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鞘氨醇单胞菌对三氯卡班的降解性能
1
作者 李红燕 吴佳欢 +2 位作者 冯涛 吴培鲜 朱国郴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3期110-112,120,共4页
为了探究环境因子对微生物降解三氯卡班的影响,以鞘氨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氮源、温度、盐度等因子变化条件下,鞘氨醇单胞菌对三氯卡班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鞘氨醇单胞菌能高效降解三氯卡班,氮源对鞘氨醇单胞菌在72h内对三氯卡班... 为了探究环境因子对微生物降解三氯卡班的影响,以鞘氨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氮源、温度、盐度等因子变化条件下,鞘氨醇单胞菌对三氯卡班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鞘氨醇单胞菌能高效降解三氯卡班,氮源对鞘氨醇单胞菌在72h内对三氯卡班的降解有促进作用,降解率达96.70%以上;当温度为25℃和35℃时,菌体对TCC的降解率较高,分别为88.67%和91.00%;低盐对菌体降解三氯卡班有促进作用,高盐对菌体降解TCC胁迫作用不明显,可见鞘氨醇单胞菌具有强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环境因子 三氯卡班 降解
下载PDF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合成结冷胶研究进展
2
作者 郑丽圆 李宛莹 +3 位作者 喻林兵 夏永军 艾连中 熊智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细菌胞外多糖,耐热、耐酸性良好,具有优越的凝胶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通过代谢调控可使结冷胶改性并提高产量,但目前关于结冷胶在生物合成和代谢调... 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细菌胞外多糖,耐热、耐酸性良好,具有优越的凝胶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通过代谢调控可使结冷胶改性并提高产量,但目前关于结冷胶在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较少。该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结冷胶研究现状,总结了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产结冷胶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期望为结冷胶生产菌株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冷胶 少动单胞菌 生物合成途径 代谢调控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3
作者 鲁子正钢 朱立新 +1 位作者 季宏兵 汪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8-1216,共9页
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sinomonas)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对芳香化合物和多环芳烃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不少研究表明,鞘氨醇单胞菌对重金属具有降解能力,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过程也有发现,但其降解机理和完整降解过程尚未探明。文章归纳了鞘... 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sinomonas)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对芳香化合物和多环芳烃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不少研究表明,鞘氨醇单胞菌对重金属具有降解能力,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过程也有发现,但其降解机理和完整降解过程尚未探明。文章归纳了鞘氨醇单胞菌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鞘氨醇单胞菌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分析了其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鞘氨醇单胞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关键基因和作用机理,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鞘氨醇单胞菌修复环境污染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Sphingosinomonas) 土壤重金属 生物降解 促植物生长菌
下载PDF
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生物吸附去除养殖海水中重金属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文宾 胡庆昊 +2 位作者 殷磊 许兴友 马卫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7-1142,共6页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得到菌体,消除了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对铜生物吸附的最佳条件,并讨论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小球对铜吸附的影响,包括时间、温度、pH值、...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得到菌体,消除了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对铜生物吸附的最佳条件,并讨论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小球对铜吸附的影响,包括时间、温度、pH值、吸附剂量、摇床摇速。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在铜的吸附过程中,微生物只有借助某一载体才能表现出其最佳吸附活性,微生物包埋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海藻酸钠 固定化 单胞菌
下载PDF
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对养殖海水COD的降解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文宾 殷磊 +2 位作者 马卫兴 许兴友 孔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75-1979,共5页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得到菌体,消除了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COD降解的最佳条件;讨论了时间、温度、pH值、降解剂用量、摇床摇速几个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得到菌体,消除了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COD降解的最佳条件;讨论了时间、温度、pH值、降解剂用量、摇床摇速几个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小球降解COD的影响;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在降解COD的过程中,微生物只有借助某一载体才能表现出其最佳降解活性,微生物包埋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海藻酸钠 固定化 单胞菌 COD
