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化藻类污水深度处理中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例对氮、磷去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春影 王起华 +2 位作者 王冰 李婷婷 李贺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固定化藻类可以对人工配制的市政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其去除效率及影响因素有待深入探讨。实验研究了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例等因素对污水中NH4+ N和PO43- P的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处理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当氮磷比例为5∶1~10∶... 固定化藻类可以对人工配制的市政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其去除效率及影响因素有待深入探讨。实验研究了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例等因素对污水中NH4+ N和PO43- P的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处理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当氮磷比例为5∶1~10∶1(NH4+ N含量为15mg/L或PO43 P含量为1.5mg/L)时,藻细胞的增长量较大,最高达到96.0%。同样条件下对氮,磷的去除效率亦较高,对NH4+-N的最大去除量为9.263mg/L,最大去除率为92.3%;对PO43--P的最大去除量为2.3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类 深度处理 氮磷比例 市政污水 污水处理 去除效率
下载PDF
4种固定化藻类对污水中氮的净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川 薛建辉 +1 位作者 赵蓉 苏莹莹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85-2188,共4页
取培养至对数末期的藻,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对人工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试验,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鱼腥藻、双对栅藻和突变衣藻4种藻在固定和悬浮状态下,对污水中的氨氮和硝酸氮的净化效率以及藻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藻... 取培养至对数末期的藻,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对人工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试验,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鱼腥藻、双对栅藻和突变衣藻4种藻在固定和悬浮状态下,对污水中的氨氮和硝酸氮的净化效率以及藻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悬浮态藻细胞具有生长更趋于稳定、藻类的活性保持时间更长的优势。4种藻类中,小球藻和鱼腥藻在污水中的生长状况更好,较适宜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化技术。实验第5 d时,固定化小球藻、鱼腥藻、双对栅藻和衣藻对NH3+-N去除率分别为91.9%、84.8%、68.3%和51.2%;对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85.1%、100%、96.9%和65.9%。固定化小球藻对NH3+-N的去除效果最好,而固定化鱼腥藻对NO3--N的去除效果最好。因此,小球藻和鱼腥藻更适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类 净化效率
下载PDF
固定化藻类细胞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起华 张岚翠 王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共3页
固定化藻类细胞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实现废水资源的完全再利用,是一项极有潜力的生物工程技术。介绍了固定化藻类细胞去除污水中N、P的一般原理、方法、技术特点及影响去除效率的各种因素,并对该技术的处理目标和应用前... 固定化藻类细胞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实现废水资源的完全再利用,是一项极有潜力的生物工程技术。介绍了固定化藻类细胞去除污水中N、P的一般原理、方法、技术特点及影响去除效率的各种因素,并对该技术的处理目标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类细胞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固定化藻类去除氮、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彭明江 杨平 郭勇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5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综述了近20年来固定化藻类去除氮、磷的主要研究,归纳分析了相关的研究数据和结果,分别从固定化技术、藻类的生理特征、去除机理、影响因素、生物反应器等方面做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 固定化藻类 营养物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固定化藻类对污水中磷的净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川 薛建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8,共4页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藻类,对人工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试验,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突变衣藻、鱼腥藻和双对栅藻在固定和悬浮状态下对污水中磷的净化效率以及藻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悬浮态藻细胞具有生长更趋于稳...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藻类,对人工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试验,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突变衣藻、鱼腥藻和双对栅藻在固定和悬浮状态下对污水中磷的净化效率以及藻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悬浮态藻细胞具有生长更趋于稳定、藻类的活性保持时间更长的优势。4种藻类中,小球藻和鱼腥藻在污水中的生长状况更好,较适宜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化技术。在固定状态下,蛋白核小球藻、突变衣藻、鱼腥藻和双对栅藻对磷的去除率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8%、28.3%、33.0%和30.7%。因此,小球藻更适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磷,是较为优良的除磷藻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类 污水 净化效率
下载PDF
固定化藻类细胞流动床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敏 金建荣 刘德启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3年第6期6-9,共4页
