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围压三轴试验的蛋形弹塑性模型参数分析
1
作者 徐日庆 朱黄鼎 +3 位作者 孙华俊 张岗平 吴明明 闫自海 《地基处理》 2023年第1期9-18,54,共11页
为了验证蛋形弹塑性模型参数在高围压条件下的稳定性,以蛋形函数为基本框架,以塑性功函数作为硬化参数,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建立并发展了适用于应变硬化土体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一系列淤泥质软土应力路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的分析,利... 为了验证蛋形弹塑性模型参数在高围压条件下的稳定性,以蛋形函数为基本框架,以塑性功函数作为硬化参数,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建立并发展了适用于应变硬化土体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一系列淤泥质软土应力路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的分析,利用双线性法、非线性回归等方法,得到了杭州黏土的蛋形弹塑性模型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在高压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显示了蛋形弹塑性模型的优越性。进一步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析,搜集并计算了14组不同土的蛋形本构参数,研究发现,参数a、d能够共同表征土体黏聚力的情况,参数b能够反映土体的抗剪能力。搜集并分析了8类土体的形状参数α和内摩擦角φ数据。研究发现,对于黏性土而言,形状参数α与内摩擦角φ的正切值近似成正比,比例系数k=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形强度准则 弹塑性本构 室内试验 杭州黏土 参数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大岗山坝区辉绿岩卸围压三轴流变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龙云 张强勇 +5 位作者 杨尚阳 隋斌 杨文东 王有法 王超 袁圣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34-1042,共9页
为研究硬脆性岩体的卸荷流变力学特性,以大岗山水电站坝区为依托,经过现场采样取芯,采用三轴流变试验机,开展硬脆性辉绿岩不同应力路径下的三轴流变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卸荷流变和加载流变都存在门槛效应;加载流变破坏的侧向应变... 为研究硬脆性岩体的卸荷流变力学特性,以大岗山水电站坝区为依托,经过现场采样取芯,采用三轴流变试验机,开展硬脆性辉绿岩不同应力路径下的三轴流变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卸荷流变和加载流变都存在门槛效应;加载流变破坏的侧向应变为轴向应变的2~3倍,卸荷流变破坏时为1~7倍;加载流变破坏形态主要为剪切破坏,而卸荷流变破坏形态主要为劈裂破坏;轴向应力σ1恒定卸围压流变时岩样表现出的脆性比偏应力(σ1-σ3)恒定卸围压流变更为剧烈;二者的流变破坏破坏强度均比常规三轴强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岗山坝区 硬脆性辉绿岩 流变试验 流变破坏强度 流变应力阈值
下载PDF
深部软弱地层TBM围岩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兴 刘泉声 +2 位作者 刘滨 刘恺德 黄诗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77-1986,共10页
为揭示TBM深部软弱围岩变形破坏力学特性,开展了反映深埋隧道TBM机械开挖卸荷本质——高初始围压下缓慢准静态卸荷这一卸荷特征的砂质泥岩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慢卸荷条件下的岩石峰前应力一应变曲线接近于常规三轴压缩峰... 为揭示TBM深部软弱围岩变形破坏力学特性,开展了反映深埋隧道TBM机械开挖卸荷本质——高初始围压下缓慢准静态卸荷这一卸荷特征的砂质泥岩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慢卸荷条件下的岩石峰前应力一应变曲线接近于常规三轴压缩峰前应力一应变曲线,卸荷屈服阶段产生损伤扩容,侧向变形加速增长,从体积压缩开始转向扩容;应力达到峰值强度后,岩石首先发生1~2级脆性跌落,随着围压继续缓慢卸荷,岩石沿一条斜率较小的近似斜直线发生伴随有多级次生微破裂的线性应变软化;岩石变形全过程由弹性变形段、峰前卸荷损伤扩容段、峰后脆性跌落段、含有多级微破裂的线性应变软化段以及残余强度阶段组成;岩石缓慢卸荷发生宏观张剪复合破坏,并伴有轴向劈裂裂纹,破裂断面为由许多劈裂裂纹相互贯通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剪切带,剪切带内劈裂的岩片在轴向挤压力和沿破裂面的剪切力共同作用下被挤压和摩擦成许多细颗粒和岩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机械开挖 软岩 缓慢准静态卸荷 试验
下载PDF
混凝土Johnson-Holmquist模型极限面参数确定 被引量:17
4
作者 熊益波 胡永乐 +1 位作者 徐进 陈剑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6-751,共6页
为合理确定Johnson-Holmquist(JH)本构模型参数,根据屈服面理论建立了粘聚强度与Mohr-Coulomb准则参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通过三轴围压试验获取极限面参数的方法。采用围压高达120MPa的三轴试验实测了一种混凝土的破坏强度,同时结合文献... 为合理确定Johnson-Holmquist(JH)本构模型参数,根据屈服面理论建立了粘聚强度与Mohr-Coulomb准则参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通过三轴围压试验获取极限面参数的方法。采用围压高达120MPa的三轴试验实测了一种混凝土的破坏强度,同时结合文献数据确定了统计经验的JH模型极限面参数。通过对飞片碰撞与侵彻的数值模拟,检验了参数的合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混凝土 Johnson-Holmquist模型 MOHR-COULOMB准则 围压三轴试验 极限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坡脚开挖诱发滑坡机理——以沙井驿滑坡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裴向军 袁广 +3 位作者 张晓超 李维庆 袁野 赵峥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202,共8页
