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Ⅰ、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伴椎管狭窄对比观察
1
作者 席健伟 马超 +4 位作者 刘磊 刘光普 韩猛 卜晋辉 王鑫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DS指标[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矢状面平衡(SVA)]、SS指标[下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PT、SVA均减小,LL均增大(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LL、PT、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均>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的DS伴SS效果均较好,且并发症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植骨融合固定 脊柱融合术 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 脊柱侧凸 退行性脊柱侧凸 椎管狭窄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2
作者 孙鸣晓 王金财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开放ACDF治疗,B组40例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参数,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1年的疼痛度、颈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测量颈椎Cobb角,并计算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较A组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发生2例脑脊液漏,B组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NRS、JOA评分、颈椎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89.47%与B组的92.5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失血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手术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颈椎病 并发症 疼痛度 颈椎神经功能
下载PDF
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胡永胜 张晓璇 +3 位作者 宋兴华 田慧中 郑君涛 谢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1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R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术式情况分为单纯减压组(31例)和减压内固定融合组... 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R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术式情况分为单纯减压组(31例)和减压内固定融合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脑脊液漏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年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单纯减压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减压内固定融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减压内固定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9%vs 71.43%;χ^(2)=0.069,P=0.793)。两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均可有效治疗RLDH,单纯减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再手术 单纯减压术 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对比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与传统开放术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患者腰椎功能及椎旁肌的影响
4
作者 石海龙 殷铁林 +1 位作者 张华 王祥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3期2389-2392,共4页
目的分析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开放术式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患者腰椎功能及椎旁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5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5例患者中接受MIS-TLIF治... 目的分析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开放术式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患者腰椎功能及椎旁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5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5例患者中接受MIS-TLIF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微创组,接受传统切口椎间固定融合术的43例患者纳入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腰椎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疼痛指数量表(M-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椎旁肌功能、血清疼痛介质指标[血一氧化氮(NO)、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ODI评分、M-JOA评分、VAS评分均相对术前降低,且微创组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多裂肌横截面积均下降,且微创组高于传统组,多裂肌脂肪沉淀等级均升高,且微创组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NO、SP、PGE 2指标均下降,且微创组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MIS-TLIF相比较传统开放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患者可提高手术效果,恢复腰椎功能,保护椎旁肌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 开放术式 腰椎功能 椎旁肌
下载PDF
中药涂擦联合贝克认知疗法对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5
作者 曾璐 胡佩 陈少华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8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涂擦联合贝克认知疗法对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8月—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的7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目的:探讨中药涂擦联合贝克认知疗法对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8月—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的7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药涂擦联合贝克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恐动程度(TSK)及焦虑程度(SAS)。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胃肠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TSK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TSK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涂擦联合贝克认知疗法可促进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恐动、焦虑等负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涂擦 贝克认知疗法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 胃肠功能 恐动 焦虑
下载PDF
后路与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柱功能及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徐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0032-0035,共4页
探讨脊柱骨折在开展治疗时,运用经后路途径实施内固定融合术方案与经前路途径实施内固定融合术方案对脊柱功能水平及创伤应激水平影响状况。方法 对50例发生脊柱骨折的病例抽取,资料以我院骨科为来源,研究时间段分布在2017年1月至2022年... 探讨脊柱骨折在开展治疗时,运用经后路途径实施内固定融合术方案与经前路途径实施内固定融合术方案对脊柱功能水平及创伤应激水平影响状况。方法 对50例发生脊柱骨折的病例抽取,资料以我院骨科为来源,研究时间段分布在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内,随机做精准有效的分组,各计入25例,对照组通过经前路途径的方式开展有效的内固定融合操作,观察组运用经后路途径的内固定融合术方案,就两组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创伤应激项目展开对比。结果 经评估总有效率项目,观察组评定值为100.00%,与对照组评定结果80.00%比较居更高水平(P<0.05)。观察组手术观察项目即操作时间数据、失血量数据、平均住院天数数据、伤椎VAS评分项目值相较对照组均呈更少显示(P<0.05)。两组在施以治疗前,经对伤椎影像学参数即Cobbˊs角项目值、椎体前缘高度项目值、椎体后缘高度项目值进行观测,其值差异不明显(P>0.05),在施以治疗工作后,各值降低显著,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两组在手术工作开展前,经对ODI指数项目加以评测,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时点,均呈降低显示,观察组求取值居更低水平(P<0.05)。两组工作开展前,经对创伤应激指标即TNF-α水平、Cor水平、ACTH水平、CRP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施以治疗后,各值均降低,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两组经观测并发症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运用经后路途径的内固定融合术方案展开治疗,相较后路手术,可促使总有效率显著提升,手术指标改善,促进伤椎恢复,提高脊柱功能,降低创伤应激反应,且具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前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功能 创伤应激指标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帅 吴林波 +2 位作者 崔宏刚 杨森 张秋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术后...