本文采用藻类固定化方法实现了对生活污水除氮脱磷的工艺路线。一方面提高N、P的去除率及氧的保存效率;另一方面解决了藻类细胞的流失现象。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在藻类固定化过程中,当藻体用量为0.75gVSS/L且AS,PVA,CaCl2分别为10%,0.6%,2... 本文采用藻类固定化方法实现了对生活污水除氮脱磷的工艺路线。一方面提高N、P的去除率及氧的保存效率;另一方面解决了藻类细胞的流失现象。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在藻类固定化过程中,当藻体用量为0.75gVSS/L且AS,PVA,CaCl2分别为10%,0.6%,2%时,藻体的机械强度、传质及除氮脱磷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类细胞流动床 生活污水 除氮脱磷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藻类固定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海波 张欣华 刘卫东 《大连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17-21,87,共6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基础上,从固定藻类所用材料和方法以及固定化对藻类生理的影响方面介绍了固定化藻类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固定化藻类在污水处理和保持水质、种质保存以及获取生物量和代谢产品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藻类固定化 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 生物活性 细胞工程 固定化酶技术
下载PDF
藻类固定化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9
8
作者 尹长松 孙育平 《内陆水产》 2002年第7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藻类固定化 水产养殖 应用前景 废水处理 封闭式循环系统
下载PDF
炼油厂达标外排水藻类固定化法深度处理与回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保成 刘德启 +1 位作者 佟丽华 李刚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同藻类氧化塘相比,采用固定化藻细胞技术处理石化达标外排废水具有很好的效果,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氧化塘存在的缺点,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与出水水质。系统在装填度为55%、光照强度为2500~3500lux,水力停留时间为4h等最佳控... 同藻类氧化塘相比,采用固定化藻细胞技术处理石化达标外排废水具有很好的效果,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氧化塘存在的缺点,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与出水水质。系统在装填度为55%、光照强度为2500~3500lux,水力停留时间为4h等最佳控制条件下,对COD、氨氮等都有90%的去除效果;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水基本上可以满足公司回用水水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标外排废水 藻类固定化 深度处理 回用
下载PDF
固定化藻球的强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清 冯国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04-2206,共3页
为解决褐藻胶球在含磷污水中结构易疏松、小球藻易泄漏及胶球易破碎的问题,进行了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活性炭和CaCl2溶液浸泡固定化藻球的加固强化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添加活性炭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改进固定化小球的性能,其最佳的添加量... 为解决褐藻胶球在含磷污水中结构易疏松、小球藻易泄漏及胶球易破碎的问题,进行了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活性炭和CaCl2溶液浸泡固定化藻球的加固强化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添加活性炭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改进固定化小球的性能,其最佳的添加量为海藻酸钠凝胶的1%;加固胶球系统对氨氮(NH4+-N)的去除率持续增加,最高可增至80%左右;对正磷酸盐(PO43--P)也有较好地去除效果,去除率可达96%以上;胶球经过加固后,胶球内藻细胞密度得到较大提高,固定化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类 活性炭 加固强化 脱氮除磷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燕荣 于雪峰 《干旱环境监测》 2002年第4期195-196,F004,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用于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最新进展 ,这些有机污染物包括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酚类、芳香烃类等 )及其它化合物 (DMP、甲硫醇恶臭气体、制药废水等 )。此外 ,对藻类固定化技术作了简介 ,并对固定化技术的应用... 综述了近年来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用于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最新进展 ,这些有机污染物包括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酚类、芳香烃类等 )及其它化合物 (DMP、甲硫醇恶臭气体、制药废水等 )。此外 ,对藻类固定化技术作了简介 ,并对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处理 研究进展 藻类固定化技术 污染治理
下载PDF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况琪军 胡征宇 夏宜琤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9-264,共6页
针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而水源污染却越演越烈的现象,选择性地综述了湿地工艺、固定化藻类和活性污泥等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及其在净化废水、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方面的显著作用。三项生物技术的共同特点是高效快速、低耗节能、... 针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而水源污染却越演越烈的现象,选择性地综述了湿地工艺、固定化藻类和活性污泥等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及其在净化废水、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方面的显著作用。三项生物技术的共同特点是高效快速、低耗节能、简易实用、管理方便且能耐受高负荷污水的冲击。净化污水主要通过基质的过滤吸附、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植物根系或藻类的吸收利用等理化和生物的协同作用。确保和提高污水净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湿地系统———水力负荷与停留时间、有机污染物负荷、根系发达的植物种类;固定化藻类———载体的传导性能和孔径、被固定藻类的细胞粒径、密度和生长状态、藻类生长的最适pH和温度条件;活性污泥技术———单位体积内好气性微生物的浓度及其与其他活性生物的比例、活性污泥的循环速度与回用、系统中的溶氧浓度和好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污水处理 湿地工艺 藻类固定化 活性污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