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手术期输血指征评分对指导临床外科手术患者输血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新 施振峰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在指导临床外科手术患者输血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20年2月作者在张家港第五人民医院轮岗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输血方式不同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在指导临床外科手术患者输血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20年2月作者在张家港第五人民医院轮岗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输血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输血组和POTTS输血组,每组25例。常规输血组采用常规输血方式,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版)》结合患者病情,严格按照实践经验对患者进行输血;POTTS输血组采用POTTS指导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拆线时间、术后24 h血红蛋白(Hb)〕、血液输注量和输注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OTTS输血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常规输血组(mL:116.7±12.7比130.5±14.7,P<0.05),住院时间和术后拆线时间明显短于常规输血组(d:14.5±12.5比31.5±30.5,13.5±1.5比15.7±1.7,均P<0.05),术后24 h Hb水平明显低于常规输血组(g/L:80.6±5.4比99.8±9.7,P<0.05);POTTS输血组血液输注量(U:3±1比7±3)、输注率〔36.0%(9/25)比72.0%(18/25)〕、并发症发生率〔8.0%(2/25)比28.0%(7/25)〕均明显低于常规输血组(均P<0.05)。结论POTTS指导外科手术患者输血疗效良好,安全性高,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血液输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输血指征评分 输血 有效性
下载PDF
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在指导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秦超 黄丹 +3 位作者 高子仪 石伟奇 王志华 高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1期1350-1353,共4页
目的 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erioperative transfusion trigger score,POTTS)在指导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根据POTTS得分指导输血的围... 目的 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erioperative transfusion trigger score,POTTS)在指导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根据POTTS得分指导输血的围术期血红蛋白(hemoglobin,Hb)60~100g/L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医院由医师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指导输血的围术期Hb 60~100g/L患者146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围术期输血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愈合等级等预后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输注异体红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术后24h Hb、术后引流量、术后拆线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自体输血比例、自体血输注量、输注凝血成分、术前及出院当日Hb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ICU入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术后死亡率、伤口愈合等级及出院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POTTS指导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输血可有效减少红细胞输注,能明显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评分 输血管理 血红蛋白 红细胞
下载PDF
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指导贫血患者围术期输血输注红细胞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马玉萍 申雪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3期60-6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指导贫血患者围术期输血输注红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贫血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80例)接受限制性输血方案;研究组(80例...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指导贫血患者围术期输血输注红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贫血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80例)接受限制性输血方案;研究组(80例)接受POTTS指导输血方案。记录两组失血及输血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异体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血小板输注量、术前、术后24 h及出院时血红蛋白]水平、手术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比两组切口愈合等级。结果:两组血小板输注量及切口愈合等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及血浆输注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术后24 h及出院时Hb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后PT及APTT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POTTS指导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及血浆输注量,且未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输血评分 红细胞 凝血功能
下载PDF
POTTS评分指导高龄半髋置换围手术期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对患者成分输血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文龙 王牧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70-72,共3页
研究输血指征评分(POTTS)高龄半髋置换围手术期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对患者成分输血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7-2022.7我院收治的高龄半髋置换围手术期贫血患者(n=46)分为对照组(n=23,采用常规输血指导)和研究... 研究输血指征评分(POTTS)高龄半髋置换围手术期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对患者成分输血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7-2022.7我院收治的高龄半髋置换围手术期贫血患者(n=46)分为对照组(n=23,采用常规输血指导)和研究组(n=23,采用POTTS评分指导)。对比两组输血情况及凝血功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凝血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OTTS评分指导下输注红细胞,对于高龄半髋置换围手术期贫血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输血指标水平具有改善效果,且对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评分 高龄半髋置换 手术贫血 输注红细胞 成分输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应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的非心脏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输注红细胞的安全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金夏 廖刃 刘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评估围术期输血指征(POTTS)方案应用于非心脏择期手术的安全性。方法从2012年—2016年按照华西医院提出的《POTTS安全性与有效性试验方案》共纳入1 213名患者的多中心试验中,提取270例非心脏择期手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的病例,其中... 目的评估围术期输血指征(POTTS)方案应用于非心脏择期手术的安全性。方法从2012年—2016年按照华西医院提出的《POTTS安全性与有效性试验方案》共纳入1 213名患者的多中心试验中,提取270例非心脏择期手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的病例,其中按照POTTS输血方案患者78例(P组,根据患者术中心功能、呼吸、体温及既往心绞痛病史个体化评分确定患者术中最低Hb),按照限制性输血方案患者192例[R组,Hb(70-100)g/L由临床医师评估是否需要输血],比较2组患者低血红蛋白输血、生命体征相关输血指征、急性失血及合并症发生率,输血前估计失血量及Hb,术后30 d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组与R组比较,低血红蛋白相关输血及生命体征相关输血发生率(%)分别87.18 vs 52.08,59.90 vs 83.33(P〈0.05);输血前低血压发生率为74.4%vs 51.6%(P〈0.05);P组输血前Hb(g/L)68 vs 78(P〈0.05);术后30 d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 vs 2.08,11.5vs 8.9(P〉0.05)。结论在非心脏择期手术中,POTTS方案较限制性输血方案更严格,但同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评分 限制性输血 输血 非心脏择手术 输血安全
