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对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影响分析
1
作者 刘忠航 常志强 +1 位作者 袁晟译 李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9,共10页
沉积物作为养殖系统中氮磷的蓄积库,对养殖水体氮磷水平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氮磷赋存形态影响其在沉积物中的吸附和释放。为研究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对海水养殖池塘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的影响,以400 g/m^(2)生物... 沉积物作为养殖系统中氮磷的蓄积库,对养殖水体氮磷水平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氮磷赋存形态影响其在沉积物中的吸附和释放。为研究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对海水养殖池塘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的影响,以400 g/m^(2)生物量设计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养殖实验,分别为小规格[(0.7±0.3) g]、中规格[(2.5±0.3) g]和大规格[(4.3±0.3) g]处理组,不放养沙蚕设为对照组,实验周期为45 d,分别于实验初、末期采集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测定其中氮磷各赋存形态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均显著提高了沉积物上、中层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和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含量(P<0.05),中、小规格处理组显著降低了沉积物中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SOEF-N)含量(P<0.05);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均显著提高了沉积物上、中层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含量(P<0.05),中、小规格处理组显著降低了沉积物中有机磷(OP)含量(P<0.05)。本研究表明,中、小规格的双齿围沙蚕可以加速沉积物中有机氮磷的矿化,促进沉积物其他形态氮磷向上迁移,使其更容易分解和释放,进而被水体浮游植物所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生物扰动 氮赋存形态 磷赋存形态 沉积物
下载PDF
多齿围沙蚕规模化苗种繁育与全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顺 陈军 +3 位作者 沈海钰 陈飞 丁理法 陈逸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6期349-352,共4页
为缓解多齿围沙蚕苗种紧缺的现状,探索其规模化苗种繁育与全人工养殖技术,于2021—2022年在浙江省温岭市利用水泥池开展了多齿围沙蚕规模化苗种繁育和养成技术研究。苗种繁育试验:挑选雌性亲体4480尾、雄性亲体1120尾,共催产29批次,获... 为缓解多齿围沙蚕苗种紧缺的现状,探索其规模化苗种繁育与全人工养殖技术,于2021—2022年在浙江省温岭市利用水泥池开展了多齿围沙蚕规模化苗种繁育和养成技术研究。苗种繁育试验:挑选雌性亲体4480尾、雄性亲体1120尾,共催产29批次,获得受精卵9052.76万粒;苗种繁育池累计总面积为1450 m^(2),孵化3刚节疣足幼虫7499.37万尾,孵化率为82.84%;培育体长2~3 cm的幼沙蚕共4261.5万尾,平均附苗密度为2.94万尾/m^(2)。养成试验:养殖池总面积为9720 m^(2)(60 m^(2)×162口),一年两茬,共收捕商品沙蚕57834 kg,平均规格为439尾/kg,成活率为59.55%;总产值为348.35万元,净利润为185.01万元;经折算,平均产量达5.95 kg/m^(2),平均产值为358.38元/m^(2),平均利润为190.34元/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齿围沙蚕 规模化繁育 全人工养殖 水泥池 技术
下载PDF
双齿围沙蚕昼夜代谢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玲 陈爱华 +4 位作者 杨大佐 赵啸 张剑诚 王亮 周一兵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4,共7页
在20℃下测定了双齿围沙蚕的常规代谢和标准代谢的昼夜变化规律。按沙蚕体湿重分别设置S[0.50±0.05g]、M[0.90±0.05g]、L[1.50±0.05g]3个组,投喂人工合成的牙鲆饵料,结果表明:(1)常规代谢和标准代谢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 在20℃下测定了双齿围沙蚕的常规代谢和标准代谢的昼夜变化规律。按沙蚕体湿重分别设置S[0.50±0.05g]、M[0.90±0.05g]、L[1.50±0.05g]3个组,投喂人工合成的牙鲆饵料,结果表明:(1)常规代谢和标准代谢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符合幂函数方程R=aWb,b值分别为-0.5988、-0.4817;(2)在标准代谢的昼夜变化中,S、M、L各组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夜间代谢增强,白天相对低缓;(3)对双齿围沙蚕常规代谢和标准代谢昼夜变化的比较表明,S、M和L组特殊动力代谢的峰值分别为3.936、1.5222和1.2853mg·(g·h)-1,持续时间相近,S、M、L总耗能分别为:271.62、73.56和70.56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体重 标准代谢 常规代谢 特殊动力代谢
下载PDF
