以油松群系、辽东栎+油松群系和辽东栎群系为主,占太岳山森林植被的75%;太岳山2010,2015年的森林总生物量分别为601.7万、713.4万t,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4.43,88.26 t/hm^2,森林碳储量分别为300.8万、356.7万t,碳密度分别为37.22,44.13 t/hm^2,2010—2015年碳密度增加了6.91 t/hm^2,以1.38 t/(hm^2·a)的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岳山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下载PDF
上海乔木林分碳储量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美霞 刘玲 吕文利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5期174-177,共4页
基于全国第七次(2004年-2009年)森林资源清样调查资料,并参考上海市2011年森林植被遥感数据,运用线性相关和双曲线相关的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上海8种主要乔木林分碳储量进行估算,并分析了不同龄组和地域分布的乔木林分碳储量。结果表... 基于全国第七次(2004年-2009年)森林资源清样调查资料,并参考上海市2011年森林植被遥感数据,运用线性相关和双曲线相关的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上海8种主要乔木林分碳储量进行估算,并分析了不同龄组和地域分布的乔木林分碳储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估值差别较大,但均是樟树、幼龄林和市区乔木林分碳储量贡献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乔木林分 碳储量 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下载PDF
江苏省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经济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加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1-204,共4页
森林植被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区域碳氧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影响区域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尚不清楚。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文章运用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江苏省森林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基于51个县(市... 森林植被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区域碳氧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影响区域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尚不清楚。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文章运用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江苏省森林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基于51个县(市)的样本数据,对影响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5—2010年,江苏省森林碳储量由25.90×106 t C增加到46.16×106 t C,森林碳"汇"效应显著,但各区域的碳储量变化不均衡;森林面积和林业产值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地区生产总值和公路里程数对其影响显著为负,人口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在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仍将保持一定时期惯性增长的条件下,增加森林面积和林业产值,提升森林的经营技术水平,对于提高江苏的森林碳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因子连续函数法 社会经济影响 江苏省
下载PDF
2004—2013年山东省森林碳储量及其碳汇经济价值 被引量:50
8
作者 张春华 居为民 +2 位作者 王登杰 王希群 王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39-1749,共11页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林分碳储量及其碳汇经济价值的估算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基于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实测样地数据改进的生物量蓄积量转换参数,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林分碳储量及其碳汇经济价值的估算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基于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实测样地数据改进的生物量蓄积量转换参数,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2004—2013年山东省森林碳储量及其碳汇经济价值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山东省森林面积、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从2004—2008年的156.12×10~4hm^2、34.75Tg C和22.26Mg C/hm^2增加到2009—2013年161.44×10~4hm^2、43.98Tg C和27.24Mg C/hm^2。人工林是森林面积、碳储量和碳密度增加的主要贡献者,人工林和天然林对森林生物量碳汇的贡献分别为97.3%和2.7%。两次森林清查期间,杨树和硬阔软阔类森林的碳储量之和分别占全省总量的70.2%和69.6%,杨树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增加最为显著。各龄组森林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森林碳汇经济价值从2004—2008年的243.37亿元增长到2009—2013年的253.42亿元,年均增长2.01亿元,杨树的碳汇经济价值占全省所有森林类型的60%,赤松单位面积碳汇经济价值最强为2.08万元/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森林清查数据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碳汇经济价值 山东省
下载PDF
1973~2013年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38
9
作者 张春华 王莉媛 +3 位作者 宋茜薇 陈晓凤 高慧 王希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78-4686,共9页
