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干预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姜彩娥 曹利波 +2 位作者 张健维 石芳 韩利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11期1181-1185,共5页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对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两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院的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病历共366例(干预前)和2...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对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两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院的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病历共366例(干预前)和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的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病历共350例(干预后),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参与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干预前、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比例分别为89.3%和32.3%(P<0.05),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超过24h的比例分别为14.4%、86.8%(P<0.05),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分别为10.7%、67.7%(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能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率,降低药品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钻颅血肿外引流 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 围手 预防 抗菌药物
下载PDF
网格状坐标定位器在四肢内固定物取出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蔡源源 牛文利 +2 位作者 夏元 孟明柱 李新庆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在X线下,利用网格状坐标体外定位器,在体表精确定位内固定螺钉和钢丝等。方法对54例四肢骨折内固定物患者,分成三组分别在X线网格定位器定位下、X线无网格定位器下和无定位组进行手术,比较总辐射强度和按螺钉数或者钢丝数平均的手... 目的在X线下,利用网格状坐标体外定位器,在体表精确定位内固定螺钉和钢丝等。方法对54例四肢骨折内固定物患者,分成三组分别在X线网格定位器定位下、X线无网格定位器下和无定位组进行手术,比较总辐射强度和按螺钉数或者钢丝数平均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出血量。结果 X线网格组的辐射强度(14±4)mAS和X线无网格组的辐射强度(70±9)mA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网格组的按螺钉数或者钢丝数平均的手术时间(3.1±0.5)min、切口长度(0.8±0.2)cm、出血量(3.3±0.6)mL;X线无网格组手术时间(6.4±0.7)min、切口长度(1.5±0.5)cm、出血量(6.1±1.2)mL,和无定位组手术时间(8.5±1.2)min、切口长度(2.5±0.9)cm、出血量(8.4±1.1)mL,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格状坐标体外定位器可在四肢内固定物取出手术中运用。该方法简单、精确、可靠,并且可以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放射暴露量,节约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定位 固定物取出术
下载PDF
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临床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万富 《北方药学》 2013年第5期119-119,共1页
目的:探讨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临床分析。方法:本次总共选择了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都是我院2006年4月~2012年7月医治的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患者,回顾分析以上患者治疗的全过程,进行对... 目的:探讨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临床分析。方法:本次总共选择了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都是我院2006年4月~2012年7月医治的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患者,回顾分析以上患者治疗的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0例患者之中,有本组尺桡骨骨折轻度移位者4例,大多是平均1~2个月去医院进行复查,在患者体内的骨折线均消失。剩下的16例患者都是行切开复位者,手术后2~3月进行复查,患者骨折处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量新的骨干形成,最终很好地完成骨性愈合。结论:医生把患者的长骨骨干骨折实施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医院采用微创锁定系统处理原位再发骨折这种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了骨折愈合效果,改变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干骨折 固定物取出术 原位再发骨折
下载PDF
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
4
作者 储诚兵 沈洪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864-1867,共4页
关键词 固定物取出术 并发症 脂肪栓塞综合征
下载PDF
某院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陆益 唐叶秋 田霞 《抗感染药学》 2014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内固定装置取出术围手术期药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药师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选取2013年3—5月62例(干预前组)和2014年3—5月77例(... 目的: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内固定装置取出术围手术期药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药师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选取2013年3—5月62例(干预前组)和2014年3—5月77例(干预后组)骨科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出院病历,对其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给药时机、用药时限及费用等指标作了分析。结果:经药师干预后,围手术期患者药品平均总费用、抗菌药物平均费用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100.00%(62/62)降至18.18%(14/77);首剂给药时机合理率由88.71%升至92.86%;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由(1.27±0.55)d缩至(1.07±0.27)d;抗菌药物种类3类5种降至2类2种。结论: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在药师干预下,其合理性显著提高,但与相关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尚需进一步加强用药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 围手 抗菌药物 药师干预
下载PDF
