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继续医学教育的多模态围产保健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萌 杨林 +9 位作者 沈柳 张素菡 王敏 孙振凤 徐晓巍 刘娜娜 王亚新 侯丽 李姣 马良坤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目的/意义将多模态知识图谱应用于围产保健继续医学教育,以提高医护人员围产保健服务质量。方法/过程结合北京协和医院围产保健继续教育项目学员需求和课程主要特点构建顶层本体,对本体类、关系和属性进行设计和定义,利用不同粒度教学... 目的/意义将多模态知识图谱应用于围产保健继续医学教育,以提高医护人员围产保健服务质量。方法/过程结合北京协和医院围产保健继续教育项目学员需求和课程主要特点构建顶层本体,对本体类、关系和属性进行设计和定义,利用不同粒度教学资源表示教学内容,利用Protégé软件构建围产保健知识图谱概念层和实例层。基于团队自主研发的医学知识服务平台MedKaaS,实现多模态实体进一步交互式构建,以及围产保健课程知识的可视化、检索和问答。结果/结论该多模态知识图谱实现了围产保健课程内容的语义化整合,有助于学员直观和有针对性地学习围产保健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围产保健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妊娠期合并症对子代围产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海芹 刘彩茹 +2 位作者 张维一 马津津 杨丽萍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症对子代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收治入院的妊娠期合并症患者140例纳入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妊娠期女性140例纳入参照组。比较2组孕妇子代的一般情况、围产期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疾病组140...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症对子代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收治入院的妊娠期合并症患者140例纳入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妊娠期女性140例纳入参照组。比较2组孕妇子代的一般情况、围产期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疾病组140例妊娠期合并症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最高与参照组比较,疾病组子代出生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更低,住院天数、NICU入住率及死亡率均明显更高(P<0.05);与参照组比较,疾病组子代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畸形、死胎、新生儿死亡等围产期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更高(P<0.05);与参照组比较,疾病组新生儿黄疸、脑膜炎、肺炎、颅内出血、低血糖、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症对胎儿的危害较大,可增加子代围产期不良结局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针对此类孕妇应密切监测孕妇各项指标变化,加强围生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合并症 子代 围产期结局
下载PDF
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红燕 朱桃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探讨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初产妇10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常规围产期产科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干预,干预... 目的:探讨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初产妇10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常规围产期产科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干预,干预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脱落1例,观察各组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自然分娩、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分娩时产妇疼痛程度(VAS评分)、产后3d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与康纳-戴维森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孕妇营养情况及产妇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总产程(431.49±24.19 min)短于对照组(508.18±22.17 min),产后2h出血量(123±10 ml)少于对照组(204±11 ml),自然分娩率(80.4%)高于对照组(60.0%),产妇并发症率(0)、新生儿并发症率(3.9%)均低于对照组(8.0%、16.0%);分娩时观察组VAS评分(4.85±0.94分)低于对照组(6.23±0.56分),产后3d的EPDS评分(7.29±0.69分)与CD-RISC评分(81.27±4.27分)均优于对照组(9.13±0.77分、77.62±2.65分),孕妇营养不良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8.0%),产妇干预满意率(94.1%)高于对照组(78.0%)(均P<0.05)。结论: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可较好改善初产妇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缩短总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轻了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并发症发生,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好、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围产 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 并发症 疼痛 满意率
下载PDF
孕前BMI及孕期BMI变化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孙宇 王爱华 +3 位作者 张静 范薇 杨丽娟 罗丹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0期85-89,共5页
