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治疗中热塑膜开孔模式对患者固定效果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孟乔宇 庞国宝 王晓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6-456,共1页
目的分析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头颈肩热塑膜不同开孔位置和形状的应力和位移变化,探究不同开孔模式的固定效果和使用舒适性。方法通过Brilliance Bigbore CT扫描肿瘤患者的头颈肩位置,建立7种不同开孔的热塑膜有限元几何模型以及3种厚... 目的分析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头颈肩热塑膜不同开孔位置和形状的应力和位移变化,探究不同开孔模式的固定效果和使用舒适性。方法通过Brilliance Bigbore CT扫描肿瘤患者的头颈肩位置,建立7种不同开孔的热塑膜有限元几何模型以及3种厚度(2、3、4 mm)的模型。通过拉伸实验测定常温下热塑膜拉伸曲线,采用Neo-Hookean本构模型,反推出热塑膜的超弹性材料性能。用ABAQUS软件计算热塑膜模型在受载荷条件下的位移和应力响应。结果当头部向左转动时,下巴位置的开孔模型产生的位移最大,而前额和眼睛位置的开孔产生的位移最小。头部弯曲时,眼位开孔的模型在2、3 mm厚度模型中位移最大。鼻位开孔的模型在4 mm厚度模型中位移最大。在3种厚度模型中,头部左转引起的位移都大于头部弯曲引起的位移。位移最大的位置往往在颏部位置,而应力最大的区域往往在模型与床体的固定位置。结论本研究为临床研究热塑膜的固定化效果、舒适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效果 热塑 眼位 颏部 放射治疗 超弹性材料 开孔位置 CT扫描
下载PDF
热塑成型垫联合热塑膜和体部固定板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宇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固定性和重复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6月—2023年4月于本院所接受宫颈癌放射治疗30例患者的CBCT摆位验证数据,根据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热塑垫组,其中常规...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固定性和重复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6月—2023年4月于本院所接受宫颈癌放射治疗30例患者的CBCT摆位验证数据,根据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热塑垫组,其中常规组15例患者采用热塑膜和体部固定板的固定方式,热塑垫组15例患者采用热塑成型垫联合热塑膜和体部固定板的固定方式。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CBCT验证扫描,之后每周治疗均进行1次CBCT验证扫描,共获取150次CBCT数据,比较两组之间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Rx(仰俯)、Ry(滚动)、Rz(偏斜)方向的摆位误差值。结果:热塑垫组在X轴(左右)、Y轴(头脚)方向上和Rz(偏斜)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塑垫组X轴(左右)、Y轴(头脚)、 Rz(偏斜)方向和总体数据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塑成型垫联合热塑膜和体部固定板较单纯热塑膜和体部固定板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摆位固定性和重复性,提升了治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热塑成型垫 热塑 体部固定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下载PDF
改良型体膜固定板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商在春 葛彬彬 +2 位作者 李明 储开岳 金建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体膜固定板与传统型体膜固定板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身体质量指数(BMI)对宫颈癌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128例,年龄33~77岁,中位年龄49岁;临... 目的探讨改良型体膜固定板与传统型体膜固定板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身体质量指数(BMI)对宫颈癌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128例,年龄33~77岁,中位年龄49岁;临床肿瘤分期(TNM)ⅡA~ⅡB期34例,ⅢA~ⅢC期94例;BMI 18~29 kg/m^(2),中位BMI 24.5 kg/m^(2)。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改良型体膜固定板)60例和B组(传统型体膜固定板)68例。两组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前,行锥形束CT扫描,采用自动灰度线性+旋转匹配(Grey+Tine),得出三维方向线性摆位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不同体膜固定板之间的摆位误差。以BMI 24 kg/m^(2)为分界点,将BMI<24 kg/m^(2)为1(非肥胖)组,≥24 kg/m^(2)为2(肥胖)组。分析BMI对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影响。结果A组患者在X(左右)、Y(头脚)、Z(腹背)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18±0.14)cm、(0.25±0.18)cm、(0.17±0.13)cm,旋转误差R_(X)(绕X轴角度)、R_(Y)(绕Y轴角度)、R_(Z)(绕Z轴角度)分别为(0.50±0.50)°、(0.61±0.57)°、(0.93±0.80)°;B组分别为(0.22±0.15)cm、(0.37±0.28)cm、(0.20±0.14)cm和(1.30±0.76)°、(1.08±0.58)°、(1.08±0.68)°。结果可见A组患者在Y方向、R_(X)方向、R_(Y)方向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BMI分组:A1组患者在X、Y、Z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15±0.13)cm、(0.25±0.13)cm、(0.14±0.11)cm,旋转误差R_(X)、R_(Y)、R_(Z)分别为(0.53±0.45)°、(0.59±0.48)°、(1.10±0.76)°;A2组患者分别为(0.25±0.16)cm、(0.24±0.25)cm、(0.17±0.14)cm和(0.46±0.52)°、(0.64±0.66)°、(0.85±0.84)°;B1组患者分别为(0.16±0.14)cm、(0.24±0.14)cm、(0.16±0.12)cm和(0.91±0.55)°、(0.86±0.40)°、(0.83±0.52)°;B2组分别为(0.23±0.21)cm、(0.47±0.33)cm、(0.24±0.14)cm和(1.75±0.72)°、(1.32±0.65)°、(1.33±0.73)°。从结果中可见,A1组在X方向上小于A2组,在R_(X)、R_(Y)方向上小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B2组相比,A2组在Y方向和R_(X)、R_(Y)、R_(Z)方向上小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与B2组相比,除在X方向上外,其余方向(Y、Z、R_(X)、R_(Y)、R_(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体膜固定板不仅改善了传统型体膜固定板在Y方向上的线性摆位误差,同时也改善了患者R_(X)、R_(Y)的旋转误差。BMI较大的宫颈癌患者,更适合选择改良型体膜固定板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改良体固定 传统体固定 摆位误差 身体质量指数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前列腺癌旋转容积调强放射治疗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婷婷 花威 +1 位作者 张西志 汪步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624-628,共5页
