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力层析摄影法是研究地球固态层圈的新方法
1
《地质科技动态》 1996年第6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地球 固态层 析摄影法 重力测量 岩石圈
下载PDF
固态多层介质隔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言章 朱蓓丽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8年第6期2-5,共4页
关键词 声透射系数 隔声模型 隔声性能 固态介质
下载PDF
硫色曲霉厚层通风固态发酵技术生产饲料酶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文清 曹云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0,共3页
以硫色曲霉为饲料酶生产菌,以托盘式固态发酵为对照,系统分析了料曲厚度、通风量、通气压头对厚层发酵成绩的影响。通过优化操作,获得的厚层发酵酶活比最优的托盘式成绩低20%左右,但是劳动力成本可以减少40%左右。虽然通风电耗需要增加4... 以硫色曲霉为饲料酶生产菌,以托盘式固态发酵为对照,系统分析了料曲厚度、通风量、通气压头对厚层发酵成绩的影响。通过优化操作,获得的厚层发酵酶活比最优的托盘式成绩低20%左右,但是劳动力成本可以减少40%左右。虽然通风电耗需要增加444kW·h/t,但是整个生产成本有明显下降。而且,随着劳动生产成本的进一步提高,这种生产工艺的优势还将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色曲霉 通风固态发酵 托盘式固态发酵 饲料酶
下载PDF
具有CeO_2-ZrO_2-Y_2O_3固态参考层的新型氧传感器的制备
4
作者 任继文 詹凌峰 蔡福兵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0,14,共4页
传统浓差型汽车氧传感器结构上必须有参比空气通道以提供恒定的氧分压,故其工艺复杂、成本高、不便于微型化,同时空气通道会极大降低传感器的整体强度。文章利用CeO_2-ZrO_2-Y_2O_3固溶体(CZYO)具有的储氧特性,使其作为固态氧分压参考层... 传统浓差型汽车氧传感器结构上必须有参比空气通道以提供恒定的氧分压,故其工艺复杂、成本高、不便于微型化,同时空气通道会极大降低传感器的整体强度。文章利用CeO_2-ZrO_2-Y_2O_3固溶体(CZYO)具有的储氧特性,使其作为固态氧分压参考层,制备了一种用于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的新型浓差型氧传感器,并对传感器分别在工作温度350,450,550℃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空燃比为1附近输出电压发生突变,突变范围为700^-100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传感器 固态参考 Ce O2-Zr O2-Y2O3固溶体
下载PDF
玻璃纤维布基多层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敏会 杨大祥 +3 位作者 周洋 万仁杰 刘瑞平 王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90-3099,共10页
以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为锂盐,利用玻璃纤维布、聚环氧乙烯(PEO)、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EMIM)TFSI]、锂镧锆氧(LLZO)纳米颗粒等为原料,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不同锂镧锆氧含量的玻璃纤维基多层复合固态电解质膜... 以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为锂盐,利用玻璃纤维布、聚环氧乙烯(PEO)、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EMIM)TFSI]、锂镧锆氧(LLZO)纳米颗粒等为原料,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不同锂镧锆氧含量的玻璃纤维基多层复合固态电解质膜,通过该4种物质的协同作用扩大PEO的非晶相区域、改善膜的界面兼容性等,综合提高膜的离子导电率;同时,利用玻璃纤维布表面Si—O和—OH官能团引导锂离子的均匀沉积,抑制锂枝晶的生长。结果表明,30℃条件下,添加质量比为5%LLZO的玻璃纤维布/PEO/ILs/LLZO(SPE)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为3.53×10^(-4) S/cm,工作电压窗口为5.18 V,离子迁移数为0.33,所制备的磷酸铁锂(LFP)/SPE/Li和镍钴锰酸锂(NCM_(622))/SPE/Li固态电池0.1 C放电容量分别为165 mAh/g和226 mAh/g。其中,LFP/SPE/Li电池0.5 C循环120次,放电容量为120 mAh/g,容量保持率为99.8%,此外,循环前后阻抗变化较小,具有优异的界面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态电解质膜 玻璃纤维布 [EMIM]TFSI 离子电导率 固态电池
下载PDF
4045/3004/4045层状铝合金复合材料连铸制备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蒋会学 秦克 +1 位作者 张海涛 崔建忠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89,共5页
本文旨在开发出制备复合锭坯的新技术,在新型热顶石墨环结晶器中安装冷却板,采用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造法实现了4045/3004/4045铝合金三层复合锭的实验室制备,研究了复合锭坯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并考察了界面两侧元素分布以及铸造过程中... 本文旨在开发出制备复合锭坯的新技术,在新型热顶石墨环结晶器中安装冷却板,采用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造法实现了4045/3004/4045铝合金三层复合锭的实验室制备,研究了复合锭坯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并考察了界面两侧元素分布以及铸造过程中界面附近3004合金熔体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冷却板的作用下界面附近形成了一层温度分布较为均匀的固态支撑层,从而保证复合铸造过程的顺利实现,复合界面结合较好,且为一种冶金结合;由界面抗拉强度测试结果可知界面的结合强度均高于96 MPa,进一步证明了两种合金的结合是一种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造 复合锭 界面 固态支撑 性能
下载PDF
固态颗粒对TC4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继 崔向红 +4 位作者 张秋阳 刘家强 黄颖斌 拱建军 王树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93-1898,共6页
在TC4合金/GCr15钢摩擦界面分别添加MoS_2、Fe_2O_3等固态颗粒,研究两种颗粒对TC4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采用XRD、SEM、EDS等手段表征TC4合金的磨损特征,并探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TC4合金具有较差的耐磨性,而两种颗粒显著改变其磨损性能... 在TC4合金/GCr15钢摩擦界面分别添加MoS_2、Fe_2O_3等固态颗粒,研究两种颗粒对TC4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采用XRD、SEM、EDS等手段表征TC4合金的磨损特征,并探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TC4合金具有较差的耐磨性,而两种颗粒显著改变其磨损性能。当MoS_2或Fe_2O_3在磨损表面形成连续的固态颗粒层时,TC4合金的磨损质量损失显著下降。Fe_2O_3颗粒层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可以保护钛合金避免磨损;而MoS_2层在高载下容易破碎,TC4合金失去保护作用,磨损增加。无添加及MoS_2层破碎时,TC4合金以磨粒和粘着等严重磨损机制为主,当磨损表面连续覆盖固态颗粒层时由严重磨损向轻微磨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颗粒 TC4合金 磨损行为 磨损机制