氟比洛芬脂用于20例髌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娄菊云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40-341,共2页
髌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时间短,但术后应激反应和疼痛依然存在,尤其是术后24 h内。氟比洛芬酯是一种可以静脉注射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镇痛强度中等,起效快,作用时间较长,可用于缓解各种手术后引起的急性中等度疼痛,本文通过观察其对... 髌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时间短,但术后应激反应和疼痛依然存在,尤其是术后24 h内。氟比洛芬酯是一种可以静脉注射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镇痛强度中等,起效快,作用时间较长,可用于缓解各种手术后引起的急性中等度疼痛,本文通过观察其对髌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术后的镇痛有效性、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物取出术 后镇痛 氟比洛芬脂 临床观察 髌骨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后应激反应 氟比洛芬酯
下载PDF
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学寨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7期2429-2430,共2页
目的探讨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患者30例,给予骨折端明显位移患者闭合复位手术治疗,其他患者给予切开复位手... 目的探讨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患者30例,给予骨折端明显位移患者闭合复位手术治疗,其他患者给予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对疗效及初次显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12例(40.0%)患者行闭合复位手术治疗,经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3例、显效1例,初次显效时间为(2.2±0.5)个月。18例(60.0%)患者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经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后,治愈12例、好转5例、显效1例,初次显效时间为(3.5±0.5)个月。所有患者均愈合出院。结论采用微创锁定系统治疗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干骨折 固定物取出术 原位再发骨折
下载PDF
某院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凌冠 《今日药学》 CAS 2014年第10期744-746,共3页
目的调查本院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方法采取技术与行政干预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实施干预前(2011-01~07)35例与实施干预后第一阶段(2011-08~2012-09)106例、第二阶段(2012-10~2013-1... 目的调查本院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方法采取技术与行政干预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实施干预前(2011-01~07)35例与实施干预后第一阶段(2011-08~2012-09)106例、第二阶段(2012-10~2013-12)103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从100%下降到10.68%;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从5.71%提高到100%;联合用药比例从57.14%下降至0%;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合理率从11.43%提高到80%以上。结论临床药师协同行政干预可明显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 抗菌药物 预防应用
下载PDF
超声与X线定位用于儿童骨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芮强 薛鸣丰 +4 位作者 徐杰 欧阳宣义 吴建祥 王莹莹 张明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与X线定位用于儿童骨内固定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住院行骨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儿140例,其中采用C型臂X线机X线定位下骨内固定物取出术70例(X线定位组),采用超声定位下骨内固定... 目的比较超声与X线定位用于儿童骨内固定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住院行骨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儿140例,其中采用C型臂X线机X线定位下骨内固定物取出术70例(X线定位组),采用超声定位下骨内固定物取出术70例(超声定位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首次成功取出率及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定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X线定位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X线定位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X线定位组,首次成功取出率高于X线定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X线定位法相比,超声定位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骨内固定物首次成功取出率高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因此,值得在儿童骨科手术中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固定物取出术 儿童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为行肱骨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提前建立病案数据库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刘丽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4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为行肱骨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提前建立病案数据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2年在秦皇岛市骨科医院进行肱骨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的8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 目的:探讨为行肱骨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提前建立病案数据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2年在秦皇岛市骨科医院进行肱骨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的8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首次入院进行治疗时,为观察组患者提前建立病案数据库,不为对照组患者建立病案数据库。