下载PDF
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谢本发 方卫平 朱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目的 评价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在血红蛋白(Hb)值为60~100g/L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围术期Hb值为60~100g/L妇科择期手术114例,随机分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组(n=57):POTTS值决定输血的Hb值;对照组(n=57):... 目的 评价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在血红蛋白(Hb)值为60~100g/L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围术期Hb值为60~100g/L妇科择期手术114例,随机分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组(n=57):POTTS值决定输血的Hb值;对照组(n=57):医师决定输血的Hb值。观察比较输入红细胞悬液比例及输入量、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ICU入住率、术后Hb恢复、手术切口愈合、住院时间、输血相关费用和住院费用。结果 POTTS组患者围术期输血占组人次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OTTS组围术期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OTTS组围术期输血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切口愈合分级、术后Hb恢复情况、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入住ICU者、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POTTS指导输血方案应用于妇科围手术期Hb值为60~100g/L患者,能够降低输血人次比,减少围术期输血,降低输血费用,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血红蛋白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指导输血方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苏秀琼 蓝建崇 +1 位作者 刘丽芬 任蓬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0期2982-2984,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对输血方案指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84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POTTS指导输血,对照组采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指导输血,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率、...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对输血方案指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84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POTTS指导输血,对照组采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指导输血,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率、输血量、并发症、死亡率、输血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拆线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悬液输注率及输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出现严重输血并发症,且无死亡病例发生;观察组患者输血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OTTS用于围手术期患者输血的指导,安全有效,可避免不必要的输血,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输血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评分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帆 朱昭琼 刘德行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指导的输血方案是否可安全应用于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为6~10 g/dL的患者。方法将围术期(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Hb可能低于10g/dL的择期手术患者21例,按照序贯法随机分为3组:POTTS指导组(A组,n=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指导的输血方案是否可安全应用于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为6~10 g/dL的患者。方法将围术期(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Hb可能低于10g/dL的择期手术患者21例,按照序贯法随机分为3组:POTTS指导组(A组,n=7)、10 g组(B组,n=7)及7~10 g指南组(C组,n=7)。A组按照POTTS对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决定启动患者输血的Hb水平;B组将患者围手术期Hb维持在≥10 g/dL;C组根据麻醉医师和/或外科医师的经验和患者的病情,决定启动患者输血的Hb水平(7~10 g/dL)。研究比较:①3组患者围术期红细胞悬液的输注率;②输入红细胞悬液总量;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④死亡率。结果 A、B、C3组患者的围术期红细胞悬液输注率分别为42.9%、100%、71.4%;输血总量为0.86±0.40(U)、4.14±0.88(U)、3.14±0.96(U);各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各实验组均无患者死亡。结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能安全有效用于临床工作,且不增加术后围手术期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评分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输血指征评分在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春梅 陈凯 《医疗装备》 2017年第6期109-110,共2页
目的评价输血指征评分在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需行妇科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围手术期输血的判断依据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由医师根据经验决定启动输血的血红蛋白(Hb... 目的评价输血指征评分在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需行妇科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围手术期输血的判断依据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由医师根据经验决定启动输血的血红蛋白(Hb)值,试验组则参照输血指征评分结果决定启动输血的Hb值,分别对两组输血的比例、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后1 d及出院前的Hb水平、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中需输血患者的比例(4.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输血后1 d的Hb水平、出院前Hb水平、住院时长等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围手术期输血指征评分的应用,可以在保证手术顺利、治疗合理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妇科手术中患者的输血率,安全性和经济性俱佳,颇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输血评分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临床指征分析
10