目的运用旋转容积调强放射治疗(瓦里安Rapid Arc)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dIMRT)技术,比较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9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7~71岁,中位年龄63岁;T_2期5例,T_3期4例。分别设计Rapid Arc、dIMRT放... 目的运用旋转容积调强放射治疗(瓦里安Rapid Arc)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dIMRT)技术,比较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9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7~71岁,中位年龄63岁;T_2期5例,T_3期4例。分别设计Rapid Arc、dIMRT放射治疗计划,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对两种计划中临床靶区(CTV)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Rapid Arc技术与dIMRT技术相比,其CTV和计划靶区(PTV)适形指数、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更加接近1,最小值D_(98%)也更加接近处方剂量(P<0.05);在Rapid Arc计划方案中膀胱和直肠的V_(20)、V_(30)略高于dIMRT计划(P<0.05),但仍满足各自的剂量限值要求;V_(40)、D_(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 Arc计划方案中股骨头的D_(5%)显著高于dIMRT计划方案(P<0.05);Rapid Arc计划方案中治疗时间仅为dIMRT的1/3左右。结论Rapid Arc计划方案能够达到甚至优于dIMRT计划方案的靶区剂量分布,可以满足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剂量要求,同时其具有较少总治疗时间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调强放射治疗 旋转容积调强(RapidArc) 固定动态调强 剂量体积直方图 剂量学
下载PDF
放疗体膜固定装置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闫钢 詹文华 折虹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0期6339-6340,共2页
目的:观察热塑体膜固定装置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以及观察改良该体位固定技术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实施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热塑体膜固定技术,B组采用改良热塑... 目的:观察热塑体膜固定装置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以及观察改良该体位固定技术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实施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热塑体膜固定技术,B组采用改良热塑体膜固定技术,C组采用真空垫固定技术,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LD)测量计算患者的左右、头足、前后方向的重复摆位误差。结果:C组真空垫固定技术在左右、头足及前后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最大,B组改良热塑体膜固定的摆位误差最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改良热塑体膜固定的摆位误差小于A组常规热塑体膜固定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可提高摆位精度,通过改良热塑体膜固定装置后,可从多个方面减少摆位误差,改良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对于规范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定位精确 热塑体固定装置 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
下载PDF
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在颈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吴艳 肖杨 +1 位作者 李恒 黄顺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0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在颈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91例颈胸部肿瘤患者,根据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将采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的患者纳入热塑膜固定组(44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联... 目的:探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在颈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91例颈胸部肿瘤患者,根据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将采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的患者纳入热塑膜固定组(44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的患者纳入联合发泡胶固定组(4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大孔径CT扫描定位并执行IMRT计划。每周行5次放射治疗,对患者行锥形束CT(CBCT)扫描位置验证。比较两组腹背、左右和头脚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及其分布情况。结果:91例患者总共进行1 765次放射治疗摆位,热塑膜固定组和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组分别进行了172次和163次CBCT位置验证,所有摆位误差均符合临床治疗要求≤5 mm。热塑膜固定组在腹背、左右和头脚3个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06±0.15)cm、(0.02±0.19)cm和(0.10±0.23)cm;联合发泡胶固定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04±0.17)cm、(0.01±0.18)cm和(0.03±0.24)cm,联合发泡胶固定组在3个方向误差均小于热塑膜固定组,其中在头脚方向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1,P<0.05)。结论: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能够提高患者舒适性和配合度,同时减少颈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在腹背和头脚方向的稳定性优于单纯头颈肩热塑膜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肩热塑 发泡胶固定 肿瘤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不同体位固定在脊柱转移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7
