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在T-Scan 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指导下进行咬合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88例单颗后牙缺失需固定局部义齿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咬合纸法组和T-Scan Ⅲ法组,每组44例。口内试戴时,分别...目的评价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在T-Scan 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指导下进行咬合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88例单颗后牙缺失需固定局部义齿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咬合纸法组和T-Scan Ⅲ法组,每组44例。口内试戴时,分别采用传统咬合纸法和T-Scan Ⅲ指导法对修复体进行咬合调整,经抛光、粘接后完成修复,于3、12个月时复诊,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评价系统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后3个月时,咬合纸法组和T-Scan Ⅲ法组成功率分别为95.45%和97.73%;修复后12个月时,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0.91%和95.45%,两个时间点两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修复体咬合接触类型评价中,T-Scan Ⅲ法组Ⅰ类占93.18%,高于咬合纸法组(P<0.05);在对修复后咬合感受满意度调查中,两组分别有68.18%和86.36%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后者较前者高(P<0.05)。结论T-ScanⅢ指导下咬合调整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固定局部义齿修复中可以将T-ScanⅢ指导下咬合调整作为一种选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在T-Scan 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指导下进行咬合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88例单颗后牙缺失需固定局部义齿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咬合纸法组和T-Scan Ⅲ法组,每组44例。口内试戴时,分别采用传统咬合纸法和T-Scan Ⅲ指导法对修复体进行咬合调整,经抛光、粘接后完成修复,于3、12个月时复诊,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评价系统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后3个月时,咬合纸法组和T-Scan Ⅲ法组成功率分别为95.45%和97.73%;修复后12个月时,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0.91%和95.45%,两个时间点两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修复体咬合接触类型评价中,T-Scan Ⅲ法组Ⅰ类占93.18%,高于咬合纸法组(P<0.05);在对修复后咬合感受满意度调查中,两组分别有68.18%和86.36%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后者较前者高(P<0.05)。结论T-ScanⅢ指导下咬合调整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固定局部义齿修复中可以将T-ScanⅢ指导下咬合调整作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