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作者

机构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体认知护理策略对皮肌炎患者情绪的影响观察
1
作者 张琪 候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92-095,共4页
观察实施小组认知干预措施对皮肌炎病人情绪及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68例皮肌炎病人,按随机数表分成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体认知干预策略,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 观察实施小组认知干预措施对皮肌炎病人情绪及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68例皮肌炎病人,按随机数表分成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体认知干预策略,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相应的指标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以后,观察组在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定向四个维度之分数分别是21.63±2.94分、20.19±3.32分、21.69±2.61分、6.13±1.16分,都远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5。实施策略后,两组患者SAS和SDS分数都有所下降,观察组的SAS评分降至28.79±3.84,SDS评分降至31.63±4.8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AS 33.36±4.15,SDS 37.96±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角色、认知、社会功能分数分别是24.12±2.95分、26.73±3.01分、26.29±3.4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ESCA和Fugl-Meyer评分都显著提高,但观察组的提高程度显著超过了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团体认知护理策略对皮肌炎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能使其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护理策略 皮肌炎 情绪影响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团体认知护理对皮肌炎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绮文 欧英慧 《全科护理》 2016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护理对皮肌炎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2例皮肌炎病人按照住院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皮肌炎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团体认知护理干预。入院初和12周...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护理对皮肌炎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2例皮肌炎病人按照住院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皮肌炎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团体认知护理干预。入院初和12周后分别应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量表(SF-36)、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干预前后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病人12周后SCL-90得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认知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皮肌炎病人的负性情绪水平,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助于病人疾病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团体认知护理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团体认知护理沟通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认知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晓芬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9期4110-4112,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护理沟通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认知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按电脑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护理沟通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认知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按电脑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团体认知护理沟通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躁狂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个人与社会功能评定量表(PSP-CHN)、简易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躁狂症状量表(BRM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BD躁狂发作病人实施团体认知护理沟通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社会功能和认知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认知能力 社会功能 团体认知护理沟通
下载PDF
团体认知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本观察选取2017年2月—2019年9月本院救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团体认知护理。比较...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本观察选取2017年2月—2019年9月本院救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团体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希望水平评分及自我效能感。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erth指数评分、GSES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认知护理模式在乳腺癌化疗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有效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团体认知护理 希望水平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团体认知护理在皮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陆璟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8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护理在皮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接收的120例皮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将120例患者分作两组,住院号奇数者纳入对照组(60例),行基础护...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护理在皮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接收的120例皮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将120例患者分作两组,住院号奇数者纳入对照组(60例),行基础护理,住院号偶数者纳入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团体认知护理。对比两组的疾病认知水平、临床疗效及负性情绪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疾病知识、症状识别、治疗配合、情绪管理评分比对照组高(P<0.001);观察组护理后的皮疹、肌力、肌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或P<0.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5.00%,比对照组的83.33%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比对照组低,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评分比对照组高(P<0.001)。结论将团体认知护理应用在皮肌炎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护理 皮肌炎 护理 认知水平 负性情绪
下载PDF
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结合整体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蕊 贺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结合整体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4例,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结... 目的:探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结合整体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4例,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结合整体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济负担评分、身体负担评分、情感负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结合整体干预能够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 整体干预 心理状态 自我感受负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联合行为阶段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誉玲 曹丽 贾海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联合行为阶段护理模式对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因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联合行为阶段护理模式对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因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联合行为阶段护理,以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等为评价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概念维度评分、知识与信息寻求维度评分、被动性维度评分、动机维度评分及自我护理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依次为(32.60±5.68)、(35.35±4.13)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面对评分较对照组高,回避及屈服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联合行为阶段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促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球囊扩张术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 行为阶段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护理措施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周新亚 王欣 申小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团体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08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54例增加认知行为团体护理...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团体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08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54例增加认知行为团体护理措施。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心理弹性、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24 h尿蛋白定量(24Upro)、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坚韧、自强、乐观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各维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接受认知行为团体护理措施能够改善肾功能及心理弹性,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团体护理措施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肾功能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以家属参与护理为主的不孕症护理中辅助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的价值研究
9
作者 万俊丽 郝崇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观察不孕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辅助家属参与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从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妇科病例中,挑选58例予以研究,依据抽签法分组标准,将其中的29例设为参比组,而余下29例列为干预组。2组所用护理方案依次是家属参与护理... 观察不孕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辅助家属参与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从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妇科病例中,挑选58例予以研究,依据抽签法分组标准,将其中的29例设为参比组,而余下29例列为干预组。2组所用护理方案依次是家属参与护理、家属参与护理+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评估并对照2组护理结果。结果 家庭关怀度和希望感显示,干预组得分更高(P<0.05);负面情绪得分和病耻感得分显示,干预组各指标更低(P<0.05);辅助生殖效果对照中,干预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 在不孕症患者接受家属参与护理期间,辅助性采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作用突出,既可增加家庭关怀与希望水平,又能调节心绪,减轻病耻感,达到预期的辅助生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家属参与护理 辅助生殖效果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
下载PDF
术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及关爱护理对门诊无痛人流患者HAMA和HAMD评分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陈慧玲 邓芬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98-0101,共4页