作者 周悦 瞿宜艳 +1 位作者 黄星武 何朝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7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予以不同体位固定方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51...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予以不同体位固定方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51例)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同方向(左右、前后、头脚)摆放体位的误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于不同方向摆放体位(左右、前后、头脚)的误差值分别为(2.60±0.45)mm、(2.68±0.37)mm、(2.58±0.35)mm,均低于对照组的(6.81±0.74)mm、(7.91±0.77)mm、(6.79±0.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例数为40例,对照组为28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8.43%)高于对照组(5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放射性肠炎、呕吐恶心、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其不同方向摆放体位的误差和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 热塑体固定技术 调强放射治疗 临床观察 体位固定
下载PDF
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瞿宜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4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对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取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和...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对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取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和单纯真空垫固定技术,统计2组患者体位误差,并比较不同呼吸影响下的体位误差。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体位摆放误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影响程度较大及较小时,体位误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缩小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保障放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热塑体体位固定技术 真空垫
下载PDF
通量平滑度在直肠癌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哲 庞亚 +2 位作者 王东 陈晓梅 徐程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7期22-27,共6页
目的:研究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不同通量平滑度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行Eclipse v13.6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治疗的2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每例患者先使用系统默认X和Y方... 目的:研究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不同通量平滑度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行Eclipse v13.6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治疗的2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每例患者先使用系统默认X和Y方向通量平滑值(X=40,Y=30)计划组制定IMRT计划;在相同的优化条件下改变X和Y方向通量平滑值,分别为(X=0,Y=0)、(X=20,Y=15)、(X=80,Y=60)、(X=100,Y=80)和(X=200,Y=150)5个计划组重新进行计划设计和评估。比较系统默认的(X=40,Y=30)计划组与其他5个计划组靶区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OAR)膀胱、左右股骨头、小肠、骨盆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参数以及机器跳数。结果:重新设计的通量平滑值5个计划组的CI与(X=40,Y=30)计划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8,t=4.701,t=-5.484,t=-10.23,t=-26.02;P<0.05);通量平滑值(X=80,Y=60)、(X=100,Y=80)和(X=200,Y=150)计划组的HI与(X=40,Y=30)计划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16,t=5.853,t=4.123;P<0.05),随着通量平滑值增加,CI和HI逐渐变差。OAR与默认计划组相比,膀胱体积40%的最小剂量(D_(40))、正常组织平均剂量(D_(mean))随通量平滑值增加受量逐渐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膀胱D_(40))=4.941,t=5.229,t=5.12;t_(正常组织D_(mean))=6.715,t=7.259,t=5.318;P<0.05);左右股骨头D_(25)在通量平滑值(X=80,Y=60)、(X=100,Y=80)和(X=200,Y=150)计划组受量逐渐升高。随着通量平滑值增加,机器跳数逐渐减少,与默认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8,t=10.203,t=-5.472,t=-6.261,t=-6.076;P<0.05)。结论: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针对剂量学优势和计划执行效率,通量平滑值应采用系统默认值(X=40,Y=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固定调强 通量平滑 剂量学 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下载PDF
固定膜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10
作者 唐忠理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6期28-28,共1页
在临床放射治疗工作中,我们使用高分子记忆膜固定于治疗部位局部,起到了稳定、保护、准确,避免多次定位划线的作用,同时打消了患者的思想顾虑,体现了人性化治疗,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放射治疗工作。
关键词 固定膜“永久性“治疗野”放射治疗
下载PDF
热塑体膜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银凤 杨海松 黄星武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5期3692-3693,共2页
目的分析塑体膜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热塑体膜体位固... 目的分析塑体膜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研究组采用热塑体膜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比较2组患者的体位摆位误差。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同体位的摆位误差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塑体膜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减小不同体位的摆位误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热塑体体位固定技术 真空垫
下载PDF