目的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BMI变化对产妇分娩方式、围产期结局的影响,为备孕期及孕期女性的体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将研究对象分为消瘦组(n... 目的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BMI变化对产妇分娩方式、围产期结局的影响,为备孕期及孕期女性的体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将研究对象分为消瘦组(n=16)、正常组(n=54)、超重或肥胖组(n=28);按孕期BMI变化分为增重不足组(n=19)、增重正常组(n=27)、增重过多组(n=52),分析组间孕妇分娩方式及围产期结局的差异。结果98例孕妇中,69例行阴道分娩,29例行剖宫产。消瘦组、正常组、超重或肥胖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068,P<0.05);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及增重过多组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126,P<0.05)。消瘦组、正常组、超重或肥胖组的妊娠并发症、胎儿不良事件、新生儿不良事件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11、21.977、23.885,P<0.05),而产后并发症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期BMI变化组别的妊娠并发症、胎儿不良事件、新生儿不良事件及产后并发症比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651、10.825、16.534、11.159,P<0.05)。结论孕前超重或肥胖、孕期增重过多均可能增加产妇剖宫产及不良围产期结局的发生风险。建议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妇女在备孕期间进行减重管理,孕期仍需科学管理体重,避免孕期增重过多或增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体重指数 分娩方式 围产期结局
下载PDF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与胚胎玻璃化冷冻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及围产期结局比较
5
作者 申春艳 张建瑞 +1 位作者 杜姗姗 管一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比较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与胚胎玻璃化冷冻移植周期临床妊娠及围产期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卵裂期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解冻行卵胞浆内... 目的:比较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与胚胎玻璃化冷冻移植周期临床妊娠及围产期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卵裂期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解冻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77个(卵母细胞冷冻组),和同期利用倾向性评分1∶4匹配后得到的新鲜卵母细胞行ICSI后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复苏移植周期293个(胚胎冷冻组)。比较2组移植后临床妊娠及围产期结局。结果:卵母细胞冷冻组与胚胎冷冻组临床妊娠率(50.65%vs 46.76%)、早期流产率(12.82%vs 11.68%)及活产率(37.66%vs 39.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剖宫产率(79.31%vs 83.33%)、胎膜早破发生率(10.34%vs 9.65%)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10.34%vs 9.65%)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双胎分娩早产率(18.75%vs 6.41%,46.15%vs 41.67%)、出生体重[(3449.38±485.39)g vs(3424.74±511.94)g,(2515.20±539.46)g vs(2597.08±523.44)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与胚胎玻璃化冷冻移植周期临床妊娠和围产期结局相似,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辅助生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胚胎 玻璃化冷冻 临床妊娠结局 围产期结局
下载PDF
高龄孕妇双胎妊娠的围产结局特征分析
6
作者 王莉 王永萍 +1 位作者 田石 李凤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对双胎妊娠孕妇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和分娩的416例双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年龄<35岁双胎孕妇分为适龄组(313例),将年龄≥35岁双胎孕妇分为高龄组(... 目的探讨高龄对双胎妊娠孕妇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和分娩的416例双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年龄<35岁双胎孕妇分为适龄组(313例),将年龄≥35岁双胎孕妇分为高龄组(103例),比较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围产期合并症或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高龄组经产妇明显多于适龄组,而适龄组孕妇孕前体重指数低于高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受孕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孕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比例高于适龄组。高龄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双胎生长不一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及围产儿死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可增加双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但不影响双胎妊娠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高龄 孕妇 围产 结局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朱佳佳 刘文娴 +1 位作者 陈立颖 刘宝利 《中国医药》 2024年第9期1285-1289,共5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对围产期心肌病(PPC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PPCM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功能是否改善分为无改善组...