主要探索了术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及关爱护理对门诊无痛人流患者HAMA和HAMD评分的影响。研究措施:挑选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无痛人流的病人60名,依照随机数表,将其分成普通护理组(也就是对照组)与术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及... 主要探索了术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及关爱护理对门诊无痛人流患者HAMA和HAMD评分的影响。研究措施:挑选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无痛人流的病人60名,依照随机数表,将其分成普通护理组(也就是对照组)与术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及关爱护理组(即实验组),每组30名。在对照组接受门诊普通护理的前提下,实验组进一步实施了术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及关爱护理。两组的心理状况以及负面情绪如应对方式(MCMQ)、术后康复(其中有术后两小时的VAS评分、出血持续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进行了比较。在护理开始前,两组在HAMA和HAMD的评分上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进行了护理后,实验组的HAMA和HAMD评分都比对照组要低(P<0.05)。和对照组相较,实验组在术后的2hVAS评分也更低(P<0.05),而且病人在术后出血与月经恢复的时间都有所减少(P<0.05)。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CBC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单位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SAS、HAMD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及关爱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门诊无痛人流手术的病人心态,并有助于其术后更好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及关爱护理 无痛人流 心理状态 术后康复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结合家属参与护理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静 凌秀凤 +2 位作者 张蓉艳 张娟 陈小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8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结合家属参与护理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不孕症且均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结合家属参与护理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不孕症且均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家属参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两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抑郁和压力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结合家属参与护理,对家庭功能有改善作用,缓解负面情绪作用明显,可提高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 家属参与护理 不孕症 心理状态 家庭功能
下载PDF
团体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在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丽云 邹丽敏 +2 位作者 陈惠红 洪月芬 梁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33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在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团体认知...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在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团体认知饮食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尿量、残余肾功能、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尿量、残余肾功能、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尿量、残余肾功能、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尿量及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饮食护理 腹膜透析 生活质量 肾功能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MHD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潘妍君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MHD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3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0例)与对照组(8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MHD治疗相关的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团体认知行为护...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MHD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3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0例)与对照组(8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MHD治疗相关的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团体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水平;同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对照组两项评分均无明显变化,与干预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两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营养状态正常比例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反略有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BMI和PA两项指标均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干预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RE外,干预组PF、RP、GH、BP、SF、VT以及MH等7项指标评分均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团体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来改善MHD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 团体认知行为护理 焦虑 抑郁 营养状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恐惧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芳 黄英民 +1 位作者 庞洪芳 王伟妮 《右江医学》 2019年第9期676-679,共4页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恐惧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改...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恐惧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恐惧症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 恐惧症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杜戈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18期8-11,49,共5页
目的:针对团体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进行研究。观察... 目的:针对团体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进行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团体认知行为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以综合护理效果、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自主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观察指标,对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差异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值,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个月开始,观察组患者自主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团体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的效果,同时改善关节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护理 老年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团体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雨檬 王玉 +1 位作者 程虹 刘玉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9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 研究团体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腹膜透析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12月行腹膜透析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进行12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 目的 研究团体认知饮食护理方案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腹膜透析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12月行腹膜透析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进行12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团体认知饮食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认知饮食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团体认知饮食护理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团体认知模式在卵巢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丙红 陈晓兵 郭庆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7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模式在卵巢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6例卵巢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团...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模式在卵巢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6例卵巢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团体认知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应对方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理、信仰、生理、社会关系、独立性和环境各领域评分都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 A)、Ig G及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Ig 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应用团体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免疫功能,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护理 卵巢肿瘤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心理状态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18
作者 许冰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3326-3329,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与干预组32例(给予认知行为团体...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与干预组32例(给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营养状态指标、胃肠激素水平、生存质量评分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34.33±4.19)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33.14±4.28)分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4.229、4.376,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前白蛋白(PA)(289.43±32.09)mg/L、白蛋白(ALB)(41.28±5.13)g/L及血红蛋白(Hb)(112.67±12.88)g/L依次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3.146、3.365、3.582,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胃泌素(GAS)(104.32±11.29)μg/L、瘦素(Leptin)(6.13±0.86)μg/L均依次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长抑素(SS)(47.39±5.3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3.412、3.045、4.101,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16.32±1.73)分、生理评分(14.86±1.85)分、环境评分(17.26±2.03)分、社会关系评分(18.21±2.57)分均依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5±1.53)分、(12.59±1.79)分、(14.88±1.97)分、(16.12±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3.391、3.817、3.372、3.041,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75%(6/32)明显低于对照组40.63%(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4,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与营养状态,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营养状态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认知-存在团体护理联合同伴心理关怀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9
作者 汪利果 谢艺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23期4292-4296,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存在团体护理联合同伴心理关怀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260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 目的探讨认知-存在团体护理联合同伴心理关怀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260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病例均分为两组,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认知-存在团体护理联合同伴心理关怀干预, 均持续干预2个月。干预前后,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遵医行为、自我效能、心理应激、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疾病认知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 观察组作息规律、健康行为和治疗态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PSQI、一般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交往和环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认知-存在团体护理联合同伴心理关怀可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 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应激, 提高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 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存在团体护理 同伴心理关怀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治疗依从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