下载PDF
药酒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并发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感染1例
6
作者 孟凡堰 张佳 +2 位作者 候贻魁 晏晨 陈兴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76岁。因右上肢红斑与水疱伴疼痛、瘙痒1 d于2021年3月27日入院。患者自诉1 d前因右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新鲜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图1A)和牛耳大黄(Rumex crispus L.)(图1B)的地上部分各约1 kg加约5... 1病历摘要患者男,76岁。因右上肢红斑与水疱伴疼痛、瘙痒1 d于2021年3月27日入院。患者自诉1 d前因右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新鲜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图1A)和牛耳大黄(Rumex crispus L.)(图1B)的地上部分各约1 kg加约50 g甜米酒捣烂外敷于右上肢体疼痛处并包裹。外敷后局部立即出现明显刺激性灼热感,约4 h后因局部红肿伴疼痛加剧而除去外敷药物,至入院时已经形成多个水疱。另诉凡接触到药液的皮肤均感明显灼热,以躯干右侧往上至腋窝处最明显。既往史:右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个月,否认其他疾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龙芮 原白头翁素 接触性皮炎 少动单胞菌 头孢曲松
下载PDF
芘诱导下新鞘氨醇单胞菌差异表达蛋白追踪 被引量:3
7
作者 郑伟 黄君 +1 位作者 郑天凌 田蕴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49-53,共5页
以一株芘降解新鞘氨醇单胞菌(Novosphingobium pentaromativoransUS6-1)为模式菌株,为了追踪其在有芘和没有芘诱导下差异表达蛋白,对该菌株蛋白的超声破碎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4℃环境下,功率为40 W,工作时间与间隔时间均为5... 以一株芘降解新鞘氨醇单胞菌(Novosphingobium pentaromativoransUS6-1)为模式菌株,为了追踪其在有芘和没有芘诱导下差异表达蛋白,对该菌株蛋白的超声破碎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4℃环境下,功率为40 W,工作时间与间隔时间均为5 s,超声总次数为60次时菌体破碎效果最佳.与IEF(Isoelectric focusing electrophoresis)自制胶相比,IPG(Immobilized pHgradient)胶分离得到的蛋白点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分析双向电泳图谱,追踪到至少7个在芘诱导条件下菌株US6-1表达的差异蛋白点.这说明芘可以诱导菌株US6-1合成特异蛋白.本实验结果为多环芳烃(PAHs)微生物代谢途径的阐明及环境中PAHs污染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芘降解 双向电泳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产高水溶性结冷胶的分子特征与制备平台
8
作者 纪宇菲 周若男 +3 位作者 艾连中 张汇 赖凤羲 吴昊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152,I0001,I0002,共15页
探讨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ATCC 31461 GL-1变异株发酵生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结冷胶)的单糖组成、分子参数及热水溶解速率受豆粕粉氮源与沉淀方式的影响,确定制备高水溶性结冷胶的流程。该菌以... 探讨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ATCC 31461 GL-1变异株发酵生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结冷胶)的单糖组成、分子参数及热水溶解速率受豆粕粉氮源与沉淀方式的影响,确定制备高水溶性结冷胶的流程。该菌以豆粕粉(和蔗糖)为培养基,发酵所得胞外多糖(EPS-Sw)产量为29.1 g/L、可溶性总糖含量为80%,乙酰基含量为4.0%,皆显著高于以酵母膏和蛋白胨发酵并醇沉收集的样品(分別为EPS-Ye和EPS-Pe)。EPS-Sw、EPS-Ye、EPS-Pe与结冷胶商品Gellan-F(参考组)共同含有4种主要单糖:鼠李糖(rhamnose,Rha)、葡萄糖(glucose,Glc)、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GlcA)及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GalA)。EPS-Sw的糖摩尔比为M(Rha)∶M(Glc)∶M(GlcA)∶M(GalA)=1∶0.9∶2.3∶1.7,与EPS-Ye和EPS-Pe的糖比例相近。EPS-Sw的结冷胶相对纯度(共同糖组成总和)为62.8%。经微过滤后,上述醇沉的EPS样品和Gellan-F皆呈三分子尖峰分布。针对豆粕粉发酵得的上清液,添加5 mmol/L Ca^(2+)复合乙醇的沉淀处理可提高制备物(EPS-CaEt)的产量、可溶性总糖含量、乙酰基含量、结冷胶相对纯度、热水既溶性以及溶解速率常数(k_(s1))。超大分子组分(F1)为重要的分子因素,F1含量与结冷胶相关的糖组成含量呈高度正相关,与热水既溶性和速率常数k_(s1)呈高度负相关。该研究阐明了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以豆粕粉氮源发酵所产结冷胶的关键糖组成与分子参数,并建立了一个有效富集具有高结冷胶纯度与高水溶性的EPS的Ca^(2+)-乙醇复合沉淀的制备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单胞菌 结冷胶 胞外多糖 分子参数 金属离子
