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曲氨基酰化酶的纯化及固定化酶法拆分D,L-丙氨酸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晓平 刘一鸣 +2 位作者 王丽娟 张红缨 张今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81-84,共4页
利用硫酸铵分级与双水相萃取结合的方法从米曲霉中提取米曲氨基酰化酶,并将其固定在DEAE-SephadexA-25上,用于拆分D,L-丙氨酸。
关键词 氨基酰化酶 固定化酶法 丙氨酸 米曲霉 氨基酸
下载PDF
固定化酶法制取茶黄素的工艺条件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海涛 张伟 《杭州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9-10,共2页
本文探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氧化儿茶素制取茶黄素(TFs)的最佳反应条件,初步确定了酶法生产高纯度茶黄素的四个重要因素pH值、通气量、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的最佳参数范围,即酶与浓度为0.1%的底物按1:1.25(Active unit/ml)pH=5... 本文探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氧化儿茶素制取茶黄素(TFs)的最佳反应条件,初步确定了酶法生产高纯度茶黄素的四个重要因素pH值、通气量、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的最佳参数范围,即酶与浓度为0.1%的底物按1:1.25(Active unit/ml)pH=5.0,37℃=水浴通氧20L/min,加金属辅酶的情况下,反应2小时得率最高,最高得率可达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多酚氧化酶 儿茶素 茶黄素 固定化酶法 工艺条件 制取 最佳反应条件 多酚氧化酶 底物浓度 酶法生产
下载PDF
固定化酶法生产蔗果低聚糖糖浆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社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探讨了固定化酶生产蔗果低聚糖糖浆的生产技术,研究证明固定化酶可生产60批次,并对生产过程中pH值、灭菌时间、灭菌温度、不同原料糖源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保质期内产品中蔗果低聚糖(GF2、GF3、GF4)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
关键词 固定化酶法 蔗果低聚糖 糖浆 生产技术 反复利用
下载PDF
非天然手性氨基酸的固定化酶法生产技术
4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0年第11期46-46,共1页
项目简介 非天然手性氨基酸(非天然L-氨基酸和D-氨基酸)是合成多种手性药物、手性农药和手性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工品的重要原料和关键中间体。国内主要采用化学法或发酵法生产非天然手性氨基酸,少数采用酶法生产,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项目简介 非天然手性氨基酸(非天然L-氨基酸和D-氨基酸)是合成多种手性药物、手性农药和手性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工品的重要原料和关键中间体。国内主要采用化学法或发酵法生产非天然手性氨基酸,少数采用酶法生产,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环境污染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氨基酸 生产技术 固定化酶法 天然 D-氨基酸 L-氨基酸 精细化工品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二步固定化酶法制造7—ACA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慈媛 《化学医药工业信息》 1995年第12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二步固定化酶法 制备 头孢霉素 7-ACA
原文传递
利用固定化脲酶处理尿素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乔德阳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47-49,共3页
实验探索利用固定化大豆脲酶连续处理工业尿素废水的工艺方法 ,结果表明 ,尿素转化率可达 94 .5% ,固定化酶活力及形状都较稳定 .
关键词 脲酶 废水处理 尿素废水 固定化酶法 处理工艺 转化率
下载PDF
手性中间体(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制备工艺改进
7
作者 徐斌 柴多武 洪治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6期39-41,共3页
开发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阿托伐他汀手性中间体(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制备工艺。该工艺采用双固定化酶法合成,以4-氯乙酰乙酯为起始原料,先用ADH酶还原生成(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然后在脱卤酶的催化下与氰化钠反应制得(R)-4-... 开发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阿托伐他汀手性中间体(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制备工艺。该工艺采用双固定化酶法合成,以4-氯乙酰乙酯为起始原料,先用ADH酶还原生成(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然后在脱卤酶的催化下与氰化钠反应制得(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该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高,其总收率可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手性中间体 (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 固定化酶法合成 脱卤酶
下载PDF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bacterial cellulase immobilized on magnetic nanoparticles
8
作者 Kandasamy Selvam Muthusamy Govarthanan +3 位作者 Duraisamy Senbagam Seralathan Kamala-Kannan Balakrishnan Senthilkumar Thangasamy Selvankumar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91-1898,共8页
Magnetic nanoparticles(Fe3O4) were synthesized by co-precipitating Fe^2+ and Fe^3+ ions in an ammonia solution and treating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Cellulase was immobilized onto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agnetic nanoparticles(Fe3O4) were synthesized by co-precipitating Fe^2+ and Fe^3+ ions in an ammonia solution and treating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Cellulase was immobilized onto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via glutaraldehyde activation.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d Box-Behnken design,the variables such as magnetic nanoparticle concentration,glutaraldehyde concentration,enzyme concentration,and cross linking time were optimized.The Box-Behnken design analysis showed a reasonable adjustment of the quadratic mode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Statistical contour plots were generat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the response surface an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noparticles and the enzyme activit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were studied to characterize size,structure,morphology,and binding of enzyme onto the nanoparticles.The stability and activity of the bound cellulase was analyzed using various parameters including pH,temperature,reusability,and storage stability.The immobilized cellulase was compared with free cellulase and it shows enhanced stability and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nanoparticle Immobilized enzym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HARACTER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