温度和体重对双齿围沙蚕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玲 陈爱华 +3 位作者 赵啸 王亮 张剑诚 周一兵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81,共6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体重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温度梯度(10、12、16、20、24、27、29℃),沙蚕按体重分成S、M、L3组,平均体重分别为(0 40±0 19)、(1 00±0 22)、(2 00±0 5...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体重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温度梯度(10、12、16、20、24、27、29℃),沙蚕按体重分成S、M、L3组,平均体重分别为(0 40±0 19)、(1 00±0 22)、(2 00±0 50)g。结果表明:1)在10~27℃下,不同体重的沙蚕耗氧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温度达到29℃时,各体重组的沙蚕耗氧率均明显下降;耗氧率(R)与体重(W)呈负幂函数关系R=aWb-1,其中a值为0 1182~0 3894,b值为-0 3672~-0 5971;2)体重和温度对耗氧率交互作用的方程式为R=0 01993+0 04323T-0 07663WT(F=5 85,P=0 01);3)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排氨率的影响显著(F=3 651,P<0 05),体重对排氨率的影响未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温度 体重 呼吸 排泄 环节动物门
下载PDF
投放双齿围沙蚕对虾池底质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锦松 马甡 +2 位作者 牛化欣 田相利 苏跃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99-104,共6页
在养殖中国明对虾的围隔投放不同密度(0.4,0.8,1.2 kg.m-2)双齿围沙蚕,定时监测了底质总氮(TN)、总磷(TP)、硫化物、氧化还原电位(Eh)等指标。结果显示:所有实验组氮均有积累,对照组(未投放沙蚕)氮累积速率为17.4 mg.kg-1.d-1,沙蚕处理... 在养殖中国明对虾的围隔投放不同密度(0.4,0.8,1.2 kg.m-2)双齿围沙蚕,定时监测了底质总氮(TN)、总磷(TP)、硫化物、氧化还原电位(Eh)等指标。结果显示:所有实验组氮均有积累,对照组(未投放沙蚕)氮累积速率为17.4 mg.kg-1.d-1,沙蚕处理组氮累积速率平均为13.1 mg.kg-1.d-1,实验结束时对照组与处理组TN差异显著(p<0.05);TP在沙蚕处理组和对照组均为先下降后回升趋势,且各组差异不明显;各处理组硫化物均有积累,0.8 kg.m-2和1.2 kg.m-2沙蚕处理组硫化物累积速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沙蚕处理组Eh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期间降幅平均比对照组小44.7 mV。底栖动物双齿围沙蚕通过生物扰动和摄食影响沉积物环境,综合污染指数评估结果表明在对虾池引入双齿围沙蚕可有效改善池塘底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池 双齿围沙蚕 底质 生物修复
下载PDF
投放双齿围沙蚕养殖中国明对虾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邓锦松 马甡 +2 位作者 牛化欣 董双林 苏跃朋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在养殖中国对虾的围隔内投放不同密度(0kg·m-2,0.4kg·m-2,0.8kg·m-2,1.2kg·m-2)双齿围沙蚕,定时监测水体总氨氮(TAN)、亚硝氮、透明度、DO等指标。实验结束时计量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总体上,投放沙蚕的处理组对... 在养殖中国对虾的围隔内投放不同密度(0kg·m-2,0.4kg·m-2,0.8kg·m-2,1.2kg·m-2)双齿围沙蚕,定时监测水体总氨氮(TAN)、亚硝氮、透明度、DO等指标。实验结束时计量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总体上,投放沙蚕的处理组对虾产量高于末投放沙蚕的对照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0.4kg·m-2沙蚕处理组对虾产量最高[(165.4±8.7)g/m2],水质最佳。随着沙蚕密度增大,国格内TAN、亚硝氮、pH均上升且不稳定,这可能是致使对虾成活率下降的一个原因。投放沙蚕对透明度也有影响。依据实验结果认为,双齿围沙蚕促进了沉积物无机氮向水体释放,进而加速浮游植物的繁殖速率。沙蚕密度过人,可引起对虾成活率下降,建议沙蚕密度控制为0.2~0.6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养殖 双齿围沙蚕 水质 密度
下载PDF
若干生态因子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郑忠明 顾小英 +1 位作者 蒋霞敏 金春华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78-380,387,共4页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生长发育 饵料 盐度 PH值 孵化率 养殖 育苗
下载PDF
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吕林兰 杨家新 +2 位作者 董学兴 黄金田 吕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1-436,共6页
采用浓度梯度污染暴露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沙蚕暴露于不同浓度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低浓度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对沙蚕48、72、96h的LC50分别为71.68、4... 采用浓度梯度污染暴露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沙蚕暴露于不同浓度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低浓度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对沙蚕48、72、96h的LC50分别为71.68、49.21、33.16mg·L-1,安全浓度为3.32mg·L-1。