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关佛教因果思想与信仰缺失问题的思考 |
方文风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2013 |
0 |
|
2
|
佛教因果思想的伦理价值浅析 |
孙建国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3
|
大足石刻中的因果思想探析 |
邬宗玲
|
《宗教研究》
|
2016 |
1
|
|
4
|
佛教因果思想的瑜伽唯识机理 |
袁经文
|
《宗教研究》
|
2016 |
0 |
|
5
|
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
牛延锋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6
|
发乎道德,应乎福祸——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精神与特色 |
牛延锋
|
《五台山研究》
|
2008 |
3
|
|
7
|
阿多诺论康德的因果性思想 |
邓雄雁
|
《前沿》
|
2017 |
1
|
|
8
|
论魏晋南北朝隋文章对汉译佛经因果报应思想之容摄 |
李秀花
常昭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9
|
论佛教因果思想的三次转向——以本生经为核心 |
吕昂
|
《宗教研究》
|
2016 |
0 |
|
10
|
敦煌歌辞与佛教因果思想 |
曾凯
|
《宗教研究》
|
2016 |
0 |
|
11
|
民间佛教的因果思想——从山东民间手抄本《沤和颁赦科》谈起 |
释观清
|
《宗教研究》
|
2016 |
0 |
|
12
|
渗透因果思想培养核心素养 |
赵斌
|
《高考》
|
2019 |
0 |
|
13
|
浅说汉传佛教因果思想的流变和作用 |
景满华
|
《唐山文学》
|
2017 |
0 |
|
14
|
解读方立天先生的佛教文化内涵——以因果报应思想为例 |
牛延锋
|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0 |
|
15
|
程善之《残水浒》对水浒空白结构的发现与弥合 |
孙琳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6
|
持诵《行愿品》 利益难思议 |
张秉全
|
《浙江佛教》
|
2000 |
0 |
|
17
|
孙富该死吗?——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任青天
|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
2010 |
0 |
|
18
|
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
农国柱
|
《广东佛教》
|
2000 |
0 |
|
19
|
浅析《蜘蛛丝》中的佛教元素 |
樊思远
|
《科教导刊(电子版)》
|
2015 |
0 |
|
20
|
论印光大师对朱熹等理学家辟佛思想的回应 |
王志阳
|
《法音》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