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固定方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比较
1
作者 苏锡康 区文华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05A期576-576,共1页
目的 :寻找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中性粒细胞固定方法 ,以提高 IIF法检测 ANCA的特异性 ;方法 :分别用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人中性粒细胞及人类上皮细胞和猴肝组织作为实验基质 ,以 IIF法检测 SL E患者的 ANA和 ANCA,再用抗原特异性 ANCA~ E... 目的 :寻找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中性粒细胞固定方法 ,以提高 IIF法检测 ANCA的特异性 ;方法 :分别用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人中性粒细胞及人类上皮细胞和猴肝组织作为实验基质 ,以 IIF法检测 SL E患者的 ANA和 ANCA,再用抗原特异性 ANCA~ EL ISA试剂进一步确认 ,比较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人中性粒细胞检测 ANCA的结果 ;结果 :6 7例 SL E患者 ANA6 2例阳性 ,阳性率为 92 .5 % (6 2 / 6 7) ,乙醇固定法检测 ANCA的阳性率为 11.9% (8/ 6 7) ,甲醛固定法检测 ANCA的阳性率为 3% (2 / 6 7) ,抗原特异性 ANCA~ EL ISA试剂确认 2例 ANCA阳性 ,乙醇固定法检测 ANCA有 6例假阳性 ;结论 :单纯用乙醇固定的人中性粒细胞检测 ANCA有假阳性 ,同时用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人中性粒细胞检测 ANCA可提高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方法 中性粒细胞 胞浆抗体 荧光免疫测定 ANCA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平平 陈佳俊 王磊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93-495,共3页
目的 :建立固定中性粒细胞 - ELISA,分析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 (U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固定中性粒细胞 - ELISA法检测 2 5份溃疡性结肠炎血清、2 6份细菌性结肠炎血清、1 5份混合类型腹泻血清和 50份正常... 目的 :建立固定中性粒细胞 - ELISA,分析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 (U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固定中性粒细胞 - ELISA法检测 2 5份溃疡性结肠炎血清、2 6份细菌性结肠炎血清、1 5份混合类型腹泻血清和 50份正常对照血清中的 ANCA,对各组血清的吸光度 (A值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UC组 ANCA与其它对照组 ANCA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 .0 0 5)。 UC组 A值超过正常对照组 A值 2 s以上病例达 80 % ,诊断特异性达 89%。结论 :UC血清中存在有诊断价值的 ANCA,固定中性粒细胞 - ELISA可作为血清 ANCA检测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固定中性粒细胞-elisa
下载PDF
探讨预固定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的影响
3
作者 黄丽琼 肖辉建 王秋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064-1065,1068,共3页
目的探讨预固定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阳性率和积分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82例来某自三甲综合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的新鲜静脉血,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真空管抗凝,制备3份血涂片,第1份(A)在1h内进行NAP染色,第2份(B)预... 目的探讨预固定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阳性率和积分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82例来某自三甲综合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的新鲜静脉血,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真空管抗凝,制备3份血涂片,第1份(A)在1h内进行NAP染色,第2份(B)预先进行固定,1d后进行NAP染色,第3份(C)不做任何处理,1d后进行NAP染色;同时在其做骨穿时取其新鲜末梢血,制备血涂片,在1h内进行NAP染色;将上述血涂片用NAP染色液进行NAP细胞组化染色,用显微镜在油镜视野下观察100个中性杆状、分叶核粒细胞,以阳性率和积分记录其检测结果。结果 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A的NAP阳性率和积分与新鲜末梢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B的NAP阳性率和积分与新鲜末梢血相比略低,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C的NAP阳性率和积分与新鲜末梢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预固定的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放置1d后,其NAP染色的结果依然可靠,不经过固定的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放置1d后,其NAP染色的结果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固定 影响
下载PDF
16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患儿病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孔晓慧 焦宏 +1 位作者 陈曦 王国亮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11-213,共3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是针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些抗原成分形成的自身抗体。以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为基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将ANCA分为以粒细胞胞浆颗粒性荧...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是针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些抗原成分形成的自身抗体。以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为基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将ANCA分为以粒细胞胞浆颗粒性荧光为主而细胞核无荧光的胞浆型ANCA(cANCA)和以丝带状围绕核周的平滑的或细颗粒型荧光的核周型ANCA(pANCA)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 病例分析 间接免疫荧光法 患儿 自身抗体 乙醇固定 ANCA 颗粒型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水平预测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及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价值考察
5