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对围产期心肌病(PPC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PPCM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功能是否改善分为无改善组(37例)和改善组(41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HR对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估心功能无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无改善组患者年龄、经产妇比例、PPCM病史比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血肌酐、血糖、B型脑钠肽水平、SHR均大于/高于改善组,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改善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HR预测PPCM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最佳截断值为1.079,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90.2%,曲线下面积为0.880(95%置信区间:0.800~0.961)(P=0.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HR≥1.079、血肌酐及LVEF<35%为PPCM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HR≥1.079是PPC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使用SHR可以协助识别PPCM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心肌病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减胎术后胎儿生长规律及围产结局分析
8
作者 原鹏波 周文君 +4 位作者 吴天晨 尹韶华 杨静 魏瑗 赵扬玉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评价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妊娠减胎术后的胎儿生长规律和围产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选择性减胎术的MCDA双胎妊娠孕妇85例作为MCDA双胎减胎组,利用一般资料匹配同期171例单胎及165例MCDA未... 目的评价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妊娠减胎术后的胎儿生长规律和围产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选择性减胎术的MCDA双胎妊娠孕妇85例作为MCDA双胎减胎组,利用一般资料匹配同期171例单胎及165例MCDA未干预双胎孕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三组间胎儿宫内发育及围产结局。结果单胎对照组的EFW、AC、FL、BPD及HC均大于MCDA双胎减胎组和双胎对照组,MCDA双胎减胎组的AC大于双胎对照组,其余指标与双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CDA双胎减胎组的剖宫产比例(52.9%)显著低于双胎对照组(86.1%),与单胎对照组(39.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MCDA双胎减胎组的分娩孕周为(37.1±2.7)周,早于单胎对照组(38.8±2.2)周而晚于双胎对照组(34.0±2.8)周,在32周和34周之前的早产比例(5.9%和11.8%)均低于双胎对照组(21.8%和46.7%),但与单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37周前的早产比例(30.6%)低于双胎对照组(78.8%)而高于单胎对照组(7.6%)。结论减胎术后保留胎儿的生长趋势同未减胎的MCDA双胎无明显差异,其围产结局主要与是否发生胎膜早破、早产有关。与未减胎的MCDA双胎孕妇相比,减胎术后存活新生儿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和转NICU比例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与普通单胎相比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 选择性减胎术 胎儿生长规律 围产期结局
下载PDF
胎儿体质量估计对初产妇巨大儿分娩方式及围产结局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陈磊 杨明芳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观察胎儿体质量估计对初产妇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和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206例,根据估计体质量分为甲组(估计胎儿体质量<4000 g,118例)和乙组(估计胎儿体质量... 目的观察胎儿体质量估计对初产妇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和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206例,根据估计体质量分为甲组(估计胎儿体质量<4000 g,118例)和乙组(估计胎儿体质量≥4000 g,88例)。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等。结果206例初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30.6±3.4)岁。与乙组相比,甲组阴道分娩比例较高(61.9%比40.9%)、剖宫产比例较低(32.2%比56.8%),两组分娩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试产率明显高于乙组(90.7%比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出血量(容积法)和校正产后出血量均高于乙组[350(300,500)ml比300(300,380)ml,440(230,720)ml比360(160,5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肩难产、新生儿窒息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估胎儿体质量可增加初产妇巨大儿试产率及阴道分娩率,也增加了产后出血量,但并未增加胎儿窘迫、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等分娩并发症。建议胎儿估计体质量<4500 g且有阴道分娩意愿的产妇,应该在充分告知的情况下,增加试产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胎儿体质量估计 阴道分娩 剖宫产 母婴结局 围产
下载PDF
北京妇产医院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及妊娠结局的概况分析
10
作者 朱宏远 曹妍 +3 位作者 王殊 谢杰施 翟燕红 曹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589-1592,1599,共5页