下载PDF
碳基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锡民 魏潇然 +2 位作者 冯瑛 黄国勇 王春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456-5464,共9页
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一种常见的电位型化学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易微型化、可穿戴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分析、环境监测、生物医疗等领域。固态转导层作为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组成部件之一,对电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 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一种常见的电位型化学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易微型化、可穿戴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分析、环境监测、生物医疗等领域。固态转导层作为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组成部件之一,对电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影响。碳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子信号转换效率和化学稳定性,被认为是理想的固态转导层材料。本文阐述了碳基材料在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中的响应机理,综述了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孔碳材料及其他碳基材料作为固态转导层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对比了上述材料的导电性、电容性、比表面积、疏水性等性能,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转导 碳基材料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
下载PDF
复合锭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造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蒋会学 秦克 +1 位作者 张海涛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74-1277,共4页
在传统结晶器中安装了冷却板,采用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造法实现了用于生产钎焊板的铝合金复合锭的实验室制备,并对半连续铸造过程及工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铸造过程中接触面附近温度场分布、复合锭接触面两侧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及成分... 在传统结晶器中安装了冷却板,采用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造法实现了用于生产钎焊板的铝合金复合锭的实验室制备,并对半连续铸造过程及工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铸造过程中接触面附近温度场分布、复合锭接触面两侧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及成分分布、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冷却板的作用下接触面附近形成了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半固态层,从而保证复合铸造过程的顺利实现,复合锭中两种铝合金接触面结合较好,且为一种冶金结合,接触面两侧的成分分布和硬度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造 复合锭 接触面 固态层
下载PDF
W-Ni-Fe系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相变及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中武 周敬恩 +3 位作者 席生岐 李鹏亮 张文兴 冉广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45-1048,共4页
W,Ni,Fe粉末按照91.16W6.56Ni2.28Fe的成分配比进行机械合金化(MA)。用XRD确定物相,用TEM(JEM-2000CX型)观察微观形貌和显微结构。并对机械合金化粉末的物相、颗粒尺寸、晶格畸变作了分析讨论。MA可以使W-Ni-Fe系形成纳米晶超饱和固溶... W,Ni,Fe粉末按照91.16W6.56Ni2.28Fe的成分配比进行机械合金化(MA)。用XRD确定物相,用TEM(JEM-2000CX型)观察微观形貌和显微结构。并对机械合金化粉末的物相、颗粒尺寸、晶格畸变作了分析讨论。MA可以使W-Ni-Fe系形成纳米晶超饱和固溶体和非晶。参照Miedema半经验理论模型,计算了该合金系的相变驱动力,热力学分析指出该合金系不存在发生非晶化反应的化学驱动力。应用固态反应模型解释了MA过程非晶形成的热力学可能性,在MA过程中,非晶的形成并不绝对要求体系ΔHmix<<0和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非晶 热力学 固态反应 W-Ni-Fe系
下载PDF
用铈锆固溶体制备新型氧浓差型氧传感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继文 张鸿海 刘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2,共3页
利用氧化铈—氧化锆固溶体储氧材料的储氧特性,使其作为固态氧分压参考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的氧浓差型氧传感器,克服了传统浓差型氧传感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不便于微型化的缺点。该传感器结构由钇稳定的氧化... 利用氧化铈—氧化锆固溶体储氧材料的储氧特性,使其作为固态氧分压参考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的氧浓差型氧传感器,克服了传统浓差型氧传感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不便于微型化的缺点。该传感器结构由钇稳定的氧化锆电解质、氧化铈—氧化锆固溶体氧分压固态参考层和铂电极组成。利用N2和O2的混合气体来模拟尾气对其分别在工作温度350,400,450℃进行测试,发现在空燃比为1附近电势发生突变,突变电势范围为520^-100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差型氧传感器 固态参考 氧化铈-氧化锆固溶体
下载PDF
铈锆储氧材料在浓差型汽车氧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继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9-1034,共6页
传统浓差型汽车氧传感器在结构上必须有连通大气的空气通道以提供恒定的氧分压,使得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不便于微型化。文章提出利用铈基储氧材料的储氧特性,使其作为固态氧分压参考层,来制备一种新型的用于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的氧... 传统浓差型汽车氧传感器在结构上必须有连通大气的空气通道以提供恒定的氧分压,使得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不便于微型化。文章提出利用铈基储氧材料的储氧特性,使其作为固态氧分压参考层,来制备一种新型的用于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的氧浓差型氧传感器。研究利用添加锆形成铈锆复合固溶体氧化物(CZO)来改善氧化铈氧储能力(OSC),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ZO体系储氧材料,研究了老化温度对其相结构、比表面积及氧储能力的影响,并对制作的传感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空燃比为1附近电势发生突变,突变电势范围为520~-200mV,贫燃时输出电势为负,富燃时输出电势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差型氧传感器 固态参考 铈锆储氧材料