坡脚开挖、坡面堆载、不合理灌溉等人类活动诱发的工程性黄土滑坡灾害频频发生,对于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以兰州市沙井驿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勘测的基础上,研究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导致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通... 坡脚开挖、坡面堆载、不合理灌溉等人类活动诱发的工程性黄土滑坡灾害频频发生,对于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以兰州市沙井驿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勘测的基础上,研究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导致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通过减围压三轴试验研究黄土边坡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基于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黄土边坡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中边坡不同深度的土体应力及变形发展规律,揭示开挖过程中坡体稳定性变化规律及滑坡启动机理。结果表明,沙井驿滑坡是由于坡脚不合理开挖导致老滑坡复活,为牵引式滑坡;在开挖过程中,坡体内发生应力重分布,应力状态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开挖的进行,坡体变形逐渐增大;开挖结束后,坡体中部产生大量剪切裂缝,后缘产生张拉裂缝,坡体稳定性降至最低,中上部均有较大变形,最后发生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脚开挖 滑坡机理 围压三轴试验 FLAC3D
下载PDF
非饱和填土(黄土)的湿化变形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关亮 陈正汉 +2 位作者 黄雪峰 孙树国 方祥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98-1704,共7页
为探讨非饱和路堤填土湿化变形规律,应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对干密度为1.7和1.8 g/cm3的重塑黄土进行24组剪切试验,控制净室压力为50,100和200 kPa,控制吸力为0,50,100和200 kPa。采用2种简化的模型和双线法分析湿化变形,给出应用线性简化... 为探讨非饱和路堤填土湿化变形规律,应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对干密度为1.7和1.8 g/cm3的重塑黄土进行24组剪切试验,控制净室压力为50,100和200 kPa,控制吸力为0,50,100和200 kPa。采用2种简化的模型和双线法分析湿化变形,给出应用线性简化模型和双曲线模型计算湿化变形的公式,并确定公式中的参数取值。通过分析2种模型计算的湿化变形发现,干密度对湿化变形影响很大,因此提高路基压实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湿化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非饱和填土 控制吸力和净剪切试验 湿化变形 双线法 简化模型
下载PDF
河流作用诱发黄土滑坡机理 被引量:5
7
作者 袁湘秦 赵法锁 段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4-160,共7页
在对泾阳南塬实地调查中发现,位于泾河与塬边交切处,发育有数量较多的黄土滑坡,分析认为河流作用是该类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通过实地调查,对饱和Q2黄土进行减围压三轴剪切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河流作用诱发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 在对泾阳南塬实地调查中发现,位于泾河与塬边交切处,发育有数量较多的黄土滑坡,分析认为河流作用是该类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通过实地调查,对饱和Q2黄土进行减围压三轴剪切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河流作用诱发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土体抗剪强度与应力路径有关,减围压三轴剪切状态下,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小于常规三轴剪切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土体更容易发生剪切破坏;斜坡坡脚处存在关键块体,对斜坡整体稳定性起着控制作用。河流作用诱发黄土滑坡就是因为河流的持续侧蚀,造成坡脚关键块体逐步滑塌,最终导致斜坡失稳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Q2黄土 剪切试验 河流侧蚀 抗剪强度 黄土滑坡形成机理
下载PDF
饱和软黏土应变累积特性及经验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85,共9页
为了更加真实地描述地基饱和软黏土在长期交通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特性,借助GDS变围压动三轴试验系统对温州饱和软黏土开展了一系列恒定围压应力路径(CCP)以及变围压应力路径(VCP)下的部分排水循环加载试验,重点分析了循环动应力比... 为了更加真实地描述地基饱和软黏土在长期交通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特性,借助GDS变围压动三轴试验系统对温州饱和软黏土开展了一系列恒定围压应力路径(CCP)以及变围压应力路径(VCP)下的部分排水循环加载试验,重点分析了循环动应力比(CSR)、应力路径(α)及其长度(L)对饱和软黏土永久轴向应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循环次数(N)下,永久轴向应变随着CSR的增大和α的减小而增大,可分别采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描述永久轴向应变与CSR和α之间的关系。基于试样经历10000次循环后的永久轴向应变,通过归一化处理发现归一化永久轴向应变(ε^(p)_(a),10000/ε_(p,CCP)_(a,10000))与归一化应力路径长度(L/L_(CCP))和归一化平均主应力幅值(p^(ampl)/p_(CCP)^(ampl))之间分别呈对数和线性关系且与CSR无关。进一步构建了考虑CSR、α以及N综合影响的对数型经验模型并对不同应力路径下的永久轴向应变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黏土 应变累积特性 GDS变试验 部分排水应力路径 永久向应变 经验模型
下载PDF
