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吸附管捕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汞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振侬 孙毅 +5 位作者 阮小林 吴邦华 张爱华 黄钧宜 黄燕玲 黄汉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2-1415,共4页
建立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汞及其化合物的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混合固体吸附管捕集、冷原子吸收测定方法。用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按质量比1∶1混合后填装玻璃管制成固体吸附管捕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汞,并以0.90 mol · L -1的硫酸溶液解吸后... 建立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汞及其化合物的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混合固体吸附管捕集、冷原子吸收测定方法。用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按质量比1∶1混合后填装玻璃管制成固体吸附管捕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汞,并以0.90 mol · L -1的硫酸溶液解吸后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与高锰酸钾-硫酸吸收液法的采样效率、样品稳定性、穿透容量进行了比对。在0.0002~0.0150 mg · L -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空气中汞在0.001~2.820 mg · m -3范围内,平均采样效率为99.9%~100.0%,300 mg吸附剂对汞的穿透容量大于505.4μg ,吸附管对汞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4%~103.8%,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0%~3.3%,3.5%~5.2%,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3 mg · m-3(以采集7.5 L空气样品计)、0.0006(以96 L空气样品计)。采集后的吸附管在室温下保存30 d ,下降率小于0.1%。固体吸附管采样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汞及其化合物的短时间、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及个体暴露浓度的采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吸附 冷原子吸收光谱
下载PDF
固体吸附管采样-离子色谱法检测空气中二氧化氮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韬 《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3期70-71,共2页
采用分子筛固体吸附管采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样品,再借助离子色谱法来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采样体积为48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7mg/m^3,测定下限为0.028mg/m^3。解吸效率在92.41%~99.97%之间,穿透容量>471.0μg,可见固体吸附管采样... 采用分子筛固体吸附管采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样品,再借助离子色谱法来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采样体积为48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7mg/m^3,测定下限为0.028mg/m^3。解吸效率在92.41%~99.97%之间,穿透容量>471.0μg,可见固体吸附管采样—离子色谱法可较好的实现对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吸附管采样 离子色谱法 二氧化氮
下载PDF
碳捕集固体胺吸附剂载体性能优化策略及分析
3
作者 李亮荣 艾盛 +4 位作者 杨小喆 张亮东 杨青青 温钱钱 饶泽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4-1423,共10页
碳捕集是“双碳”下推动化石能源低碳应用的有效途径,固体胺吸附剂是实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重要手段。其中,载体改性和胺种类优化是固体胺吸附剂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和评论了国内外固体胺吸附剂优化的作用机制、技术难点和碳捕集效... 碳捕集是“双碳”下推动化石能源低碳应用的有效途径,固体胺吸附剂是实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重要手段。其中,载体改性和胺种类优化是固体胺吸附剂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和评论了国内外固体胺吸附剂优化的作用机制、技术难点和碳捕集效果等,重点阐述并比较了硅基、多孔碳和有机框架载体优化策略在改善CO_(2)选择性、吸附容量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作用,展望了固体胺吸附剂未来在高效稳定捕集CO_(2)、生物质吸附和碳利用与封存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CO_(2)捕集 固体吸附 多孔载体 废弃生物质
下载PDF
不同固体吸附材料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施桃红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6期184-186,共3页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快,二氧化碳(CO_(2))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大气中CO_(2)的含量,吸附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CO_(2)捕集与分离方法备受关注。鉴于此,对不同固体吸附材料吸附CO_...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快,二氧化碳(CO_(2))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大气中CO_(2)的含量,吸附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CO_(2)捕集与分离方法备受关注。鉴于此,对不同固体吸附材料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对固体材料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实验的方式对不同的固体吸附材料进行CO_(2)吸附研究;再次,介绍了当前已经有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固体吸附材料吸附CO_(2)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吸附材料 CO_(2)吸附 表面功能 吸附原理
下载PDF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痕量苯
5
作者 姜阳 《上海计量测试》 2023年第5期8-10,共3页