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增加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缩小Cobb角,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伤椎前缘高度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恒鑫 马俊杰 陈海龙 《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对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社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脊柱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及观察组(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各41例,比较两... 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对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社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脊柱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及观察组(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各41例,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伤锥影像学参数、炎症因子、应激指标、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锥体后缘高度、锥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且Cobb`s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低于对照组,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能够减轻应激反应、炎症反应,促进脊柱功能恢复,改善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 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脊柱功能 创伤应激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石岩 胡佩 曾璐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0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11月广东省中医院骨一科收治的80例腰椎内固定融合术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11月广东省中医院骨一科收治的80例腰椎内固定融合术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毕,观察组心率、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疼痛评分、术后1 d疼痛评分、术后2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预防术后应激,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氨甲环酸多次静脉给药在后入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对炎症和凝血-纤溶系统的作用
10
作者 袁政 吴勇 +2 位作者 鲍恩虎 张立栋 陈向阳 《西部医学》 2023年第8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 探究氨甲环酸(TXA)多次静脉给药在后入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对炎症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9年3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每组30... 目的 探究氨甲环酸(TXA)多次静脉给药在后入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对炎症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9年3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每组30例。对照组切皮前30 min静脉输入生理盐水250 mL一次;单次给药组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输入TXA 15 mg/kg一次;多次给药组切皮前30 min静脉使用TXA 15 mg/kg,切皮后3、6和9 h再分别追加使用TXA 15 mg/kg一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3和7 d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IL-6]和凝血-纤溶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以及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术后48 h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血红细胞输入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后1、3 d WBC、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多次给药组WBC、CRP、IL-6水平低于单次给药组(P<0.05);术后7 d时3组患者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后1、3 d DD和FDP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DD和F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3组患者DD和FD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3、7 d APTT和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多次给药组隐性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单次给药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手术时间和异体血红细胞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单次和多次给药组手术时间和异体血红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给药组自体血回输量小于对照组和单次给药组(P<0.05)。3组患者术后1、3、7 d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多次静脉使用TXA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同时减少纤溶因子的释放,但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炎症 凝血-纤溶系 后入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云飞 《甘肃科技》 2023年第7期119-122,共4页
对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选取了76例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中的患者实施的手术方法为前路内固定手术,观察组中的患者实施的手术方法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 对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选取了76例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中的患者实施的手术方法为前路内固定手术,观察组中的患者实施的手术方法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比2个组别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和满意度。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天数均比观察组更高,数据进行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低于观察组,2组当中数据实施对比后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当中患者,2组当中数据实施对比后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观察组更低,2组当中数据实施对比后有意义(P<0.05)。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过程中,对患者使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具有比较高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可显著降低患者出血量,推动患者身体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治疗小儿寰枢椎旋转伴纵向脱位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清 谭美云 +2 位作者 王松 黄福国 王高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1-361,365,共2页
关键词 旋转脱位 寰枢椎旋转 固定融合术 小儿 治疗 CT三维重建 活动受限 CT扫描示 左右旋转 功能正常 寰枢椎固定融合术 寰枢椎旋转伴纵向脱位
下载PDF
前、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兴 阿尔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选择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实验组选用后...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选择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实验组选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通过脊髓神经功能及手术成功率判定两组疗效,并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实验组总有效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Cobb角、伤椎前高压缩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2月、3月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降低术后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建议临床广泛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元庆 李冬冬 牛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519-520,共2页
目的探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后路组与前路组,各32例。前路组患者予以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路组患者予以... 目的探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后路组与前路组,各32例。前路组患者予以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路组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后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均少于前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前路内固定融合术
下载PDF
