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代团衫考
- 1
-
-
作者
庞淳俊
-
机构
江苏苏州
-
出处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
文摘
从分析一批形制类似的明代女性礼服文物出发,通过梳理文献记载并结合实物的对比研究,整理出这类服装在明代的名称变化和形制变化,同时对金元明3代团衫的沿革和形制特点进行了详细探讨。
-
关键词
团衫的形制
团衫的演变
金元明团衫
-
Keywords
the shape of Tuanshan
the evolution of the Tuanshan
Tuanshan in Jin,Yuan,and Ming Dynasties
-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团衫初探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杜雪
谢静
-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出处
《服装设计师》
202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
文摘
“团衫”是辽金时期古籍文献中出现的词。辽代灭亡之后,在金代和金之后的元明两朝的历史文献中,“团衫”继续出现。那么什么是团衫?团衫的形制又是什么的样呢?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对辽金元明时期团衫的样式特点进行详细探析。
-
关键词
辽金元明团衫
团衫样式
团衫特征
-
Keywords
Liao jin yuan Ming regiment unlined upper garment
Ball unlined upper garment style
Ball unlined upper garment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翠微峰下的农民剧团
- 3
-
-
作者
王小卿
-
出处
《老区建设》
1990年第5期36-36,共1页
-
文摘
在江西宁都县翠微峰下的赖村乡卫东村有一个农民剧团,叫为“卫东文宣队”。这个农民剧团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这个农民剧团以演现代小戏为主,演地方传统色彩的“宁都采茶”为辅,道具自制,节目自编,经费自筹,服务农民。
-
关键词
新长征突击队
卫东村
文宣
文宜
团衫
基础训练
文艺调演
夜路
青年男女
精神生活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元杂剧中的服饰风俗文化遗存
- 4
-
-
作者
周玲
张连举
-
机构
广东警官学院文学教研室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2004年第4期53-57,共5页
-
基金
元杂剧中的风俗文化遗存研究"获广东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排号03/04H_1-14
-
文摘
元杂剧中因剧情之需要较充分地展开了元人的服饰文化习俗,这里有蒙古人喜爱穿的袍、靴之类,也有汉人传统的上盖、团衫、背子、裹肚等,体现了蒙汉结合、中外交融的服饰文化特征。
-
关键词
元杂剧
服饰风俗
蒙古族
上盖
团衫
背子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诈妮子调风月》中金代女性装束含义考
- 5
-
-
作者
孙改霞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23年第1期153-164,共12页
-
文摘
元杂剧《诈妮子调风月》中多次出现金代妇女装束“包髻、团衫、腰裙、绸手巾”,学者对这一装束所体现的意义多有争议。但据文献记载,这一装束本身并不能体现人物等级身份,能体现等级身份的是这一装束所使用的材料以及装束上的饰品。除此之外,这一装束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即象征着“婚约”,因为金人妇女在结婚时多穿这一装束,这在元杂剧《谢天香》《望江亭》两剧中亦能得到证明。
-
关键词
调风月
包髻
团衫
绸手巾
-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K24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宣化辽金墓壁画中的服饰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孙遇安
-
出处
《文物天地》
1996年第1期11-14,共9页
-
文摘
河北宣化下八里村有一片辽末金初的墓葬群,1974年、1989-1990年、1993年曾先后几度进行发掘,出土的九座墓中均绘有壁画。其年代为辽大安九年(1093年)到金皇统四年(1144年),跨度凡五十一年。壁画的题材各墓相近,不外门卫、出行、进茶、进酒、乐舞、奕棋、积财、奉佛及星象等,可是由于其中人物众多,器用纷繁,构图在统一中又有变化,且画风写实,笔意舒畅,轮廓准确,细节分明,所以相当精采,为后世留下了一大批生趣盎然的生活小景。这里有些服饰在别处不太常见,填补了服装史上的某些空白。契丹男子髡发,沈括在《熙宁使虏图钞》中已指出:'其人剪发,妥其两髦。
-
关键词
髡发
墓葬群
服装史
两髦
辽金
皇统
熙宁
包髻
团衫
八里村
-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