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锥固体通量与絮凝剂单耗和料浆浓度的数学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勇 曹晨 吴爱祥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9-1275,共7页
深锥浓密机的面积或占地大小主要由其固体通量决定.通过量筒静态沉降实验,计算得到深锥浓密机固体通量,分析了絮凝剂单耗、料浆浓度对深锥浓密机固体通量的影响,得到了两种因素对深锥浓密机固体通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尾矿在5~30 g... 深锥浓密机的面积或占地大小主要由其固体通量决定.通过量筒静态沉降实验,计算得到深锥浓密机固体通量,分析了絮凝剂单耗、料浆浓度对深锥浓密机固体通量的影响,得到了两种因素对深锥浓密机固体通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尾矿在5~30 g·t^(−1)的絮凝剂单耗下,基本呈现二次函数关系;料浆的固相质量分数为6%~26%时,固体通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实验所得的规律相契合.通过对絮凝剂单耗和料浆浓度耦合效应下的固体通量方程回归分析,得到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而确定二者对固体通量的贡献为:料浆浓度>絮凝剂单耗.结合絮凝剂及料浆浓度对固体通量的影响分析,总结了絮凝剂单耗和料浆浓度贡献值不同的原因.最后,结合单因素和耦合条件下的数学方程,对深锥浓密机的设计和运行提出工程建议.在深锥浓密机运行过程中,需要优先保证料浆浓度,其次是絮凝剂单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锥浓密机 固体通量 絮凝剂单耗 料浆浓度 数学关系
下载PDF
固体通量法的验证
2
作者 马鲁铭 高廷耀 《给水排水》 CSCD 1992年第1期34-35,3,共3页
理论和实践都证实,二沉池稳定运行时成层沉降区的污泥浓度小于进池的浓度,并不存在极限固体通量的限制断面。实验验证,运行时污泥供给率可以远大于求得的极限固体通量的值。
关键词 固体通量 污泥浓度 二沉池 成层沉淀 沉降区 物质浓度 二次沉淀池 沉速 池中 进水浓度
下载PDF
固体通量法在沸石强化A/O脱氮工艺二沉池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军 黄翔峰 +1 位作者 成官文 陈绍伟 《新疆环境保护》 2005年第1期36-40,共5页
分析了固体通量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二沉池设计与运行控制上的应用。利用固体通量理论对某污水处理厂中试现场装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体通量法可用于判断二沉池的运行控制是否正确合理;当负荷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固体通量分析来改变操作... 分析了固体通量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二沉池设计与运行控制上的应用。利用固体通量理论对某污水处理厂中试现场装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体通量法可用于判断二沉池的运行控制是否正确合理;当负荷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固体通量分析来改变操作条件,以保证二沉池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通量 A/O脱氮工艺 二沉池 应用 强化 沸石 运行控制 污水处理厂 理论基础 发生变化 操作条件 通量分析 正常运行 中试
下载PDF
基于污泥固体通量法的二次沉淀池设计参数 被引量:2
4
作者 童飞 顾萍 +2 位作者 娄卫红 王志伟 马金星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6期23-27,48,共6页
该文基于污泥固体通量法对二沉池设计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淀过程随测定时间延长先后经历成层阶段、过渡阶段及压缩阶段,污泥沉降速率对Vesilind方程具有很好的拟合特性(vd=9.74e-1396.4C,R2=0.839 4)。当污泥浓度(MLSS)=5.50 g/L... 该文基于污泥固体通量法对二沉池设计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淀过程随测定时间延长先后经历成层阶段、过渡阶段及压缩阶段,污泥沉降速率对Vesilind方程具有很好的拟合特性(vd=9.74e-1396.4C,R2=0.839 4)。当污泥浓度(MLSS)=5.50 g/L时达到临界固体通量。经Matlab逐步回归分析,流量分配比(θ)对表观浓缩效率影响不显著,进泥浓度及进泥流量对表观浓缩效率具有极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沉池 固体通量 沉降速率 逐步回归
下载PDF
水厂排泥水污泥量与固体通量的确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诚 陆少鸣 《广东科技》 2006年第11期67-68,共2页
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的设计,需要以水厂污泥量及排泥水的主要沉降性能参数——固体通量为依据。这两个参数的确定,需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统计处理,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在江村水厂和南洲水厂进行了排泥水处理沉降试验,对污泥量及排泥水的固... 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的设计,需要以水厂污泥量及排泥水的主要沉降性能参数——固体通量为依据。这两个参数的确定,需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统计处理,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在江村水厂和南洲水厂进行了排泥水处理沉降试验,对污泥量及排泥水的固体通量的确定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厂排泥水 固体通量 污泥量 数据统计处理 沉降试验 水处理工艺 排泥水处理 自来水公司