作者 王守道 肖延河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目的考察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对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及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7年6月行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27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诊断标准,将所入选的270例患者分为... 目的考察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对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及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7年6月行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27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诊断标准,将所入选的270例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2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5~9天或者诊断为手术部位早期感染当天、术后30 d三个时间段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并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时间段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升高例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例数以及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例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感染组(249例)有110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所占百分率高达44.18%。结论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升高并不能作为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标准,亦不能作为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唯一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 手术部位 早期感染 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比例
下载PDF
两种常用固定剂碱性磷酸酶染色的灵敏度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建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7-1417,共1页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染色 固定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灵敏度 95%乙醇 偶氮偶联法 鉴别诊断 误诊误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拆除内固定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曹荣旗 孙洪儒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8期621-621,共1页
关键词 双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 手术切开复位 炎性肉芽组织 术后石膏外固定 中性粒细胞比值 炎性组织 术后诊断 腓总神经损伤
下载PDF
头孢氨苄致固定型药疹1例
8
作者 孟淑美 张维维 +1 位作者 李红 陈向勤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9年第S1期67-67,共1页
[病例]男,38y.自1998年12月18日起因手外伤预防感染po头抱氨苄(山东新华制药厂,批号9810065)0.5g,tid.服药约4h后即感阴部瘙痒.当时未在意,仍继续服药,随即出现包皮、龟头、肛周红肿并痒,抓破后糜烂、渗出,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遂停用头抱... [病例]男,38y.自1998年12月18日起因手外伤预防感染po头抱氨苄(山东新华制药厂,批号9810065)0.5g,tid.服药约4h后即感阴部瘙痒.当时未在意,仍继续服药,随即出现包皮、龟头、肛周红肿并痒,抓破后糜烂、渗出,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遂停用头抱氨苄,未用其他药物.病情逐渐加重,于发病5d后来院就诊.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7℃,P80beats/min.R 18 beats/min.BP14/10kPa.一般情况可,头颅五官(一),心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型药疹 氨苄 预防感染 脓性分泌物 潍坊市 头孢 葡萄糖酸钙 肛周红肿 手外伤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方式对内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疗效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刘世贵 许如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7-19,共3页
探究对内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方式的治疗疗效以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内踝关节骨折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时间区间: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共计60例,按照治疗方式完成分组,对照... 探究对内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方式的治疗疗效以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内踝关节骨折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时间区间: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共计60例,按照治疗方式完成分组,对照组(钢板内固定治疗)和观察组(螺钉内固定治疗),均30例,将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经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呈更低趋势呈现(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数据同比于对照组呈低趋势呈现(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值、白细胞数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采用螺钉内固定的方式治疗内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比钢板内固定效果更好,可以优化手术流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炎症症状,改善预后,加快患者骨折的愈合,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与螺钉内固定 内踝关节骨折 C反应蛋白 细胞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白细胞升高与延长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超 董艳 +1 位作者 陈晨 王荣梅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诊断的价值及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533例行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感染组31例、非感染组502例),术后第1日、术后第5~... 目的探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诊断的价值及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533例行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感染组31例、非感染组502例),术后第1日、术后第5~9日或诊断为手术部位早期感染当天、术后第30日三个时间段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后三个时间段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例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并不具有诊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的作用,不能作为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唯一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 感染 手术部位 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比例
原文传递
外伤性腹膜后乳糜瘘治愈1例
11
作者 逯云山 李瑾 +2 位作者 任学刚 宗修锟 张雪峰 《沈阳部队医药》 2006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腹膜后 乳糜瘘 外伤性 治愈 移动性浊音 中性粒细胞 病例报告 多处骨折 固定 腹部胀痛