基于1973~2013年8次省森林清查数据以及实测数据改进的生物量蓄积量转换参数,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研究了近40a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从1973~1976年的1159.35TgC下降到2009~2013年的8... 基于1973~2013年8次省森林清查数据以及实测数据改进的生物量蓄积量转换参数,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研究了近40a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从1973~1976年的1159.35TgC下降到2009~2013年的833.99TgC,其中天然林减少387.51TgC,人工林增加62.15TgC;森林总体表现为碳源(-10.88TgC/a),主要归因于天然林面积的减少.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存在较大差异,桦木、落叶松和阔叶混是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大多数森林类型的碳密度呈上升趋势.森林以中、幼龄林为主,中龄林碳储量占同期全省总量的27.9%~46.6%,其他龄组的碳储量均呈减少趋势,以成熟林最为明显(201.17TgC);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碳密度分别增加2.20、3.21和3.43MgC/hm^2,成熟林和过熟林则有所下降;不同龄组森林面积和碳密度的变化是导致其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碳密度 森林清查数据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黑龙江省
下载PDF
中国林业碳贡献区域分布及潜力预测 被引量:19
10
作者 许恩银 王维枫 +1 位作者 聂影 杨红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5,共10页
“国家自主贡献”(INDCs)鼓励各国自觉承担减排责任,林业部门的碳贡献及潜力对我国承担减排替代及合理制定INDCs目标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推算法,利用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模拟预测三种森林... “国家自主贡献”(INDCs)鼓励各国自觉承担减排责任,林业部门的碳贡献及潜力对我国承担减排替代及合理制定INDCs目标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推算法,利用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模拟预测三种森林生长情境下各林区承诺期内碳贡献分布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至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束,三大林区总碳储量为48.63 PgC,总蓄积量为188.02×10^8 m^3。②至2030年,自然增长情境(Ⅰ)、按原面积比例分配情境(Ⅱ)和人工林高配比情境(Ⅲ)下林区总碳储量将分别增加1.70、6.90和7.11 PgC,蓄积量分别增加53.04×10^8、61.70×10^8和62.38×10^8m^3。③2013—2030年期间,各林区碳贡献均保持增长,但东北和西南林区贡献率逐年下降,南方林区贡献率上升趋势明显。④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每提高5%南方林区新造林面积比例,三大林区的碳储量和蓄积量将提升6 TgC和7×10^5m^3。为充分发挥林业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潜力,应提高南方林区的新造林面积比例,为用材林制定合适的采伐模式,增加杉木和桉树等速生树种面积,以维持较高的碳贡献增长速度和保障木材生产安全的优势。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发展混交林,对过熟林进行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工促进更新过熟林以提高森林更新速度,从而改善碳贡献率下降和林龄偏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碳贡献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区域分布 潜力预测
下载PDF
浙江省杉木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兰芳 韦新良 汤孟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7-1114,共8页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是浙江省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杉木经营管理,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效益,以1994-200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森林生产力,以平均划分的原...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是浙江省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杉木经营管理,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效益,以1994-200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森林生产力,以平均划分的原则将经度、纬度和海拔3个维度分别划分成几个半度带称之为梯度带,用最小显著差法分别计算差异显著性,分析杉木林生产力的地理分异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浙江省杉木林生产力在经度方向上差异显著(P<0.05),第Ⅰ和第Ⅱ梯度带上的生产力明显高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且其他梯度带间的生产力差异不显著(P>0.05);在沿纬度方向上差异不显著,但各梯度带上的生产力波动规律一致;在海拔方向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时间推移第Ⅴ梯度带的生产力明显高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总体上,浙江省杉木林生产力在经度方向上存在明显分异现象,在纬度和海拔2个地理维度上无明显分异现象,但随时间推移有分异趋势,分异现象逐渐明显。浙江省杉木林在118°~119°E之间培育可能会具有更高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森林生产力 杉木林 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地理分异 浙江省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和森林管护水平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基于福建253个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文梦 张婷婷 +1 位作者 苏时鹏 沈大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820-9829,共10页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固碳功能,有效的森林管理是提升碳密度的重要方式。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森林管护水平也随之变化,进而可能影响森林碳密度。