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物成功显露的时间、发生断钉的比率、发生螺钉脱扣的比率、各螺钉取出的平均时间以及术中使用C型臂X光机的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内固定物成功显露的时间和各螺钉取出的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发生断钉的比率、发生螺钉脱扣的比率和术中使用C型臂X光机的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行肱骨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提前建立病案数据库,可有效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减少其使用C型臂X光机的次数,降低其发生断钉的比率及发生螺钉脱扣的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固定物取出术 病案数据库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宋宏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6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究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选取20例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 目的:探究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选取20例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使用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骨折处固定,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晚期用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并设计对比实验分析该研究内容。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评定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的检测值。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医师取出患者长骨骨干骨折的内固定物后,医院采用微创系统治疗术后原位再发骨折,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干 骨折 固定物取出术
下载PDF
从二期内固定物取出术角度分析Wiltse入路与经皮微创入路的优劣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科 马力 +3 位作者 李春 吕文 郁贤舜 刘艺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0期1862-1864,共3页
目的从胸腰段脊柱骨折术后二期内固定物取出术的角度对比Wiltse入路与经皮微创入路在治疗胸腰段骨折时的优劣。方法对2016年1至1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胸腰段骨折术后需行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患者一期采用Wil... 目的从胸腰段脊柱骨折术后二期内固定物取出术的角度对比Wiltse入路与经皮微创入路在治疗胸腰段骨折时的优劣。方法对2016年1至1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胸腰段骨折术后需行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患者一期采用Wiltse入路置钉,37例患者一期采用经皮微创入路置钉,取出内固定时采用同样的手术方式。比较2组患者在行内固定物取出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1个月、3个月时VAS等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Wiltse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2.0±13.7)min vs.(85.0±23.2)min]、术中出血量[(32.0±12.7)ml vs.(67.0±9.4)ml]、切口长度[(76.0±5.3)mm vs.(145.0±11.4)mm]明显低于经皮微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VAS评分及下地行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者,如果不采用植骨融合,需要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者,使用Wiltse入路比经皮微创入路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Wiltse入路 经皮微创入路 固定物取出术
原文传递
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13
作者 冯晶 黄觅 夏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5年第01Z期296-296,共1页
目的:分析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为日后的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实施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内... 目的:分析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为日后的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实施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其抗菌药物给予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其抗菌药物的应用,进按照正常标准来执行,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抗菌药物应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证明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围术期内,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的稳步康复,减少患者的病痛。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是临床上的常见手术,对于患者而言,在围术期内抗菌药物的应用,能够对其康复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今后,应积极对围术期内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实施有效的干预,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 围手 抗菌药物 干预
原文传递
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发生气性坏疽1例分析
14
作者 熊为 杨健 +1 位作者 徐圣康 赵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88-289,共2页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又称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或梭菌性肌坏死,是一种发展迅速、预后差的厌氧菌感染。该病多见于战伤、地震等严重创伤[1-2]。我科2019年5月20日收治了1例胫骨内固定物取出术后伤口感染,在清创术中发现是气性坏疽的...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又称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或梭菌性肌坏死,是一种发展迅速、预后差的厌氧菌感染。该病多见于战伤、地震等严重创伤[1-2]。我科2019年5月20日收治了1例胫骨内固定物取出术后伤口感染,在清创术中发现是气性坏疽的病例。为了寻找本例患者发病病因,积累对气性坏疽的临床经验,特将该患者的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性坏疽 固定物取出术
原文传递
内固定物经手术未取出致医患纠纷
15
《青岛医药卫生》 2014年第4期320-320,共1页
1病情简介 患者2010年7月15日因外伤诊断为左桡骨远端骨折,急诊在外地某医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骨折愈合。为取出骨折内固定物于2011年12月13日到我市某医院住院,2011年12月15日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桡骨远端内... 1病情简介 患者2010年7月15日因外伤诊断为左桡骨远端骨折,急诊在外地某医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骨折愈合。为取出骨折内固定物于2011年12月13日到我市某医院住院,2011年12月15日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桡骨远端内固定物取出术。术中取出4枚螺钉,因1枚螺钉出现“滑丝”现象,未能将1枚螺钉及钢板取出,出现1枚螺钉及钢板留在体内现象。患者以其来院做钢板取出手术而未能将钢板取出,医院存在不足,对其造成伤害提起医疗事故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物 医患纠纷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固定物取出术 钢板取出