热塑膜联合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龚小宝 杨灵 +1 位作者 宋伟平 林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3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热塑膜联合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本院放射治疗的85例胸腹部肿瘤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联合组(n=45)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放射治疗时采取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 目的:探讨热塑膜联合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本院放射治疗的85例胸腹部肿瘤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联合组(n=45)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放射治疗时采取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比较两组体位摆放不同方向的误差、并发症发生及满意情况。结果:联合组前后、左右以及头足方向的误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肠炎及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腹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采取热塑膜联合真空袋位固定技术可明显减少误差,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 真空袋 体位固定技术 放射治疗
下载PDF
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夏丽娟 陈迅英 黄杰才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9期1014-1015,共2页
胸腹部肿瘤是指位于腹腔患者胸腔的肿瘤,在致癌基因的影响下,组织病变进而出现了新生物,新生物会出现各种占位效应,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临床特征,目前对于该病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免疫疗法、靶向治疗、放射疗法、化学治疗、手术... 胸腹部肿瘤是指位于腹腔患者胸腔的肿瘤,在致癌基因的影响下,组织病变进而出现了新生物,新生物会出现各种占位效应,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临床特征,目前对于该病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免疫疗法、靶向治疗、放射疗法、化学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放射治疗是最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固定技术 应用 临床特征 致癌基因 组织病变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14
作者 郭芬 田伟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3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dIMRT)的剂量学差异,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剂量学优势及应用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4例Ⅰ~ⅢB期NS...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dIMRT)的剂量学差异,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剂量学优势及应用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4例Ⅰ~ⅢB期NSCLC患者,在平均密度投影(AIP)图像上分别行3D-CRT与d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计划的计划靶区(PTV)相关剂量学参数[D_(2%)、D_(50%)、D_(98%)、D_(mean)、V_(95%)、V_(100%)、V_(110%)、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及梯度测量值(GM)]、危及器官(全肺、对侧肺、心脏、食管及脊髓)相关剂量学参数(V_(X)、D_(mean)、D_(max))、机器跳数(MU)及靶区外正常组织(NT)的受照射剂量。结果PTV相关剂量学参数方面,dIMRT计划的D_(2%)、D_(98%)、D_(mean)、V_(100%)、V_(110%)、HI、CI均优于3D-C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相关剂量学参数方面,两种计划的全肺V_(5)、V_(30)、V_(40)、D_(mean),对侧肺的V_(5),心脏的V_(40)及脊髓的D_(mea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D-CRT计划的全肺和对侧肺V_(5)、脊髓D_(mean)优于dIMRT计划。3D-CRT计划的MU比IMRT计划平均减少了35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的NT、V_(5)、V_(30)、V_(35)、V_(40)、V_(45)和V_(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与dIMRT应用于NSCLC的放射治疗中,均能满足临床需求,3D-CRT在低剂量控制(全肺、对侧肺、NT的V_(5))以及执行效率方面优于dIMRT,而d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V_(30)和V_(40)及NT V_(30)~V_(50)调控方面更具优势,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固定动态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用头颈肩膜对接受放射治疗的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体位固定对其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雪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 :分析用头颈肩膜对接受放射治疗的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体位固定对其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31例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位固定方法的不同将... 目的 :分析用头颈肩膜对接受放射治疗的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体位固定对其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31例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位固定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66例,采用头颈肩膜固定体位)和对照组(65例,采用真空体膜固定体位)。使用相同的直线加速器对两组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在进行放射治疗前,采用头颈肩膜对试验组患者进行体位固定,采用真空体膜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体位固定。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X轴摆位误差、Y轴摆位误差和Z轴摆位误差。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X轴摆位误差平均为(1.3±0.5)mm,对照组患者的X轴摆位误差平均为(1.7±0.7)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Y轴摆位误差平均为(2.3±0.6)mm,对照组患者的Y轴摆位误差平均为(3.2±0.3)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Z轴摆位误差平均为(1.0±0.5)mm。对照组患者的Z轴摆位误差平均为(2.1±0.3)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头颈肩膜对接受放射治疗的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体位固定的效果较好,能够减小其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头颈肩 真空体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下载PDF