下载PDF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1-磷酸鞘氨醇水平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德义 马胜喜 刘雨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1-磷酸鞘氨醇(S1P)在哮喘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和60例健康对象(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ADA... 目的探讨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1-磷酸鞘氨醇(S1P)在哮喘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和60例健康对象(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ADAM33、S1P水平,并根据哮喘病情进行分层分析;分析血清中ADAM33、S1P水平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的关系。结果哮喘组的血清中ADAM33、S1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哮喘组的血清中ADAM33、S1P水平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的外周血EOS、IgE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的FEV1%、P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的血清S1P与外周血EOS、IgE呈正相关(r=0.629和0.572,均P=0.000),哮喘组的血清S1P、ADAM33与FEV1%、PEF%呈负相关(r=-0.382、-0.411、-0.574和-0.494,均P=0.000)。结论急性发作哮喘患者血清S1P、ADAM33水平升高,与患者肺功能降低、哮喘发作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 1-磷酸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哮喘对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及1-磷酸鞘氨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敏 徐爱晶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哮喘对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及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哮喘对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及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替利嗪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和ADAM33、S1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研究组治疗后哮鸣音、咳嗽、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EV1、PEF水平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FEV1、P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IL-6和TNF-α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ADAM33及S1P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观察组为1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联合西替利嗪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肺功能,降低血清ADAM33及S1P水平,缓轻炎症损伤,改善气道重塑,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西替利嗪 支气管哮喘 免疫功能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 1-磷酸
下载PDF
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净化连云港养殖海水中铅的研究
11
作者 陈文宾 殷磊 +2 位作者 胡庆昊 马卫兴 许兴友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5-377,共3页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菌体,消除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铅降解的最佳条件,并讨论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铅降解的影响,包括时间、温度、pH值、吸附剂...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菌体,消除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铅降解的最佳条件,并讨论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铅降解的影响,包括时间、温度、pH值、吸附剂量、摇床摇速,对养殖海水中重金属铅的吸附率达到85%。通过比较发现,在降解铅的过程中,微生物只有借助某一载体才能表现出最佳的吸附活性。微生物包埋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固定化 单细胞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的微囊化高密度培养优化
12
作者 王明成 刘道奇 +1 位作者 刘超英 柴迎慧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8期154-160,共7页
在家禽饲养过程中,饮水中添加鞘氨醇单胞菌可显著提高鸡肉和蛋的品质,但传统发酵培养下菌体密度低,不能满足家禽养殖的需求。为提高鞘氨醇单胞菌的产量,该研究首先测定了鞘氨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 在家禽饲养过程中,饮水中添加鞘氨醇单胞菌可显著提高鸡肉和蛋的品质,但传统发酵培养下菌体密度低,不能满足家禽养殖的需求。为提高鞘氨醇单胞菌的产量,该研究首先测定了鞘氨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为:蔗糖20.0g/L,酵母浸粉25.0g/L,NaCl 10.0g/L,KH_(2)PO_(4) 2.0g/L,pH 6.0,接种量为3%,培养温度为30℃。基于以上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将微囊化鞘氨醇单胞菌连续培养4代,细胞数达到51.7×10^(9)CFU/mL,是最适培养条件下活菌数量的3.64倍,是优化前培养基正常培养条件下的29.4倍。因此,该试验不仅通过优化获得了最佳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而且通过微囊华高密度发酵使菌体密度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微囊化 高密度培养
下载PDF