作者 赵玲芝 夏彩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5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临床指征。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10月玉溪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0例。两组围术期均给予输血治疗,其中对照组以血红蛋...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临床指征。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10月玉溪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0例。两组围术期均给予输血治疗,其中对照组以血红蛋白<70 g/L为输血指征,研究组以血红蛋白<100 g/L为输血指征。比较两组输血效果、输血量、血红蛋白水平,贫血纠正、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输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组术中、术后输血量及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贫血纠正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血红蛋白<100 g/L作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指征,能发挥更加显著的输血作用,并提高输血安全性,促进患者贫血体征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手术 输血
下载PDF
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指导围术期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对成分输血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韦菁清 梁树聪 +6 位作者 黄燕娟 潘凤婷 张春莹 黄泽汉 唐莹 王亚峰 黄爱兰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951-954,977,共5页
目的观察采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指导围术期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对患者成分输血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6例围术期贫血(血红蛋白60~100 g/L)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0例和对照组386例。采用POTTS评估试验组患者围术期是否需... 目的观察采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指导围术期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对患者成分输血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6例围术期贫血(血红蛋白60~100 g/L)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0例和对照组386例。采用POTTS评估试验组患者围术期是否需要输注异体红细胞,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评估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是否需要输注异体红细胞。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患者比例及其输注总量、术中和术后输注异体红细胞的患者比例及其输注量、术中和术后输注凝血成分的患者比例及各类凝血成分输注量,手术前后和出院当日的血红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以及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输注异体红细胞的患者比例及其输血量、输注凝血成分的患者比例及输注血浆的患者比例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PT、APTT较对照组延长,两组患者PT、APTT均有随时间延长而变化的趋势(均P<0.05);两组患者FIB、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POTTS指导围术期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能减少异体红细胞的使用,同时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及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评分 贫血 异体红细胞输注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指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国清 宋景姿 黄宏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临床指征。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5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在血红蛋白(Hb)<70 g/L...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临床指征。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5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在血红蛋白(Hb)<70 g/L时实施输血治疗,试验组在Hb<100 g/L时实施输血治疗。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贫血纠正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贫血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术期符合输血指征的条件下接受输血干预,能够较快促进其贫血体征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输血
下载PDF
输血指征评分指导手术患者输注红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树聪 黄泽汉 +4 位作者 黄燕娟 潘凤婷 王亚峰 黄爱兰 廖刃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估输血指征评分指导术中和术后患者红细胞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3月的900例围术期Hb(60~100)g/L患者,男251例,女649例,ASAⅠ~Ⅳ级,随机分为评分组和指南组。评分组根据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的得分值启动... 目的评估输血指征评分指导术中和术后患者红细胞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3月的900例围术期Hb(60~100)g/L患者,男251例,女649例,ASAⅠ~Ⅳ级,随机分为评分组和指南组。评分组根据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的得分值启动输血Hb值,对照组由医师在指南框架内启动输血Hb值。记录输入异体红细胞的比例和量、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Hb值、手术切口愈合等级、ICU入住率和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红细胞输注比例评分组(35.3%)比指南组(42.2%)低(P<0.05);2组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手术切口愈合、术后24 h及出院的Hb值、ICU入住率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指征评分指导围术期红细胞输注,可减少其使用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管理 输血评分 异体红细胞
下载PDF
急诊输血指征评分对产科急诊手术输血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夏妃 刘德行 +3 位作者 许凌懿 朱宇航 张超 朱昭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评估急诊输血指征评分(ETS)应用于产科输血的临床效能。方法ETS是1种通过等级评分形式指导急诊手术围术期输血的方法。查阅ETS实施前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麦迪斯顿手术麻醉系统的麻醉记录,制作并录入2014—2016年共4368名... 目的评估急诊输血指征评分(ETS)应用于产科输血的临床效能。方法ETS是1种通过等级评分形式指导急诊手术围术期输血的方法。查阅ETS实施前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麦迪斯顿手术麻醉系统的麻醉记录,制作并录入2014—2016年共4368名输血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输血信息及转归情况等指标的《输血情况调查表》,对产科应用ETS于急诊手术前后共36个月的用血情况做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ETS应用前后本组产科急诊手术输血率为12.32%(240/1947)vs 8.75%(212/2421)(P<0.05);其中高龄产妇急诊输血率为16.09%(47/292)vs 9.29%(41/441)(P<0.05)、红细胞人均输注量(U)为3(2,4)vs 2(2,4)(P<0.05),正常年龄产妇急诊输血率为11.67%(193/1655)vs 7.12%(141/1980)(P<0.05)、红细胞人均输血量无明显变化(P>0.05)。2)ASA分级为Ⅰ—Ⅱ的产科急诊手术患者输血率10.57%(189/1788)vs 7.16%(162/2264)(P<0.05)。结论ETS指导产科急诊手术输血后,产科急诊手术患者的输血率较前明显下降,提示ETS应用提高了产科急诊手术红细胞输注的合理性与临床节约用血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输血评分 产科输血 红细胞输血 产科急诊手术 合理输血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减少输血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杰 张万清 +2 位作者 苏廷宝 何悦慨 张光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74-377,共4页