为了厘清劳动力转移和森林管护水平对森林碳密度的作用机理,以提升森林碳密度。利用福建5...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固碳功能,有效的森林管理是提升碳密度的重要方式。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森林管护水平也随之变化,进而可能影响森林碳密度。为了厘清劳动力转移和森林管护水平对森林碳密度的作用机理,以提升森林碳密度。利用福建5县(区)253个村1999年与2009年的林业二类调查数据和入村调研数据,采用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评价了森林碳密度,再运用层次回归模型分析了劳动转移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并检验了森林管护水平对二者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10年间森林碳密度普遍提升,但区域差异明显;空间上森林碳密度呈由南向北递增,提升率呈由南向北递减。(2)劳动力转移对森林碳密度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森林管护水平对森林碳密度有显著削弱作用,并对劳动力转移与森林碳密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中介效应。(3)劳动力特征、采伐方式及森林自然禀赋等因素,主要通过生计依赖、生境状况和生物量对森林碳密度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适当减少对森林的人为干扰,丰富林农生计来源,转变林业经营目标,科学采伐成熟和过熟林,保护天然起源林,丰富人工林树种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森林管护 森林碳密度 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中介效应
下载PDF
1994年-2018年东三省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纭绮 赵光影 +1 位作者 刘永祥 李雪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12期163-167,共5页
为开展东三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变化的研究,文章以1994年-2018年期间5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基础,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东三省森林碳储量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994年-2018年东三省森林碳储量共增加334.37 TgC,整体表... 为开展东三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变化的研究,文章以1994年-2018年期间5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基础,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东三省森林碳储量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994年-2018年东三省森林碳储量共增加334.37 TgC,整体表现为碳汇,年均固碳16.71 Tg/a。在林龄方面,中龄林碳储量占比最高,占同期总碳储量的33.07%~44.69%。在不同优势树种中,栎类、落叶松和阔叶混是东三省森林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由此,改善林龄结构和加强对优势树种的经营与管理对提升东三省森林碳汇能力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三省 森林碳储量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森林资源清查
下载PDF
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辉祥 宋玥 孙智勇 《中国林业经济》 2020年第6期55-58,98,共5页
以黑龙江省二十余种树木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林分与林龄,在2003—2013年连续三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平均生物量法计算出不同种类、不同林龄、不同起源的森林资源碳储量及碳密度,并进一步分析其动... 以黑龙江省二十余种树木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林分与林龄,在2003—2013年连续三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平均生物量法计算出不同种类、不同林龄、不同起源的森林资源碳储量及碳密度,并进一步分析其动态变化及分布特征,以找寻合适树种进行保护与扩增。结果表明:①从植被类型的角度来看,乔木林碳储量最多,为661.78 Tg,其碳密度也最高,为33.94Mg/hm2;②不同林龄的乔木中,中龄林、近熟林的碳储量在不同时期的清查数据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共占69.87%;③在不同树种中,阔叶混、落叶松、栎类等树种为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主要贡献树种,合计占黑龙江省乔木林碳储量的62.17%;④碳密度方面枫桦、水曲柳、栎类、樟子松等排名靠前;综上所述,阔叶混、落叶松、栎类作为主要碳储量贡献树种,应当进行主要保护,并辅助以其他树种的保护与扩增,提升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生物量 森林碳储量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下载PDF
杉木、马尾松等不同树种组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建都 刘青 +3 位作者 龚文彬 黄志韧 张志 陶超武 《湖南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61-65,89,共6页
以新化县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新化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出不同树种组的碳储量以及碳密度。结果表明:(1)各树种组碳储量的大小排序为:杉木组>马尾松组>竹木组>... 以新化县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新化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出不同树种组的碳储量以及碳密度。结果表明:(1)各树种组碳储量的大小排序为:杉木组>马尾松组>竹木组>柏木组>慢生阔叶树组>中生阔叶树组>灌木组>国外松组>果树组>速生阔叶树组>食用原料树种组>药用树种组>杨树组>林化原料树种组;(2)各树种组碳密度的大小排序为:中生阔叶树组>速生阔叶树组>柏木>国外松组>竹木组>杨树组>杉木组>慢生阔叶树组>马尾松组>果树组=食用原料树种组=林化原料树种组>灌木组>药用树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化县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森林碳储量 碳密度
下载PDF