在低浓度(0.0018~9mg·L-1)马拉硫磷中暴露3和6d,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暴露6d时9mg·L-1浓度组最高抑制率达88.92%,且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与马拉硫磷浓度对数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沙蚕CAT活性随马拉硫磷浓度增加表现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暴露3d时0.018mg·L-1浓度组CAT活性最高,6d时0.18mg·L-1浓度组CAT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组高52.02%和53.42%(P<0.05),而浓度达1.8mg·L-1时CAT活力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显示,沙蚕乙酰胆碱酯酶是较好的滩涂有机磷农药污染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硫磷 双齿围沙蚕 乙酰胆碱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温度和月相对多齿围沙蚕的群浮诱导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明远 杨宇 吴宝铃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22-225,共4页
多毛类沙蚕科动物具有特殊的繁殖方式,即在性成熟期,沙蚕发生变态成为异沙蚕体(heteronereis)。在交配前,异沙蚕体离开栖息地游到海面上的现象,称为群浮(swarming)。Goerke,Kinne 和 Haunschild 等人对琥珀刺沙蚕(Neanthes succinea)和... 多毛类沙蚕科动物具有特殊的繁殖方式,即在性成熟期,沙蚕发生变态成为异沙蚕体(heteronereis)。在交配前,异沙蚕体离开栖息地游到海面上的现象,称为群浮(swarming)。Goerke,Kinne 和 Haunschild 等人对琥珀刺沙蚕(Neanthes succinea)和褐片阔沙蚕(Platynereis dumerilii)的研究表明这两种沙蚕的群浮受温度和月相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齿围沙蚕 群浮 温度 月相
下载PDF
双齿围沙蚕对围塘养殖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永健 卢光明 葛奇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5,共8页
通过在单养鱼系统和鱼藻混养系统中投放不同密度梯度的底栖动物双齿围沙蚕,考察沙蚕对系统养殖环境的修复作用及适宜的沙蚕放养密度。结果显示,加入沙蚕对系统底部沉积物POM(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相比于单养鱼处理沉积物中氮、... 通过在单养鱼系统和鱼藻混养系统中投放不同密度梯度的底栖动物双齿围沙蚕,考察沙蚕对系统养殖环境的修复作用及适宜的沙蚕放养密度。结果显示,加入沙蚕对系统底部沉积物POM(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相比于单养鱼处理沉积物中氮、磷分别降低了9.59%~10.47%、7.11%~8.18%。此外,沙蚕不同的放养密度对于系统沉积物的修复效果及养殖效益具有显著影响。同样,沙蚕的加入促进了养殖主要经济品种黑鲷品质的提升,鱼体体长、体重以及成活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单养鱼系统(F),最终产量达到了单养鱼(F)系统的128.33%~156.08%。放养密度为22.5 kg/hm2和30 kg/hm2的沙蚕所产生的环境与资源效益要显著优于放养密度为15 kg/hm2的处理,而在放养密度为22.5 kg/hm2和30 kg/hm2之间差异不大。综合两处理的修复效果及养殖效益,22.5 kg/hm2的放养密度既可有效修复系统的沉积物环境,又能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放养密度 塘养殖 沉积物 修复
下载PDF
人工养殖条件下多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和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荣斌 刘红梅 +3 位作者 郑家声 冯俊荣 刘立明 王勇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7-43,共7页
通过生态学及组织学方法对人工养殖条件下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 Savigny)亲体培育条件及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齿围沙蚕雌雄异体,非成熟季节外观上无法辨别雌雄,性成熟时,雌(异沙蚕体)灰绿色,雄(异沙蚕体)红白色。... 通过生态学及组织学方法对人工养殖条件下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 Savigny)亲体培育条件及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齿围沙蚕雌雄异体,非成熟季节外观上无法辨别雌雄,性成熟时,雌(异沙蚕体)灰绿色,雄(异沙蚕体)红白色。生殖细胞起源于体腔膜上皮,不久就释放到体腔中,在体腔内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分裂增殖形成卵原细胞群和精原细胞群,体腔中充满了外形不规则或近圆形的滋养细胞,细胞内可见嗜伊红颗粒,滋养细胞之间可见发达的微血管。卵原细胞群不断增殖发育,至初级卵母细胞后游离至体腔中继续发育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精原细胞群形成精子合胞体(syncytium),各级精母细胞在合胞体内发育,直至形成成熟精子时才分散游离。水温18℃以上,多齿围沙蚕的生长体经培育才可能形成异沙蚕体。特别是在经历了一定的低温期后,再提高温度可以有效的促进异沙蚕体形成。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宜盐度为25~32。胚胎发育过程经历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后担轮幼虫期、膜内游毛幼虫期等阶段,在水温25℃、盐度30条件下,从受精至孵出3刚节幼虫约需65 h。3刚节游毛幼虫至10刚节幼体约需2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 Savigny) 亲体培育 繁殖生物学