下载PDF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取出困难之对策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书军 黄淦堂 +3 位作者 彭旭光 朱洪飞 谢平 肖裕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8期699-701,共3页
关键词 固定物取出术 取出困难 对策
下载PDF
术中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对PFNA取出术后隐性失血影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铭 邓路娟 +2 位作者 杨光 耿惠 赵丙钦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7期2657-2658,共2页
目的验证在改良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取出术中应用胶原蛋白海绵的有效性,为筛选减少骨折愈合行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出血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严谨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后骨愈合良好拟行PFNA取出术的患... 目的验证在改良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取出术中应用胶原蛋白海绵的有效性,为筛选减少骨折愈合行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出血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严谨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后骨愈合良好拟行PFNA取出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术中PFNA取出后于粗隆顶髓内钉进出部及股骨近端主钉钉道部应用胶原蛋白海绵进行填塞,对照组不用胶原蛋白海绵,直接缝合切口,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血常规检验,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计算患者血红蛋白的丢失量,观察2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感染发生。结果治疗组术后血红蛋白丢失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伤口均未发生感染,术后2周拆线,均为1期愈合。结论在PFNA取出术中应用倍菱牌胶原蛋白海绵可以明显降低术后隐性失血量,并且未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对伤口愈合无影响,临床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固定物取出术 胶原蛋白海绵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致高位硬膜外阻滞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梦晨 胡宝芹 袁中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9-269,共1页
患者,男,44岁,78kg,因"右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16个月",于2014年3月6日14时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行ECG、血流动力学监测,各项指标正常。采用1%利多卡因、0.3%盐酸罗哌卡因行肌... 患者,男,44岁,78kg,因"右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16个月",于2014年3月6日14时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行ECG、血流动力学监测,各项指标正常。采用1%利多卡因、0.3%盐酸罗哌卡因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穿刺部位相当于第6颈椎横突,常规消毒,在前中斜角肌之间隙与皮肤垂直作皮内小泡,穿刺针沿肌间沟向内后及下方推进,穿破肌膜时有突破感,异感明显后,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注入麻醉药液25ml,大约8min后,患者自诉头晕、胸闷,声音略有嘶哑,出现呼吸困难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物取出术 前中斜角肌 臂丛神经阻滞 盐酸罗哌卡因 硬膜外阻滞 骨折内固定 颈椎横突 肌间沟 穿刺部位 穿刺针
下载PDF
分段切口行下肢骨折接骨板取出术的技术要点及效果评价
19
作者 孙太存 鲁彪 +2 位作者 刘永明 陈海宁 田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接骨板取出术中分段切口定位及接骨板取出的技术要点,评价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5-09采用分段切口行下肢骨折接骨板取出术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等距法体表定位,小切口取出固定螺钉,以轴向松动法...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接骨板取出术中分段切口定位及接骨板取出的技术要点,评价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5-09采用分段切口行下肢骨折接骨板取出术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等距法体表定位,小切口取出固定螺钉,以轴向松动法取出接骨板。结果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42 min。术中定位准确率95%(92%~100%),平均误差2(0~4)mm。切口数2~6个,切口总长度均较原切口缩短,平均为原切口长度的46%(32%~57%)。术中出血15~80 ml,平均41.6 ml。术中无医源性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血肿、皮肤坏死等。35例均随访8~12个月,患者无疼痛、麻木等不适,无手术部位再骨折。结论分段切口行下肢骨折接骨板取出术能最大限度缩短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固定物取出术 微创 接骨板 分段切口.
原文传递
基于临床路径的按病种收付费改革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小红 寇高尚 +1 位作者 孙晓君 秦大伟 《中国医院统计》 2020年第6期541-54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基于临床路径的按病种收付费的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存留取出术患者与未按病种收付费患者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住院费用和结算费用指标,探讨某院实施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的意义。方法选取某院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 目的通过分析基于临床路径的按病种收付费的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存留取出术患者与未按病种收付费患者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住院费用和结算费用指标,探讨某院实施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的意义。方法选取某院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134例,未实施病种收费设为对照组,实施病种收费为单病种组,比较两组医疗质量与安全、住院费用、结算费用指标的差异。结果在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除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费用方面,医务性收入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结算费用方面,报销金额和自付金额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能够有效的节约卫生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缓解医保资金压力,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单病种收付费 腰椎骨折后内固定物取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