下载PDF
SVI与固体通量模型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勇 幸响付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介绍了对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实Vesilind界面沉降速率模型vs=voe^-kx中,对于不同浓度和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vo可表示为常数,k与污泥体积指数(SVI)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这为... 本文介绍了对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实Vesilind界面沉降速率模型vs=voe^-kx中,对于不同浓度和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vo可表示为常数,k与污泥体积指数(SVI)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这为固体通量理论在二次沉淀池设计和运行中的应用提供了简便易行的试验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I 固体通量模型 污水处理厂 活性污泥 沉淀池 测定
下载PDF
含煤污泥浓缩过程中固体通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毛维东 《能源环境保护》 2016年第6期12-14,共3页
为了准确掌握含煤生活污泥浓缩过程中污泥固体通量的取值范围,对不同矿区的含煤生活污泥进行了静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煤生活污泥重力浓缩过程的固体通量可以通过静沉试验确定,沉淀初期污泥固体通量与污泥浓度存在正相关性。在煤矿... 为了准确掌握含煤生活污泥浓缩过程中污泥固体通量的取值范围,对不同矿区的含煤生活污泥进行了静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煤生活污泥重力浓缩过程的固体通量可以通过静沉试验确定,沉淀初期污泥固体通量与污泥浓度存在正相关性。在煤矿污泥处理工程中大部分采用间歇排泥的污泥浓缩池,固体通量应取对应污泥浓度下的静沉固体通量;难以确定污泥浓度时可以在2.00 kg/(m2·h)~6.00 kg/(m2·h)之间取值,用由迪克原理求取的极限污泥固体通量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污泥 重力浓缩 静沉试验 固体通量
下载PDF
水厂排泥水污泥量与固体通量的确定
8
作者 沈军 黄诚 +2 位作者 陈可荣 王锦城 魏文捷 《城镇供水》 2004年第1期15-19,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自来水供水需求亦同步增长,水厂供水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排泥水的体积日益增大,排泥水质也随着水源水质的污染而逐渐恶化。给水厂排泥水直接排入水体,必将再次污染水体、淤塞航道、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自来水供水需求亦同步增长,水厂供水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排泥水的体积日益增大,排泥水质也随着水源水质的污染而逐渐恶化。给水厂排泥水直接排入水体,必将再次污染水体、淤塞航道、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目前,国内大型水厂正陆续进行排泥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 供水 水资源 水厂 污泥量 固体通量 水质 污染
下载PDF
极限固体通量理论的综合分析
9
作者 延克军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98-102,共5页
对极限固体通量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理论有误,对实际设计指导意义不明确。
关键词 二次沉淀池 极限固体通量 污泥处理
下载PDF
“固体通量法的验证”一文之我见 被引量:1
10
作者 延克军 《给水排水》 CSCD 1993年第2期29-30,共2页
“固体通量法的验证”一文(以下简称“验证”)原发表于《给水排水》1992年第1期。笔者拜读此文后,发现该文中主要理论间相互矛盾,论证中存在明显错误。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分析。一、“验证”一文中相互矛盾之处1.文中(1)
关键词 沉淀池 固体通量
全文增补中
海南省某水厂排泥水极限固体通量及絮凝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砺 张佳骥 +3 位作者 王娟 蔡世颜 兰向宇 李双菊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5-218,261,共5页
随着水质标准的不断提高,净水工艺也不断革新。为研究排泥水沉降浓缩规律,提出固体通量取值建议,本试验取海口市某水厂沉淀池的排泥水进行自然沉降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浓度较低时,初始阶段沉降速率较快,有明显转折点;随着污泥浓度升高,... 随着水质标准的不断提高,净水工艺也不断革新。为研究排泥水沉降浓缩规律,提出固体通量取值建议,本试验取海口市某水厂沉淀池的排泥水进行自然沉降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浓度较低时,初始阶段沉降速率较快,有明显转折点;随着污泥浓度升高,初始阶段沉降速率逐渐变慢,沉降曲线逐渐趋于平缓。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该水厂沉淀池极限固体通量在2~3 kg/(m^(2)·h)。投加水厂常备的5种药剂进行促进沉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PAM对排泥水的浓缩作用最强,当投加量为50 mg/L时,排泥水的沉降性能得到极大改善,浊度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这和该助凝剂与水厂之前投加的PAC等无机絮凝剂的协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沉降 固体通量 絮凝投加 PAM PAC