2003—2011年建瓯市碳汇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成伟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运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结合建瓯市森林资源调查档案数据对建瓯市2003—2011年的碳储量、碳密度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3—2011年,建瓯市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实现了持续增长.针对中、幼龄林碳储量起伏波动的现象,提出了加强对中、幼龄林... 运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结合建瓯市森林资源调查档案数据对建瓯市2003—2011年的碳储量、碳密度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3—2011年,建瓯市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实现了持续增长.针对中、幼龄林碳储量起伏波动的现象,提出了加强对中、幼龄林的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林业碳储量内涵式增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碳储量 碳密度 动态变化
下载PDF
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考青云 李家欣 +1 位作者 欧兴浪 宋玥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第4期73-79,共7页
以黑龙江省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采取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平均生物量法从不同角度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森林植被进行了碳储量和碳密度的估算及分析。结果显示,第九次清查期的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889.37Tg,... 以黑龙江省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采取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平均生物量法从不同角度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森林植被进行了碳储量和碳密度的估算及分析。结果显示,第九次清查期的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889.37Tg,较第八次清查期增长77.90Tg。在森林类型方面,乔木林约占黑龙江省森林总碳储量的99.70%;乔木林优势树种中,阔叶混碳储量占比最高约为41.66%;在不同起源方面,天然乔木林较人工乔木林具有明显优势;在不同林龄方面,不同龄组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顺序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同时中龄林、近熟林和过熟林三种龄组的碳密度较其他龄组具有明显优势,体现出更强的固碳能力,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面积对树种的碳储量存在较大的影响,在未来林业发展中,可以通过对中龄林和成熟林加强抚育、优化优势树种结构等措施来增加森林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动态变化 黑龙江
下载PDF
城步苗族自治县林地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超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3期52-56,共5页
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城步苗族自治县林地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各龄组碳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密度则随着龄级的上升不断增加,且与林木的固碳能力联系... 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城步苗族自治县林地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各龄组碳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密度则随着龄级的上升不断增加,且与林木的固碳能力联系极为紧密,是所占面积和固碳能力的综合体现;各优势树种碳储量为阔叶混最大,柏木组最小,从结果来看并非与分布面积成正比,而碳密度是中生阔叶树组最大,是灌木组最小,说明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大小与林分结构和经营方式有较大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下载PDF
2007-2012年顺昌县国有林场碳汇动态变化
19
作者 赵刚源 《林业勘察设计》 2014年第1期10-15,共6页
以顺昌县国有林场2007—201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建立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全县碳储量和碳密度,并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总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实现了持续增长,总森林... 以顺昌县国有林场2007—201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建立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全县碳储量和碳密度,并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总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实现了持续增长,总森林植被碳储量从2007年的825405t增加到2012年的958415t,净增长133010t,平均增长率为3.03%。中幼龄林森林碳储量占森林总碳储量的30%以上,表明有一定森林储碳潜力。从年龄结构上分析,近熟林以上的森林碳储量虽增加,但其碳密度呈略下降趋势,因此近熟林以上森林质量有所下降,森林结构仍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碳储量 碳密度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南平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估算与分析
20
作者 郑淑娟 《林业勘察设计》 2012年第2期61-65,共5页
利用2006年南平地区二类调查数据,建立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计算南平地区各县市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南平地区中,建瓯和建阳的碳储量值最大,邵武、浦城、南平、武夷山、光泽次之... 利用2006年南平地区二类调查数据,建立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计算南平地区各县市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南平地区中,建瓯和建阳的碳储量值最大,邵武、浦城、南平、武夷山、光泽次之,政和和松溪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