建立了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对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痕量苯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苯浓度0.001~0.05 mg/m^(3)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3.34%~6.95%,加标回收率为100.3%~108.3%。该方法检出限为3.1×10^... 建立了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对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痕量苯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苯浓度0.001~0.05 mg/m^(3)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3.34%~6.95%,加标回收率为100.3%~108.3%。该方法检出限为3.1×10^(-4) mg/m^(3),可以实现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痕量苯的准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吸附/热脱附 气相色谱 二氧化碳
下载PDF
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固体吸附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婉 严格 +1 位作者 徐永辉 冯艳艳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近年来,温室效应引发的环境与社会问题愈发严重。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减排已迫在眉睫。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中,固体吸附剂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吸附材料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根据吸附/解吸温度的不同,固... 近年来,温室效应引发的环境与社会问题愈发严重。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减排已迫在眉睫。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中,固体吸附剂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吸附材料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根据吸附/解吸温度的不同,固体吸附剂被分为3类:适用温度为200℃以下的低温吸附剂,如碳基材料、沸石分子筛、金属有机骨架、碱金属碳酸盐和胺基吸附剂;适用温度为200~400℃的中温吸附剂,如氧化镁和类水滑石衍生吸附剂;适用温度为400℃以上的高温吸附剂,如氧化钙和硅酸盐吸附剂。介绍了3类固体吸附剂的合成方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等)、二氧化碳的吸附容量和稳定性,以及改性方法等,并对固体吸附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 多孔材料 固体吸附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室内木质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被引量:2
7
作者 贾红丽 于富磊 +7 位作者 张艳艳 王萍 程建伟 吴斐 薛田 张晓阳 曾盼 王建惠 《标准科学》 2023年第5期117-121,共5页
采用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采集的25批次木质门进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测定,结果表明:3批次木质门的TVOC超过0.50mg/m^(2)·h,TVOC释放率大小与木质门的生产工艺关系密切,经分析发现,木质门释放的VOCs主要成分包... 采用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采集的25批次木质门进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测定,结果表明:3批次木质门的TVOC超过0.50mg/m^(2)·h,TVOC释放率大小与木质门的生产工艺关系密切,经分析发现,木质门释放的VOCs主要成分包括醛酮类、苯系物、酯类、醚醇类、烷烃类等多种溶剂、稀释剂和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门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成分 固体吸附-热脱附 GC/MS
下载PDF
丝光沸石用作二氧化碳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雯 谢恒 +2 位作者 范宗良 张永泽 张莉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229-232,246,共5页
阐述了丝光沸石(MOR)的结构及其吸附CO_(2)机理以及合成技术进展,重点对通过简单物理化学处理、金属离子改性和后官能化的MOR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MOR在废气以及直接空气碳捕获工程中吸附CO_(2)的应用情况。指出今... 阐述了丝光沸石(MOR)的结构及其吸附CO_(2)机理以及合成技术进展,重点对通过简单物理化学处理、金属离子改性和后官能化的MOR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MOR在废气以及直接空气碳捕获工程中吸附CO_(2)的应用情况。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通过优化调整MOR框架、孔径分布以及组成或通过合成结合了不同特征结构的核壳沸石来实现对CO_(2)吸附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丝光沸石 吸附 固体吸附 吸附容量 直接空气碳捕获工程
下载PDF
氨基功能化气相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二氧化碳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阳 娄飞健 +3 位作者 隋鑫 李克艳 刘飞 郭新闻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聚乙烯亚胺(PEI)负载量的气相SiO_(2)作为CO_(2)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红外光谱仪(FT-IR)和氮气物理吸附仪对吸附剂的组成结构、PEI实际负载量及热稳...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聚乙烯亚胺(PEI)负载量的气相SiO_(2)作为CO_(2)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红外光谱仪(FT-IR)和氮气物理吸附仪对吸附剂的组成结构、PEI实际负载量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I相对分子质量及负载量、环境温度对吸附剂吸附CO_(2)性能的影响,发现当PEI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0、负载量为50%(质量分数)、温度为100℃时,50%-PEI(600)-SiO_(2)吸附剂对CO_(2)的吸附性能最优,吸附量可以达到130.6mg/g,且在5次循环后性能损失仅为4.8%,表现出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同时,该吸附剂成本低廉,在锂电池热失控烟气中CO_(2)吸附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功能化材料 二氧化硅材料 固体吸附 二氧化碳吸附
下载PDF