下载PDF
雌激素对双齿围沙蚕性比、生长和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霞 宋贞坪 +3 位作者 王福景 秦艳杰 杨大佐 周一兵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1,共5页
将性未分化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暴露在双酚A和17β-雌二醇两种雌激素下,研究了雌激素对双齿围沙蚕雌雄比例、个体生长、死亡率及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雌激素各浓度下的试验组沙蚕均为雌性。与对照组相比,... 将性未分化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暴露在双酚A和17β-雌二醇两种雌激素下,研究了雌激素对双齿围沙蚕雌雄比例、个体生长、死亡率及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雌激素各浓度下的试验组沙蚕均为雌性。与对照组相比,双酚A浓度为50、100μg/L时,对沙蚕有极显著的促生长作用(P〈0.01);浓度为10、150μ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显著(P〈0.05);浓度为200μ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沙蚕的死亡率随双酚A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当17-β雌二醇浓度为1、5、15 mg/L时,对沙蚕有极显著的促生长作用(P〈0.01);浓度为30 m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显著(P〈0.05);浓度为45 m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随着浓度的提高,沙蚕的死亡率明显加大。双酚A浓度为10~150μg/L、17β-雌二醇浓度为1~30 mg/L时,对沙蚕卵母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而双酚A浓度为200μg/L(P〈0.05)和17β-雌二醇浓度为45 mg/L(P〈0.01)时对卵母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17Β-雌二醇 双酚A 生长 雌雄比例 卵母细胞发育
下载PDF
双齿围沙蚕-牙鲆网箱综合养殖模型碳、氮收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房景辉 张继红 +4 位作者 吴文广 毛玉泽 高亚平 蒋增杰 方建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0-397,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相同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鱼苗网箱养殖密度(密度5尾/箱,鱼苗体质量约21 g),分别与不同数量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lbuhitensis,0 g,50 g,70 g,90 g)混合养殖,4个实验组分别记作C、S1、S2和S3,... 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相同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鱼苗网箱养殖密度(密度5尾/箱,鱼苗体质量约21 g),分别与不同数量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lbuhitensis,0 g,50 g,70 g,90 g)混合养殖,4个实验组分别记作C、S1、S2和S3,网箱规格为Ф60 cm&#215;30 cm。各实验组设3个平行组,实验进行40 d。牙鲆和沙蚕在称重前均饥饿24 h,同时取5尾牙鲆和20 g沙蚕作为实验初始样品。实验期间,每天07:30和18:00分2次投喂配合饲料,根据对照组饵料剩余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每个实验单元的投饵量基本一致,此过程中不处理残饵和粪便。实验单元采用微流水,流量为250~500 L/d。实验期间,24 h持续微量充气。至实验结束时,全部生物饥饿24 h。将其全部取出,擦干体表水分,称重后置于70℃干燥箱中烘干至衡重,研磨、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C)的底质积累碳、氮量最高,各实验组水体净输出的氮和有机碳量以及呼吸碳量分别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是碳、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在输出各项中,各个实验组水体净输出氮占输出氮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而系统净排放氮以对照组所占比例最高,但与S1和S2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底质积累氮所占输出氮比例显著高于S2和S3组(P〈0.05)。对照组底质积累碳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对照组和 S1组的水体净输出有机碳比例显著高于 S3组(P〈0.05),而 S3组碳净排放占碳输出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S1组(P〈0.05)。碳、氮产投比均以对照组最低。在本研究条件下,双齿围沙蚕在综合养殖模型中可利用牙鲆网箱养殖产生的残饵和粪便,减少底质碳、氮积累,提高产投比,综合养殖模型既可以降低碳、氮排放,又可以增加产品产出。结论认为,网箱养殖牙鲆搭配双齿围沙蚕的综合养殖模型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双齿围沙蚕可以作为牙鲆网箱养殖产生的残饵和粪便的一道有效处理屏障,此模型在港湾和围堰鱼类网箱养殖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 牙鲆 双齿围沙蚕 碳氮收支 环境修复 综合养殖模型
下载PDF