原文传递
基于智能试验装置的磷尾砂絮凝沉降特性试验
12
作者 韩刚强 王莹莹 刘伟涛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为提高絮凝沉降试验的智能化水平和分析精准度,采用自主研发的尾砂智能浓密试验装置,进行了磷尾砂絮凝沉降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尾砂浆进料浓度与固体通量之间呈倒对勾状的函数关系,在进料浓度10%~18%时对应的固体通量维持在高位;随... 为提高絮凝沉降试验的智能化水平和分析精准度,采用自主研发的尾砂智能浓密试验装置,进行了磷尾砂絮凝沉降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尾砂浆进料浓度与固体通量之间呈倒对勾状的函数关系,在进料浓度10%~18%时对应的固体通量维持在高位;随着尾砂浆进料浓度增大,底流浓度和溢流水浊度均升高,最佳的尾砂浆进料浓度为15%,底流浓度超过72.7%;该尾砂智能浓密试验装置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分析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精准度,可为矿山选择适当的絮凝沉降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沉降 进料浓度 固体通量 底流浓度
下载PDF
金矿全尾砂浆动静态絮凝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贤情 万文 +2 位作者 王刚 高如高 卢振兴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8-1366,共9页
为获得山东某金矿全尾砂浆静态浓密沉降特性规律,首先采用室内试验对该矿全尾砂进行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控制变量法开展絮凝剂选型试验,然后,以全尾砂浆质量浓度和絮凝剂单耗作为输入因子,固体通量值为响应,采用响应面中心... 为获得山东某金矿全尾砂浆静态浓密沉降特性规律,首先采用室内试验对该矿全尾砂进行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控制变量法开展絮凝剂选型试验,然后,以全尾砂浆质量浓度和絮凝剂单耗作为输入因子,固体通量值为响应,采用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法(RSMCCD),针对该矿全尾砂浆进行9组全尾砂浆静态浓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响应曲面,对响应曲面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在静态浓密沉降试验基础上,对全尾砂浆进行浓密机动态絮凝沉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以固体通量作为评价指标,全尾砂浆絮凝沉降过程,全尾砂浆质量浓度与絮凝剂单耗之间基本不存在交互作用,全尾砂浆质量浓度对固体通量值影响显著性水平高于絮凝剂单耗;当全尾砂浆质量浓度为14.7%和絮凝剂单耗为10.8 g/t时,响应曲面预测固体通量达到最大值为4.18(t/(h·m^(2))),与试验所测实际值误差小于3.5%;浓密机给料速度与底流浓度和屈服应力成负相关关系,与溢流水含固量成正相关关系。试验结果及动态沉降机理分析可为同类型矿山全尾砂浓密系统设计提供试验依据及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法 全尾砂浆 絮凝沉降 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法 固体通量
下载PDF
PFS复配粉砂及黏土在水厂排泥水回用处理中的优化
14
作者 张健 韩红波 +3 位作者 邓宇 史文燕 黄庆 易境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90-96,198,共8页
为提高水厂排泥水处理效率,消除聚丙烯酰胺(PAM)投加在排泥水回用时产生的水质安全隐患,降低运行成本,分别采用粉砂(PS)和黏土(CY)与聚合硫酸铁(PFS)絮凝剂进行复配,模拟实际排泥水浓缩处理过程,研究PS和CY压载对排泥水处理效果及回用... 为提高水厂排泥水处理效率,消除聚丙烯酰胺(PAM)投加在排泥水回用时产生的水质安全隐患,降低运行成本,分别采用粉砂(PS)和黏土(CY)与聚合硫酸铁(PFS)絮凝剂进行复配,模拟实际排泥水浓缩处理过程,研究PS和CY压载对排泥水处理效果及回用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Y-PFS复配对排泥水浓缩无明显的提升作用,PS-PFS复配可显著提高排泥水处理的浓缩效果和沉降速度。在最佳PS复配比例(40%)下,可将排泥水浑浊度降低至3 NTU以下,SV_(30)降低12.67%,固体通量达6.0 kg/(m^(2)·h),表面负荷为2.3 m^(3)/(m^(2)·h),吨水药剂成本为0.086元;处理后上清液有机物(TOC和UV254)和各项金属(常规性质、常规毒理性以及非常规毒理性)指标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标准限值,满足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泥水回用 复配絮凝剂 回用水质 固体通量 运行成本
下载PDF
沉淀池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5
作者 严晨敏 张代钧 +1 位作者 卢培利 李振亮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0-133,共4页
