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_(5)型固态金属储氢系统吸/放氢特性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振安 柴牧 +4 位作者 高翎玮 谭家辉 吴岱丰 何宽芳 蒋勉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为研究AB_(5)型固态金属储氢系统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吸/放氢性能,搭建小型固态金属储氢罐实验平台,设计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的吸/放氢循环实验,利用循环水浴系统构造换热环境对固态金属储氢罐进行循环换热,测试吸/放氢压力和温... 为研究AB_(5)型固态金属储氢系统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吸/放氢性能,搭建小型固态金属储氢罐实验平台,设计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的吸/放氢循环实验,利用循环水浴系统构造换热环境对固态金属储氢罐进行循环换热,测试吸/放氢压力和温度等关键操作参数对AB_(5)型固态金属储氢系统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应吸氢反应平衡压力的条件下,较高的吸氢压力和温度对吸氢效率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较高的吸氢压力会加剧系统主要吸氢阶段的化合反应,伴有强烈的热交换行为,且维持不同放氢压力条件下的持续放氢需达到相应的放氢温度;同一压力条件下,较高的放氢温度可提高系统的放氢效率,使系统内部氢气压差达到相应放氢条件以维持系统持续稳定放氢的需求。上述结论可为AB_(5)型固态金属储氢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金属储氢 吸/放氢 水循环 压力 温度
下载PDF
固态金属储氢技术在加氢站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卢胤龙 柳星宇 钟怡 《上海煤气》 2022年第4期12-15,共4页
固态金属储氢具有储氢密度高、运行压力低、安全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今后较具前景的储氢方式之一。介绍固态金属储氢的基本原理,归纳其在国内外研究和商业化的现状,并基于固态金属储氢的特点,分析与展望其未来应用前景。
关键词 固态金属储氢 加氢站 应用场景
下载PDF
水冷翅片式固态金属储氢系统传热传质过程模拟与结构优化
3
作者 刘振安 柴牧 +4 位作者 高翎玮 何宽芳 吴岱丰 蒋勉 张静静 《新能源进展》 2024年第6期704-716,共13页
为研究固态金属储氢系统换热性能对系统吸氢效率的影响,搭建了以小型固态金属储氢罐为核心的实验平台并建立了储氢罐体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可真实反映AB5型储氢合金的吸氢反应过程。同时,针对储氢系统存在的传... 为研究固态金属储氢系统换热性能对系统吸氢效率的影响,搭建了以小型固态金属储氢罐为核心的实验平台并建立了储氢罐体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可真实反映AB5型储氢合金的吸氢反应过程。同时,针对储氢系统存在的传热缓慢、温降不均及吸氢效率低等问题,对AB5型固态储氢系统进行吸氢反应传热传质过程模拟,并对其换热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系统反应区的换热效率对吸氢效率有重要影响,优化后的换热结构可快速营造吸氢反应所需的低温环境,并对系统内部吸氢反应进行初步控制,使储氢合金达到温降与吸氢均匀的良好状态,有效规避了因储氢合金导热系数低、换热缓慢造成的传热中心长期存在高温状态及系统吸氢效率低等问题,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温降效率和吸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金属储氢 吸氢 传热传质 结构优化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基于甲醇氢能的氢能两轮车运营服务研究
4
作者 慕晓静 刘汝鼎 安民丰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4年第8期146-147,共2页
中国电动两轮车社会保有量达3.5亿辆,面临电网充电压力大、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退役电池高污染等严峻的挑战。相比于传统的电动两轮车,氢能两轮车具有更安全、长续航、零碳排等优势。本文主要介绍电动两轮车的行业背景、氢能两轮车的... 中国电动两轮车社会保有量达3.5亿辆,面临电网充电压力大、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退役电池高污染等严峻的挑战。相比于传统的电动两轮车,氢能两轮车具有更安全、长续航、零碳排等优势。本文主要介绍电动两轮车的行业背景、氢能两轮车的原理及优势,重点介绍基于甲醇氢能技术的氢能两轮车能源运营体系及经济性分析,充分论证甲醇氢能技术可保障氢能两轮车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两轮车 甲醇氢能 固态金属储氢 燃料电池 低压供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