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1-磷酸鞘氨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国峰 武军龙 +4 位作者 魏戎 樊立宏 刘丹 刘焕 王坤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OA)患者1-磷酸鞘氨醇(S1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早期OA患者36例,晚期OA患者32例,及同期体检年龄匹配的健康人72例为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S1P与MMP3水平差异,探讨S1P与MMP3的相...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OA)患者1-磷酸鞘氨醇(S1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早期OA患者36例,晚期OA患者32例,及同期体检年龄匹配的健康人72例为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S1P与MMP3水平差异,探讨S1P与MMP3的相关性。结果:早期OA组血清S1P(0.118±0.04)pg/ml与MMP3(207.79±19.70)pg/ml,晚期OA组血清S1P(0.171±0.03)pg/ml与MMP3(292.23±27.4)pg/ml,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1P(0.065±0.02)pg/ml与MMP3(59.62±8.38)pg/m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1P与MMP-3的血清水平呈正相关(r=0.740,P<0.01)。结论:S1P与MMP3水平在OA患者升高,而S1P指标水平升高会相应引起MMP3升高从而导致OA,在晚期患者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早期 晚期 血清 1-磷酸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相关性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降解多环芳烃菲过程中菌体全蛋白提取方法的优化及其蛋白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欢 田蕴 郑天凌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4-1319,共6页
采用平板升华技术从厦门博坦油码头表层海水样品中筛选获得一株高效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菌,经16S rDNA分子鉴定,该菌株归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定名为Sphin-gomonassp.strain H。Strain H在24h内对初始浓度为50mg/L的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可... 采用平板升华技术从厦门博坦油码头表层海水样品中筛选获得一株高效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菌,经16S rDNA分子鉴定,该菌株归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定名为Sphin-gomonassp.strain H。Strain H在24h内对初始浓度为50mg/L的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可达94%。以strain H为模式菌株,对其在降解过程中菌体全蛋白的提取进行了优化,以获得高质量的降解全程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菌体蛋白样品。结果表明,超声-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的方法可有效去除中间代谢产物的干扰,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样品。对以此方法提取的蛋白样品,通过双向电泳技术比较了strain H在有和没有菲诱导条件下的蛋白质表达差异,获得17个差异蛋白点。这些差异蛋白点的获得将为进一步分析参与PAHs降解的关键酶系和探索菲的代谢途径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蛋白质提取 差异表达 双向电泳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降解芳香化合物的新型微生物资源 被引量:43
15
作者 苟敏 曲媛媛 +4 位作者 杨桦 周集体 李昂 关晓燕 艾芳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鞘氨醇单胞菌属是一类丰富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可用于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该属菌株凭借自身的高代谢能力与多功能的生理特性,在环境保护及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于对鞘氨醇单胞菌的认识较晚,该菌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 鞘氨醇单胞菌属是一类丰富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可用于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该属菌株凭借自身的高代谢能力与多功能的生理特性,在环境保护及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于对鞘氨醇单胞菌的认识较晚,该菌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很少被关注,对其的研究也停留在初级阶段.本文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属自发现以来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理生化特性的描述、分类学研究、生物高聚物的合成、特殊组分鞘脂以及相关酶与基因的研究,并结合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芳香化合物 生物降解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42
16
作者 胡杰 何晓红 +1 位作者 李大平 刘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1-437,共7页
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是1990年才重新划分的一个新属,由于其特有的生态分布与代谢特征,已引起了环境微生物学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分布与代谢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鞘氨醇单胞菌具有特殊的... 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是1990年才重新划分的一个新属,由于其特有的生态分布与代谢特征,已引起了环境微生物学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分布与代谢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鞘氨醇单胞菌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最显著的是细胞膜用鞘脂糖代替了脂多糖,这使其与传统意义上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显著区别.鞘氨醇单胞菌耐受贫营养的代谢机制使其在自然界中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分布,某些菌株具有细胞膜上的高分子通道与大质粒,能够降解高分子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多环芳烃(PAHs)〕.这些特性使得鞘氨醇单胞菌在环境污染治理与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脂糖 贫营养菌 高分子通道 多环芳烃降解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株XJ对农药的降解效能 被引量:12
17