苯并(a)芘对双齿围沙蚕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欢 赵新达 +1 位作者 岳宗豪 周一兵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2-346,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诱导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体质量为1.5 g±0.5 g)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和肌肉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与B(a)P诱...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诱导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体质量为1.5 g±0.5 g)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和肌肉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与B(a)P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呈正相关,随着诱导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步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均随B(a)P诱导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升高,其中SOD酶活性随B(a)P浓度的增加出现抑制,CAT和GPx酶活性则与B(a)P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苯并(A)芘 细胞色素P450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大米草-双齿围沙蚕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福兴 王维中 +2 位作者 黄耀生 赵清良 徐家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4-88,共5页
我国广阔的海滩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多毛类环节动物——双齿围沙蚕就是其中之一。它们不但是近海、河口的鱼虾等的天然优质食料,而且也是娱乐业垂钓的重要钓饵,成为江、浙等省沿海地区出口创汇的一大资源。 经大量调查资料发现,在... 我国广阔的海滩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多毛类环节动物——双齿围沙蚕就是其中之一。它们不但是近海、河口的鱼虾等的天然优质食料,而且也是娱乐业垂钓的重要钓饵,成为江、浙等省沿海地区出口创汇的一大资源。 经大量调查资料发现,在海滩盐沼-大米草滩上双齿围沙蚕的数量一般比光滩高数倍至数十倍,而且个体大小也有显著差异。这一海滩生态系统中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即植物(大米草)与动物(双齿围沙蚕)之间是否直接存在摄食关系抑或其它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大米草
下载PDF
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对双齿围沙蚕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富 黄金田 +1 位作者 吕林兰 董学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86-2987,2994,共3页
[目的]研究双齿围沙蚕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氨氮的耐受能力。[方法]在水温(27.0±0.5)℃、pH值为8.10的条件下,研究3种盐度(15‰2、5‰和35‰)下氨氮海水对双齿围沙蚕的急性毒性。[结果]在相同盐度下,氨氮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双齿... [目的]研究双齿围沙蚕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氨氮的耐受能力。[方法]在水温(27.0±0.5)℃、pH值为8.10的条件下,研究3种盐度(15‰2、5‰和35‰)下氨氮海水对双齿围沙蚕的急性毒性。[结果]在相同盐度下,氨氮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双齿围沙蚕的死亡率越高;在相同氨氮浓度下,盐度越低,双齿围沙蚕的死亡率越高,在15‰、25‰和35‰3种盐度下,总氨和非离子氨对双齿围沙蚕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31和0.23、3.84和0.254、.31和0.27 mg/L。氨氮对双齿围沙蚕的毒性表现出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并受盐度影响,盐度升高,毒性下降,双齿围沙蚕对氨氮的耐受能力增强。[结论]该研究为双齿围沙蚕的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氨氮 毒性 盐度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双齿围沙蚕幼虫SOD、CAT和GS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学兴 吕林兰 +2 位作者 吕富 赵卫红 於叶兵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7,共5页
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幼虫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的17β-雌二醇(0.1μg·L-1、1μg·L-1、10μg·L-1、100μg·L-1和1 000μg·L-1)中,于第2、第4、第6和第8天取样,分别测定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幼虫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的17β-雌二醇(0.1μg·L-1、1μg·L-1、10μg·L-1、100μg·L-1和1 000μg·L-1)中,于第2、第4、第6和第8天取样,分别测定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结果表明,第2天时10μg·L-1浓度组显著诱导双齿围沙蚕CAT、SOD和GST活性,1 000μg·L-1浓度组显著抑制其SOD和GST活性。第4天时各浓度组SOD和GST活性均被不同程度诱导。第6天时低浓度组(0.1μg·L-1和1μg·L-1)显著抑制双齿围沙蚕CAT活性,高浓度组(100μg·L-1和1 000μg·L-1)则抑制其SOD活性。第8天时,除1 000μg·L-1浓度组外,其余各组CAT活性均被不同程度诱导(P>0.05),而SOD活性则受到抑制,10μg·L-1浓度组显著抑制其GST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外源性17β-雌二醇对双齿围沙蚕幼虫产生氧化胁迫,沙蚕幼虫SOD、CAT、GST对17β-雌二醇的响应与其暴露浓度及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17Β-雌二醇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下载PDF
