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前牙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对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瑛 张景慧 +2 位作者 钱毅超 赵梦中 张会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在深覆牙合患者的上前牙区制作前牙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检测制作导板前后龈沟液量及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从而推断使用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临床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深覆牙合正畸患者30例,共180颗牙,确定每位... 目的:在深覆牙合患者的上前牙区制作前牙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检测制作导板前后龈沟液量及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从而推断使用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临床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深覆牙合正畸患者30例,共180颗牙,确定每位患者的实验牙及对照牙,为实验牙制作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测定不同时期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同时提取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并测定其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制作导板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与制作导板前相比较,实验牙在制作平面导板后4周PLI、SBI、PD、GCF、IL-1β、IL-6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牙在制作平面导板后4周,与拆除导板后2周相比较,实验牙PLI、SBI、PD、GCF、IL-1β、IL-6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作平面导板后4周,实验牙与对照牙相比,实验牙的PLI、SBI、PD、GCF、IL-1β、IL-6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牙在制作导板前与拆除导板后相比较,实验牙PLI、SBI、PD、GCF、IL-1β、IL-6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牙在制作导板前与制作导板后4周、拆除导板后2周相比较,所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佩戴固定式平面导板的过程中,均未检测到AL。结论:通过多因素检测,制作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可使牙龈发生轻微的炎症,但是这种炎症只是暂时的,导板拆除后牙龈可以很快恢复健康,不会对牙周组织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应用于临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式树脂平面导板 龈沟液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