下载PDF
解决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胀现象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成夙 俞泽民 《化学工程师》 CAS 2006年第6期51-53,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机的方法,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胀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引入电解液添加剂VC(1,2-二亚乙烯基碳酸酯)进行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生成聚烷基碳酸锂化合物。从而有效地捕捉了由于电解液分解产生的烷基自由基,消除了气体...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机的方法,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胀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引入电解液添加剂VC(1,2-二亚乙烯基碳酸酯)进行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生成聚烷基碳酸锂化合物。从而有效地捕捉了由于电解液分解产生的烷基自由基,消除了气体产生的可能性,并且对正负极材料没有副作用。电池气胀现象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证明了气胀的自由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气胀 1 2-二亚乙烯基碳酸酯 自由基 固态电解液
下载PDF
After Effects常用快捷键集锦(六)
14
作者 田文彬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2006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快捷键 合成图像 After Effects 固态层
下载PDF
《双面北野武》带来的拼合灵感
15
作者 陈爽 《数字世界》 2006年第7期112-113,共2页
近来,看过影片《双面北野武》的朋友一定对它的片头有着相当深刻的印象,许多五彩缤纷的小图片拼合成北野武的图像,绚丽的视觉冲击,独特的魅力紧紧地抓住了观者的眼球。这就是镶嵌式的拼合视频效果,对于这样的片头制作,让我们一起利用Ado... 近来,看过影片《双面北野武》的朋友一定对它的片头有着相当深刻的印象,许多五彩缤纷的小图片拼合成北野武的图像,绚丽的视觉冲击,独特的魅力紧紧地抓住了观者的眼球。这就是镶嵌式的拼合视频效果,对于这样的片头制作,让我们一起利用Adobe After Effects 6.5 Pro来尝试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野武 关键帧 固态层 视频效果 视觉冲击 像素大小 镶嵌式 输出视频 生成工具 右键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循环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择良 伍晖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9-512,共14页
硅是已知质量比容量最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制造可靠的高容量硅负极,生产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但由于充放电过程中锂在硅材料中嵌入与释放,硅材料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以致破碎,并从负极上脱落下来.硅负极容量随... 硅是已知质量比容量最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制造可靠的高容量硅负极,生产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但由于充放电过程中锂在硅材料中嵌入与释放,硅材料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以致破碎,并从负极上脱落下来.硅负极容量随着充放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迅速下降,是其应用进程中受到的最大制约.本文结合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研究现状,从硅材料本体结构、整体负极结构两方面介绍几种不同的提高硅负极循环稳定性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稳定性、成本、制备方法等进行比较,提出对未来硅负极材料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材料 纳米结构 循环寿命 固态电解质
下载PDF
Coating of LiNi_(1/3)Mn_(1/3)Co_(1/3)O_2 cathode materials with alumina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忠东 邓新荣 +3 位作者 杜柯 胡国荣 高旭光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Alumina coated LiNi1/3Mn1/3Co1/3O2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a simple method of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The struc... Alumina coated LiNi1/3Mn1/3Co1/3O2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a simple method of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coating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 SEM and TEM.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uncoated and Al2O3-coated LiNi1/3Co1/3Mn1/3O2 cathode materials were studied within a voltage window of 3.00?4.35 V at current density of 30 mA/g. SEM, TEM and EDS analy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rface of LiNi1/3Mn1/3Co1/3O2 particles is coated with very fine Al2O3 composite, which leads to the improved cycle ability though a slight decrease in the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is observed. It is proposed that surface treatment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cycle performance of LiNi1/3Co1/3Mn1/3O2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state reaction PREPARATI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LiNi1/3Mn1/3Co1/3O2 ALUMINA COATING