固体吸附管采样-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川 杨展鸿 +3 位作者 戎伟丰 胡嘉雯 林佐侃 阮小林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分子筛固体吸附管采样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子筛固体吸附管采集空气样品,以蒸馏水解吸,于弱碱体系中用过氧化氢氧化后直接经阴离子交换色谱住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二氧化硫在质量浓度为0.10...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分子筛固体吸附管采样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子筛固体吸附管采集空气样品,以蒸馏水解吸,于弱碱体系中用过氧化氢氧化后直接经阴离子交换色谱住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二氧化硫在质量浓度为0.10~16.00 mg/L时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检出限为0.02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m3,平均解吸效率为96.53%~99.35%,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3%~3.65%和1.80%~4.46%,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14 d。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固体吸附管 离子色谱 工作场所 空气
原文传递
固体吸附-热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
11
作者 黄金菊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24期74-75,78,共3页
参照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附录C.1中的固体吸附-热解析-气相色谱法对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进行研究测定,从标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准确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经实验验证,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均能达到0... 参照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附录C.1中的固体吸附-热解析-气相色谱法对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进行研究测定,从标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准确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经实验验证,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均能达到0.9999以上,当采样体积为5 L时,方法检出限在0.0002 mg/m^(3)内,定量限在0.0008 mg/m^(3)内,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好,回收率在91.8%~97.4%,准确度相对偏差控制在6.5%以内。可认为在特定浓度范围内,采用该方法测定苯、甲苯、二甲苯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 甲苯 二甲苯 固体吸附-热解析-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固体吸附管采样-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展鸿 王伟辉 +3 位作者 吴川 黄钧宜 阮小林 董明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6-608,共3页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的固体吸附管采样-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子筛固体吸附管采集空气样品,经质量分数为1. 50%三乙醇胺解吸液解吸并过滤后,经阴离子色谱保护柱分离再进行检测。结果亚硝酸根离子在质量浓度为0. 10~24...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的固体吸附管采样-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子筛固体吸附管采集空气样品,经质量分数为1. 50%三乙醇胺解吸液解吸并过滤后,经阴离子色谱保护柱分离再进行检测。结果亚硝酸根离子在质量浓度为0. 10~24. 00 mg/L时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999 9;方法检出限为0. 04mg/L。以采集48 L空气计算,二氧化氮最低检出浓度为0. 007 mg/m3。方法平均解吸效率为92. 42%~99. 98%,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91%~3. 64%和0. 18%~1. 32%,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14 d。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氮 固体吸附管 离子色谱 工作场所 空气
原文传递
固体吸附式冷管的制冷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武卫东 毛正荣 +4 位作者 张华 刘训海 邬志敏 伍贻文 林汉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77-1082,共6页
提出了一种沸石 水工质对余热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冷管 实验测试了冷管的制冷功率 ,研究了其在不同制冷功率时制冷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研究了热源温度、环境温度、风速等参数对冷管制冷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其机理原因 研究结果为系统优... 提出了一种沸石 水工质对余热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冷管 实验测试了冷管的制冷功率 ,研究了其在不同制冷功率时制冷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研究了热源温度、环境温度、风速等参数对冷管制冷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其机理原因 研究结果为系统优化设计及吸附式冷管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提出了吸附式冷管型空调系统的工程化设计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吸附制冷 沸石分子筛-水 制冷管 性能 余热
下载PDF
改进型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冰机的研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明 孙长江 +2 位作者 王如竹 许煜雄 黄海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71-1674,共4页
基于平板式太阳能制冰机的大量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计算 ,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冰机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设计 .各子部件采用无阀连接结构 ,使系统操作更为简单 .实验表明 ,系统的吸附床、冷凝器、蒸发器等子部件之间性能匹配良好 .设计制... 基于平板式太阳能制冰机的大量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计算 ,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冰机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设计 .各子部件采用无阀连接结构 ,使系统操作更为简单 .实验表明 ,系统的吸附床、冷凝器、蒸发器等子部件之间性能匹配良好 .设计制作的实物样机从工艺及制造成本上均接近产业化生产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固体吸附 制冰机
下载PDF
