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团结斗争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振建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团结斗争规律 统一战线 中国 人民内部矛盾 政治斗争
下载PDF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中又团结又斗争策略的生成逻辑及当代启示
2
作者 唐欢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又团结又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解决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一个总政策、总方法。这一策略的形成,植根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吸收借鉴,基于建党以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中国资产阶级“两面性”的深刻认识,同时契合了中国革命... 又团结又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解决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一个总政策、总方法。这一策略的形成,植根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吸收借鉴,基于建党以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中国资产阶级“两面性”的深刻认识,同时契合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求,是理论、历史、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策略经历了联合、斗争、又团结又斗争等发展过程。进入新时代,正确把握团结与斗争的关系,又团结又斗争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构建安定有序的国内环境,也有助于指导对外关系健康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统一战线 团结斗争 统战工作策略
下载PDF
坚持运用“又团结又斗争”的规律
3
作者 张献生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12,共9页
“又团结又斗争”是统一战线的基本规律,是百年历史实践的结晶。团结和斗争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了“又团结又斗争”规律的基本内涵。坚持和运用“又团结又斗争”规律,是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 “又团结又斗争”是统一战线的基本规律,是百年历史实践的结晶。团结和斗争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了“又团结又斗争”规律的基本内涵。坚持和运用“又团结又斗争”规律,是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的时与势、目标与任务和历史方位重要变化的内在要求。要增强团结的艺术,提高斗争的本领,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使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结 斗争 团结斗争 凝心聚力
下载PDF
求同存异与团结斗争的政治学——瓦窑堡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知和政治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续添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71,共9页
瓦窑堡会议前后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从发现差异到求同存异,实现了从斗争的政治学向团结斗争的政治学的转换。发现差异是政治认知转换的逻辑起点,求同存异是政治选择的现实目标,团结斗争则是并行不悖的政治策略,团结的政治学和... 瓦窑堡会议前后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从发现差异到求同存异,实现了从斗争的政治学向团结斗争的政治学的转换。发现差异是政治认知转换的逻辑起点,求同存异是政治选择的现实目标,团结斗争则是并行不悖的政治策略,团结的政治学和斗争的政治学由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两大策略支点,也是互动的两大机制。比较而言,团结的政治学更具有中国化的意义,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和一个具有显著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超大型社会来说,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内部的友爱团结无疑是最重要的政治学,而和谐的政治学就是团结的政治学在今天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同存异 团结斗争 政治学 瓦窑堡会议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论抗日战争中毛泽东以斗争求团结的战略思想
5
作者 黄宇蓝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2,共4页
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了毛泽东以斗争求团结战略思想的正确性,这一战略思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文章就这一战略思想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作全面阐述。
关键词 毛泽东 抗日战争 斗争团结 统一战线
下载PDF
团结与斗争的科学理论——毛泽东统战思想及其新时代启示
6
作者 周批改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0-53,共4页
毛泽东统战思想是在团结与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团结与斗争的科学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根据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高举团结的旗帜同时进行坚决的斗争,在实践中诠释了统与战的辩证法,书写了和与斗的... 毛泽东统战思想是在团结与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团结与斗争的科学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根据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高举团结的旗帜同时进行坚决的斗争,在实践中诠释了统与战的辩证法,书写了和与斗的博弈论,构建了关于团结与斗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毛泽东统战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其蕴含的理论精髓对于新时代大团结和伟大斗争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团结斗争 统一战线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处理统一战线中团结与斗争策略的演变与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严淑红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15-121,共7页
进入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总结统一战线工作发展进程的规律与经验。统一战线工作的战略长期坚持不变,但必须不断改变策略才能适应不同时代的任务与目标。通过研究统一战线工作的进程与路径,发现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胜利,在于根据当前任... 进入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总结统一战线工作发展进程的规律与经验。统一战线工作的战略长期坚持不变,但必须不断改变策略才能适应不同时代的任务与目标。通过研究统一战线工作的进程与路径,发现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胜利,在于根据当前任务而科学地处理好团结与斗争之间的辩证关系。统一战线是由“统”与“战”分别组成的“一线”,其中的统与战的关系,就是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发展,经过了革命、建设、改革等时期,再进入新时代;在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工作,关于处理团结与斗争的关系更是与时俱进。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策略为又联合又斗争,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策略为既团结又斗争,改革开放时期的统一战线策略为大团结小斗争,新时代的统一战线策略为强团结巧斗争。沿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脉络,总结共产党推进统一战线关于团结与斗争的理论、实践、成就等发展逻辑,以此深刻理解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历程,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统一战线 团结斗争 斗争策略
下载PDF
论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方针
8
作者 李充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6,共6页
建国初期如何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有争论的问题。本文力图从历史的和当时现实的情况出发,根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论述,对这一问题给予有针对性地回答,亦总结其斗争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团结斗争 共同纲领 民族资产阶级
下载PDF
毛泽东“以斗争求团结”策略思想论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瑛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47,107,共9页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针对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提出了"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这一思想阐明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揭示了中国革...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针对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提出了"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这一思想阐明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规律,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资产阶级关系问题上的独立原则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对于推动当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以斗争团结 策略思想
原文传递
李立三领导工运的统战艺术
10
作者 孔德生 《党史博采(上)》 1994年第5期16-16,共1页
李立三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他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实际斗争中,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工人中的帮会势力实行又斗争又团结的策略,表现出高超的统战艺术,为中国工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1年底,李立三遵照毛泽东... 李立三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他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实际斗争中,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工人中的帮会势力实行又斗争又团结的策略,表现出高超的统战艺术,为中国工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1年底,李立三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到安源开展工人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发现矿上红帮势力很大,很多工人参加红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立三 统战艺术 中国工人运动 斗争团结 青帮 阶级分析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总工会 小头目
下载PDF
毛泽东团结思想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心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7,共4页
毛泽东团结思想内涵丰富。毛泽东建立了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基础的团结思想;他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前提下把目标原本不同的人,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人,都团结到一个共同的事业之中来;他通过以斗... 毛泽东团结思想内涵丰富。毛泽东建立了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基础的团结思想;他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前提下把目标原本不同的人,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人,都团结到一个共同的事业之中来;他通过以斗争求团结的方式,既保证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切力量,踊跃地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来;他善于根据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情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批评与自我批评 求同存异 斗争团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