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广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应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90例胸腹部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进行误差记录分析。结果:通过对比CT定位与复位验证图像,平均偏差小于3mm,符合精... 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应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90例胸腹部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进行误差记录分析。结果:通过对比CT定位与复位验证图像,平均偏差小于3mm,符合精确放疗的要求。结论: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放过程中,应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使用方便,误差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 固定技术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碳纤维体膜固定装置在宫颈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必云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5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碳纤维体膜固定装置在宫颈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医院行IMRT的60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板常规摆位,试验组采用碳纤维体膜固定装置固定体... 目的分析碳纤维体膜固定装置在宫颈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医院行IMRT的60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板常规摆位,试验组采用碳纤维体膜固定装置固定体位,治疗摆位误差采用锥形束CT(CBCT)图像配准获得,比较两组X、Y、Z轴(X轴代表左右方向,Y轴代表头脚方向,Z轴代表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X、Y、Z轴摆位误差分别为(0.85±0.12)mm、(0.81±0.26)mm、(0.76±0.14)mm,均低于对照组的(1.72±0.24)mm、(2.45±0.33)mm、(2.51±0.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泌尿系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13.33%,均低于对照组的43.33%、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IMRT中采用碳纤维体膜固定装置固定体位可有效减小摆位误差,提高靶区照射精准度,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碳纤维体固定装置 调强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面颈联合野手动多叶光栏放射治疗鼻咽癌48例初步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庞学利 肖红 +3 位作者 王希 谭崇富 曾勇 钟元培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17-618,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进的技术方法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近期疗效及急性放射反应等。方法 应用改进的技术方法对 4 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 ,先用面颈联合野和颈前切线野照射 ,然后缩野改为耳前小野和颈部垂直野照射。应... 目的 探讨改进的技术方法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近期疗效及急性放射反应等。方法 应用改进的技术方法对 4 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 ,先用面颈联合野和颈前切线野照射 ,然后缩野改为耳前小野和颈部垂直野照射。应用头颈固定装置和手动多叶光栏 ,均采用不规则野等中心照射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局部控制效果和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情况 ,并探讨有关技术方法特点。结果 本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 ,鼻咽部原发灶CR和PR分别达 4 3 9%和 5 6 1%。但急性皮肤和粘膜反应均较重 ,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 本文所改进的鼻咽癌放疗技术方法照射野的设置合理 ,头颈固定装置和手动多叶光栏的应用能够保证不规则野等中心照射的实施 ,靶区照射准确 ,剂量分布好 ,周围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能够得到切实保护 ,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联合 鼻咽癌 固定装置 手动多叶光栏 放射疗法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作明 杨俊喜 张树琦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132-1133,共2页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时,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测量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所研究对象均为此阶段某院收治的60例胸部肿瘤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时,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测量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所研究对象均为此阶段某院收治的60例胸部肿瘤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真空垫固定体位,观察组患者采用头颈肩面膜固定体位。两组患者均在首次放射治疗前给予CBCT验证,并将CBCT图像与原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校正,获得左右(X轴)、头脚(Y轴)、前后(Z轴)的线性误差及前后轴线(Y轴)的旋转误差共四个维度的误差数据,并分析比较两组的误差数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X轴、Y轴及前后轴线(Y轴)的旋转三个维度的摆位偏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Z轴偏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采用头颈肩面膜固定体位技术可减小其摆位误差,并显著提升其精准度,故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技术 头颈肩面 摆位误差
下载PDF
面膜固定水平照射治疗鼻咽癌的研究
20
作者 黎福祥 赵志斌 +3 位作者 刘颖新 韦汉荣 周桂娥 吴春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6期868-869,共2页
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但头颈部是活动易变的部位。因此,要使照射剂量准确和质量保证,照射时的体位和照射部位的固定是关键环节。自1997年下半年起,我科用面膜固定水平照射技术治疗了20例鼻咽癌患者,效果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 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但头颈部是活动易变的部位。因此,要使照射剂量准确和质量保证,照射时的体位和照射部位的固定是关键环节。自1997年下半年起,我科用面膜固定水平照射技术治疗了20例鼻咽癌患者,效果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面膜固定装置:该装置由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固定水平照射治疗 放射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