目的分析在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以及妊娠结局新生儿受累感染的概况。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围产期孕妇26351例,新生儿2015例,对其进行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分析。结果在26351例围产期孕妇中... 目的分析在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以及妊娠结局新生儿受累感染的概况。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围产期孕妇26351例,新生儿2015例,对其进行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分析。结果在26351例围产期孕妇中,有2906例为GBS阳性感染者,感染率为11.03%。其中18~24岁孕妇GBS感染率为10.70%,25~35岁孕妇GBS感染率为11.22%,36~45岁孕妇GBS感染率为10.35%,46~52岁孕妇GBS感染率为13.33%,4组年龄段B族链球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季节分组发现春季围产期孕妇GBS感染率为10.41%,夏季孕妇GBS感染率为11.51%,秋季孕妇GBS感染率为11.83%,冬季孕妇GBS感染率为10.74%,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在不同季节的感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2015例新生儿中,有124例为B族链球菌阳性感染者,感染率为6.15%;B族链球菌阳性感染孕妇中正常新生儿913例(45.31%)、不良妊娠结局1102例(54.69%),包括新生儿早产715例(53.48%)、新生儿感染108例(5.36%)、新生儿呼吸困难99例(4.91%)、胎膜早破116例(5.7%)、新生儿宫内窘迫11例(0.55%)、新生儿低血糖13例(0.65%)、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2例(0.1%)。结论北京地区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率为11.03%,其中以46岁至52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13.33%),夏秋季节孕妇GBS感染高发,GBS阳性感染孕妇娩出新生儿的GBS感染率为6.15%,不良妊娠结局中以新生儿早产发生率最高(53.48%)。通过本研究为临床对于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的概况、诊疗、预防、把控妊娠结局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 B族链球菌感染 新生儿感染 早产 感染率
下载PDF
单胎脐带过度扭转产时胎心监护特征及围产结局
11
作者 刘春雨 郭薇 张龑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 探讨脐带过度扭转的产妇在产时胎心监护图形特点、分娩方式及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某三甲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时发现脐带过度扭转的单胎孕妇122例(扭转组),... 目的 探讨脐带过度扭转的产妇在产时胎心监护图形特点、分娩方式及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某三甲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时发现脐带过度扭转的单胎孕妇122例(扭转组),同期住院的无脐带过度扭转136例产妇(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及不同程度脐带过度扭转的胎心监护特征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扭转组与对照组间产妇的平均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方式(剖宫产或阴道顺产)、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脐带长度、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组的Ⅱ类、Ⅲ类胎心监护图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重度扭转与轻度扭转相比,更易发生胎儿窘迫、出现Ⅱ类、Ⅲ类监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过度扭转存在一定的孕期高危因素,增加了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的机会,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增加,其大部分监护图形正常,但Ⅱ类,Ⅲ类图形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 脐带过度扭转 脐带扭转指数 围产结局
下载PDF
妊娠妇女运动状态的纵向调查及其与围产结局的关联分析
12
作者 金颖 张雪松 +3 位作者 沈妤 张乐 刘宁宁 冯素文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3期1-6,12,共7页
目的纵向调查妊娠妇女运动状态变化规律,分析其与围产结局的关联。方法纳入2020年1-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妊娠妇女285例,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应用妊娠期身体活动问卷,分别在妊娠早、中、晚期3个时段进行运动状态... 目的纵向调查妊娠妇女运动状态变化规律,分析其与围产结局的关联。方法纳入2020年1-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妊娠妇女285例,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应用妊娠期身体活动问卷,分别在妊娠早、中、晚期3个时段进行运动状态随访调查,并跟踪其围产结局,分析运动状态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完成随访240例。240例妊娠妇女中运动未达标155例、运动部分达标41例、运动全程达标44例,比较发现3组妊娠妇女妊娠期体重增长(F=12.897,P<0.001)、产后出血量(F=3.306,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χ^(2)=8.261,P=0.015)、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χ^(2)=6.300,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新生儿出生体重(F=7.056,P=0.001)、巨大儿发生率(χ^(2)=10.012,P=0.005)、早产儿发生率(χ^(2)=6.676,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妇女运动水平及达标率不容乐观,应加强妊娠妇女运动健康指导,提高妊娠期全程运动水平及达标率,以改善母婴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运动状态 围产结局 纵向研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
13
作者 张文敏 黄友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152-154,共3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孕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单盲分组方式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对孕产妇施以常规围产保健,观察组...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孕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单盲分组方式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对孕产妇施以常规围产保健,观察组在常规围产保健基础上给予孕产妇中西医结合围产保健。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喂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产后恢复指标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参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初乳分泌时间以及子宫复旧时间均早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在围产期应用中西医结合保健方式,可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剖宫产率,促进其机体恢复,缓解其不良情绪,有助于提升孕产妇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 保健 高龄孕产妇 围产保健 心理状态 分娩
