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固始移民与两岸三地寻根资源之整合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尹全海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1-45,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FLS006)
-
文摘
历史上固始移民入闽迁台,因其相同的移民集散地和移民方向,在中国移民史上成为独立的历史单元。文章从历史学出发,以唐代固始移民入闽迁台为主线,将豫闽台两岸三地寻根资源初步整合为移民资源、姓氏资源、信仰资源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通过闽台寻根反哺固始,实现两岸三地寻根资源之共享共赢。
-
关键词
固始移民
两岸三地
寻根资源
-
Keywords
Gushi immigrants
Yu-Min-Tai
Root resources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关于唐代固始移民史的研究取向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尹全海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92-96,共5页
-
文摘
鉴于唐代固始移民史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延伸性和精细化研究取向,据此确立唐代固始移民史的独特价值和应有地位。所谓延伸性研究,就是将固始移民入闽迁台视为一个整体,用整体史观书写唐代固始移民通史,完成固始移民入闽迁台的史实重建,进而考察唐代固始移民对福建社会的直接影响和对台湾社会的间接影响;精细化研究,包括史实重建和对相关历史文化现象的厘清,意在将唐代固始移民史研究引向深入。
-
关键词
唐代
固始移民
研究取向
-
Keywords
Tang Dynasty
Gushi immigrant
research orientation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固始移民入闽对闽文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李乔
-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41-44,51,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固始移民与中原文化南传>部分成果
-
文摘
唐初陈元光和唐末王审知两次率众入闽,由于移民人口数量较大,他们带去的中原文化也较当地闽越文化先进,加之陈元光、王审知以统治者身份强力推行,使得中原文化在闽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语言、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
-
关键词
固始移民
中原文化
闽文化
影响
-
Keywords
The migrants from Gushi County
Central Plains culture
Fujian culture
influence
-
分类号
G127.57
[文化科学]
-
-
题名唐五代固始移民入闽对闽南文学发展影响述论
- 4
-
-
作者
范丽琴
-
机构
闽江学院
-
出处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0-67,共8页
-
基金
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固始移民入闽对闽南文学发展影响研究”(JAS180376),主持人:范丽琴。
-
文摘
唐五代时期,固始移民陈政、陈元光父子与王氏三兄弟对闽南的开发为闽南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经济文化基础。唐五代闽南文学的创作主体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固始移民,如陈元光、王延彬、王继勋、詹敦仁、詹琲等;二是固始移民所招纳的文士,如韩偓、崔道融、徐寅等;三是闽南本土文人,如欧阳詹、陈黯、欧阳澥、潘存实、周匡物、颜仁郁、义存等。前两类创作主体与固始移民息息相关,不仅固始移民自身的创作是闽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固始移民对闽南本土文人的重用、对宗教的推崇以及与闽南本土诗人友好交往,使得固始移民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影响了闽南文学的发展。
-
关键词
唐五代
固始移民
闽南文学
-
分类号
I209.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关系初论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新斌
-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
出处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5-19,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研究>(2013B178)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度重大课题<寻根河南>(2013BA04)
-
文摘
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属于大区域中的核心地域文化,两者之间的亲缘性有唐代两次移民史实作依托,而且还具有以光州固始为根基的血亲认同、以二程洛学为源头的儒学传承、以语音为标志的中原唐音保留、以中原名人为原型的神祇崇拜等四个主要特征。两者的关系,在中华地域文化中具有样本示范意义。
-
关键词
河洛文化
闽南文化
固始移民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闽台福德文化之渊源
- 6
-
-
作者
汤漳平
-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
-
出处
《寻根》
2014年第1期41-48,共8页
-
文摘
福德正神俗称土地神或土地公,究其渊源,应来自我国先民的自然神崇拜,而传人闽南地区的土地公崇拜,很可能是来源于先秦的楚文化。从近数十年出土文献资料发现,在多座楚墓的祭祀竹简中,有相当数量是祭祀各种名号的土地神。闽南人多称其由河南固始移民而来。固始本为楚相孙叔敖的封地,
-
关键词
楚文化
渊源
闽台
土地神
闽南地区
文献资料
固始移民
神崇拜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