目的 探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和新的输血指征的对减少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输异体血的可行性。方法  395例心内直视手术按时间分为 2组 :2 0 2例为对照组 ,未采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 ,以血红蛋白 (Hb) <12 0 g/L ,红细胞压积 (Hct) &... 目的 探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和新的输血指征的对减少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输异体血的可行性。方法  395例心内直视手术按时间分为 2组 :2 0 2例为对照组 ,未采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 ,以血红蛋白 (Hb) <12 0 g/L ,红细胞压积 (Hct) <36 %为围术期输血指征 ;193例为实验组 ,应用无血预允等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及新的输血指征 (Hb <10 0 /L ,Hct<30 % )。对两组体外循环时间、术中和术后用库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死亡率和住院总费用等进行比较 ;对两组围术期术前、术后即时、术后当晚、术后 7d、14d的Hct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实验组有 6 8例 (35 .2 % )围术期无输血 ,术中平均输血量 (12 0 .3± 37.8)ml,术后平均输血量 (2 74 .3± 6 9.1)ml,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输血 ,术中平均输血量 (6 4 2 .1± 4 8.7)ml,术后平均输血量 (734.5± 12 7.4 )ml。两组在围术期中的输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住院总费用与术后的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术后Hct的动态观察均显示 ,术后 7d内有下降的趋势 ,实验组最低降至 30 % ,14d后逐渐回升。结论 应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和新的输血指征能减少或无需在心脏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输血血液保护 输血
下载PDF
输血指征评分对大量输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夏翠英 余小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对患者进行输血指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该院80例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OTTS输血方案作为输血指导,对照组应用我国制定的红细胞悬液输注标准作为输血指导,观察2...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对患者进行输血指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该院80例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OTTS输血方案作为输血指导,对照组应用我国制定的红细胞悬液输注标准作为输血指导,观察2组患者输血率、输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输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观察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1)。(2)2组患者术后24h血红蛋白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POTTS作为患者输血指导能够减少血液输注量,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但安全性并不因为输入量减少而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评分 血红蛋白 红细胞悬液
下载PDF
局部晚期肺癌扩大性手术的应用指征及进展 被引量:28
17
作者 周清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11-415,共5页
肺癌是导致中国癌症死因的首位。完全性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最好方法。但是 ,仅有约三分之一的肺癌适合于外科治疗 ,另三分之二的肺癌由于伴有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器官而被视为不可手术。近年来 ,随着心血管外科理论和技术在肺癌外科中... 肺癌是导致中国癌症死因的首位。完全性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最好方法。但是 ,仅有约三分之一的肺癌适合于外科治疗 ,另三分之二的肺癌由于伴有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器官而被视为不可手术。近年来 ,随着心血管外科理论和技术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 ,使得肺切除合并受侵的左心房、胸主动脉、上腔静脉和肺动脉的整块切除成为可能。这些过去被视为外科禁忌症和无治愈希望的局部晚期肺癌 ,不但获得肿瘤完全切除、无肿瘤复发转移 ,而且获得长期生存和良好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局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理论和技术进展作一简要介绍。此外 ,对局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指征、方法 ,结果和多学科综合治疗 ,包括上腔静脉、左心房、胸主动脉和肺主动脉扩大切除重建 ,进行介绍。最后 ,对局部晚期肺癌扩大切除术的围术期处理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肺癌 扩大切除术 手术 处理
下载PDF
围术期血液管理减少心脏外科手术中输血 被引量:7
18
作者 郗虹娇 郑歌 黄爱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92-994,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围术期血液管理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减少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烟台毓璜顶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和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接受开胸心脏手术的患者106例,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的患者为对照组(n=49),... 目的回顾性分析围术期血液管理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减少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烟台毓璜顶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和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接受开胸心脏手术的患者106例,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的患者为对照组(n=49),采用常规管理;2016年8月—2017年4月的患者为研究组(n=57),采用围术期血液管理。比较两组术前基本信息、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评估应用围术期血液管理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前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565.8±178.6)ml vs(734.1±278.7)ml,P<0.05];研究组输异体红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8%vs 28.6%,P<0.05);研究组输血浆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0.5%vs 40.8%,P<0.05);两组血小板和冷沉淀使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血液管理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异体红细胞和血浆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管理 氨甲环酸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输血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
19
作者 刘慧贤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253-253,共1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如不及时治疗,持续较久或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导...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如不及时治疗,持续较久或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导致各系统的病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骤停和心律失常,发生睡眠中猝死。近年来,有不少关于OSAS患者手术前、中、后死亡的报道[1]。因此,在重视确定治疗方法,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麻醉方式,慎用镇静、镇痛剂等的同时,着力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10年12月~2013年1月为81例患者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悬雍垂腭咽成型术 手术护理 治疗方法 睡眠结构紊乱 患者生活质量 血氧饱和度 睡眠中猝死 高碳酸血症 心律失常 效果满意 通气不足 手术 生理变化 上呼吸道 麻醉方式 及时治疗 护理体会 呼吸骤停
下载PDF
输血指征与容量治疗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邓硕曾 叶菱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9-550,共2页
关键词 输血 容量治疗 输血不良反应 血液保护 组织灌注 循环功能 开源节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