下载PDF
围产期母体营养调控对犊牦牛生长发育、血清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尚恺圆 江明锋 +9 位作者 官久强 安添午 赵洪文 柏琴 吴伟生 李华德 谢荣清 沙泉 罗晓林 张翔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8-1648,共11页
本研究基于高寒牧区牦牛产业母犊培育现状,旨在探究围产期母体营养均衡供给与早期断奶的营养调控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血清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牦牛高效养殖提供科学基础。研究选取18头健康、体重相近、胎次为2~4次、预产期相近的... 本研究基于高寒牧区牦牛产业母犊培育现状,旨在探究围产期母体营养均衡供给与早期断奶的营养调控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血清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牦牛高效养殖提供科学基础。研究选取18头健康、体重相近、胎次为2~4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后期麦洼牦牛,随机分为放牧对照组(GF)、营养供给组(SF)、早期断奶组(SW)3个组(n=6),GF组牦牛产前及产后阶段均于天然牧场自然放牧,SF组牦牛在产前30 d至产后90 d按妊娠后期、泌乳早期营养需要以“精料+青干草+放牧”方式给予营养均衡供给,SW组牦牛在营养均衡供给基础上,于产后60 d对犊牛进行早期断奶处理。对GF、SF、SW组牦牛所产犊牛初生重、90 d体重及体尺指标进行测定,并采集犊牛90日龄血清样本,分析不同母体营养调控方式下犊牦牛血清生化、生长相关激素分泌及免疫功能差异。结果表明,SF和SW组犊牛的初生重显著高于GF组(P<0.05);90日龄时,SF和SW组犊牦牛的体重、体高以及胸围均显著高于GF组(P<0.05),SW与SF组之间犊牛体重、体尺无显著差异(P>0.05)。与GF组相比,SF和SW组犊牛血清葡萄糖(GLU)、球蛋白(GLB)、胆固醇(CHO)浓度显著上升(P<0.05);SF组TP水平显著高于GF组(P<0.05)。生长相关激素方面,SF和SW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水平显著高于GF组(P<0.05);SW组生长激素(GH)浓度显著高于GF组(P<0.05)。SF、GF组犊牦牛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显著高于SW组(P<0.05)。相较于GF组,SF、SW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SF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显著高于GF组(P<0.05)。综上所述,营养均衡供给为妊娠后期和泌乳前期牦牛母体提供了充足的养分,通过增加犊牦牛养分摄入,提升了犊牛初生重、血清糖、氮营养代谢物水平,增加了生长相关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从而促进了犊牦牛生长发育;早期断奶搭配营养均衡供给方式对犊牦牛生长发育、免疫功能无显著负面影响,并进一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 营养调控 早期断奶 犊牦牛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数字医疗赋能生殖/围产医学
15
作者 黄荷凤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66-66,共1页
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数字医疗赋能生殖/围产医学”的前沿报道。黄院士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识别染色体核型,研发的样机检测准确率超过95%;开发基于cfDNA基因逆卷积分析技术的NIPT2.0版,首次对显性单基... 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数字医疗赋能生殖/围产医学”的前沿报道。黄院士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识别染色体核型,研发的样机检测准确率超过95%;开发基于cfDNA基因逆卷积分析技术的NIPT2.0版,首次对显性单基因病进行产前筛查;建构基于家系遗传背景的多基因病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国内首例PGT-P(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在慢病胚胎期的防控;研发“5G+AI+云生信+远程超声”一站式会诊平台,实现超快速的基因数据传输与分析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疗 围产医学 产前筛查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多基因病 风险评估模型 胚胎期 检测准确率
下载PDF
北京地区围产期抑郁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玉芹 王小榕 +3 位作者 王子旭 陈雪 刘晓巍 赵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孕产妇围产期抑郁发病率,分析孕晚期抑郁和产后抑郁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门诊就诊的4476名孕产妇的人口社会学资料及临床资料,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孕产妇围产期抑郁发病率,分析孕晚期抑郁和产后抑郁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门诊就诊的4476名孕产妇的人口社会学资料及临床资料,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进行筛查,分析北京地区孕产妇女围产期抑郁发病率及年龄、配偶学历、夫妻间不良事件、代际关系、计划怀孕、个人月收入、个人最高学历、新生儿性别、月经情况等因素对围产期抑郁患病率的影响。结果:EPDS筛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孕产妇女孕晚期抑郁和产后抑郁发病率分别为20%和15.30%,孕晚期的抑郁发病率要高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P<0.01)。对于孕晚期抑郁,20~35岁的孕妇相较于大于35岁的孕妇发生孕晚期抑郁的可能性更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产后抑郁,个人月收入小于10000元(P<0.05)、既往有痛经史(P<0.05)、经前紧张(P<0.01)、目前存在漏尿情况(P<0.05)是产后抑郁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地区孕产期妇女的围产期抑郁发病率高,其中孕晚期抑郁的发病率要显著高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临床需要进一步关注抑郁发病高危人群,提高围产期抑郁的早期识别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抑郁 发病率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北京地区围产期妇女