下载PDF
PET/CT定量参数联合血液学指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琦 文洽先 +1 位作者 王庆华 堵红群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分析;F-脱氧葡萄糖(;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CT定量参数联合血液学指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晚期肺癌患者共118例,均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 目的分析;F-脱氧葡萄糖(;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CT定量参数联合血液学指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晚期肺癌患者共118例,均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至少连续进行4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根据实体肿瘤的免疫反应评价标准(iRECIST)评估临床疗效,分为应答组70例和无应答组48例。治疗前采用PET/CT检测固定标准化摄取值(SUV)max、SUVmean和SUVpeak,总肿瘤体积(MTV)和总病变糖酵解(TLG),以及全身负荷值MTVwb、TLGwb、SUVmeanwb和SUVmaxwb;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应答组和无应答组PET/CT参数和血液学检查结果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无应答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无应答组相比,应答组SUVmax、MTV、MTVwb和NLR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Vmax≥11.28和NLR≥5.97是无应答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时间6~30个月,118例患者存活69例(58.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组(SUVmax≥11.28和NLR≥5.97)较中风险组(SUVmax≥11.28或NLR≥5.97)和低风险组(SUVmax<11.28和NLR<5.97)的累积生存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F-FDG PET/CT检测SUVmax值与血清NLR值对预测ICIs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与短期预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固定标准化摄取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临床应答
下载PDF
酮康唑的不良反应
13
作者 李化冰 潘萍 《中国药业》 CAS 1997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酮康唑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过敏性哮喘 临床皮肤科杂志 血白细胞减少 中毒性肝炎 不良反应 固定性药疹 皮质类固醇激素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肝脾及软组织摄取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亚平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7-369,共3页
患者女,56岁,主诉蛋白尿、水肿11个月,肌酐升高3个月。患者于2016年12月劳累后出现尿中泡沫增多,伴轻度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查尿蛋白(+++),潜血(++),24 h尿蛋白5.22 g,血肌酐54(41~73;括号内为正常参考范围,下同)μmol/L,当地医院诊为&q... 患者女,56岁,主诉蛋白尿、水肿11个月,肌酐升高3个月。患者于2016年12月劳累后出现尿中泡沫增多,伴轻度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查尿蛋白(+++),潜血(++),24 h尿蛋白5.22 g,血肌酐54(41~73;括号内为正常参考范围,下同)μmol/L,当地医院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予雷公藤、厄贝沙坦、辛伐他汀治疗;2017年3月予泼尼松50 mg(1次/d)及中药汤剂治疗。2017年5月患者出现双下肢近端肌力减退,上楼梯、蹲起困难,行走易摔倒。2017年8月激素减量至30 mg(1次/d),2017年9月至本院复查血肌酐139 μmol/L,白蛋白29(35~52)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66(7~4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6(8~20) U/L,24 h尿蛋白8.75 g,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in, Ig)G 2.81(7.00~17.00) g/L,IgA、IgM正常,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抗可溶性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 ENA)抗体均阴性,尿免疫固定电泳游离λ轻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骨显像 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软组织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免疫固定电泳 双下肢水肿 慢性肾小球肾炎
原文传递
唑来膦酸钠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下颌骨坏死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铁军 杨舟 +1 位作者 徐泽锋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14-714,共1页
患者,男,43岁。因乏力、腰酸2个月,腰痛1个月于2005年8月入我院。血常规:WBC5.93×10^9/L.Hb123g/L,RBC3.54×10^12/L,BPC221×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杆状粒细胞0.05,中性分叶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2... 患者,男,43岁。因乏力、腰酸2个月,腰痛1个月于2005年8月入我院。血常规:WBC5.93×10^9/L.Hb123g/L,RBC3.54×10^12/L,BPC221×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杆状粒细胞0.05,中性分叶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25,单核细胞0.05。骨髓浆细胞占0.285,IgG41.7g/L,血中IgG轻链273mg/L,尿轻链26.5mg/L。血、尿免疫固定电泳:在γ区域可见一单克隆IgGκ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下颌骨坏死 唑来膦酸钠 分叶粒细胞 免疫固定电泳 中性杆状 细胞分类 骨髓浆细胞
原文传递
2例结肠憩室穿孔治疗的病例报道
16
作者 王佳 宋正己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S01期451-452,共2页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1,男,38岁,因“右中下腹疼痛50 h”入院,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肩部、腰背部及会阴部放射痛,疼痛时无恶心、呕吐,入院时体温(T)39.0℃,心率(P)94次/分,血压(BP)110/70 mm Hg,神清,全腹固定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1,男,38岁,因“右中下腹疼痛50 h”入院,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肩部、腰背部及会阴部放射痛,疼痛时无恶心、呕吐,入院时体温(T)39.0℃,心率(P)94次/分,血压(BP)110/70 mm Hg,神清,全腹固定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以右下腹为甚,肠鸣音消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11.49×109/L,中性粒细胞(N)%:64%。腹部B超:肝、脾、胰腺、双肾未见明显异常,阑尾肿大。入院诊断考虑:急性腹膜炎(阑尾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隐痛 急性腹膜炎 固定压痛 病例报道 阑尾炎 腹部B超 中性粒细胞 会阴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