对废水处理二沉池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于固体通量理论的一维模型,以及沉降速率方程、层数等模型参数的选取。结合活性污泥模型研究进展和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讨论了二沉池模型尚需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指... 对废水处理二沉池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于固体通量理论的一维模型,以及沉降速率方程、层数等模型参数的选取。结合活性污泥模型研究进展和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讨论了二沉池模型尚需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指出了模型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如何建立包括生物反应过程的二沉池模型和完善对水力条件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二沉池 固体通量 沉淀池模型 活性污泥模型 沉降速率 生物反应
下载PDF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莉荣 彭党聪 +2 位作者 李义科 武文斐 郑坤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41,共4页
介绍了以活性污泥 1号模型 (ASM1)和固体通量沉淀模型为基础 ,结合反应器原理 ,用 VB6.0计算机语言建立城市污水活性污泥模拟器的方法 ,探讨了生物反应器和二沉池的模拟工艺流程、各组分的物料平衡关系和欧拉法数值积分的步长选取等问... 介绍了以活性污泥 1号模型 (ASM1)和固体通量沉淀模型为基础 ,结合反应器原理 ,用 VB6.0计算机语言建立城市污水活性污泥模拟器的方法 ,探讨了生物反应器和二沉池的模拟工艺流程、各组分的物料平衡关系和欧拉法数值积分的步长选取等问题。模拟器的校准结果表明 ,该模拟器建立的思路和方法是可靠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活性污泥模拟器 污水处理 COST模拟基准 沉淀池 Takacs一维固体通量模型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二沉池动态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卫刚 顾国维 俞国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4,共4页
建立了二沉池的一维动态模型,同时定义偏差函数作为模型参数校核的目标函数,并对某污水厂二沉池进行动态仿真的模拟。通过对模拟数据和实际运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二沉池模拟的合理性以及参数校核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二沉池 模型 固体通量
下载PDF
二沉池污泥沉降速率与底流浓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丽昕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1-164,共4页
以国外污泥沉降速率模型、固体通量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二沉池底流浓度模型。底流浓度(RSS)是污泥回流系统与剩余污泥排放系统运行控制的关键参数,以它为基础,可确定合理的回流量Q_R与排泥量Q_W,对于工艺过程的定量控制十分有益。
关键词 沉降速率 固体通量 底流浓度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全尾砂浓密沉降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和平 曹万宝 张春鹏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4期143-147,164,共6页
针对某金属矿全尾砂颗粒细小、尾砂沉降浓缩难度较大等问题,以固体通量和底流浓度作为衡量指标,通过开展全尾砂物理性质试验、静态浓密试验和动态浓密试验来研究全尾砂的絮凝沉降规律,从而确定适合矿山浓密机给料浓度、絮凝剂种类和添加... 针对某金属矿全尾砂颗粒细小、尾砂沉降浓缩难度较大等问题,以固体通量和底流浓度作为衡量指标,通过开展全尾砂物理性质试验、静态浓密试验和动态浓密试验来研究全尾砂的絮凝沉降规律,从而确定适合矿山浓密机给料浓度、絮凝剂种类和添加量.试验结果表明,全尾砂浓密合适的给料速度为0.53~0.83 t/(m2·h),选用LB1530阴离子絮凝剂,絮凝剂添加量为15 g/t,最佳矿浆稀释浓度为11%左右.同时,也表明该全尾砂可采用深锥浓密机脱水,能够实现膏体排放,从而达到安全、高效、经济的矿山开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沉降浓缩 固体通量 底流浓度 给料速度 絮凝剂
下载PDF
活性污泥法二沉池表面面积计算方法
20
作者 毕学军 宋军英 封永红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固体通量理论进行活性污泥法二沉池表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水力负荷与固体负荷进行二沉池表面面积的计算,不仅计算公式简单,而且克服了利用传统负荷法进行二沉池设计计算的缺点,是非常简单实用的进行二沉池设计计... 介绍了一种利用固体通量理论进行活性污泥法二沉池表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水力负荷与固体负荷进行二沉池表面面积的计算,不仅计算公式简单,而且克服了利用传统负荷法进行二沉池设计计算的缺点,是非常简单实用的进行二沉池设计计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法 二沉池 水力负荷 固体负荷 固体通量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