作者 欧阳主才 王奕恒 +3 位作者 李小妮 高永峰 蒋刚彪 方羽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49,共3页
以筛选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除虫菊酯3类农药具有降解作用,能对农药污染进行生物修复的菌株为目标,对采自广州市郊区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 onas sp.菌株X J,经富集培养法提高其对农药的降解效能后,用气相色谱检测了该菌株对目标农... 以筛选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除虫菊酯3类农药具有降解作用,能对农药污染进行生物修复的菌株为目标,对采自广州市郊区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 onas sp.菌株X J,经富集培养法提高其对农药的降解效能后,用气相色谱检测了该菌株对目标农药的降解率.结果显示该菌株对5种农药的降解率分别为克百威55.58%、异丙威62.74%、辛硫磷77.55%、毒死蜱56.59%和氯氰菊酯81.8%.表明该菌株有很强的逆境生长潜能,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除虫菊酯等3类农药具有不同的降解效能,是一株具有开发价值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降解 农药 富集培养法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GY2B降解菲的特性及其对多种芳香有机物的代谢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陶雪琴 卢桂宁 +2 位作者 党志 易筱筠 杨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8-553,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一株鞘氨醇单胞菌GY2B以菲和其他芳香化合物为惟一碳源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GY2B对10和60mg·L-1初始浓度的菲,分别在24和60h几乎降解完全,而对230mg·L-1初始浓度的菲,48h的降解率达到70%左右,...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一株鞘氨醇单胞菌GY2B以菲和其他芳香化合物为惟一碳源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GY2B对10和60mg·L-1初始浓度的菲,分别在24和60h几乎降解完全,而对230mg·L-1初始浓度的菲,48h的降解率达到70%左右,此后菲浓度基本不再减少,到120h仍有大量的菲残留。计算表明,菲的初始浓度和菌株的比生长速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高初始浓度的菲样品中会积累大量的中间产物1-羟基-2-萘酸。菌株GY2B降解水杨酸、1-羟基-2-萘酸和萘的过程中检测到2-羟基粘康酸半醛的吸收峰,该菌可能通过相同的途径降解这3种化合物。试验还证实菌株GY2B降解菲的过程也有2-羟基粘康酸半醛这种中间产物,更加明确了菌株GY2B先通过水杨酸途径,再经过邻苯二酚间位途径来降解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多环芳烃 降解途径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慧敏 闫海 +3 位作者 马松 王华生 尹春华 刘晓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6-1321,共6页
研究了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微囊藻毒素(MCs)的分析和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细胞水平和酶水平下对MC-YR、RR和LR的生物降解.结果表明,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MC-YR、RR和LR的含量分别为0.16,0.96,0.47mg/g.在初始浓度分别为19.5mg/LMC... 研究了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微囊藻毒素(MCs)的分析和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细胞水平和酶水平下对MC-YR、RR和LR的生物降解.结果表明,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MC-YR、RR和LR的含量分别为0.16,0.96,0.47mg/g.在初始浓度分别为19.5mg/LMC-YR、79.5mg/L MC-RR和43.6mg/L MC-LR下,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2d内可将上述3种MCs全部降解,鞘氨醇单胞菌USTB-05粗酶液可以以更快的速率对MC-YR、MC-RR和MC-LR进行高效酶催化降解,在10h内可以将初始浓度分别为14.8mg/L MC-YR、28.4mg/L MC-RR和19.5mg/L MC-LR全部降解.同时发现了MC-YR降解过程中的2个中间和1个最终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单胞菌USTB-05 生物降解 Sphingopyxis sp. USTB-05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鞘氨醇单胞菌遗传多样性16S rDNA-PCR-DGGE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丽沙 李慧 +2 位作者 张颖 王亚菲 徐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4-812,共9页
鞘氨醇单胞菌是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然而,采用属特异引物直接从PAHs污染土壤中检测鞘氨醇单胞菌进而研究鞘氨醇单胞菌在污染土壤中的多样性、种群结构及其与PAHs污染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自行设计鞘氨醇单胞菌属特... 鞘氨醇单胞菌是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然而,采用属特异引物直接从PAHs污染土壤中检测鞘氨醇单胞菌进而研究鞘氨醇单胞菌在污染土壤中的多样性、种群结构及其与PAHs污染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自行设计鞘氨醇单胞菌属特异性引物,通过16S rDNA-PCR-DGGE技术对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鞘氨醇单胞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行设计的鞘氨醇单胞菌属引物732f-982r能够特异、灵敏的从环境样品中检出鞘氨醇单胞菌。当沈抚灌区原位污染土壤的PAHs浓度小于5 mg kg-1时,鞘氨醇单胞菌多样性随着PAH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初始PAHs浓度高的实验室模拟实验土壤,其鞘氨醇单胞菌多样性较低。鞘氨醇单胞菌种群结构受污染土壤总石油烃(TPH)含量的影响,TPH含量接近的土壤,鞘氨醇单胞菌的群落结构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单胞菌 遗传多样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总石油烃 多环芳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