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7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究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长节段组和短节段组,每组18例。短节段组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长节段组患者采用长节段... 目的探究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长节段组和短节段组,每组18例。短节段组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长节段组患者采用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术前和术后12个月侧凸、后凸Cobb角。结果长节段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短节段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长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长节段组患者VAS评分(2.10±1.87)分、ODI评分(13.21±0.87)分均低于短节段组的(3.46±1.93)、(14.80±1.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侧凸、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长节段组患者侧凸、后凸Cobb角分别为(16.83±2.37)、(18.13±3.42)°,均小于短节段组的(20.96±2.78)、(22.18±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手术时间、出血量多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但是Cobb角改善程度更佳,明显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固定融合术 长节段固定融合术 退行性脊柱侧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进初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8期92-93,共2页
目的:对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患有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患有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患者... 目的:对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患有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患有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术后脊柱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骨折手术围术期的不良反应、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改善幅度、脊柱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术后脊柱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骨折手术围术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VAS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脊柱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前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17
作者 朱迪 李危石 +4 位作者 陈仲强 齐强 郭昭庆 曾岩 孙垂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5-871,共7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因腰椎管狭窄症在我院骨科腰椎组行减压固定融合术的北京地区患者共计456例,其中回院随访118例。男性54例,女性64例;手术时年龄31-74岁,平...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因腰椎管狭窄症在我院骨科腰椎组行减压固定融合术的北京地区患者共计456例,其中回院随访118例。男性54例,女性64例;手术时年龄31-74岁,平均55.7岁;随访58-120个月,平均84.6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64±3.07分,腿痛VAS评分为7.40±2.78分,JOA评分为8.16±6.58分,ODI评分为30.55±11.30分。末次随访时,进行腰腿痛VAS、JOA、ODI评分,按Fischgrund标准判定疗效;行腰椎X线片及MRI检查观察手术区域的情况及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并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长短、跛行距离、术前下肢麻木、术前VAS和JOA及ODI评分、既往腰椎手术史、合并症、融合方式、融合固定节段长短、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情况等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分别与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ODI评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为4.06±3.70分,腿痛VAS评分为4.90±3.40分,JOA评分为19.98±14.0分,ODI评分为13.67±8.56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评定,优21例,良60例,可28例,差9例,优良率为74.6%。末次随访时,X线片、MRI检查发现5例患者螺钉周围出现透亮线,2例明确出现螺钉松动,1例植骨区可疑未融合,1例出现横突植骨区骨吸收;71例相邻节段出现退变,退变率为60.2%,有症状的相邻节段退变13例(1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与术后腰痛VAS评分显著相关,既往腰椎手术史、术前下肢麻木与术后腿痛VAS评分显著相关,年龄与术后ODI评分显著相关(P〈0.05);合并症、体重指数、跛行距离、术前VAS与JOA及ODI评分、融合节段长短、融合方式和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等因素对术后远期疗效无影响(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远期疗效较满意,性别、年龄、既往腰椎手术史、术前下肢麻木可能是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固定融合术 远期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后钢板固定位置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志兵 冯虎 +3 位作者 袁峰 龚维成 齐祥如 郭开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后钢板固定位置对其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对127例行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患者随访12~46个月,平均20.4±7.0个月,均获骨性融合。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钢板上端至头侧相邻椎间隙距离(plate-t...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后钢板固定位置对其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对127例行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患者随访12~46个月,平均20.4±7.0个月,均获骨性融合。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钢板上端至头侧相邻椎间隙距离(plate-to-discdistance,PDD)和钢板下端至尾侧相邻椎间隙距离,PDD<5mm为A组,PDD≥5mm为B组。观察末次随访时钢板相邻节段骨质增生情况,并按严重程度分为0级(无骨质增生)到2级(完全骨桥形成)。结果:头侧127例相邻节段中,65例(51.2%)出现骨质增生,其中9例(7.1%)有骨桥形成;20例患者尾侧椎间隙被肩部结构阻挡无法观察,其余107例尾侧相邻节段中,40例(37.4%)有骨质增生,其中6例(5.6%)有骨桥形成。头侧A组83例相邻节段中50例(60.2%)出现骨质增生,其中7例(8.4%)有骨桥形成;B组44例相邻节段中仅15例(34.1%)出现骨质增生,其中2例(4.6%)有骨桥形成,A组骨质增生发生率及骨桥形成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尾侧A组66例相邻节段中30例(45.5%)出现骨质增生,其中5例(7.6%)有骨桥形成;B组41例相邻节段中仅10例(24.4%)出现骨质增生,其中1例(2.4%)有骨有桥形成,A组骨质增生发生率及骨桥形成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相邻节段退变是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后常见并发症,钢板放置的位置不当可导致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固定融合术 钢板位置 相邻节段退变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艺 陈金传 +4 位作者 程辰 李虎 吕游 储朝明 孙鹏浩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52-55,共4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单侧与双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 收集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L3~S1椎体CT扫描数据,采用Mimcs13.0软件建立L3~S1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L4~L5椎体单侧(左侧)及双侧经皮椎弓... 目的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单侧与双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 收集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L3~S1椎体CT扫描数据,采用Mimcs13.0软件建立L3~S1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L4~L5椎体单侧(左侧)及双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建立单侧固定模型M1和双侧固定模型M2。在L3椎体表面施加500N垂直压缩负荷,再施加15N·m的力矩,模拟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生理活动,测量垂直、垂直+屈曲、垂直+背伸、垂直+左侧屈、垂直+右侧屈、垂直+左旋转、垂直+右旋转等7种力矩载荷载荷下相邻节段椎间盘、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螺钉、Cage的应力峰值及L4椎体位移情况。结果 与M1相比,M2不同载荷下相邻节段椎间盘应力峰值、关节突关节应力峰值均升高(P均<0.05)。不同载荷下M1、M2椎弓根螺钉应力峰值、Cage应力峰值、L4椎体位移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单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能够跟双侧固定一样给脊柱融合提供相同的初始稳定性,且避免对椎旁肌肉、软组织的损伤,减少内固定物的应力遮挡、减少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关于脊柱界面固定融合术问题 被引量:11
20
作者 侯铁胜 杨有赓 +3 位作者 邹德威 蔡钦林 周秉文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3-135,共3页
脊柱界面固定融合(BAK、TFC)作为一项新技术,正在我国迅速推广应用,但对该项技术适应证的选择、术式的选择或对术者的要求尚存在一些争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使该项技术健康地发展,我们邀请了几位专家谈谈他们的看法。
关键词 脊柱界面固定融合术 腰椎滑脱 腰椎退行性不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