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通起搏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不同置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陈晓曙
张建华
+1 位作者
林中华
林加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时应用固定方向法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在DSA室行电生理检查时,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同一病例行X线透视下临时心脏起搏和非X线透视下固定方向法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从...
目的探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时应用固定方向法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在DSA室行电生理检查时,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同一病例行X线透视下临时心脏起搏和非X线透视下固定方向法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从送入电极到成功起搏心脏的时间、成功起搏时的起搏阈值和电极在右心室位置。结果非X线透视组用固定方向法从送入电极至成功起搏右心室耗时(25.82±14.22)s,明显少于X线透视组(45.50±25.56)s(P<0.01),而起搏阈值分别为(1.03±0.34)V和(1.07±0.27)V,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置管方法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定方向法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简便、快捷、易学和有效,明显缩短送入电极至右心室尖部起搏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临时起搏电极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颈内静脉
固定方向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起搏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不同置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陈晓曙
张建华
林中华
林加锋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
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Y20060288)
文摘
目的探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时应用固定方向法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在DSA室行电生理检查时,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同一病例行X线透视下临时心脏起搏和非X线透视下固定方向法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从送入电极到成功起搏心脏的时间、成功起搏时的起搏阈值和电极在右心室位置。结果非X线透视组用固定方向法从送入电极至成功起搏右心室耗时(25.82±14.22)s,明显少于X线透视组(45.50±25.56)s(P<0.01),而起搏阈值分别为(1.03±0.34)V和(1.07±0.27)V,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置管方法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定方向法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简便、快捷、易学和有效,明显缩短送入电极至右心室尖部起搏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普通临时起搏电极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颈内静脉
固定方向法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通起搏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不同置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陈晓曙
张建华
林中华
林加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