太阳能固体吸附——喷射制冷联合循环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春华 王如竹 卢永庄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416,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固体吸附一喷射制冷联合循环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通过对系统运行原理和热力参数的分析与计算,认为该系统为解决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不连续性问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由于对吸附...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固体吸附一喷射制冷联合循环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通过对系统运行原理和热力参数的分析与计算,认为该系统为解决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不连续性问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由于对吸附热的有效回收,系统的COP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吸附 太阳能 热力分析 联合循环系统 喷射制冷
下载PDF
真空集热型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卢允庄 王如竹 +1 位作者 许煜雄 吴静怡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0-485,共6页
为提高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集热性能 ,提出了采用真空集热管式吸附床的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 ,并对选择吸收式和直接吸热式的真空集热制冷系统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模拟。这两种系统均具有较高的制冷性能 ,前者宜以沸石 -水为制... 为提高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集热性能 ,提出了采用真空集热管式吸附床的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 ,并对选择吸收式和直接吸热式的真空集热制冷系统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模拟。这两种系统均具有较高的制冷性能 ,前者宜以沸石 -水为制冷工质对 ,而后者则宜采用活性碳 -甲醇工质对。分析了工作参数对这两种真空集热型制冷系统的影响 ,并对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固体吸附式制冷 真空集热管 理论研究
下载PDF
固体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厉向杰 张秋禹 +2 位作者 张宝亮 范新龙 雷星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7,29,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介孔硅分子筛负载型吸附剂、聚合物负载型吸附剂、沸石负载型吸附剂、活性炭等不同载体CO2固体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O2的吸附性能研究情况,同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固体吸附 CO2吸附 分子筛 沸石 活性炭 多孔聚合物
下载PDF
分子烙印聚合物作超临界流体萃取后处理用固体吸附剂 被引量:8
18
作者 游静 劳文剑 +1 位作者 黄悯嘉 王国俊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8-521,共4页
利用离线超临界流体萃取与高效毛细管电泳相结合 ,分析了标准添加样品中的除草剂 (2 ,4 二氯苯氧乙酸 (2 ,4 D) ) ,探讨了温度、压力和改性剂对萃取的影响 ;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以 2 ,4 D为烙印分子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对 2 ,4 D在不... 利用离线超临界流体萃取与高效毛细管电泳相结合 ,分析了标准添加样品中的除草剂 (2 ,4 二氯苯氧乙酸 (2 ,4 D) ) ,探讨了温度、压力和改性剂对萃取的影响 ;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以 2 ,4 D为烙印分子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对 2 ,4 D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附能力 ,并将分子烙印聚合物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后处理用固体吸附剂。结果表明 :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极性溶剂中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对提高分析选择性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烙印聚合物 超临界流体萃取 后处理 固体吸附 2 4-氯苯氧乙酸 改性剂 样品前处理 除草剂 分析
下载PDF
船舶余热固体吸附式制冷可行性分析和模拟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洪峰 张兴彪 +1 位作者 王雪章 潘新祥 《节能技术》 CAS 2007年第3期238-240,246,共4页
目前利用船舶余热的吸附式制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渔船上,对在远洋船舶上应用的研究还仅仅是初步设想。本文探讨了利用远洋船舶柴油机余热进行固体吸附制冷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摸拟船舶余热的固体吸附式制冷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远洋船舶 固体吸附式制冷 余热 实验装置
下载PDF
固体吸附剂控制燃煤重金属排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晶 郑楚光 +2 位作者 曾汉才 张军营 陆晓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27,共5页
在滴管炉上进行了烟煤添加固体吸附剂的燃烧实验 .研究了硫酸钙、石灰石、铝土矿 3种吸附剂对重金属元素Pb、Cd、Cu、Co、Ni排放的控制 ,并采用形态逐级提取法 ,将排放颗粒物中重金属分为吸附态、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硫酸盐结... 在滴管炉上进行了烟煤添加固体吸附剂的燃烧实验 .研究了硫酸钙、石灰石、铝土矿 3种吸附剂对重金属元素Pb、Cd、Cu、Co、Ni排放的控制 ,并采用形态逐级提取法 ,将排放颗粒物中重金属分为吸附态、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硫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 .从粗粒灰渣及细微粒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和细微粒子中残渣态稳定形态含量增加 2个方面说明添加吸附剂对煤中重金属的排放具有一定的捕获力 .对不同的重金属 ,由于吸附剂本身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 ,所表现出的吸附能力也各不相同 .硫酸钙对Pb、Cd、Cu的排放有控制作用 ;石灰石对Pb、Cd、Cu、Ni的排放有控制作用 ;铝土矿对 5种重金属元素的排放都有控制作用 .吸附剂粒径越小 ,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越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吸附 燃煤重金属排放 形态逐级提取法 滴管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