下载PDF
如何做好高龄产妇的围产期保健
17
作者 苏晓丽 《妈妈宝宝》 2024年第5期90-92,共3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事业稳定后或年龄稍大时再考虑生育。然而,高龄产妇在孕期和围产期面临的风险也相对较高。那么,如何做好高龄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呢?以下是一份全面的保健攻略,希望能为高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事业稳定后或年龄稍大时再考虑生育。然而,高龄产妇在孕期和围产期面临的风险也相对较高。那么,如何做好高龄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呢?以下是一份全面的保健攻略,希望能为高龄产妇及其家庭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围产期保健 现代生活节奏 生育 如何做好
下载PDF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探讨
18
作者 张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93-0196,共4页
分析围产期护理在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100例剖宫产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围产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 分析围产期护理在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100例剖宫产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围产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较高,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而言,通过围产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护理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对热应激围产期奶牛生理生化指标及HSP70 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李文 陈慧君 +5 位作者 王超 张绍波 王盛琪 张博 敖英男 齐智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6,共9页
为确定酵母铬和二氢吡啶是否能缓解围产期奶牛热应激,将24头体质量和胎次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饲养于环境温湿指数(THI)高于68的热应激条件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铬组和二氢吡啶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饲喂8 g/(头... 为确定酵母铬和二氢吡啶是否能缓解围产期奶牛热应激,将24头体质量和胎次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饲养于环境温湿指数(THI)高于68的热应激条件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铬组和二氢吡啶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饲喂8 g/(头·d)铬含量为1‰的酵母铬和3 g/(头·d)的二氢吡啶,试验周期为40 d,观测酵母铬和二氢吡啶对围产期奶牛热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酵母铬组和二氢吡啶组奶牛与对照组奶牛在呼吸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②各组奶牛血清中血糖和胆固醇含量在产前第7天与产后第3天均无显著差异。二氢吡啶组奶牛产前第7天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酵母铬组和二氢吡啶组产前、产后血清中Na^(+)、K^(+)、Cl^(−)的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在产前、产后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和肌酸激酶的含量也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④酵母铬组、二氢吡啶组与对照组奶牛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基因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8 g/(头·d)铬含量为1‰的酵母铬和3 g/(头·d)二氢吡啶对血液生化指标和HSP70 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说明日粮中添加8 g/(头·d)铬含量为1‰的酵母铬和3 g/(头·d)二氢吡啶对缓解围产期荷斯坦奶牛热应激无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围产期奶牛 酵母铬 二氢吡啶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生理调控与饲养管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馨蕊 付予 +2 位作者 马思佳 杨卓 陶金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5-2333,共9页
围产期奶牛受多方面因素的调控,由于生理、日粮、环境和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变化,奶牛易发生能量负平衡和免疫抑制,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导致养殖效益下降。本文基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对围产期奶牛在能量、激素、维生素与矿物质、细胞因子等... 围产期奶牛受多方面因素的调控,由于生理、日粮、环境和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变化,奶牛易发生能量负平衡和免疫抑制,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导致养殖效益下降。本文基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对围产期奶牛在能量、激素、维生素与矿物质、细胞因子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进行综述。发现这一时期奶牛血糖、胰岛素、脂肪、氨基酸等关键物质呈现出有序而规律性的动态变化,生殖激素和其他激素也表现出显著波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发生显著调整。鉴于这些复杂的生理变化,为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提供合理建议对防控奶牛能量代谢紊乱、改善乳品质量、提高奶牛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围产 能量物质 能量负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