循环移动轮载下粗粒土路基填料永久变形特性及安定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郑可扬 肖源杰 +4 位作者 王萌 王斌 严金龙 陈晓斌 叶新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30-1943,共14页
针对常规的恒定围压动三轴试验仅能模拟路基土动应力场中的循环偏应力等不足,为更真实地反映移动轮载下路基土的长期变形性能和破坏机制,采用应力路径斜率、应力路径长度、最小平均主应力等变量的不同组合,模拟循环偏应力和循环围压耦... 针对常规的恒定围压动三轴试验仅能模拟路基土动应力场中的循环偏应力等不足,为更真实地反映移动轮载下路基土的长期变形性能和破坏机制,采用应力路径斜率、应力路径长度、最小平均主应力等变量的不同组合,模拟循环偏应力和循环围压耦合下的动态应力路径,开展基层和底基层粗粒土填料的一系列恒定围压和循环围压动三轴试验,探究不同动态应力路径下粗粒土路基填料轴向累积塑性应变随荷载循环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针对已有安定状态判定准则未能准确界定永久变形行为不同阶段且未能考虑循环围压效应等不足,提出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法的永久变形行为不同阶段划分方法,采用循环围压条件下永久变形试验结果对现有安定准则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该新判定准则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粗粒土填料 循环荷载 循环试验 永久变形 安定分析
原文传递
CO_2 permeability of fractured coal subject to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被引量:8
10
作者 JU Yang WANG JianGuo +3 位作者 WANG HuiJie ZHENG JiangTao RANJITH Pathegama G GAO Fe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931-1942,共12页
The CO_2 permeability of fractured coa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oth coalbed gas extraction and CO_2 storage in coal seams, but the effects of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high injection pressure and elevated temperat... The CO_2 permeability of fractured coa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oth coalbed gas extraction and CO_2 storage in coal seams, but the effects of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high injection pressure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 on the CO_2 permeability of fractured coal with different fracture extents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thoroughly. In this paper, the CO_2 permeability of fractured coals sampled from a Pingdingshan coal mine in China and artificially fractured to a certain extent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undrained triaxial tests. The CO_2 permeability is measured under the confining pressure with a range of 10–25 MPa, injection pressure with a range of 6–12 MPa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 with a range of 25–70°C. A mechanistic model is then propo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_2 permeability of the fractured coals. The effects of thermal expansion, temperature-induced reduction of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thermal micro-cracking on the CO_2 permeability are explor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_2 permeability of naturally fractured coal salient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injection pressure.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reduces the permeability of both naturally fractured coal and secondarily fractured coal. It is also observed that initial fracturing by external loads can enhance the permeability, but further fracturing reduces the permeability. The CO_2 permeability decreases with the elevation of temperature if the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44°C, but the permeability increases with temperature once the temperature is beyond 44°C. The mechanistic model well describes these compaction mechanisms induced by confining pressure, injection pressure and the complex effects induced by elevated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permeability fractured coal confining pressure elevated temperature thermal effects mechanistic mode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