下载PDF
Mechanisms of joint formation throughout semisolid stir welding of AZ91 magnesium alloy 被引量:3
18
作者 V. A. HOSSEINI H. AASHURI A. KOKAB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585-2590,共6页
Joining in the semisolid state is considered a possible method to join alloys to each other. The mechanisms taking part in semisolid stir welding of AZ91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Two 7.5 mm-thick AZ91 pieces and a 2 ... Joining in the semisolid state is considered a possible method to join alloys to each other. The mechanisms taking part in semisolid stir welding of AZ91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Two 7.5 mm-thick AZ91 pieces and a 2 ram-thick Mg-25%Zn interlayer piece were placed in a heating plate. After holding for 3 min at a desired temperature, the weld seam was stirred by a rotational tool. The heating plate was travelled on a trolley at a constant speed of 4.6 cm/min. In addition, one sample was welded without interlayer. Evolution of welding as a function of stirring rate, tool shape and temperature was studied throughout this welding process with scanning electron and optical microscopes. Interlayer decreases the joining temperature and assist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semisolid stir welding mechanisms.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stirring rate, and using round stirrer instead of grooved stirrer increase the stir zone wid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me possible mechanisms are helpful to achieve a proper metallurgical bonding in the welding process, such as oxide layer disruption, liquid phase blending, globule joining, and liquid penetration to the base metal, merging a group of globule into stir zone from the base me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 magnesium alloy semisolid joining Mg-Zn interlayer mechanical stirring metallurgical bonding
下载PDF
原位构建富氟SEI的凝胶电解质用于金属锂二次电池
19
作者 李文涛 林慧娟 钟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40-3250,共11页
以六氟磷酸锂(LiPF6)为四氢呋喃的聚合引发剂制备凝胶电解质,同时作为氟源在金属锂负极表面原位构建富含LiF的固态电解质界面层(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以及金属锂/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所制备的凝胶电解... 以六氟磷酸锂(LiPF6)为四氢呋喃的聚合引发剂制备凝胶电解质,同时作为氟源在金属锂负极表面原位构建富含LiF的固态电解质界面层(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以及金属锂/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所制备的凝胶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33 mS·cm^(−1))和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4.5 V)。原位聚合方式组装金属锂对称电池循环后,锂负极表面没有明显的锂枝晶和被损毁的形貌出现;XPS结果表明锂负极表面生成了富含LiF的SEI。组装的LiFePO4全电池在1 C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400周后仍保持118.7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得益于四氢呋喃在开环聚合反应过程中,促进了LiPF6分解反应平衡的正向移动,在锂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富含LiF的SEI,能够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并防止其被持续性的腐蚀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锂 固态电解质界面 原位聚合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金属锂电池
下载PDF
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安清波 贾菲 +2 位作者 许佳楠 李风华 牛利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4-531,共8页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传统液接式离子选择性电极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因此,人们尝试研制全固态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经过了数10年的研究,其已经初步应用到临床化验、环境监测以及工业...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传统液接式离子选择性电极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因此,人们尝试研制全固态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经过了数10年的研究,其已经初步应用到临床化验、环境监测以及工业分析等领域.本文根据固态转接层材料的离子-电子转移原理的不同,将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分为:双电层电容型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赝电容型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以及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混合型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并综述了上述3种不同类型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对应的响应机理,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性电极 固态 固态转接 电化学传感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