pH、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双齿围沙蚕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慧玲 郭文浚 +3 位作者 谭振华 杨世平 孙成波 吴坤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52-56,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pH(5.0、6.0、7.0、8.0、9.0)、亚硝酸盐浓度(0、0.036、0.357、0.714、1.429mmol/L)和氨氮浓度(0、0.036、0.357、0.714、1.429 mmol/L)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pH(5.0、6.0、7.0、8.0、9.0)、亚硝酸盐浓度(0、0.036、0.357、0.714、1.429mmol/L)和氨氮浓度(0、0.036、0.357、0.714、1.429 mmol/L)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 H条件下各组双齿围沙蚕的耗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为7.0时,沙蚕的排氨率较低(2.37±0.51μg·g^(-1)·h^(-1)),pH为9.0时,排氨率最低(0.44±0.13μg·g^(-1)·h^(-1))(P<0.05)。随着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升高,其耗氧率仅在0.714 mmol/L组升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排氨率0.036 mmol/L组升高,之后急速下降,1.429 mmol/L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氨氮浓度的增加,双齿围沙蚕耗氧率呈下降趋势,当氨氮浓度0.714~1.429 mmol/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耗氧率 排氨率 PH 亚硝酸盐 氨氮
下载PDF
双齿围沙蚕主要器官组织学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贞坪 李霞 +2 位作者 王福景 杨大佐 周一兵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0-323,共4页
采用组织切片法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主要由体壁、疣足、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组成。体壁从内向外分为壁体腔膜、肌肉层、表皮层和角质层,壁体腔膜是一层扁平细胞,肌肉层由... 采用组织切片法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主要由体壁、疣足、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组成。体壁从内向外分为壁体腔膜、肌肉层、表皮层和角质层,壁体腔膜是一层扁平细胞,肌肉层由环行、纵行和斜行的平滑肌组成,表皮层为单层柱状细胞,其中夹有腺细胞和感觉细胞;疣足的壁与体壁一致,疣足内充满毛细血管、间充质细胞、黏液细胞和血细胞,在性腺发育期间,有大量生殖细胞着生于疣足壁上;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为从口到肛门的直管,包括口、口腔、咽、食道、胃和肠,在食道两侧有一对食道腺;排泄系统由肾管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体壁 疣足 消化器官 肾管
下载PDF
养殖环境中底栖生物丰度与双齿围沙蚕生化组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永靖 童丽娟 +1 位作者 郑周数 庄丁丁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对慈溪龙山、温岭新街、临海滨海三个双齿围沙蚕的养殖点的调查表明:温岭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最高,为7321 5个 cm3,其次是临海(1750个 cm3),慈溪最低,为1044个 cm3;小型底栖硅藻的平均丰度分别为:917个 cm3、6982 5个 cm3和627个 cm3,温... 对慈溪龙山、温岭新街、临海滨海三个双齿围沙蚕的养殖点的调查表明:温岭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最高,为7321 5个 cm3,其次是临海(1750个 cm3),慈溪最低,为1044个 cm3;小型底栖硅藻的平均丰度分别为:917个 cm3、6982 5个 cm3和627个 cm3,温岭最高;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127个 cm3、339个 cm3和1123个 cm3,临海最高;平均生物量分别为:443 62μg cm3、1100 28μg cm3、3868 12μg cm3。共鉴定出小型底栖硅藻15个属,其中以圆筛藻属、菱形藻属、斜纹藻属和布纹藻属为主要类群;小型底栖动物七个类群,分别为海洋线虫、有孔虫、涡虫、介形虫、寡毛类、桡足类和等足类,其中有孔虫和介形类丰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线虫和涡虫。对这三个地区沙蚕的生化组成研究表明:温岭沙蚕的总脂、总糖、蛋白质和EPA含量均为最高,品质最好,其次是临海,再次是慈溪。底栖生物的生物量与沙蚕的生化组成成一定相关关系,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沙蚕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生化组成 小型底栖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